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成功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19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对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毗邻关系进行观测。结果星状神经节的形态主要为星形(左侧占66.67%,右侧占50.0%);其主要位于颈根部第七颈椎横突至第一肋颈处。星状神经节至颈前正中线的距离及至皮肤的深度在左右侧星状神经节的数值均比较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不必考虑侧别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椎旁胸神经阻滞穿刺的定位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将胸神经和椎板外侧缘的交叉点设为靶点,测量靶点所在水平面到上位胸椎棘突中点水平面之间距离、靶点到正中线距离以及靶点到皮肤距离。结果(1)靶点到各自上一椎体棘突中点平面距离:T1-3靶点为20.3±4.1mm,T4-6靶点为5.1±3.2mm,T7-9靶点为5.3±2.4mm,T10-12靶点为20.6±5.0mm。(2)T7离正中线最近为15.1±3.8mm,向上或向下逐渐变宽,在T1处达20.6±4.6mm,在T12处达19.1±7.3mm。(3)靶点到皮肤距离:T5离皮肤距离最近,其距离为43.3±3.1mm向上或向下逐渐增宽,在T1处达51.4±4.1mm,在T12处达49.4±5.0mm,其平均值为3.5±5mm。结论椎旁胸神经可以经上位棘突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及其相关应用解剖,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星状神经节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并发症。结果:星状神经节毗邻众多重要结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有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术者需熟悉星状神经节周围结构以减少并发症,解剖学研究是一个必需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正仁  訾刚 《解剖学研究》2001,23(3):224-225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 [1-3 ] 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效果 ,但因星状神经节 (SG)周围的解剖复杂 ,穿刺定位较困难。为了临床能更安全便捷地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本文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中的有关结构作了观测 ,为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提供了详细的应用解剖学资料。1 材料和方法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 30具 (男 2 2 ;女 8)成人尸体标本 ,在颈根部由浅入深逐层解剖观测 ,对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SGB)所涉及的结构进行了观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2 结果2 .1 星状神经节的形态和位置 星状神经节有纺缍形(80 % )、哑铃形和三角…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测椎神经节的解剖特征,为临床颈部交感干神经节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具(60侧)成人大体标本进行解剖,根据出现的形式区分颈中神经节与椎神经节,观测椎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椎神经节出现率为83.33%,测得椎神经节长,右侧:男(5.06±2.64)mm,女(4.72±2.56)mm,左侧:男(4.43±2.76)mm,女(4.28±2.43)mm;宽,右侧:男(3.31±1.57)mm,女(2.86±1.96)mm,左侧:男(3.14±0.93)mm,女(3.08±1.56)mm;厚,右侧:男(1.52±1.07)mm,女(1.88±1.56)mm,左侧:男(1.57±0.98)mm,女(2.14±1.21)mm,左右侧椎神经节的长、宽、厚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椎神经节的形态多为椭圆形(50%),其主要位于椎动脉起始部稍上方,发出分支与颈胸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共同分布于相应部位。两侧椎神经节至颈前正中线的距离及至皮肤的深度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椎神经节为颈部交感神经节的一部分,可能为低位颈中神经节,是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经上颌窦入路翼腭窝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例成人尸头标本中观察并测量眶下孔至上颌窦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稍内侧,至眶下缘的垂直距离为(6.72±2.98)(4.30~11.90)mm,至上颌窦底壁的距离为(18.56±3.14)(14.60-27.20)mm,至上颌窦最后壁的距离为(36.08±3.61)(30.30-42.40)mm,至蝶腭动脉起始处的距离为(37.59±3.75),(30.50~44.10)mm,至翼腭神经节的距离为(40.47±2.74)(36.10~44.90)mm,至翼管的距离为(48.12±3.21)(42.20-54.40)mm,至上颌神经出圆孔处的距离为(43.24±3.32)(38.90~49.70)mm;筛上颌窦板长径为(8.96±2.87)(4.10-13.10)mm,宽径为(5.28±1.38)(2.90-8.70)mm。