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婴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1例婴儿川崎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中典型病例9例,不典型病例12例。符合发热+5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4项主要表现者5例(23.8%)。发热+3项主要表现者7例(33.3%),发热+2项主要表现者4例(19.1%),发热+1项主要表现者1例(4.8%)。20例白细胞增高,21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0例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增高19例。结论婴儿川崎病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应早期收集有关川崎病临床资料,以期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冠状动脉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3个月小婴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征,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00例小婴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并发症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患儿中,大多以咳嗽、喘息、喘憋为主要表现共356例(71.2%),发热及不咳嗽表现共144例(29.8%);肺部干湿啰音422例(83.7%),双肺呼吸音粗糙78例(16.3%);病程7d120例(24.0%),8~10d169例(33.8%),10~15d153例(30.6%),15d40例(8.0%);胸片以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为主,其次为间质性改变,实变影少见;心肌酶谱异常353例(70.6%);肝功异常153例(30.6%)。治疗应用二代头孢265例(53.0%),三代头孢133例(26.6%),联合应用利巴韦林47例(9.4%),喜炎平319例(63.8%),其他抗病毒药9例(1.8%)。结论 1~3个月小婴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以咳嗽、喘息、喘憋为主要表现,发热及不咳嗽相对少见;肺部体征多,肺部啰音出现的越早病情相对越重;胸片以斑片状影和间质性改变为主,实变影少见;易发生心脏、肝脏损伤;病情易反复,病程长;以细菌及病毒感染多见;二、三代头孢联合抗病毒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婴儿麻疹的临床特征。方法沈阳市传染病院于2006-01-2006-12,对收治的127例婴儿麻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全年散发,3~5月份为发病高峰(82例),占全年发病的64.6%。②小月龄患儿发病率上升,主要为5~10月龄(106例),占83.5%,其中5~8月龄(75例)占59.1%。③外来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村到城市务工者)子女发病率高,占64.6%。④临床症状典型,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spots科氏斑)明显。并发症t肺炎、喉炎、肝脏损伤、心肌损伤为主。结论为减少婴儿麻疹发病,应提高基础免疫覆盖率、及时率,以及接种质量,适当提前婴儿的初免年龄至6月龄,对育龄妇女可适时进行麻疹疫苗复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6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分为早产组与足月组各32例,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对其发病时间、感染途径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发病时间无明显区别,发病高峰期均在出生7d后;两组患儿的感染途径有明显区别,足月儿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和脐部感染,早产儿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早产组有30例(93.75%)患儿表现为CRP增高,足月组29例(90.63%)表现为CRP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18例(56.25%)新生儿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增高,足月组9例新生儿(28.12%)中性粒细胞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观察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并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尽早确诊,加强护理可以有效阻止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婴儿斜颈病因构成情况及其转归。方法对174例患斜颈的早期婴儿(0~6个月)进行追踪随访,分析其诊断、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74例患儿中被确诊为肌性斜颈79例(45.4%);神经性斜颈60例(34.5%);代偿性斜颈17例(9.8%);姿势性斜颈16例(9.1%);骨性斜颈1例(0.6%);原因不明1例(0.6%)。其中16例患儿早期有肌性斜颈的症状体征和超声学特征,被初步疑诊肌性斜颈,后期被修正诊断为神经性斜颈。结论 (1)婴儿斜颈最常见的病因分别为肌性斜颈、神经性斜颈和代偿性斜颈;(2)相当一部分在早期被疑诊为肌性斜颈的患儿,因在随后的发育中陆续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体征而被修正诊断为神经性斜颈,提示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早产儿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细菌分布及临床表现.方法 对我院儿科1993年1月~1997年6月新生儿监护病房中137例早产儿(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孕周为25~36周,平均孕周33.8周).结果 孕周与感染无相关性(P>0.05);出生体重与感染有相关性;使用机械通气者与感染有明显相关性(P<0.01);感染与胃肠外营养无明显相关.感染的临床表现:喂养困难居首位,其次是呼吸暂停及青紫.细菌培养:第一位为表皮葡萄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白菌属及大肠杆菌.结论 (1)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较适于胎龄儿更易感染,应予以重视.(2)机械通气治疗是早产儿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3)早产儿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应注意喂养困难及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确诊的泌尿系感染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口服,每次14.3 mg/kg,2 次/d,疗程10 ~ 14 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先静脉滴注,每次50 mg/kg,2 次/d,2 ~ 3 d后换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干混悬剂口服(用法同治疗组),总疗程10 ~ 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93.