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以及病毒分布情况。方法收集319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常见的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RSV、ADV、IVA、IVB、PIV1、PIV2及PIV3)。结果 319例标本中有151例呈现不同的病毒抗原阳性,总阳性率47.3%(151/319)。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阳性率分别为24.1%(13/54)、33.9%(42/124)、68.1%(96/141)。结论本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是RSV,其次是PIV3和IVA。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病原体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钱雄杰  沈昊 《吉林医学》2013,34(19):3808-3809
目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患儿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儿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分析病毒感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以及其与外周血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提取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2(PIV2)、副流感病3(PIV3)、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结果:1 430例URTI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53.78%,563例LRTI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18.12%。结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进行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对早期明确病原体,合理用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侯伟 《医学综述》1996,2(11):595-597
<正>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主要病原,通常引起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和严重肺炎.RSV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在美国因细支气管炎住院幼儿的40~50%,肺炎住院的25%由RSV引起.RSV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因此,RSV感染的防治倍受人们关注.由于RSV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至今无满意的疫苗供预防.近年来,RSV感染的治疗有较大进展,本文就RSV引起的婴幼儿LRTI的病因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锦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采用DFA法检测5种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分析呼吸道病毒性病原体其感染情况.结果 15580例入组病例中,检出病毒者9534例(61.2%).检出率为24.5% 的呼吸...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腺病毒,合胞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婴幼儿下呼吸道腺病毒或合胞平素感染的情况。方法:用捕获Elisa法对泸州地区1997年4月-1998年3月住院的124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的血清Adv-IgM和RSV-IgM做了检测。结果:(1)124例患儿中Adv阳性者34例,阳性率为27.4%,RSV阳性者20例,阳性率16.1%;(2)Adv和RSV分别是急性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2011年1~12月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ALRI患儿共2 796例,采集每例患儿血清标本1份,应用斑点试验芯室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结果:(1)总的病毒阳性检出率40.98%(1 146/2 796例),其中<1岁、~3岁、~6岁和>6岁组分别为43.45%(604/1 390例)、40.94%(488/1 192例)、26.79%(45/168例)、19.57%(9/46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3,P=0.000)。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IV、RSV、PIV、ADV。(2)IV和ADV流行季节在夏秋季,RSV、PIV在冬春季。(3)<1岁、~3岁、~6岁和>6岁年龄组病毒阳性患儿中检出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的比例分别为10.50%、9.56%、3.57%和4.3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P<0.05)。结论:病毒是引起儿童ALRI的重要病原,此次研究显示IV、RSV、PIV是感染的主要病原,其感染存在季节特征;混合感染检出率为9.59%,多见于<1岁儿童,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丁平宝  田沛娟 《当代医学》2014,(20):159-160
目的分析同心县回族地区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点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人民医168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回族住院婴幼儿,抽取鼻咽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常见呼吸道病毒临床特点。结果病毒的检出率与性别无差异,与年龄、季节有关系,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多见,其次为ADV,RSV且在婴儿检出率最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反复喘息发作患儿中以RSV和ADV多见,病毒检出率在秋末及冬季较高。RSV在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见,易合并细菌感染。结论 RSV和ADV是同心县回族地区回族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和反复喘息的主要病毒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一年四季不同年龄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3309例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分泌物进行七项呼吸道病毒联合检测.结果:943例患儿检出至少一种病毒,长沙地区呼吸道感染总阳性率28.5%(943/3309),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721例(21.7%)、副流感3(PIV3)75(2.3%)、腺病毒(ADA)52(1.6%)、流感病毒A(IFA)24(0.7%)、副流感1(PIV1)13(0.4%)、副流感2(PIV2)11(0.3%)、流感病毒B(IFB)7(0.2%);RSV和ADA混合感染25例,检出率0.8%,RSV和PIV3混合感染15例,检出率0.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总阳性病毒株的76.5%(721/943),其它病毒病原呈散在分布;新生儿期(出生-28天)、婴儿期(28d-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岁-)各组病源联检阳性率分别为37.8%、33.8%、32.3%、9.6%、6.3%,各年龄组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各年龄组病毒感染中,RSV阳性构成比分别为89.4%、80.8%、67.5%、50%、33.3%,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长沙地区呼吸道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月份阳性率不同,四季当中,春、冬季阳性率较高,夏、秋季阳性较低.结论:病毒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长沙地区各年龄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为病毒病原RSV,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混合感染以婴儿、幼儿为主,呼吸道病毒感染显季节流行.  相似文献   

10.
