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7 36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九项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了解某院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influscent assay,IFA)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7 36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液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104例)采用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 M抗体检测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病原体的Ig M抗体。结果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病原体检出的阳性率为57.69%,其中主要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占阳性例数的56.7%,其次为腺病毒40%、嗜肺军团菌23.3%;混合感染占感染比例的33.3%。结论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检测中检出阳性率高,检测的病原体种类多,发现病原体时间早,对临床的及时诊断、治疗及用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呼吸道病原体九项联合检测AIDS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间就诊的1 631例呼吸道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的九项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结果,其中≤18岁、19~44岁、45~59岁及≥60岁患者人数分别为227、788、387及229人,春夏秋冬四季发病例数分别为371,366,411和483例。结果 共检出非典型病原体感染162例、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20例,总检出率及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9.93%和1.23%,其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是军团菌血清1 型( 5.70%);总检出率及混合检出率与年龄之间均存在关联性(P<0.001);≤18岁、19~44岁、45~59岁及≥60岁组病原体总检出率分别为6.61%,7.87%,11.63%和17.47%,混合感染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0.44%,0.63%,1.55%和3.49%;春夏秋冬四季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7.28%,5.46%,12.41%和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九项联合检测可以提示AIDS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的病原体种类及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治疗和合理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董玉琳 《中外医疗》2012,31(33):170+172-170,172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性感染病原体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病原体抗体,分析该院621例8岁以内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和副流感病毒(HPIVs)1、2和3型等九类病原体的IgM抗体。探讨其在防治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结果两种及以上抗体阳性病例19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47.65%。其中,0~5岁患儿混合感染病例150例,占总阳性例数的37.03%,MP合并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90例。0~5岁患儿组混合感染显著高于5岁及以上组。结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仍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程斌  卫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3,(9):25-2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30例下呼吸道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86例)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PCT,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对患者的痰及血液进行培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高于其他两组(P<0.01)。以PCT>0.5 ng/mL为阈值,PCT敏感性分别为89.5%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为88.4%;痰培养和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41.8%);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实验的敏感度为:PCT>细菌培养。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对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5.9%。结论 PCT可用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若要对下呼吸道感染作出准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还需联合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查及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抽取在该院就诊的2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21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均实施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分析2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结果.结果:2110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976例(46.25%),其中乙型流感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2.37%,其次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4.50%,第三为肺炎支原体,阳性率6.49%.结论: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以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居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呼吸道感染患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出的阳性比例及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与季节、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 82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9种非典型病原体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3 826例患者阳性率为58.96%(2 256例),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 M抗体检出率最高为肺炎支原体(MP),占56.80%(2 173例),其次是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占4.78%(183例);一年四季中,阳性率最高是春季,其次是夏季;统计的4个年龄组中,1~18岁的阳性率最高,为73.51%。结论在本区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特别是在春夏季节的未成年患者,应尽早进行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42例住院发热、咳嗽患儿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检查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支原体肺炎占39.1%(308/788),流行性感冒占30.5%(240/788),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占28.4%(224/788),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占1.8%(14/788),肺炎衣原体及Q热衣原体占0.1%(各1例),混合感染率8.9%(70/788)。结论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检测快速、简便、检测范围广、准确性高,有利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亳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诊治的2 84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标本进行腺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检测,了解患儿病原体的分布情况.结果 2 846例患儿病原体检测阳性1 161例(40.8%),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前3位病原体分别是肺炎支原体[470例(16.5%)]、流感病毒A[252例(8.9%)]及呼吸道合胞病毒[117例(4.1%)],并有79例混合感染(2.8%).随年龄增加病原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x2=20.724,P=0.000 1).