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针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6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和住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病历资料,总结电针夹脊穴疗法的疗效:结果:66例患者中,治愈46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完全消失,皮损局部遗留迁延不愈的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缠绵不愈,顽固难除,多发于中老年人,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电针夹脊与中药外敷治疗本病7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冬玮 《天津中医药》2010,27(3):212-212
<正>肋间神经痛是指一根或几根肋间神经支配区的经常性疼痛。传统药物治疗疗效差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本科自2008年以来采用电针夹脊配合肋间排刺治疗肋间神经痛,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94例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夹脊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P <0.05)。观察组治疗后色素沉着、疼痛、倦怠乏力、夜卧难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VAS、PSQI、DL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电针夹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PHN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急性PHN疼痛程度,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电针艾灸组)和对照组(药物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5.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艾灸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组,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冯氏排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脱落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冯氏排针法沿病灶肋间神经给予针刺同时配合病灶肋间神经对应夹脊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3例用美洛昔康片、卡马西平片,治疗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冯氏排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电针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1、维生素B1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疼痛VAS评分、焦虑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7d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VAS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7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配给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对照组则单用微波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从而评估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VAS值比较(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皮损疹愈合后仍持续1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剧烈疼痛。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发病率、疼痛程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好发年龄主要为中老年人。[1]目前常见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笔者采用浮针和电针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基础针刺组、火针组以及对照组各22例,统计镇痛有效率、改善睡眠有效率及镇痛时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火针组镇痛有效率100%,改善睡眠有效率95.46%,镇痛时效(7.28±7.19)h,均优于基础针刺组及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火针配合针灸围刺加夹脊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的方法,对照组单纯行针刺治疗。选穴主要为华佗夹脊穴,药物为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治疗两个疗程。结果:2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利于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疏调气血,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斌 《山西中医》2004,20(1):14-14
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运用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40例,收到很好效果,并与口服卡马西平21例作对照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晓娟 《四川中医》2008,26(5):120-120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针刺相应节段夹脊穴为主.配合局部取穴以及刺络拔罐的方法.结果: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8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电针加音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临床常见。笔者自1998-2004年,采用电针加音频治疗该症126例,并设单纯电针法治疗50例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六神丸,10粒/次,3次/日,患处外用六神丸,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0.1g/次,3次/天。15天疗程结束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止痛和营养神经疗法;治疗组除常规疗法外每日给予红光照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天(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7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红光照射疗法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相应部位夹脊穴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注射,2次/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McGill疼痛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次后评估疼痛程度;在各次治疗后都记录持续镇痛时间;采用抑郁症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抑郁及焦虑状态.结果 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间持续镇痛时间经独立样本t检验,在第5次治疗后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持续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在镇痛持续时间方面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