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发病更趋年轻化。文献报道: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2亿,并且以每年200万人的速度增加。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000万,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6000万人,其中Ⅰ型糖尿病占5%左右。糖尿病患者虽然采用胰岛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然而长期的胰岛素注射不仅给患者带来不便,并且不能有效地防止或逆转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及其并发症。胰岛移植不仅能够纠正糖代谢紊乱,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或逆转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糖耐量不同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1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正常人、糖耐量正常肥胖 (肥胖 )、肥胖伴糖耐量减退 (IGT)和肥胖伴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细胞 1相胰岛素分泌功能。 方法 15 1位受试者接受了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改良的减少样本数 (n =12 )的Bergman微小模型技术 ,结合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FSIGTT) ,前者用以诊断糖耐量有无异常 ,后者用以测定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SI)、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 (SG)和机体对FSIGTT中葡萄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分泌反应(AIRg) ,应用处理指数 (DI =AIRg×SI)评价AIRg是否足以代偿机体的胰岛素抵抗。 结果 正常组的SI 显著高于肥胖、IGT和T2DM组 (P <0 0 1) ,后 3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正常组与肥胖组的SG无明显差异 ,但显著大于IGT和T2DM组 (P <0 0 1) ,后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正常组与IGT组的AIRg(2 6 1mU·L-1·min-1± 0 13mU·L-1·min-1vs 2 5 6mU·L-1·min-1± 0 2 5mU·L-1·min-1)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小于肥胖组 (3 0 2mU·L-1·min-1± 0 2 7mU·L-1·min-1,P <0 0 1)而大于T2DM组 (1 5 4mU·L-1·min-1± 0 5 5mU·L-1·min-1,P <0 0 1) ;DI值则由正常组 (3 4 4± 0 17)向肥胖组、IGT和T2DM组依次降低 (3 16± 0 31、2 6 5± 0 5 0、1 相似文献
3.
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体外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诱导的途径和方法,为阐明胰岛β-细胞的发育机制和糖尿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传统的多步诱导法改良为两步诱导法,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并与传统的多步法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两步诱导,胚胎干细胞被诱导成了胰岛素分泌细胞,越过了先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再进一步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传统模式,使诱导时间缩短,诱导方法简化,所得胰岛素分泌细胞数量与传统方法所得相当.结论多阶段和两阶段诱导均可将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4.
高血糖抑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毒性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血糖与抑制胰岛素分泌毒性作用的关系。方法:14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3组;单纯饮食疗法和运动组、口服降糖药(OHA)组、胰岛素治疗组,对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食后2h血糖、24h尿糖、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空腹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水平也相应升高,空腹血糖达7.8mmol/L时,胰岛素浓度达到高峰(13.8mU/L)。空腹血糖再继续升高时,胰岛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索Mibefradil在体外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棕榈酸盐(Palmitate,PA)诱导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组、药物溶剂(DMSO)组、低剂量(0.025 μmol/L) Mibefradil组、高剂量(0.05 μmol/L)Mibefradil组,通过检测各组糖原合成及葡萄糖消耗,观察Mibefradil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改善作用.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FoxO1,糖异生、糖原分解限速酶,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激酶(G6Pase)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确转录因子FoxO1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组的糖原合成量[(3.28 ±0.74) μg/μL vs(9.14 ±0.33) μg/μL,P<0.01]及葡萄糖消耗量[(1.31±0.49)nmol/μg vs(5.87±2.26)nmol/μg,P<0.01]明显下降;经Mibefradil干预后,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糖原合成及葡萄糖消耗得到明显改善,且高剂量组的糖原合成[(7.09 ±0.60) μg/μL vs(5.73 ±0.16) μg/μL,P<0.01)]及葡萄糖消耗[(6.45 ±0.02) nmol/μgvs(5.61 ±0.29) nmol/μg,P<0.01]显著高于低剂量组,表明Mibefradil可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FoxO1、PEPCK、G6Pase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经Mibefradil干预后,其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结论 Mibefradil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具有改善作用,此作用可能与下调FoxO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诱导条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胚胎干细胞ES—D3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诱导条件。方法:ES—D3细胞培养于鼠胚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对数生长期时转入无血清含bFGF的DMEM液中,隔天换液,2周后,用DTZ染色、ELIS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鉴定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所分泌的胰岛素。结果:ES—D3细胞在不含白血病抑制因子和滋养细胞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呈悬浮生长,并于第4天形成拟胚体,加入促分化因子bFGF可使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诱导生成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在培养基中自我组装形成三维立体细胞簇。诱导第17天,DTZ染色发现大量被染成暗红色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亦证实了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存在;同时,用ELISA法检测到胰岛素分泌。随着诱导天数增加,DTZ染色阳性细胞数及胰岛素含量均增加?结论:胚胎干细胞ES—D3在无血清含bFGF培养基中能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且该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90%~95%属于2型糖尿病(T2DM),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接近4000万,居世界第三,据报道在2025年全球的T2DM患者可达到3亿,此持续增长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T2DM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患者的家族成员发生糖耐量低减(IGT)和糖尿病的机会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10.
