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31岁,农民.因停经9个月,头扬、头五、视物不清3天,于1993年11月盯B人院.本次月经1993年1月28B,停经名片天出现早孕反应,毛月感胎动,孕8个月出现双下肢浮肿,近3天浮肿明显加重,且出现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孕期无外伤,使痛及明道流血史,没作过产前检查.既经身体健康,月经规律,4年前曾足月顺产一男婴。查体:T36.SC,P82次/分,R20次/分,BP22/17KPa,神志清,精神差,查体合作,心肺正常,腹腔隆,肝脾触诊不满意,腹壁及双下肢浮肿。产科检查:它高30cm,腹围92cm,左枕前,胎心134次/分,无宜缩,宫壁无压痛…  相似文献   

2.
孕妇,32岁,停经39+5周。既往史:孕2产1,8年前足月剖宫产一女,平素月经规律。停经18周外院B超检查示:单胎中孕,胎儿符合孕周大小,子宫右侧壁有一7.9cm×7.6cm大小的肌瘤样回声区。停经7个月时突发腹部阵发性胀痛,较剧烈,无发热及阴道流血,于外院住院行保胎、抗炎治疗8d好转出院。停经29+6周外院B超检查示:单胎臀位,孕30周大小,子宫后壁有一8.6cm×8.2cm大小的肌瘤样回声区。至本次入院,孕妇无再次腹痛及阴道流血等  相似文献   

3.
崔小雅 《吉林医学》2011,(29):6210-6211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降低剖腹产率,降低母婴远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疤痕子宫的临床资料及分娩方式。结果:208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孕妇中,阴道试产61例,阴道分娩41例,阴道试产成功率约68%,其中自然产35例,阴道助产6例,产后出血量200~600 ml。结论:疤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分娩试产条件者,在严密连续监护下经阴道分娩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91例足月妊娠疤痕子宫为研究对像,分为阴道试产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组),对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91例产妇中,阴道分娩产妇67例,占产妇总数的23%,其各项指标较剖宫产组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孕妇在子宫疤痕及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阴道试产较剖宫产手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张丽容  张玉洁 《中外医疗》2013,32(10):41-42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后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日就诊的行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的产妇1162例(疤痕组),以及同期非疤痕子宫产妇1087例(非疤痕组),所有产妇妊娠终止方式由医生和孕妇家属综合各项因素决定,根据试产结果将疤痕组分为试产成功的Ⅰ组以及采用剖宫产的Ⅱ组,非疤痕组则分为Ⅲ组(成功阴道分娩)和Ⅳ组(转为剖宫产),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疤痕组产妇行阴道试产739例(402),试产成功的341例(228),阴道试产的成功率为46.1%,423例(760)因不符合阴道试产指征(或社会心理因素)直接转作剖宫产,非疤痕组行阴道试产812例,试产成功637例,阴道试产的成功率为78.4%,275例因不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直接转作剖宫产,阴道试产分组后,Ⅰ组和Ⅲ组产妇分娩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Ⅳ组,Ⅱ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长)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7例,Ⅳ组发生8例。结论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仍有不少人选择剖宫产分娩,但在综合指征明确合适阴道试产、医护人员密切监护、产妇家属积极配合的情况下,选择阴道试产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患者,28岁。平素月经规律,既往体健。末次月经:2003年11月16日,预产期2004年8月23日。停经7个月曾先后3次因阴道少量流血于我院住院予硫酸镁保胎治疗,每次用药后流血即止。2004年8月22日入院待产。入院查体:血压正常,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宫高39cm,腹围115cm,胎位15A,胎心142次/min。B超示骶左前位,双顶径96mm,羊水指数120,胎盘Ⅲ级,子宫前壁肿块。入院诊断:39^ 6周妊娠G1P0,臀位,子宫肌瘤。于8月23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骶左前位助娩一3500g女婴,1min Apgar评分10分。术中探查子宫腔下段至宫底部可见一中隔,厚约2mm,将部分宫腔分为左右两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间5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在我院住院分娩的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疤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后,因骨盆因素再次剖宫产率为100%;非骨盆因素再次剖宫产率为43.3%;剖宫产术后2年这内再次妊娠子宫破裂发生率为50%。结论 应给非骨盆因素前次剖宫产的孕妇以试产的机会,但应是术后避孕2年以上再孕。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报告患者 ,2 7岁 ,孕 1产 0 ,于 1999年 4月 5日以停经 3+ 个月 ,突发下腹剧痛 5h急诊入院。末次月经 1998年 12月 15日 ,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入院前 5h无诱因突感下腹部剧痛 ,呈持续性 ,伴恶心、呕吐 ,无肛门坠胀及阴道流血。查体 :急性痛苦面容 ,T 37.2℃、P 96 /min、R 2 0 /min、BP 112 /75mmHg ,宫底脐下二横指 ,胎位、胎心不清。阴道检查宫体如孕 4个月大小 ,表面高低不平 ,压痛明显。B超提示妊娠并发子宫肌瘤 ,右侧附件囊实性肿块。初步诊断 :中期妊娠 ,妊娠并发子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 ,右卵巢肿瘤蒂扭转…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疤痕子宫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6年1_6月期间收治的37例疤痕子宫自然分娩患者作为观察组A,选择同期足月剖宫产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B,自然分娩失败中转剖宫产37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患者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新生儿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A的产时出血量为(232.45±30.67﹚mL,观察组B为(282.23±32.56﹚mL,对照组为(396.32±46.33﹚mL,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6.96±1.42﹚d,观察组A为(4.63±1.62﹚d,观察组B为(5.41±1.26﹚d,P<0.05;观察组A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5±1.42﹚分,观察组B为(9.41±1.26﹚分,对照组为(9.35±1.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足月妊娠采用自然分娩的方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  相似文献   

