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感染性疾病仍是目前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感染性危重患儿是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1]确诊为危重患儿 ,再根据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的患儿 ,约占PICU住院患儿的88.16 %。在感染性危重患儿早期病原未明的情况下 ,治疗针对性不强 ,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致使有些患儿疗效欠佳 ,如何找到一个早期的生化指标来指导临床治疗 ,避免在病原未明确前临床治疗的盲目性 ,提高抢救成功率 ,显得非常重要。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入住本院PICU的危重患儿152例 ,其中男103例 ,女49例。年龄最小30天 ,最大12岁。根据…  相似文献   

2.
病毒感染危重患儿血浆IL-1、IL-8、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感染危重患儿是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确诊为危重患儿,再根据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病毒感染的患儿,约占PICu住院患儿的17.76%,在病毒感染危重患儿早期病原未明的情况下,治疗针对性不强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何找到一个早期的生化指标来指导临床治疗,弥补在病原未明确前临床治疗的盲目性,提高抢救成功率,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败血症危重患儿与血浆IL-6 TNF-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败血症危重患儿在病原未明确前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盲目性 ,该文探讨败血症危重患儿与血浆IL 6 ,TNF α水平的关系 ,找到一个生化指标来协助败血症危重患儿病原菌未明确前的临床诊断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31例败血症危重患儿及 2 3例病毒感染危重患儿 ,2 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浆IL 6 ,TNF α的水平。结果 败血症危重患儿组血浆IL 6 ,TNF α水平高于病毒感染危重患儿组和正常健康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病毒感染危重患儿组血浆IL 6 ,TNF α水平高于正常健康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血浆IL 6 ,TNF α水平升高提示感染存在 ,当血浆IL 6 ,TNF α水平升高明显时对败血症危重患儿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病毒 (CMV)是小婴儿病毒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并不少见 ,且病情危重。现将我院PICU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颅内出血的 17例重症患儿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PICU自 1999—2 0 0 1年共收治危重颅内出血患儿 5 7例 ,其中VK缺乏 3 6例 (63 2 % ) (包括纯母乳喂养 2 8例 ,慢性腹泻病 6例 ,反复呼吸道感染 ,经常服抗生素 2例 ) ,颅内动静脉畸形 1例 (1 5 % ) ,17例合并有巨细胞病毒感染 (其母均未做巨细胞病毒检测 ) (3 0 0 % ) ;3例病因未明(5 3 % )。 17例患儿中男 12…  相似文献   