11.
12.
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T2DM EH)患者的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方法应用BA-ELISA法测定96例正常糖耐量(NGT)、132例T2DM和148例T2DM EM三个实验组的血清真胰岛素(TI)水平,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lIR)和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结果IAI分别为-2.44±0.83,-3.46±0.99和-3.98±0.68;HBCI分别为4.23±0.18,2.39±0.11和2.41±0.14;HomalIR分别为-0.67±0.83,0.35±0.99和0.86±0.68.T2DM及T2DM EH组IAI、HBCI均低于NGT组,经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HomalIR明显高于NGT组,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T2DM EH组IAI低于T2D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omalIR高于T2DM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T2DM、T2DM EH二组间HBC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敏感性减低,而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损害并无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谷赖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在治疗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2 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5 年12 月-2016 年6 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2 型糖尿病患者68 例。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糖尿病宣传教育、饮食及运动控制,监测每日空腹、餐前、三餐后2 h及睡前血糖。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谷赖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空腹、餐前、三餐后2 h 睡前血糖变化、日需胰岛素剂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①经过3 个月的治疗随访观察,两组在空腹、餐前、三餐后2 h、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上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 <0.05);②两组在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日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0.05);③对照组在餐前及夜间血糖控制上优于实验组(P <0.05);④实验组在控制餐后2 h血糖上优于对照组(P <0.05);⑤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上差异无统计学(P >0.05);⑥实验组的低血糖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谷赖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较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能更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2 型糖尿病的血糖,耐受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少及降低血糖波动,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IL-6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100和1000pg/ml IL-6,于培养24、48、72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6对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结果 培育48h时,1000pg/ml IL-6板孔中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育72h时,100、1000pg/ml IL-6板孔中的胰岛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在体外具有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这可能与PCOS患者常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 1(IL 1)对大鼠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胰岛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IL 1对胰岛素分泌和MTT还原的影响 ;通过分子杂交检测c fosmRNA并分析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 :IL 1作用后胰岛素分泌和MTT还原量明显减少 ,且有时间依赖性 ;IL 1诱导c fosmRNA ,从而使细胞蛋白质表达发生变化。结论 :IL 1可能通过改变胰岛细胞内基因表达 ,抑制细胞代谢 ,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GL)或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初诊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于睡前注射GL(23例)或NPH(19例),口服阿卡波糖,观察8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和餐后C肽的变化.结果 二组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GL组发生的低血糖事件更少,C肽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GL和NPH睡前注射均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较好,但GL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可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脂代谢紊乱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93例未接受调脂治疗和抗高血糖治疗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脂水平分为正常血脂组(B组)、单纯甘油三酯升高组(C组)和混合血脂升高组(D组),20例非糖尿病正常血脂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A组),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和分析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亚组的△I30△G30值(P=0.00001,<0.05和<0.01)和HOMA-IR值(所有P<0.05)均明显降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代谢紊乱各组(C和D组)的△I30/△G30值比正常血脂组(B组)明显降低,但是混合血脂升高组(D组)与单纯甘油三酯升高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9);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正常血脂组比较,混合血脂升高组(D组)的HOMA-IR值明显升高(P=0.0027),单纯甘油三酯升高组(C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184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升高主要降低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而胆固醇异常主要加重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细胞移植在大鼠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通过链脲菌
素复制1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用胶原酶V 分别消化新生和成年大鼠
胰腺,Percoll 梯度离心分离胰岛细胞和胰腺干细胞。采用Bonner-Weir 法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DTZ 染色
检测移植物纯度,AO/PI 检测移植物活性。分别记录手术前后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移植物存活时
间;高糖刺激实验和腹腔糖耐量评价移植物功能;取各组大鼠移植部位标本行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
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血糖分别在术后3 和5 d 恢复正常(P <0.05),
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有差异(P <0.05),胰腺干细胞组的降糖能力强于胰岛细胞组(P <0.05)。
两组大鼠移植后7 d 血清胰岛素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 <0.05)。高糖刺激实验表明,各组移植后15 和65 d
高糖刺激后的C 肽水平较刺激前升高(P <0.05),胰岛细胞组移植后65 d 高糖刺激后C 肽水平低于胰腺
干细胞组(P <0.05),胰岛素和C 肽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胰岛素分泌维持时间长于胰岛
细胞组。移植后腹腔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移植物均功能良好。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的中位
存活时间分别为73 和88 d,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提示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生存时间较胰岛细胞组延长
(P <0.05)。HE 染色提示肝脏门静脉移植区域可见新生血管包绕的胰岛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细
胞团胰岛素阳性。结论 胰腺干细胞分化后经门静脉移植能安全有效地发挥降糖作用,疗效优于胰岛细胞
移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