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索穴位敷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组穴规律、中药应用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 整理1990年起,3个中文数据库、3个英文数据库中穴位敷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报道,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整理出73篇文献,其中采用中药敷贴的为57篇。穴位共计51个,频次前5位是膝眼、阳陵泉、足三里、血海、阿是穴,所属经络中前5位分别是经外奇穴、胃经、脾经、胆经、膀胱经,穴位关联规则最强的为阳陵泉,梁丘→血海;血海,梁丘→阳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敷贴中药频次前5位是川乌、草乌、川芎、细辛、牛膝,四气中温性药物最多;五味中辛味药物最多;归经中归肝经的药物最多;关联度最高的是川乌,姜黄→草乌,乳香→没药,川乌,独活→草乌。结论 穴位敷贴治疗膝骨关节炎主要围绕祛风除湿药物在膝眼等穴的温性作用,其选穴不拘泥于经脉,以奇穴为主,注重近端取穴、压痛点。其用药以温、辛药物为主,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网球肘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网球肘穴位敷贴治疗标准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腧穴配伍及穴位敷贴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的研究成果中穴位敷贴治疗网球肘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贴治疗网球肘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最终共纳入文献59篇,包括12个穴位、116味药物。结果与结论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阿是穴为主穴,以奇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合穴为主;用药以草乌、川乌、白芷、细辛居多,以祛风寒湿药为主,多归于肝经,药性多温,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慢性盆腔炎穴位敷贴治疗标准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腧穴配伍及穴位敷贴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最终纳入文献32篇,包括23个穴位、43味药物。结果与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经脉穴位选择上,多以关元穴为主穴,经脉选择以任脉为主,穴位类型以募穴为主;在用药上,以选用延胡索、三棱、大黄为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穴位敷贴治疗标准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腧穴配伍及穴位敷贴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最终纳入文献54篇,包括62个穴位、86味药物。结果与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大椎穴为主穴,以腰背部的膀胱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五输穴为主;用药上,以白芥子、细辛、川乌、红花、没药、乳香为多,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多归于肝经,药性多温,药味以辛味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小儿哮喘穴位敷贴治疗标准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腧穴配伍及穴位敷贴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最终纳入文献137篇,包括29个穴位、43味药物。结果与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肺俞穴为主穴,以腰背部的膀胱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背俞穴为主;用药上,以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为多,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归于肺经,药性多温,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主药固定且多以生姜为药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近几年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敷贴治疗(包括药物、穴位选择)及敷贴结合其他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阴阳失调是失眠症的主要病机,敷贴治疗失眠症药物多选用养心安神、交通心肾的中药,穴位多选择药物吸收较好的穴位和治疗常用穴。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症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药外治法治疗癌痛历史悠久,而其部位的选择大多为腧穴(包括以痛为腧的阿是穴),主要有穴位敷贴法、穴位注射法、穴位药物搽涂法、穴位药物离子导人法和穴位艾灸法等。  相似文献   

8.
<正>穴位敷贴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饴糖、蜂蜜等介质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直接敷贴在穴位或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穴位敷贴可通过对穴位的良性刺激,激发经气,循经络,入脏腑;同时通过敷贴药物直接渗透肌肤,药力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现就穴位敷贴治疗盆腔因素性、排卵障碍性等不孕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盆腔因素性不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选穴及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等规律特点,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腧穴配伍及穴位敷贴用药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等自建刊以来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文献,采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次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最终共纳入文献270篇,包括47个穴位、104味药物。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属经脉穴位选择上,以肺俞、肾俞、天突、大椎、定喘等穴为主穴,以腰背部的膀胱经穴为主,穴位类型以背俞穴为主;用药上,以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为多,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多温,药味以辛、甘、苦味为主,多归于肺经,以生姜为药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叶天士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并整理叶天士治疗不寐的处方,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的频次分析、药物属性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处方92首,中药147味,高频药物为白芍、人参、茯苓、半夏、茯神等;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苦、辛、酸次之;归经以肺经为主;功效以清热为主,宁心、养阴生津、燥湿化痰次之;聚类分析得到4组药物组合,包括燥湿化痰、滋阴潜阳、清热泻火、补益阳明之剂;关联分析得到常用药对,半夏-茯苓。结论 叶天士治疗不寐重视以白芍酸苦敛泻厥阴、甘味补益与燥湿化痰之剂和调脾胃、苦寒清热泻火、滋阴潜阳之剂交通阴阳。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结合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临床治疗失眠的针灸取穴,指出治疗失眠应围绕阴阳失交、心神不宁的基本病机,通过调和营卫、协调阴阳,调理脏腑、宁心安神,通调经气、调理体质多方面入手,最终达到安神利眠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脑与五脏的关系浅论失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但对其病位以及各脏腑在失眠形成中的作用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认为失眠与脑、五脏密切相关,而脑主宰五脏,五脏亦反作用于脑。