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管压迫MRI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痛患者MRI表现,探讨MRI对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MRI表现及手术结果。结果 8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70侧脑池段三叉神经MRI检查中,59侧存在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可疑接触35侧,其中症状侧有神经血管压迫、接触或可疑接触者为75例,经统计学分析,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有无与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血管压迫性三又神经痛的正确应用。方法:两名神经放射医师盲法分析38例临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3D—TOF法MRA基础图及MPR技术后处理图像。结果:(1)38例三叉神经患者中MRl诊断为血管接触或压迫的31例,其中有症状侧血管接触或压迫26例。经统计学分析,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的出现与三叉神经存在血管接触或压迫有显著相关关系(P〈0.005)。(2)14例以V2分布区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中,85.7%(12例)能清楚显示血管压迫神经的中间部位;10例以V3分布区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中,70%(7例)能清晰显示血管压迫神经的侧方(P〈0.005)。结论:3D-TOF法MRA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清晰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的关系,血管压迫神经的部位与疼痛的区域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三又神经痛提供影像学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对舌咽神经和周围血管的显示能力以及对舌咽神经痛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舌咽神经痛患者MR征象,与手术所见和术后症状改善对照。结果10例舌咽神经根部受动脉血管压迫或与之接触,其中9例MRI上有相应征象,1例MRI未能显示责任血管。1例舌咽神经根部受静脉压迫,MRI未能显示责任血管。1例手术发现舌咽神经周围有明显的蛛网膜粘连,MRI上无相应征象。MRI发现症状侧舌咽神经受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压迫或与之接触者分别为8和1例;除1例手术确定小脑前下动脉为责任血管外,其他手术与MRI所见一致;MRI未发现症状侧舌咽神经受血管压迫或与之接触征象者3例,术中1例见到未能确定来源的小动脉压迫舌咽神经根部,1例小静脉压迫舌咽神经根部,1例舌咽神经周围有明显的蛛网膜粘连。并发同侧三叉神经痛的8例,6例症状侧MRI发现三叉神经根部受小脑上动脉压迫或与之接触,其中5例手术与MRI所见一致,1例手术未能确定责任小动脉来源;MRI未发现症状侧三叉神经受血管压迫或与之接触征象的2例,术中1例见脑干引流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根部,1例未见有血管压迫。行舌咽神经根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消失。结论MRI能显示舌咽神经与毗邻动脉血管之间的关系,对舌咽神经痛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增强薄层三维体积扫描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 3D -TOFMRA)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7例临床拟诊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常规颅脑MRI及增强薄层 3D -TOF磁共振血管成像资料。结果 增强薄层 3D -TOFMRA发现 37例中 2 4例共 2 7侧三叉神经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 ,其中症状侧三叉神经有血管压迫或接触 2 4例 ,无症状侧三叉神经有血管压迫或接触 3例 ,本组病例统计学分析表明 ,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的出现与三叉神经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相关关系 (Ρ <0 .0 0 5 )。 13例为非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为小脑上动脉 (SCA) 14例 ,小脑前下动脉(AICA) 5例 ,起源不清的血管 3例 ,扭曲的椎动脉 1例 ,血管畸形 1例。结论 增强薄层 3D -TOFMRA可清楚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的关系 ,明显优于常规颅脑MRI,是目前检测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与血管压迫神经的位置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有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其中40例有三叉神经痛,10例无三叉神经痛。结果:40例有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表现中35例(87.5%)显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进入区(REZ)处,5例(12.5%)显示压迫三叉神经节前段(PGS)处;10例无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表现中4例(40%)显示压迫REZ处,3例(30%)显示压迫PGS处,3例(30%)显示压迫三叉神经门进入区(PEZ)处。结论:大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压迫位于REZ处。  相似文献   

6.
面肌抽搐与三叉神经痛的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面肌抽搐及三叉神经痛患者血管压迫病因的MR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2 0例面肌抽搐及三叉神经痛患者MR表现及手术结果。结果  (1) 6 3例面肌抽搐患者MR显示 12 6侧面听神经共发现 5 8侧存在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 ,17侧可疑接触 ;5 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MR显示 114侧三叉神经共发现 4 5侧存在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 ,12侧可疑接触。 (2 )统计学分析结果 :面肌抽搐患者症状侧和无症状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31 6 6 ,P <0 0 0 1) ;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侧和无症状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4 2 98,P <0 0 0 1)。 (3)根据手术结果 ,MR诊断面肌抽搐及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的敏感度为 94 % ,准确度为 83% ,阳性似然比为1 88。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毗邻血管之间的关系 ,对面听神经及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的正确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 ,为临床医师提供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MRI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3D-CISS)对三叉神经脑池段的显示、走行及与周边血管关系的表现,探讨3D-CISS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神经外科手术证实的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I表现,观察三叉神经的形态、走行及其与血管关系。结果 :三叉神经在3D-CISS序列显示清晰,显示率为100%,29例均显示局部动脉接触或压迫三叉神经,且经手术证实;结合3D-TOF-MRA分析显示责任血管,27例为同侧小脑上动脉,1例为同侧椎动脉,1例为同侧基底动脉。结论:MRI 3D-CISS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走行及其与周边血管的关系,结合3D-TOF-MRA有助于确定责任血管,对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磁共振3D -SPACE序列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单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3.0T磁共振3D -SPACE序列检查,所有患者均经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证实.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2例患者中,症状侧血管神经关系I型1例(3%),II型22例(69%),III型9例(28%),而无症状侧I型13例(41%),II型19例(59%),III型0例,两侧压迫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在有血管神经压迫情况的神经中,症状侧31例45处,近端压迫为29处(64%),远端压迫为16处(36%),症状侧与非症状侧压迫点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376).症状侧小脑上动脉为主要压迫动脉,占71.8%.3D -SPACE序列能对三叉神经进行多平面重建,显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位置、程度及责任血管的来源.结论 3D -SPACE序列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且有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齐先龙  郑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2):1046-1048
目的:探讨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MRTA)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20例经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MRTA表现及手术结果。结果:120例症状侧MRTA检查有血管压迫者为79侧,接触者为28侧,共107侧,敏感性为89.17%。120例症状侧行手术治疗,手术发现有血管压迫或接触者76侧,MRTA检查诊断神经血管压迫和接触的特异性分别为96.2%和82.14%。结论:MRTA成像作为一项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能较好地显示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及临床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RI3DT1SPGR序列对三叉神经痛(TN)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常规MRI加3DT1SPGR序列行脑干薄层扫描60例TN患者,采用盲法确定三叉神经根部解剖改变,分别观察双侧三叉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血管影,并测定三叉神经长轴与邻近血管的距离,两侧对照分析。结果:(1)3DT1SPGR法发现症状侧血管神经之间有切迹者17例,接触者24例,阳性率71%。非症状侧阳性率22%。有三叉神经痛症状的一侧血管接触、压迫神经的比率明显高于非症状侧;(2)MRI常规扫描发现有三叉神经症状的一侧血管压迫神经比率为42%,非症状侧为12%。结论:MRI加3DT1SPGR序列为目前TN病因诊断的较好影像检查方法,TN的主要病因为患侧三叉神经根部受血管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