11.
武志芳 《吉林医学》2011,(35):7642-7642
<正>选择合理的引产方式对疤痕子宫死胎至关重要。笔者采用正确的产前、产科、产后处理方法对疤痕子宫死胎足月引产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王萍 《吉林医学》2012,(27):5947
目的:讨论疤痕子宫再次临产的临床处置。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剖析48例疤痕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疤痕子宫先兆临产或临产患者,行阴道分娩4例,阴道分娩率为8.3%,剖宫产44例,剖宫产率为91.7%,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率。而采用剖宫产作为再次分娩方法的疤痕子宫患者,其产后出血量大,产褥病发病率高,住院时间长,与阴道分娩患者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确保母婴平安的状况下,关于疤痕子宫再次临产的产妇应依据实际状况,合理选择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晶文  杨艳秋 《吉林医学》2006,27(1):44-44,46
1病历摘要患者女,36岁。因停经39+3周,自觉腹部不适2h,于2003年12月8日就诊。该患自诉于停经16周时经B超检查时发现子宫左前壁存在6.7cm×5.1cm大小较强回声,边界清。追问病史得知该患为经产妇,于1990年因妊娠36周死胎,经阴道娩出一男性死婴,体重约2300g。于1993年妊娠38周,经阴道分娩一女性活婴,体重2700g。该患高危因素较多,经门诊以“3-1孕39+3周LoA待产高危妊娠”之诊断收入院。入院后,经全面检查:T36.3℃、P82次/min、R18次/min、Bp120/85mmHg。心、肺未见异常。身高151cm、宫高32cm、腹围100cm、胎头位于下方,未入盆;宫口开2cm,未…  相似文献   

15.
患,34岁,农民,第4胎第3产。妊娠39周突感阵发性腹痛,呕吐数次,皆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略有缓解,无阴道流水,流血。发病后未排便。于1998-02-18 8:00入院。  相似文献   

16.
子宫疤痕部位妊娠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晓燕  曾荔苹  梁轶珩 《河北医学》2007,13(12):1264-1267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以引起临床重视并探讨最佳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1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直接确诊6例,误诊8例,误诊率57.14%。保守治疗8例,1例失败中转开腹;直接开腹手术5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例。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应及早做B超检查,一旦发现子宫疤痕部位妊娠,及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B超检查结果及血HCG值采取适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CSP)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11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妊娠早期表现阴道少量出血及或下腹隐痛,2例在外流产出血多,重复超声确诊,2例无任何症状。11例采用氨甲喋呤(MTX)、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其中2例加MTX局部用药,1例B超下清宫因出血多经腹子宫疤痕局部病灶切除。结论CS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子宫疤痕妊娠的治疗起关键作用,超声检查对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临床依据;氨甲喋呤(MTX)、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某孕妇,25岁,孕39 +4周,下腹隐痛7d ,持续右下腹痛半天,伴轻微恶心,未吐而就诊。检查:T36.5℃,P88次/分钟,R20次/分钟,BP16/11kPa ,子宫底高度33cm ,腹围101cm ,无宫缩位,胎位LOA ,胎心率144次/分钟,规律,右下腹有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肌紧张;血WBC9.8×109/L。考虑:(1)妊娠合并右附件肿物扭转?(2)妊娠合并阑尾炎?即行B超检查示右附件区8cm×5cm×3cm大小包块,以囊性为主,间有不规则偏强回声,提示右附件肿物。故依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宫内孕第一胎孕39+4 周,合并右附件肿物扭转收入院,于当日下午行剖宫产术+右侧附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子宫扭转的预防及诊断。方法 对我院及永州市5所医院1982年~2 0 0 2年2 0年间发生的妊娠子宫扭转2 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6例妊娠子宫扭转,误诊2 4例,子宫切除2 1例,子宫畸形2 1例,孕产妇死亡1例。围产儿2 8例(双胎2例) ,死亡2 5例。结论 进行孕前检查发现子宫畸形,加强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患者,36岁,孕2产0。因停经37^+5周,双胎,子宫下段前壁囊性肿物,于2005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3月10日。停经46天时,行超声检查示:双胎,子宫下段前壁探及11.0cm×7.8cm回声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可见多处液性回声,呈“蜂窝状”,考虑部分葡萄胎。因患者不愿接受进一步检查而妊娠至37^+5周,早期无阴道流血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