结论:本研究可为经上颌窦入路翼腭窝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联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联合手法牵引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0.5%利多卡因+VitB1 100mg+VitB12 0.5mg,同时予以牵引治疗,每日1次,疗程14天,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率、不良发应.结果 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治疗1次有效者31例,随访1年,疼痛治疗1次性有效率为64%,2次有效者17例,有效率34%,2例患者无效.眩晕痊愈38例,有效率76%,显效10例,有效率20%,平均起效时间为(5.62±2.25)min,其中,5例出现局部血肿,9例出现血压升高,未予特殊治疗好转.结论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简便可行,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下颈椎椎弓根置钉偏差的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资料的观测,了解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评价置钉偏差后的风险。方法:对8例非颈椎椎弓根病患者进行颈椎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观察,对C3椎弓根内外径、内倾角及四壁皮质厚度行数据测量。结果:组成横突孔的四界不在同一高度同时出现,形成内界的椎弓根明显高于外界。CT示部分椎弓根外壁及横突孔前壁存在滋养血管孔(10%和8.8%)。C3椎弓根内壁厚(1.8±0.3)mm,,外壁厚(0.9±0.3)mm,上壁厚(1.3±0.4)mm,下壁厚(1.4±0.4)mm,外径(5.3±0.6)mm,内径(2.6±0.7)mm,内倾角(45.9±4.4)°。结论:下颈椎椎弓根内径小,外壁薄,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外壁容易穿破;椎弓根主体高于横突孔外界,椎弓根螺钉穿破外壁时,椎动脉可向外逃逸,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汉族男女性眼、鼻、口、耳廓外形的解剖学观测,为男女性颅面外科的整形美容与假体制作提供表面解剖数据。方法i对各30具汉族男女性成尸眼睑、外鼻、口唇、耳廓的外形进行表面观测。结果:①睑裂长男性(35.0±5.6)mm,女性(34.7±4.1)mm;睑裂中部高男性(14.3±4.7)mm,女性(10.1±3.9)mm;上睑睫毛数男性(108.6±31.5)根,女性(103.1±28.7)根,下睑睫毛数男性(74.0±31.5)根、女性(61.1±28.2)根。②鼻背长男性(41.4±5.2)mm,女性(41.6±4.0)mm;鼻尖高男性(12.6±3.0)mm,女性(16.6±3.5)mm;鼻底宽男性(37.3±7.8)mm,女性(37.1±3.9)mm。③121裂长男性(52.8±9.9)mm,女性(50.0±11.1)mm;上唇中点厚男性(5.9±2.2)mm,女性(6.8±2.0)mm;下唇中点厚男性(6.0±1.6)mm,女性(7.8±1.9)mm。④耳廓高男性(59.7±6.2)mm,女性(62.7±5.9)mm;耳廓宽男性(33.4±6.3)mm,女性(32.1±5.1)mm,耳垂厚男性(6.0±2.3)mm,女性(6.7±2.1)mm。结论:根据汉族男女性成尸眼、鼻、口、耳廓的外形测量数据,为临床颅面外科、整形美容和遗体整容及再造假体提供形态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观察、测量,探讨经颞骨入路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垂直部。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68人(136侧),其中女性33例(66侧),男性35例(70侧)行颌面部轴位CT扫描。在横断位分别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道后壁(D1)、外耳门后缘(D2)、乙状窦沟前壁(D3)、颈静脉窝(D4)的水平距离,以及外耳道后壁至乙状窦沟前壁之间水平距离(D5)。结果:D1~D15分别为:(2.87±0.47)mm,(11.09±2.30)mm,(7.95±2.15)mm,(5.45±2.32)mm,(13.48±2.19)mm。