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足底静脉泵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足底静脉泵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 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例130例,男47例,女83例,年龄60~94岁,平均78.5岁,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足底静脉泵行物理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第3、7、14天的D-二聚体的变化及下肢肿胀程度,术后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下肢周径较健侧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第7天D-二聚体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底静脉泵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预防深静脉血栓有帮助,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在预防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验组常规方法 +足底静脉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DVT1例,对照组发生DVT3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应用足底静脉泵可以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王强  盛伟斌  吴兵 《新疆医学》2009,39(7):13-16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年龄大于60岁的髋关节周围骨折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试验组38例.对照组行物理方法预防(踝关节被动或主动运动,按摩下肢,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实验组行物理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预防.分别于入院时、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彩超,了解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记录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术前7例DVT形成,发生率为15.9%,试验组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病例数较多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术中出血量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性(P>0.05),且无一例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可降低DVT的发生率,且无明显的出血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创伤病人围手术期的常见多发疾病,且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及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尤其是骨科大手术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据国内最新研究报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P)后的发生率为40%-88%,发生肺栓塞(PE)风险达10%-20%,病死率达2%[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20.6%.股骨干骨折的患者DVT发生率为30.6%,髋部骨折发生率为15.7% [2],从2007年以来我们对56例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总结出一套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即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足底和下肢静脉泵+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练的综合性预防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低分子肝素(LMWH)配合其他方法预防老年人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eepveinthrombosis)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配合股四头肌舒缩、CPM机(肢关节功能恢复器)功能锻炼等机械措施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40例患者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结论:低分子肝素(LMWH)配合其他措施是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创伤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25例。对照组患者施以骨折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VT形成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T、TT、APTT、FIB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DVT形成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改善与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减少不良反应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联合硝冰散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下肢髓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区别。方法:将2006年10月~2007年9月收治的下肢骨干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病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钠和硝冰散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钠和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为对照组,统计血栓出现率和肿胀消除时间。结果:两组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而肿胀消除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硝冰散可以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5岁以上、卧床时间大于3天的住院患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物理方法预防;试验组行物理方法+低分子肝素预防.分别于入院14天查血常规、凝血全项,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对照组3例发生DVT,发生率8%,实验组Ⅰ例发生DVT,发生率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预防内科老年卧床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雷海清 《大家健康》2017,(10):13-14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于该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非切口处)疼痛、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中,能够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提高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冰硝散外敷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83例病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治疗组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同时患肢外敷冰硝散,对照组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同时下肢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IPC).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下肢DVT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肿胀消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患肢外敷冰硝散可以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足底静脉泵按摩髋部骨折术后病人足底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对35例髋部骨折术后病人使用足底静脉泵治疗,其作用是对下肢静脉被动挤压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血液在深静脉内淤积形成栓塞。结果35例髋部骨折术后病人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使用足底静脉泵操作简便,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万咏柏  张寿  刘军  程月琼  曾玲 《海南医学》2010,21(17):69-70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泵预防髋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renous thronr bosis,DVT)的疗效。方法应用下肢静脉泵对118例粗隆间、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预防DVT治疗。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出现患肢肿胀无症状DVT病例12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发生率为10.17%。结论应用下肢静脉泵进行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合理的预防方案,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使用SCD压力抗栓泵预防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疗效和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58例髋部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奇偶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指导患者早期功能活动并按摩患者双下肢;观察组除传统护理外加用气压治疗仪.观察SCD压力抗栓泵对两组患者DVT的预防效果.结果 经超声检查,实验组79例中有3例发现DVT,有效率为96.20%,无明显肢体肿胀,肺栓塞症状.对照组79例中有11例发现DVT,有效率86.07%,其中有7例出现下肢肿胀,无肺栓塞症状,经x2检验,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P<0.05).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预防性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护理,研究组进行术后护理。分析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影响因素,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合并症、术前1个月有无手术史、骨折部位和应用足底静脉泵是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DVT发生率和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DVT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含合并症、术前1个月有无手术史、骨折部位和应用足底静脉泵等。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DVT发生率和住院天数,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高龄粗隆间骨折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性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症状、凝血系列检查、肿胀指数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等指标结果,以观察两组药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指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检查,DVT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参苍白术散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在预防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应用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4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8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检查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17.5%,观察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ICU收治的102例住院时间≥48小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凝血指标结果。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DVT发生率小于常规组DVT发生率,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安全并有效的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骨科下肢骨骨折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对预防下肢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科2015年至2018年中146例下肢骨骨折术后病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在未进行踝泵运动康复训练术后仅采取一般护理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早期即进行踝泵运动的68例患者作为预防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46例患者最终都取得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康复出院。对照组发生DVT23例,发生率为29.5%,预防组发生DVT10例,发生率为14.7%。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导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康复训练并配合医生做好预防性抗凝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下肢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98-89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经验。方法:对185例(196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采用基本预防(术中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结合术后机械预防(足底静脉泵)和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的综合措施进行预防。结果:术后16例(均为单侧肢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经多普勒超声和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占8.16%,无1例肺栓塞发生,无1例死亡。溶栓后12例完全再通,4例部分再通。结论:术中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采取患肢主、被动功能锻炼结合足底静脉泵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21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患者血D-二聚体。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查血D-二聚体,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