5.
重症病毒感染相关性神经系统疾病是PICU中常见危重症,也是导致危重患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可归纳为三大方面问题:(1)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病毒感染所致的重症脑炎,尤其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重症脑炎多见;(2)全身严重病毒感染导致的中毒性脑病;(3)病毒感染后的严重急性脱髓鞘病变。在前两方面,多数情况病原不易明确。除HSV感染可获得有效抗病毒治疗外,多数病毒感染无有效病因治疗,无论是脑炎还是脑病,治疗仍处于对症支持水平。因此,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的早期确诊尤为重要。在第三方面,PICU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6.
重症病毒感染相关性神经系统疾病是PICU中常见危重症,也是导致危重患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可归纳为三大方面问题:(1)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病毒感染所致的重症脑炎,尤其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重症脑炎多见;(2)全身严重病毒感染导致的中毒性脑病;(3)病毒感染后的严重急性脱髓鞘病变。在前两方面,多数情况病原不易明确。除HSV感染可获得有效抗病毒治疗外,多数病毒感染无有效病因治疗。无论是脑炎还是脑病,治疗仍处于对症支持水平。因此,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的早期确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型呼吸道病毒在PICU中的检出情况及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600例PICU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600份,87例社区健康体检儿童咽拭子87份作为健康对照。应用多重PCR技术对新型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部分阳性结果进行基因测序,并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00例患儿中,新型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114例(19%),其中人博卡病毒(humanbocavirus,HBoV)48例(8.00%),C型鼻病毒(humanrhinovirusgroupC,HRV—C)47例(7.83%),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13例(2.17%),人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s,HMPV)10例(1.67%),wu多瘤病毒3例(0.50%)。87例健康儿童呼吸道病毒检测均为阴性。(2)114例新型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患儿中,单一感染69例,混合感染45例,其中HBoV混合其他病毒感染22例(45.83%,22/48),HRV—C混合其他病毒感染14例(29.78%,14/47),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4例(4/13),HMPV混合其他病毒感染9例(9/10),wu多瘤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3例(3/3)。结论PICU中HBoV、HMPV、HRV—C、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等新型呼吸道病毒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能导致重症感染,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例无焦痂恙虫病患儿的病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重症无焦痂儿童恙虫病的临床资料,2例为5岁男童,1例为6岁女童。3例患儿的外周血均进行mNGS检测。结果3例患儿经mNGS检测后均提示恙虫病东方体感染,且未并其他病原感染。例1死亡,例2和例3治愈出院。结论无焦痂恙虫病患儿早期诊断困难。对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早期无法确诊的疑难危重性感染性疾病,mNGS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支持,为精准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病率及病死率,总结DIC诊断及临床应用肝素预防和治疗的体会。方法对所有PICU住院患儿进行小儿危重评分或美国PICU入出院指南评估及凝血功能监测,确诊DIC者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应用不同剂量肝素。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用小剂量肝素。结果PICU危重患儿病死率为8.6%。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28.6%,病死率25.7%。其中DIC发生率10.6%,病死率45.2%。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18.0%,病死率14.1%。原发病为脓毒症者73.8%。在DIC早、中期阶段,使用肝素200~240U/(kg·d),有较好疗效。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用肝素60~120/(kg·d),极少发展为DIC。结论DIC是导致危重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因是严重感染性疾病。早期合理应用肝素治疗有效,晚期治疗非常困难。小剂量肝素用于危重患儿可能具有预防DI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腹泻患儿星状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北京儿童医院 5岁以下住院的腹泻患儿 ,星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8月 2 88例 5岁以下的住院腹泻患儿 ,每例入院后采集一份粪便标本 ,应用酶免疫法进行星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总结星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的病例 ,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 星状病毒抗原的检出率为 9 0 % (2 6 /2 88) ,与轮状病毒的共同感染者的检出率为 1 7% (5 /2 88)。星状病毒感染患儿年龄为 7天~ 17个月 ,年龄≤ 12个月的患儿占 84 6 % ,平均年龄明显小于轮状病毒感染患儿 (5 4 5± 4 6 2个月vs 9 75± 7 83月 ,P =0 0 0 5 )。 88 5 %星状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 10月至次年 3月 ,与轮状病毒感染季节相似。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脱水 ,有4例患儿心肌酶 (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升高 ,4例表现为迁延性腹泻。结论 星状病毒可能是北京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1.
6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 6岁以下儿童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I)患儿的病毒感染状况 ;探讨人类偏肺病毒 (hMPV)感染在儿童ALRI中的作用及所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1)采集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3年 3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 4 4 6例年龄 1个月至 5岁的ALRI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 ,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 (IFA)及病毒分离方法进行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 (hRSV)、流感病毒 (甲、乙型 )、副流感病毒 (Ⅰ、Ⅱ、Ⅲ型 )及腺病毒等 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病原检测。 (2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3月住我院内科的ALRI患儿中经 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病原检测阴性的 2 16份鼻咽洗液 ,进行了hMPV基因检测 ,并分析hMP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 4 4 6例患儿中 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总阳性例数为 2 0 9例 (46 86 % ) ,hRSV阳性者最多为 16 3例 (36 5 5 % )。 (2 )在 2 16份上述 7种呼吸道病原检测阴性的标本中 6 9份测到hMPV阳性扩增产物 (31 9% ) ,占同期送检标本的 19 17%。结论  (1)hRSV是北京地区冬春季节婴幼儿ALRI的主要病原。 (2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院ALRI住院患儿中有 19 17%与hMP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重症感染是PICU最常见危重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监护技术及支持手段的不断进步,重症感染患儿的病死率仍高达10%.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1].因而,及早识别重症感染患儿是儿科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重症感染是PICU最常见危重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监护技术及支持手段的不断进步,重症感染患儿的病死率仍高达10%.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1].因而,及早识别重症感染患儿是儿科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重症感染是PICU最常见危重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监护技术及支持手段的不断进步,重症感染患儿的病死率仍高达10%.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1].因而,及早识别重症感染患儿是儿科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重症感染是PICU最常见危重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监护技术及支持手段的不断进步,重症感染患儿的病死率仍高达10%.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1].因而,及早识别重症感染患儿是儿科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重症感染是PICU最常见危重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监护技术及支持手段的不断进步,重症感染患儿的病死率仍高达10%.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1].因而,及早识别重症感染患儿是儿科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重症感染是PICU最常见危重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监护技术及支持手段的不断进步,重症感染患儿的病死率仍高达10%.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1].因而,及早识别重症感染患儿是儿科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Lu ZJ  Wang Y  Tang DH  Mi YQ  Sun B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619-62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一种以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持续性低氧血症和肺水肿为特征的、病死率很高的临床综合征。文献报道成人发病率为 3~ 14 /10万[1] ,小儿尚未见相应报道。为了解上海市小儿ARDS在各医院的发病情况 ,我们对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2月上海四所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 (PICU)中ARDS发生率及临床特征进行调查。对象和方法1.对象 :调查期间 ,四家医院PICU共收治患儿 15 70例 ,确诊ARDS 2 1例 ,患病率为 1 34% (0 4~ 1 5 % )。 2 1例中男12例 ,女 9例 ;年龄 1个月~ 14岁 ,平均 2 3岁。原发疾病肺内 6例 (…  相似文献   

19.
重症感染是PICU最常见危重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监护技术及支持手段的不断进步,重症感染患儿的病死率仍高达10%.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1].因而,及早识别重症感染患儿是儿科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重症感染是PICU最常见危重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近十几年来,尽管临床监护技术及支持手段的不断进步,重症感染患儿的病死率仍高达10%.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1].因而,及早识别重症感染患儿是儿科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