面神经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左右两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断层影像解剖学观测,获得了经颞骨入路手术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数据,该组数据可为术中避免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寰椎的测量及临床应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国人寰椎骨,为寰椎螺钉设计和内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55例干燥的成人寰椎标本的相关参数,包括寰椎侧块的长度、侧块中间宽度、侧块中间厚度、侧块外侧缘中点高度、侧块内侧缘中点高度、寰椎侧块的内倾角、寰椎侧块的上倾角、侧块后下缘的宽度和高度、寰椎前弓与侧块交接处高度和厚度;横突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椎动脉沟宽度和高度;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度和高度等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寰椎侧块长(23.29±1.47)mm,侧块中间宽(11.13±1.17)mm,侧块中间厚(13.33±1.40)mm,侧块外侧缘中点高(19.18±1.61)mm,侧块内侧缘中点高(10.45士1.46)mm;寰椎侧块的内倾角(19.95±3.32)。寰椎侧块的上倾角(24.53±2.31)。;侧块后下缘宽(9.64±0.94)mm,侧块后下缘高(4.275=0.63)mm;前弓与侧块交接处高(11.05±1.12)mm,前弓与侧块交接处厚(4.82±0.65)mm;横突孔的前后径(7.30±0.89)mm,横突孔的左右径(5.90±0.78)mm椎动脉沟宽(8.40±0.58)mm,椎动脉沟高(6.38±0.79)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宽(7.25±1.27)mm,椎动脉沟底骨质最薄处高(4.16±0.83)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得55例寰椎骨数据,寰椎侧块和寰椎椎弓根具备实行内固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颈动脉管外口及周边骨性结构的解剖结构特点.方法:选取成人颅骨,由1位口腔专业教师确定各观测点的位置后,用游标卡尺、圆规和直尺等测量颈动脉管外口的长径、短径及该口长径外侧点至茎突根部内侧点、茎乳孔内侧点、乳突尖、舌下神经管外口长径内侧点、枕髁最前点、枕骨大孔最前点和正中矢状面的最短距离,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咽鼓管鼓口的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鼓口的解剖变异与咽鼓管相关疾病间的关系,为开展耳内镜手术提供解剖资料。方法:在12例24侧成人尸头标本上对咽鼓管鼓口的形态、鼓口与颈内动脉隆起之间关系进行观察,测量咽鼓管鼓口的内外径和上下径、锤骨柄距颈内动脉隆起和咽鼓管最狭窄处距离,颈内动脉隆起高度。结果:咽鼓管鼓口剖面均为喇叭形,其宽敞程度和颈内动脉隆起位置、高度密切相关;咽鼓管鼓口的内外径和上下径分别为(4.59±0.87)mm和(4.55±0.85)mm,锤骨柄距颈内动脉隆起距离为(4.13±1.25)mm,距咽鼓管最狭窄处距离为(13.89±2.29)mm,颈内动脉隆起高度为(2.26±1.55)mm。结论:颈内动脉隆起位置、高度影响咽鼓管鼓口的形态和引流功能,鼓口的引流和咽鼓管相关疾病的发生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治疗咽鼓管相关疾病时一定要重视鼓口的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14.
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通过模拟临床经乳突入路的方法,分层解剖20个成人湿性头颅标本(40侧颞骨),显露并观测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面神经垂直段的长度为(17.39±1.78)mm、直径为(2.13±0.13)mm,面神经垂直段与水平段的夹角(向前)为(115.5±6.89)°,面神经垂直段近端至外半规管隆突距离为(2.86±0.31)mm,鼓索神经自面神经发出点至茎乳孔距离为(5.99±0.74)mm,面神经垂直段与鼓索神经的夹角(向上)为(38.6±1.99)°,锥隆起尖到面神经垂直段垂直距离为(2.05±0.65)mm,后半规管至面神经垂直段最短距离为(2.89±0.36)mm。有5%(2/40侧)的面神经垂直段的近端位于外半规管隆突外侧。结论:外半规管、鼓索神经、茎乳孔、锥隆起、后半规管是手术中确定面神经垂直段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内面神经垂直段与其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面神经垂直段相关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牙种植术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全牙上、下颌骨标本和志愿者全牙CT重建影像各20例,观察上颌窦下壁的凸起结构和下颌管的走行,测量上颌窦下壁、下颌管上壁至牙根的距离.结果:上颌窦系呈三边形或四边形的锥形腔隙,其下壁常有凸起的骨隔.在标本及影像上的上颌窦下壁至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的距离左、右分别为(9.30±2.64)mm和(9.50±2.72)mm、(4.50±1.98)mm和(4.60±1.95)mm、(2.02±0.91) mm和(2.18±0.96)mm、(2.06±1.04) mm和(2.26±1.20)mm、(3.74±1.73)mm和(3.82±1.84)mm.下颌管自牙槽窝下方走行,其舌侧骨板较厚.在标本及影像上的下颌管上壁至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牙根的距离左、右分别为(8.36 +2.34) mm和(8.42±2.42)mm、(7.36±2.21)mm和(7.52±2.18)mm、(3.22±1.40)mm和(3.36±1.85)mm、(2.96±1.54)mm和(2.84±1.55)mm、(3.64±1.72) mm和(3.88±1.76)mm.