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氧化二砷抗肿瘤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有特效,在其他恶性肿瘤治疗中也有应用.其抗肿瘤作用涉及诱导细胞分化与凋亡、细胞周期阻滞、抗肿瘤血管生成及调节多种基因表达.现综述As2O3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显著。研究表明As2O3还可以诱导多种实体瘤细胞生长阻滞和凋亡,但As2O3对实体瘤的治疗作用及抗肿瘤作用机制仍未明确。  相似文献   

3.
三氧化二砷(As2O3)又称白砒或砒霜,在我国医药中称为信石。多年来研究表明As2O3既能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又对其他多种实体肿瘤有抗肿瘤作用。As2O3抗肿瘤作用机制错综复杂,本文根据国内外相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70年代初,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始尝试用砷剂(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取得良好效果,自此As2O3的抗肿瘤效应成为了研究热点.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GSH在决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As2O3敏感的肿瘤细胞比耐药肿瘤细胞的GSH含量低,而抗坏血酸(AA)可降低细胞内GSH水平.据此,一些学者为了提高As2O3的抗肿瘤疗效,减少其应用剂量,提出了以AA与As2O3联合应用为基础的新型治疗方案,并在一些肿瘤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本文中我们主要就该方案在不同肿瘤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展望As2O3联合AA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为进一步研究和探寻更合理的化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 A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有剧毒,但 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 用。综述其在肝癌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进 展,阐明As2O3的抗肿瘤机制主要为通过调 控多种基因选择性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选择 性细胞毒作用、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改变肝 癌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及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细胞抗原(PCNA)的表达等;细胞周期分析 显示As2O3可以阻滞肝癌细胞于S+G2/M 期;与ADM、DDP等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明 显提高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丁硫氨酸亚矾 氨(BSO)可增加肝癌细胞对As2O3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张士德  张雷  吴长君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1):1539-154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腺病毒介导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c leukemia-adenovirus,Ad-pml)体外抗肝癌细胞作用。方法:同时设Ad-pml组、As2O3组、As2O3联合Ad-pml组以及正常细胞对照组,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观察联合应用As2O3和Ad-pml在体外治疗肝癌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特点。结果:Ad-pml与As2O3对肝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两因素析因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用Ad-pml处理肝癌细胞,其抑制作用随Ad-pml MOI值的增加而增加(P<0.05),单独应用As2O3在浓度小于5μmol/L时,未发现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P>0.05);As2O3和Ad-pml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用Ad-pml和As2O3共同作用肝癌细胞24小时后,早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RT-PCR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p53表达最高,而Bcl-2表达最低,相反,肝癌细胞对照组p53表达最低,而Bcl-2表达最高。结论:As2O3和Ad-pml联合应用有协同抗肝癌细胞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肝癌细胞凋亡及控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三氧化二砷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疗效显著。研究表明As2O3还可以诱导多种实体瘤细胞生长阻滞和凋亡,但As2O3对实体瘤的治疗作用及抗肿瘤作用机制仍未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前后Maspin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s2O3处理Ec109前后Maspin蛋白的表达。结果未经As2O3处理的Ec109细胞Maspin蛋白表达水平较低(9.74%),经As2O3作用后Ec109细胞Masp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3.1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2O3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上调masp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人肺腺癌细胞系 SPC- A- 1的毒副作用及与复方苦参联合应用的协同效应。方法 :应用 MTT显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组药物对 SPC- A - 1细胞的毒副作用 ,并计算其抑制率。结果 :As2 O3能抑制人肺腺癌 SPC- A- 1细胞的生长 ,最大抑制率达 95 %。小剂量的 As2 O3(1m g/L ,0 .4mg/L )与复方苦参联用后的抑制率高于 As2 O3单用。结论 :As2 O3对人肺腺癌 SPC- A- 1细胞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与复方苦参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效应 ,可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氧化二砷应用于肝癌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有剧毒,但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综述其在肝癌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阐明As2O3的抗肿瘤机制主要为通过调控多种基因选择性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选择性细胞毒作用、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改变肝癌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及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表达等;细胞周期分析显示As2O3可以阻滞肝癌细胞于S+G2/M期;与ADM、DDP等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丁硫氨酸亚矾氨(BSO)可增加肝癌细胞对As2O3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孟冬月 《肿瘤学杂志》2007,13(5):388-390
[目的]探讨As2O3和IFN-α联合应用产生的抗肿瘤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As2O3单用及联合IFN-α对789-0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联合用药的毒副作用。[结果]0.5~4μmol/LAs2O3与1000IU的IFN-α联用组与单用As2O3组比较,显著增强对肾癌789-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2.83μmol/L的As2O3(IC50)作用789-0肾癌细胞48h后呈现G2/M期阻滞,凋亡特征明显;联用IFN-α后呈现G0/G1期、G2/M期阻滞,与单用As2O3组、IFN-α组及对照组比较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小鼠生命延长率增加(P<0.01)。[结论]As2O3和IFN-α联用对肾癌细胞株789-0可产生抗肿瘤协同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增强诱导细胞的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三氧化二砷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eng CQ  Ma WL  Zheng WL 《癌症》2002,21(12):1386-1389
