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并观察其浸润转移特征。方法:BALB/C-nu/nu裸小鼠12只,以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通过手术将瘤组织块移植到裸小鼠胃壁,待动物自然灏临死亡时进行系统解剖。结果:原位移植瘤全都成功,且所有动物均出现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率为66.7%,50“的荷瘤鼠发生腹水,肿瘤晚期与周围脏器发生粘连,荷瘤鼠死于全身衰竭,中位数生存期为18周。结论:裸小鼠人胃癌席位模型的浸润转移特性接近临床病人,是研究人胃癌浸润转移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2.
裸鼠人胃腺癌SGC-7901原位移植模型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反复接种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建立的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壁,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原位移植成功率及局部浸润率为8/8,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8/8,肺转移发生率为5/8,肝转移发生率为7/8,腹膜转移发生率为7/8。结论: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可作为肿瘤转移机制及其抗转移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MIA PaCa-Ⅱ人胰腺癌细胞系裸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观察神经侵袭情况。方法将MIA PaCa-Ⅱ细胞行裸鼠背部皮下接种,建立高转移特性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然后将高转移性移植瘤组织接种于裸鼠胰腺被膜下,分别于4周、6周和8周处死裸鼠行移植瘤组织解剖和病理学检查,测量移植瘤大小和重量,并用HE和银染方法观察神经侵袭情况。结果MIA PaCa-Ⅱ细胞裸鼠皮下接种成瘤率为100.0%(10/10),皮下移植瘤呈局限性生长,无脏器和神经转移。原位移植4周、6周和8周后,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成瘤率均为100.0%(10/10),神经转移率分别为50.0%(5/10)、80.0%(8/10)和60.0%(6/10),并可见多个脏器转移,以肝脏、肝门淋巴结、胃窦转移和腹膜播散多见。结论人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Ⅱ裸鼠胰腺原位移植瘤模型为一较理想的"拟人"神经浸润转移模型,可用于胰腺癌体内嗜神经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Huai N  Yu H  Ma XM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9):645-649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沉默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HPA被沉默的SGC-7901-HPA-细胞,分别建立6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成瘤的时间、肿瘤生长速度和体积.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中H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将皮下移植瘤细胞分别注射入6只裸鼠腹腔,建立腹腔转移瘤,并观察成瘤情况.结果 SGC-7901细胞和SGC-7901-HPA-细胞在裸鼠皮下均能生长出移植瘤,分别在接种后第4天后和第7天后出现肉眼可见的肿瘤,接种SGC-7901-HPA-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生长较慢,MVD为(11.35±1.94)个/高倍视野,明显低于接种SGC-7901细胞组[(20.69±1.20)个/高倍视野,P<0.05].接种SGC-7901-HPA-细胞与接种SGC-7901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相比,H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降低.由SGC-7901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建立腹腔转移瘤的裸鼠,有3只成瘤,在肝脏、大网膜、肠系膜、右肾形成了4处转移灶,且体积较大.而接种SGC-7901-HPA-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的裸鼠,仅有1只在肝脏和右肾形成了转移灶,而且瘤体较小.结论 HPA沉默后抑制了人胃癌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转移和血管形成,HPA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胃癌的一个新靶H点.  相似文献   

5.
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汪芳裕  孙敬芳 《癌症》1997,16(5):343-344,347,F003
目的: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将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皮下模型并反复传代,再以第八代移植瘤组织为材料,通过剖腹手术将其移植到裸鼠胃壁,待动物自然死亡后尸检。结果:该模型原位瘤沿胃壁呈浸润性生长,潜伏期为3 ̄4周,以后迅速增长并与腹膜粘连,约12周以后逐渐消瘦,生存期为16 ̄24周,原位成瘤率及局部浸润率均为100%,部分运动(2/6)出现肝脏转移。结论:裸鼠  相似文献   

6.