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1.3%和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见(P均 > 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口服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安全、有效、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为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10个地区纳入的86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并分组比较完全性子宫破裂的母儿结局,依据既往是否有子宫手术史分为瘢痕子宫组及非瘢痕子宫组,按子宫破裂时不同产程状态分为分娩发动前子宫破裂组与产程中子宫破裂组,按是否规律产检分为定期产检组与未定期产检组以及按照经济水平分为高GDP地区组与中-低GDP地区组。结果:(1)86例患者中,50例(58.1%)表现为腹痛,31例(36.0%)出现腹部及子宫压痛;84例(97.7%)治愈出院,2例(2.3%)死亡。8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67例(78.8%)行子宫修补术,18例(21.2%)行子宫切除或次全切除术; 50(58.1%)发生严重产后出血,52例(61.8%)行输血治疗,21例(24.7%)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ICU),15(17.8%)出现并发症。双胎妊娠1例,共有87例新生儿娩出。其中,41例(47.1%)死亡,19例(21.8%)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2例(25.2%)发生新生儿窒息,轻度窒息12例(13.8%),重度窒息10例(11.5%)。(2)瘢痕子宫组54例(62.8%),非瘢痕子宫组32例(37.2%);分娩发动前子宫破裂组63例(73.3%),产程中子宫破裂组23例(26.7%);定期产检组40例(46.5%),未定期产检组46例(53.5%);高GDP地区组55例(64.0%),中-低GDP地区组31例(36.0%)。未定期产检组产次、来自中-低GDP区、子宫切除、围产儿死亡的比例明显高于定期产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GDP地区组的定期产检率明显高于中-低GDP地区组,中-低GDP区产次、产后出血、输血、入ICU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高GDP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母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仍是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主要危险因素。完全性子宫破裂的母儿结局差,经济条件较差地区中的孕产妇结局更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婴幼儿感染巨细胞病毒(CMV)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7例CMV感染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过程及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以发热、咳嗽、鼻塞就诊者5例,占29.4%;以听力障碍就诊者2例,占11.8%;以全身皮肤黄染就诊者6例,占35.3%;以早产就诊者2例,占11.8%;以纳差就诊者1例,占5.9%;以肌张力增高就诊者1例,占5.9%。结论 CMV感染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故对原因不明的黄疸、视听力障碍、血小板减少、运动系统发育迟缓等情况,应警惕CMV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13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短暂热性惊厥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加口服布洛芬;简单热性惊厥患儿初次发作时及时口服苯巴比妥,如持续时间>5 min或反复发作,除使用甘露醇脱水外,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复杂热性惊厥患儿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给予苯巴比妥等药物进行长期维持治疗。结果 因高热而导致惊厥83例(63.85%),因维生素D发病27例(20.77%),因颅内感染或出血而发病16例(12.31%),因癫痫而发病4例(3.08%)。简单性热性惊厥87伊,复杂性热性惊厥30例,无热惊厥13例。经治疗130例惊厥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120/130);简单性热性惊厥无病例发展为癫痫,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及无热惊厥患儿各有1例发展为癫痫。结论 引发小儿惊厥的因素较多,应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宫颈炎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本文对我院官颈炎患者进行支原体、衣原体双重检测结果分析,发现官颈炎组的病原体检测率明显高于无宫颈炎组;宫颈炎严重程度与病原体检测率呈正相关;15,85岁的女性UU和CT感染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80例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患儿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黄染、腹胀、吐奶、体质量不增等症状,尿培养阳性率为62.5%,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结论新生儿泌尿系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全身症状为主,必要时行尿培养及肾脏彩超检查,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应重视尿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2985例已婚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了解已婚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特点及其他生殖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985例己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妇科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应用SPSS/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已婚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4.4%,30岁以下妇女和服务人员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6.6%和9.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和职业妇女(P<0.01)。有60.6%的妇女无任何生殖道感染的症状,但在沙眼衣原体感染者,白带异常、宫颈糜烂和附件压痛等体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感染者(P<0.05)。并且淋病,细菌性阴道病和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也高于无感染者(P<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在人群中较高,特别是在患有淋病、细菌性阴道和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中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14.