结论:上颌窦、下颌管至牙根的距离测量,对选择适宜长度的牙种植体,避免牙种植体误入上颌窦和损伤下牙槽神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分析腓动脉穿支特点,评价腓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0%甲醛固定成人尸体标本10具共20侧小腿,解剖观察腓动脉穿支数,测量各穿支穿出点与腓骨小头间距离、各穿支外径及血管蒂长度,并总结其规律性;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或筋膜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缺损43例.结果:10具20侧标本腓动脉穿支数平均为(6.35±1.15)支;在腓骨小头下方(9.8±0.93)cm,(13.4±0.90)cm,(17.2±1.13cm,(21.3±0.77)cm 4处,腓动脉穿支出现较恒定;上述四个位置穿支外径分别为(1.33±0.39)mm,(1.30±0.46)mm,(1.17±0.30)mm,(1.22±0.23)mm;血管蒂长分别为(5.87±0.73)cm,(5.83±1.73)cm,(5.44±1.09)cm,(5.10±1.93)cm.临床应用43例中,皮瓣完全成活42例,部分坏死1例.结论:腓动脉各穿支出现基本恒定,其中小腿中1/3段的穿支血管管径较粗,血管蒂较长,是穿支皮瓣切取的合适部位.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是临床修复手足皮肤缺损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翼腭窝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开展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成人干性颅骨标本20个(40侧),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下观测蝶腭孔、筛骨嵴、圆孔、翼腭管、翼管的形态、大小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翼上颌裂高度为(15.30±0.43)mm,蝶腭孔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5.10±1.84)mm和(5.09±1.53)mm,蝶腭孔到中线的距离为(12.49±1.51)mm,前鼻棘至蝶腭孔前缘的距离为(51.32±3.28)mm,圆孔的直径为(3.14±1.26)mm,圆孔至中线的距离为(19.95±2.79) mm,前鼻棘至圆孔的距离为(61.86±3.67)mm,翼管至中线的距离为(10.82±2.98)mm,前鼻棘至翼管的距离为(59.47±3.42)mm。结论 熟悉翼腭窝、蝶腭孔、圆孔和翼管等解剖关系,有助于有效安全地开展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三角肌不同部位安全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分别以经过!肱骨小结节和肩峰后外侧角垂线为标志,将三角肌分为前部、外侧部和后部三部分。按照三角肌注射的部位及深度在30具(60侧)成人尸体上进行解剖观测。结果:三角肌起点前端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73.4±6.9)mm,后端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97.7±8.4)mm,止点与肩峰外侧角间距为(148.7±7.2)mm。前、后部较薄,外侧部较厚。外侧部深面横过的血管神经束上下径为(18.0±4.8)mm,此束上缘与外侧部中垂线交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51.8±7.2)mm。后部深面腋神经后支入肌点到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49.6±8.3)mm,与三角肌后缘垂直距离为(26.7±6.1)mm;在后部深面有桡神经向下行走,桡神经与大圆肌下缘交界处距肩峰平面垂直距离为(72.6±6.5)mm处。结论:三角肌注射首选部位为外侧部,此处肌肉较厚,操作安全方便,有利用药液吸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临床确诊为SMACS,并已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13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并选取同期因肝脏或肾脏疾病行CT增强扫描的2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为对照组,将动脉期图像进行矢状位MPR重组并测量肠系膜上动脉( SMA)与腹主动脉( AA)的夹角及十二指肠水平段通过层面SMA和AA间距。结果:13例SMACS患者SMA与AA的夹角是14.7°~31.6°,平均19.1°±3.4°;十二指肠水平段通过层面SMA与AA的间距为3.1~10.2 mm,平均(7.1±2.0) mm。20例对照组患者SMA与AA的夹角分别为19.5°~60.4°,平均41.5°±9.3°;十二指肠水平段通过层面SMA与AA的间距为7.7~27.1 mm,平均(16.4±4.8)mm。两组间比较,SMA与AA夹角及间距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图像及MPR重组能够清楚显示SMA和AA的关系,并能够辅助诊断SMA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