婴幼儿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11.2%),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15.2%~25.4%).冬季病原体感染检出率最高(57.7%),夏季最低(22.5%).结论 亳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病学分布随年龄、季节而不同,婴幼儿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A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亳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秋冬季高发应注意加强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道九联检试剂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 516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呼吸道九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 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结果病原体感染率为35.5%(537/1 516),其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率达11.2%(170/1 516)。结论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检测快速,操作简便,尤其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准确率高,适用于大型医院儿科患者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主要病原体及其流行特点,分析本地区小儿ALRI病原体与年龄的相关性,同时,评价呼吸道九联检IgM检测对ALR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ALRI患儿625例,按年龄将患儿分为3组:~1岁(婴儿组),~3岁(幼儿组),>3岁,~ 10岁(儿童组).同时,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及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结果 625例ALRI患儿中,检出病原体感染345例,总检出率为55.2%.单一病原体感染132例,占阳性病例数的38.26%,以MP最多,其次为IFV、RSV和ADV,检出率依次为62.88%、27.27%、5.30%及4.55%;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148例,阳性检出率为69.48%;3种及以上混合感染65例,阳性检出率为30.52%.单一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中,随着年龄增长,MP和IFB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而RSV和ADV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3个年龄组间仅R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43,P=0.017);而在2种/≥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呈上升趋势,3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99,P< 0.001)/(x^2=6.138,P<0.046);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总的混合感染(2种及≥3种)趋势更明显,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x^2=30.930,P<0.001).结论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对明确昆明地区ALRI的病原体种类、流行病学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很有帮助,具有经济、高效、便于操作和易于判读结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鱼腥草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4 0例 ,并用头孢拉定静脉点滴作为对照。结果表明 :两组治疗均有效 ,但鱼腥草组对退热及症状改善略优于头孢拉定组。对不伴白细胞增高及中性粒细胞分类≤ 6 5%者选择鱼腥注射液更加适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鉴别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测定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细菌感染70例,非细菌感染80例)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PCT和静脉血常规。结果:细菌感染组PCT为(3.45±3.21)ng/ml,WBC为(14.3±6.4)×109/L;非细菌感染组PCT为(0.67±0.57)ng/ml,WBC为(6.8±3.8)×109/L;健康体检者组PCT为(0.48±0.38)ng/ml,WBC为(7.0±3.2)×109/L,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健康体检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大于90.0%,高于WBC。结论:PCT检测是鉴别诊断细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较好指标,在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PCT优于WBC计数。快速PCT检测有助于呼吸道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贾六金老中医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经验颇丰。贾老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入手,结合气候及人文特点,创制了“小儿复感灵”,用于临床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引起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6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人院体检的206例非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先天性心脏病、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哮喘、慢性肺炎、鼻炎、扁桃体炎及过敏史为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营养不良、胃食道反流、支气管哮喘、慢性炎症、鼻炎、扁桃体炎及过敏史7项指标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发群体,且存在致病因素复杂的典型特点。明确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因是保障患儿临床治疗水平和预后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莫西沙星治疗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敏感菌引起的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84例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94)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对照组(n=90)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2 d。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治疗组92.3%,对照组8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4.3%,对照组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艾滋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RRTI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肝脾同治法、P转移因子口服(P-TFO)法对照治疗,疗程1个月,随访半年。结果肝脾同治法总有效率92.5%和显效率57.5%均明显优于P-TFO法,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IgG、IgA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肝脾同治法的IgG、IgA高于P-TFO法,而治疗前后各组Ig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脾同治法治疗RRTI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清热解毒灵口服液治疗小儿上感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灵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49例,并与国家级新药小儿热速清(对照组甲31例)和常规药物(对照组乙30例)相对照。结果:清热解毒灵口服液与小儿热速清一样具有较好的退热作用,有效率和平均退热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乙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灵口服液具有副作用小、退热作用温和平稳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C反应蛋白及前白蛋白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C反应蛋白 (CRP)、前白蛋白 (PA)在区分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 4 0例及健康儿童 6 0例血常规和血清中CRP、PA含量。结果 (1)细菌感染组 (A组 )与对照组 (C组 )相比较 ,CRP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PA明显降低 (P <0 0 0 1)。 (2 )病毒感染组 (B组 )与对照组比较CRP、PA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 ,血液中CRP和PA发生改变 ,可借以鉴别细菌感染。但临床上CRP检测因其快速、简单、结果稳定而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