人胃癌组织块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用肿瘤组织块原位移植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 /转移模型。方法 以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系接种于裸小鼠皮下 ,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 ,再取该肿瘤组织块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壁 ,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1 0 0 %、局部淋巴结转移率 1 0 0 %、远处淋巴结转移率 90 %、肝转移发生率为 75%。荷瘤鼠的中位生存期为 1 4周 ,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结论 该裸小鼠原位移植 /转移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 ,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工具用于胃癌转移机理和抗转移实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类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简便易行的方法,比较三种方法的成瘤率。方法: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悬液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稳定传代的皮下移植瘤,连续传八代。15只裸鼠随机分为三组,以第八代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为移植材料,分别用困扎法、医用OB胶法以及两种联合的方法把皮下肿瘤组织移植裸鼠胃浆膜下形成原位移植肿瘤。结果:6~7周后,处死全部裸鼠,捆扎组、医用OB胶组和联合组成瘤率分别为4/5、3/5和5/5,捆扎联合医用OB组成瘤率最高。结论:应用缝线困扎联合OB胶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两种方法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胃癌肿瘤细胞悬液、胃癌裸鼠皮下瘤块采用OB胶粘贴法种植于裸鼠胃壁,形成原位移植瘤,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肿瘤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常规HE染色,观察胃癌原位移植瘤、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原位移植瘤的MVD和VEGF的表达。[结果]细胞悬液种植的原位胃癌成瘤率为60%,淋巴结转移率和肝转移发生率仅为55.6%和33.3%;皮下组织块移植OB胶粘贴法的原位成瘤率100%,淋巴结转移率和肝转移发生率为93.3%和80%。皮下瘤块的原位移植瘤中MVD值和VEGF的表达高于细胞悬液法鼠移植瘤中MVD和VEGF的表达。[结论]两种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以胃癌裸鼠皮下组织块OB胶粘贴法为优,且肿瘤血管新生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荧光成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可动态实时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fLuc+注入裸鼠后肢根部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待皮下移植瘤瘤块长至直径0.5 cm时,剥取肿瘤组织,应用叠合法将瘤块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小弯处,形成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每4日监测移植瘤的进展情况.荷瘤3周后,解剖荧光成像阳性小鼠,利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的形态.结果:应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在荷瘤裸鼠胃部检测到逐渐增强的荧光信号.荷瘤裸鼠胃部存在肿瘤包块贴附于胃壁,包块直径为0.5 ~1.0 cm,包块周围与相邻组织器官边界清晰,未见粘连,检查腹腔未见转移,未见腹水形成.应用叠合法构建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率为95%(19/20).对荷瘤胃组织H-E染色后,可见异常肿瘤细胞,肿瘤包膜完整,符合胃癌组织学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操作简便、成瘤率高的可动态监测的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胃癌发生机制、研发抗癌药物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人类卵巢癌组织块原位移植构建与人类卵巢癌最相似的裸鼠原位移植自发转移模型。方法 将人类卵巢癌高转移细胞系8910PM在裸鼠皮下注射成瘤,然后将瘤组织运用显微外科的方法植入裸鼠卵巢包膜内,原位移植成功后继续在鼠间卵巢包膜内传代,并运用透射电镜进一步验证肿瘤形成和转移效果。结果 裸鼠皮下与卵巢部位成瘤率均为100 %(分别为2/2和16/16),原位移植瘤转移率为50 %。卵巢包膜间传代,第2代、第4代分别出现卵巢癌的肝转移,其他部位尚未见转移灶。最早成瘤时间1周,最早转移出现时间2周。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移植瘤仍保持原癌组织病理形态特点及人类肿瘤染色体的特点。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类卵巢癌原位移植自发转移裸鼠模型,为卵巢癌的转移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Chen YL  Wei PK  Xu L  Su XM 《癌症》2005,24(2):246-248
背景与目的建立理想的动物肿瘤移植模型是进行肿瘤防治研究的重要前提,目前公认的胃癌造模的方法为采用完整组织块的“皮下移植法”、“胃囊法”,但传统的造模方法目前尚存在操作复杂、成活率低等缺点,本研究拟采用“OB胶粘贴法”更简便地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方法以反复接种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鄄7901人胃癌细胞株建立的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用生物吻合“OB胶”原位粘贴于裸鼠胃壁,并与传统“胃囊法”、“皮下移植法”比较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OB胶粘贴法”组原位移植成功率为100%,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00%,肺转移发生率为62.5%,肝转移发生率为87.5%,腹膜转移发生率为87.5%,较之胃囊法(分别为100%、100%、50.0%、50.0%和33.3%),除腹膜转移率升高外,远处脏器转移差异无显著性,但成活率高。皮下移植组未发生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结论“OB胶粘贴法"能更简便地建立人胃癌高转移模型,重现临床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与目的:人胃癌组织微小RNA表达谱芯片筛选研究报道miR-1284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但其在胃癌中的具体作用鲜见报道。该研究探讨miR-1284过表达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基因表达谱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以慢病毒介导miR-1284过表达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为实验组(LV-miR-1284组),转染空载体慢病毒载体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LV-NC-GFP组),未转染慢病毒载体的细胞为空白组(Control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284的表达,芯片检测各组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284的靶基因,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各组细胞转移能力。