砷化合物在我国作为药物应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自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获得成功以来,人们对砷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As2O3不仅对各型白血病有效,对其他多种恶性肿瘤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As2O3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部分分化和凋亡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本文不仅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还展望了新发展起来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在研究As2O3作用机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对MR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胃癌MGC803细胞系,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法,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As2O3对人其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RP mRNA的表达.结果:As2O3对人胃癌MGC803 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As2O3均可诱导凋亡.1.0μmol/L、2.0μmol/L的As2O3可下调MRP mRNA的表达.结论:As2O3具有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其机制与下调MRP mRNA 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0引言 含砷化合物的药物制剂治疗各种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1].砷类矿物中药主要包括砒霜(主成分是As2O3)、雄黄(主要成分是As4S4)和雌黄(主要成分As2S).随着As2O3注射液于1999年作为国家二类新药正式上市销售以及美国FDA也于不久前特批该药上市,其临床应用逐步展开[2-6].近年来国内学者发现四硫化四砷(As4S4)具有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显著[7].我们以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为实验对象,研究As4S4对其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汤小东  郭卫  李大森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2):1280-128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诱导尤文肉瘤细胞凋亡及对融合蛋白EWS-FLi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法、形态学观察、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流式细胞术(FCM)观察As2O3对体外生长的尤文肉瘤RD-ES细胞系生物行为的影响;应用半定量RT-PCR测定应用As2O3前后c-myc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固定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用药前后EWS-FLi1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s2O3对体外生长的RD-ES细胞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c-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EWS-FLi1融合蛋白表达量随As2O3作用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常规治疗浓度的As2O3对体外生长的尤文肉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和抑制EWS-Fli1融合蛋白、降低c-myc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于丽丽  李琳琳  柳红 《肿瘤学杂志》2013,19(10):776-782
[目的]观察As2O3和Aspirin联合应用对615小鼠前胃癌侵袭、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前胃癌淋巴道移植瘤模型,用As2O3、Aspirin单独及联合作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瘤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并计数瘤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与NS组相比,各治疗组615小鼠移植瘤生长均受抑制,Aspirin组抑瘤率为15.4%,As2O3组抑瘤率为43.8%,减半联合组为45.6%,联合组为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内瘤组织转移抑制率As2O3组为22.4%,减半联合组和联合组分别为28.6%和50.0%。联合治疗组与减半联合组、Aspirin组、As2O3组及NS组相比,LMVD计数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2O3与Aspirin联合应用可抑制小鼠前胃癌移植瘤的生长、侵袭和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近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已成为继全反式维甲酸(RARA)后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的又一范例.体外实验研究初步证明砷剂对淋巴细胞也有一定的诱导凋亡作用.我们应用As2O3注射剂治疗4例难治性淋巴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应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SMMC-7721)观察砷剂(As2O3)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s2O3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As2O3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As2O3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具有剂量-时效关系;As2O3可使肝癌细胞周期改变,与浓度有关,与作用时间未见明显关系;As2O3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并与浓度、时间有关。结论:As2O3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改变肝癌细胞周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 (SMMC 772 1)观察砷剂 (As2 O3)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s2 O3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DNA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As2 O3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As2 O3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具有剂量 -时效关系 ;As2 O3可使肝癌细胞周期改变 ,与浓度有关 ,与作用时间未见明显关系 ;As2 O3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并与浓度、时间有关。结论 :As2 O3能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改变肝癌细胞周期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乳腺癌MDA-MB-468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syk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s2O3作用MDA-MB-468细胞不同时间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As2O3作用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Syk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syk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As2O3可显著抑制MDA-MB-468细胞增殖,且抑制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As2O3,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G2/M期;候选抑癌基因syk在乳腺癌MDA-MB-468细胞中表达,经As2O3作用后,MDA-MB-468细胞syk mRNA和Sy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s2O3可能通过上调候选抑癌基因syk的表达,抑制MDA-MB-468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