在脑神衰弱基础上,五脏神乱,上逆犯脑,脑神失调,从而导致失眠。长期失眠脑神愈衰,五脏神愈乱,形成恶性循环。故提出脑神衰弱是失眠的病理基础,五脏神紊乱是失眠的病因,脑神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不寐是指睡眠时间或质量不足,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自然界相应,“昼精夜瞑”是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状态,即白天精力旺盛,夜晚沉睡安眠。张振贤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运用中医药辨治不寐病,发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是正常睡眠发生的基本要素,不寐的主要病机责之于阴阳失衡、气血失常,以致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出现卫气白昼出营阴不利“昼不精”、卫气夜晚入营阴不利“夜不瞑”等病理现象。病位与五脏相关,辨证强调“五脏藏神”。临证重在恢复患者“昼精夜瞑”状态,总结出“育阴潜阳,水火相济”“调和气血,贯穿始终”“衷中参西,身心同治”等治疗原则,注重精神调摄,诊治中遵循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圆机活法,以致阴平阳秘、精神归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调护在高血压阴虚体制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调护干预,对比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调护对于患者阴虚体质状况改善明显,面色潮红、失眠眩晕、易烦躁易怒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改善显著,效果较好。结论:中药调护在高血压阴虚体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很好,能显著改善血压控制状况与阴虚体质状况,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丽 《中医杂志》2007,48(8):707-709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9例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中药葆神驭寐饮为基本方辨证施药,配合心理行为疗法;对照组53例口服舒乐安定片.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挖掘名老中医王平教授辨证论治失眠临证规律。方法:收集王平教授门诊失眠病案786份,规范其中出现的中医术语,建立Excel数据库,对症状、方剂、中药等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NodeXL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图,采用Infomap-SA算法对症状→证候、方剂、中药→治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失眠的主要症状以入睡困难、多梦、打鼾、夜间易醒、醒后难以入睡、醒后疲劳、多汗、夜尿频繁、舌淡黯红、苔薄黄、脉细为主,对症状→证候进行关联分析,症状→证候关联置信度均≥0.50,推断其临床治疗失眠主要证候为阴虚内热、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治疗失眠多以酸枣仁汤、当归补血汤、交泰丸、四逆散、百合地黄汤、四君子汤、天王补心丹(汤)、百合知母汤、补中益气丸、增液汤、四物汤等临证加减,在遣方用药上多用酸枣仁、百合、夜交藤、黄芪等养心安神中药。对方剂、中药→治法进行关联分析,其中方剂→治法的关联置信度均≥0.50,推断其治疗失眠主要治则治法为心脾同治,治“心”包括补血、养心、滋阴、益气等,治“脾”以补气、健脾为主,用药讲究调补兼施,“调”予柴胡、川芎、酸枣仁、白芍等,“补”予黄芪、百合、知母、茯神等。结论:失眠与心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病机总属阴阳失交、阳盛阴衰,是王平教授辨证失眠的主要学术思想,“心脾同治、调补兼施”乃其临床治疗失眠的主要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缪卫红 《河北中医》2012,(10):1459-1460,1472
目的观察心仁神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夹痰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阴虚火旺夹痰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心仁神安胶囊口服,对照组29例予安慰剂胶囊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失眠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失眠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8.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PSQI积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2组治疗后PSQI积分及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仁神安胶囊治疗阴虚火旺夹痰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以入睡及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可影响患者的家庭、社交、和日常生活质量及事业。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主要在于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即阴阳不能相交,通过开郁可使阳顺利入于阴:藏医认为隆元紊乱是导致失眠的根本,藏香可调节隆元治疗失眠。藏香所选药物在中医看来,可使人体升降出入正常,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气血循常道正常运行,使阳能够顺利出入于阴而寤寐正常。  相似文献   

19.
失眠乃心神失养,神无所归所致。病位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有虚实之别。耳穴贴压是刺激耳穴,通过经络和全身脏腑之联系达到治疗目的。使用王不留行籽、冰片、益智仁籽、酸枣仁、中药丸、磁珠等贴压刺激耳穴,可协调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舒畅心情、增强机体正气,镇静安神,无毒副作用,疗效满意,简便易行,无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是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尚需统一相关标准,制定临床处方,进行疗效对照观察,探讨机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抑郁症相关性失眠和抑郁症不伴失眠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观察,探索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并分析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组患者100例和抑郁症不伴失眠患者50例,自拟中医证候要素观察表,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证候要素特点,统计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失眠形式特点,并进一步观察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证候要素与失眠形式间是否存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主要的中医证候要素依次为"气虚"、"气滞"、"火热"、"阴虚"、"血虚"、"痰证"(发生均大于50%)。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要素"阴虚"对比时存在明显差异(P〈0.01)。经相关性检验提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早醒"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患者较其他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阴虚"表现。抑郁症相关性失眠中医证候要素"气虚"与失眠形式中早醒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