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痛觉触觉分离阻滞分娩镇痛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ASAⅠ~Ⅱ级足月单胎初产妇80例随机分成R1、R2、R3和C组,每组各20例。C组为对照组,R1、R2、R3组鞘内分别注入罗哌卡因1.0mg、1.5mg、2.0mg和25ug芬太尼。40分钟后,硬外导管接镇痛泵,泵内药物为0.07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ug/ml。当VAS≥30mm时给药(LCP),负荷量8ml,30分钟后背景剂量6ml/h,自控给药2ml/h,锁定时间15分钟。宫口开10cm时停止给药。连续监测呼吸循环变化,评估镇痛效应、运动阻滞和触觉阻滞程度,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胎心变化。结果:R2组触觉阻滞轻,运动无阻滞,VAS值与R3组无差别。新生儿评分、产程时间四组问无差异。对照组剖腹产率高于镇痛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罗哌卡因1.5mg复合芬太尼25ug,能够达到感觉神经中痛觉、触觉分离阻滞,运动神经不被阻滞,确保产力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就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分娩镇痛的效果、产程以及母婴的影响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在本院分娩的60例产妇,以产妇是否接受分挽镇痛干预为依据对其展开分组,其中A组中19例产妇未接受分娩镇痛干预,B组中41例产妇接受罗哌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干预,观察B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和母婴情况。结果:B组产妇镇痛5min、30min后的V A S评分明显较镇痛前低;B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较A组产妇有所延长(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罗旅卡因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方法能有效帮助产妇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但不会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硬膜外分娩镇痛中最常用的局麻药是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的中枢神经及心脏毒性小,低浓度时产生明显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本院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自然分娩产妇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况及生命体征情况.结果 镇痛前两组VA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分娩过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5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采用0.2%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并与同期55例未实施麻醉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下肢运动评分、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稳定,镇痛组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但是第一产程延长,产后2小时出血量增多(P <0.05);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对产科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的麻醉镇痛技术如CSEA和新的药物如罗哌卡因及脂溶性阿片类药如苏芬太尼的应用 ,使所谓“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成为可能 ,并接近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本文综述了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分娩疼痛给广大产妇带来极大痛苦 ,对母婴产生不利影响。我们采用硬膜外连续泵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芬太尼 ,进行分娩镇痛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足月初产妇 2 16例 ,其中 ,硬膜外无痛分娩 10 3例作为观察组 ,自然分娩 11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周、体重、身高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所有产妇ASAⅠ~Ⅱ ,单胎头位 ,无胎儿异常 ,经助产士检查估计能从阴道自然分娩。方法 :当观察组产妇宫口开 2~ 3cm时 ,开放静脉输液 ,监测血压、心率、SpO2 、胎心率、宫缩强度后 ,于L2~ 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端置管 3cm ,由…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分娩镇痛具有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分娩镇痛的要求。作者自2003年起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PCEA)方法,对部分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舒适医疗”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趋势。无痛状态下分娩是共同关注的课题,作者自2007年2至9月采用硬膜外连续泵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进行分娩镇痛,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站就诊的6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n=31)和对照组(未接受分娩镇痛,n=3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镇痛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6cm、10cm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剖宫产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但催产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第二产程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阴道分娩禁忌证自愿要求镇痛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未要求镇痛分娩的1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活跃期短。顺产率高(P〈0.01),而催产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结局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产程,新生儿结局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7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产妇未选择镇痛分娩。观察组产妇自愿接受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且第一产程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加强产程中的观察与护理可确保镇痛分娩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ug/ml)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产科住院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行罗哌卡因、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镇痛80例,与相同条件下未使用镇痛方法的产妇80例比较,观察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镇痛组镇痛有效率为98.8%。镇痛组活跃期(148.20±43.52)m,与观察组(189±32.19)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可以使活跃期相应缩短,但不影响第二、三产程,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母儿耐受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 ~ 2008)、OVID(1999 ~ 2008)、EBSCO(1999 ~ 2008)、Cochrane 图书馆(2000 ~ 2008)和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9 ~ 2008),纳入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比较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 RevMan 5.0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6 个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其中罗哌卡因组215 例,布比卡因组215 例。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布比卡因组相比,罗哌卡因组的运动阻滞完全时间更长[MD=2.18 min,95%CI(0.32,4.03),P=0.02],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更短[SMD= – 1.82,95%CI(– 3.05,– 0.59),P=0.004],低血压发生率更低[OR=0.49,95%CI(0.31,0.80),P=0.004],但两组心率减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03,4.99),P=0.47]。 结论 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相似,但罗哌卡因血流动力学变化较轻微,适合下腹部以下手术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17.
罗哌卡因联合镇痛药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剖宫产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以及与芬太尼或吗啡联合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剖剖宫产患者阻滞效果、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5例。经侧卧位L2-3间隙穿刺行阻滞麻醉。A组:罗哌卡因10mg,B组:罗吡卡因7.5mg 芬太尼25μg,C组:罗吡卡因7.5mg 吗啡0.2mg,D组:罗吡卡因5mg 芬太尼25μg。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术后随访并记录开始出现切口疼痛的时间,以及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A组的感觉阻滞平面上界为T2-6,高于其他组(P<0.05),下肢运动完全阻滞百分率明显大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A组感觉阻滞时间与B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四组中。C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最长,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运动阻滞时间与B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明显比A组短(P<0.05)。在D组中,有66.7%的患者因感觉阻滞平面不完善,需在硬膜外导管内注入局麻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A组最为明显,在注药后的5min,血压,心率显著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组患者术后均无头痛症状。结论:罗吡卡因加入芬太尼25μg,能减少局麻药的用量,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且不增加术后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16-2017
分析研究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选择镇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妊娠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观察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镇痛5min、10min、20min、30min后,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过程中罗哌卡因、芬太尼和自控镇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产妇镇痛选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用量较少,且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蛛网膜下腔注射苏芬太尼5μg后60min.PCEA输注舒芬太尼0.2μg/ml+0.1%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按PCA 5ml/15min.于官口开全时停泵。同期同等条件非无痛分娩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副反应。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100%,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两组产程、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正常。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简便、安全,临床效果满意,是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2006年6~12月要求行镇痛分娩的产妇134例,采用CSEA,观察术中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产程产妇感觉无痛133例,中度痛1例,总有效率为99%;产妇满意133例,占总数99%;4例中途改为剖宫产。第二产程42例产妇在胎儿娩出时感到轻微痛,占总数32%。所有产妇在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无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未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产道乏力及新生儿窒息。结论分娩镇痛术中应用CSEA,镇痛效果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