结果:PCR结果显示,与LV-NC-GFP组和Control组比较,LV-miR-1284组细胞miR-1284表达明显增高;芯片结果显示,LV-miR-1284组有20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17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284的靶基因有138个基因;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LV-miR-1284组侵袭细胞数为70.00±2.37,其细胞侵袭能力较LV-NCGFP组(168.67±4.55)和Control组(170.33±3.08)明显减弱;体内裸鼠实验结果显示,LV-miR-1284组肝脏转移率为14.29%,其细胞转移能力较LV-NC-GFP组(85.71%)和Control组(85.71%)明显减弱。结论:miR-1284过表达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与调控SUMO1、JU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is known to be one reason for the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cancer. However, the mechanism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are not clearly understood and a metastatic model will be useful for elucidatin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R-94138, 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 inhibitor, on the lymphnodal metastatic ability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using an in vivo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model in nude mice. Injection of a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MKN-45, into the gastric wall resulted in lymph node metastasis 8 weeks after inoculation.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the amount of body weight los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of R-94138. Histologically, lymphatic invasion of cancer cells was found in primary gastric tumors of control mice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However, no lymphatic invasion was observed in the gastric wall of R-94138-treated mice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MMP inhibitor, R-94138, could be used in adjunctive therapy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蛇葡萄素(APS)体内抗人胃癌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成5组,APS三个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0天,观察肿瘤体积、相对肿瘤体积(RTV)、相对肿瘤增殖率(T/C)、瘤重、抑瘤率(IR),以此评价APS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的抑瘤实验APS 600mg/kg、300mg/kg、150mg/kg灌胃给药10天,其相对肿瘤增殖率为52.84%、71.12%、62.14%,其抑瘤率分别为38.8%、27.5%、27.3%。结论APS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Liu P  Wang TS  You SH  Ge HM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8):570-57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研究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l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livin基因沉默后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胃不同组织中l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livin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设计两条针对人源livin基因的siRNA,分别转染SGC-7901细胞;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l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以及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顺铂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变化。结果40例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47.5%(19/40);在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胃黏膜组织中,livin表达呈阴性。组织分化程度差、淋巴结转移者的livin表达率高(P<0.05)。livin特异性siRNA转染48h后,SGC-7901细胞中的livin mRNA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对5-Fu和顺铂凋亡敏感性增加,同时IC_(50)降低(P<0.05)。结论l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辅助胃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之一;RNA干扰可明显抑制livin基因表达,并使胃癌细胞的凋亡敏感性增加;livin有可能成为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增强胃癌治疗效果的一个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7.
裸鼠人胃腺癌SGC-7901原位移植模型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方法 :以反复接种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 790 1人胃癌细胞株建立的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 ,将其原位移植于裸鼠胃壁 ,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及局部浸润率为 8 8,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 8 8,肺转移发生率为 5 8,肝转移发生率为 7 8,腹膜转移发生率为 7 8。结论 :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人胃癌自然生长和转移过程相似 ,可作为肿瘤转移机制及其抗转移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