15.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0~3岁)50例和年长儿组(~14岁)36例,对比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胸部X线、实验室检查、肺外表现情况的差异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婴幼儿组有痰咳嗽、湿啰音、喘鸣例数多于年长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长儿组干咳者多于婴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热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表现为小斑片或扇形浸润例数多于年长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质浸润例数也多于年长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长儿组表现为肺段实质浸润例数多于婴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门阴影增浓、胸腔积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肺外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临床痊愈33例,好转17例;年长儿组临床痊愈27例,好转8例,无效1例。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等方面有各自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3个月内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9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新生儿145例,~3个月婴儿48例。结果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占21.4%(31/145),较~3个月婴儿8.3%(4/48)明显增多,其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类型为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3个月婴儿中以单纯畸形为主,占91.7%(44/48),其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类型为室间隔缺损。临床表现多种、无特异性,以青紫、呼吸急促、喂养困难、心脏杂音多见,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 3个月内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多,临床表现复杂,对可疑者应尽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科住院的年龄1个月至1岁肺炎患儿60例,以血清CMV IgM抗体(CMV-IgM)阳性及尿CMV-DNA定量阳性的40例肺炎患儿为观察组;以CMV-IgM及尿CMV-DNA定量均阴性的20例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肺部的喘鸣音和水泡音等体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MV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肺CT,其敏感度为100%,而肺计算机X线摄影(CR)仅为29.4%。观察组中30例患儿予以更昔洛韦治疗,10例未用;更昔洛韦治疗组22例治愈,治愈率73.3%;未应用更昔洛韦组治愈率2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婴儿CMV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体征不典型,普通胸片不易发现炎症,容易误诊。对疑诊患儿需及时检测血清CMV-IgM及尿CMV-DNA,及时做肺CT检查;确诊后首选更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不典型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78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联合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单味中药喜炎平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 78例患儿经联合治疗均有效,大多数热退在1周内,但咳嗽等症状大多数在1~2周消失,且多数患儿出院时肺部片状阴影未完全吸收。结论不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故疑似患儿应早做胸片检查,以免漏诊,确诊后应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儿童手足口病(HFMD)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大连市儿童医院内六病房2010-01/12收治的EV71感染所致HFMD并发CNS感染1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发生于6~9月份。138例(89%)患儿在病程3d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死亡3例(均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2例遗留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EV71所致HFMD并发CNS感染主要发生于6~9月份,以3岁以下幼儿多发;主要损害部位为脑干;早期发现、治疗大多预后较好;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或)肺出血的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为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总结经验。方法对39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异常围产史,急性宫内窘迫、窒息、催产素助娩、脐带、胎位和羊水异常以及胎头吸引助娩等异常围产史为HIE常见原因;患儿在生后3d内行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检测,中度、重度与轻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305例系统治疗患儿随访观察至12个月,总预后不良率7.54%。结论加强和规范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规范新生儿窒息抢救是预防HIE防治重点;中、重度HIE多合并心、肝、肾等多脏器损害,强调综合治疗;头颅CT对HIE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早期诊断应侧重于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早期干预、科学连续、坚持全程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重度HIE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