付妮娜  王红武  庞伟斌 《吉林医学》2013,(26):5427-5428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患儿组178例,对照组94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IgG、IgA、IgM水平。结果: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中的IgG、IgA水平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与婴幼儿体液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功能是预防、控制、治愈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明波  刘玲媛  黄永坤  陈祝  李扬芳 《医学综述》2007,13(20):1572-1574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是儿科的常见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正确诊断、及时治疗ALRI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的差异很大,了解这种差异对合理选用抗生素尤其对初始经验治疗有指导意义。目前研究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真菌和原虫。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区域性差异性较大,同时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卫生条件的差异均会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的构成比。各病原的治疗原则各不相同,因此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具有显著意义,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主要病原体及其流行特点,分析本地区小儿ALRI病原体与年龄的相关性,同时,评价呼吸道九联检IgM检测对ALR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ALRI患儿625例,按年龄将患儿分为3组:~1岁(婴儿组),~3岁(幼儿组),>3岁,~ 10岁(儿童组).同时,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及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结果 625例ALRI患儿中,检出病原体感染345例,总检出率为55.2%.单一病原体感染132例,占阳性病例数的38.26%,以MP最多,其次为IFV、RSV和ADV,检出率依次为62.88%、27.27%、5.30%及4.55%;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148例,阳性检出率为69.48%;3种及以上混合感染65例,阳性检出率为30.52%.单一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随着年龄增长,MP和IFB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而RSV和ADV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3个年龄组间仅R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43,P=0.017);而在2种/≥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呈上升趋势,3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99,P< 0.001)/(x^2=6.138,P<0.046);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总的混合感染(2种及≥3种)趋势更明显,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x^2=30.930,P<0.001).结论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对明确昆明地区ALRI的病原体种类、流行病学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很有帮助,具有经济、高效、便于操作和易于判读结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对症、祛痰、镇咳、支持、解痉等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辅以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清开灵注射液,5支×10mL,山西太行药业)。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总有效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其在临床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缩短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儿科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结果。结果935例痰培养标本中检出279株致病菌,阳性率为29.8%,其中G-菌占67.7%、G’菌占22.9%、真菌占9.3%。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要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米诺四环素、替考拉宁和利福平较为敏感,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较高。常见G+、G-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茵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多药耐药的细菌及真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在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时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6.
鱼腥草注射液佐治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佐治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另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7%(x2=6.33,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佐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458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病原谱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458例ALRI住院患儿,通过不同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在1458例标本中,检出细菌阳性率19.0%,病毒阳性率17.6%,肺炎支原体病原阳性率14.6%。各年龄组细菌及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婴儿ALRI以革兰阴性菌及RSV感染为主,年龄越小发病率及混合感染率越高;大于3岁的儿童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季节性,而细菌、支原体感染呈散发性。  相似文献   

18.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加替沙星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及胸片阴影人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及胸片阴影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6.88%,对照组为9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0.63%,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治愈率较左氧氟沙星更高,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凯  付丹 《医学综述》2014,(1):139-141
目的对诱发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6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根据调查表详细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液中铁、锌、钙、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的分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液中CD8+水平显著升高,锌、钙、铁、IgA、IgG、IgM、CD3+、CD4+及CD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补体3(C3)和C4水平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在是否为早产、母亲生育年龄、居住环境、是否规范治疗及是否为过敏体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喂养方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可能与机体中CD8+水平过高,锌、钙、铁、IgA、IgG、IgM、CD3+、CD4+和CD4+/CD8+水平过低有关,并且与患儿早产、母亲生育年龄≥35岁、居住环境、是否进行规范治疗及过敏体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7种病毒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17715份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RSV等7种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7年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发病首位,7年平均年阳性检出率为23.42%。流行高峰季节在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3月份,5月份至9月份是低谷期;流感病毒(IV)平均年检出率为6.17%,以流感病毒A型(IVA)优势流行,但每年3月份流感病毒B型(IVB)检出率有所上升;副流感病毒(PIV 1-3型)平均年检出率为3.84%,PIV流行呈常年性,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PIV3、PIV1、PIV2;腺病毒(ADV)平均年检出率为1.32%,以春、夏两季相对较高。(2)RSV感染以1岁以内婴幼儿(尤为男性)多见(P〈0.01);IV与ADV感染以3岁以上儿童多见(P〈0.01);PIV3感染以2岁以内婴幼儿多见(P〈0.01)。结论RSV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岁以内婴幼儿是其主要感染源;IV与ADV以冬春、夏季检出率较高,偏向3岁以上儿童;PIV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各亚型检出率及年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