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视神经萎缩是眼科疑难病症之一,以往许多学者,以针灸和中药为治疗手段,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仅就近12年来有关本病治疗与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综述如下。 一、针刺治疗:李志明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经验是:清头明目、疏经活血,取穴:①风池、曲鬓、大椎;②风池、颅息、角孙;③承光、太阳,用补法,使热感达到眼区,最好达眼底;④睛明、合谷;⑤ 相似文献
2.
3.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研究进展田涛指导项立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1)视神经萎缩(atrophyoftheopticnerve)乃由外膝体以前的视纤维、节细胞及其轴索因疾病或外伤所致的结果,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慢性眼底病。其临床表现特点为...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视神经纤维退行性变 ,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疾病[1 ] 。本病属中医学之“青盲”范畴。为眼科的难治之病。近年来 ,随着对视神经病变研究的深入 ,作为常见的视神经病变之一的视神经萎缩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 ,关于本病的治疗已成为神经眼科学研究的热点。有关采用中药治疗本病并取得良好疗效的文献报道很多 ,有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 ;有的选用单味中药治疗 ;还有的运用中药的有效成份治疗。本文现将其综述如下。1 中药复方1.1 复方汤剂 赵峪等[2 ] 报道了 58例视神经萎缩的临床中药治疗 ,其将本病辨证分型为肝气… 相似文献
5.
视神经萎缩(Opecatrophy)是外侧膝状体以前的前视路系统因各种疾病所造成的视神经纤维和(或)神经节细胞的病理损害.目前,对于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中医多采用血府逐瘀汤类活血化瘀的方法,西医主张使用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C片等维生素类神经营养剂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现就近十年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灸辨证治疗38例视神经萎缩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视神经萎缩是眼科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之一。临床表现以视力减退,视野逐渐缩小,眼底视乳头颜色改变为主要特征。祖国医学认为与“青盲”相似。目前临床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灸治疗本病38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目的评价中医治疗不同病因视神经萎缩(OA)的效果。方法将243例(415只眼)OA患者按病因分类,并对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中医综合治疗后视力改善193只眼,整体有效率为46.5%。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有效率最高为68.8%,其他病因OA的有效率依次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61.4%,视神经炎53.0%,视网膜色素变性40.9%,青光眼40.0%,视网膜动脉阻塞40.0%、不明原因性38.7%、药物中毒37.5%、外伤32.3%、其他25.0%、肿瘤压迫23.1%。结论中医方法治疗OA有效,其中AION、LHON、视神经炎性OA有效率均超过50%,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中药,针灸和穴位注射联合应用对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药,针灸和穴位注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108例视神经萎缩进行了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视和和视野改变刊物了比较,并对治疗效果与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治疗病例中好转113只眼,无效21只眼,有效率84.3%。结论:中药,针灸和穴位注射联合应用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之一;治疗效果与发病原因,病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针刺参与视神经萎缩治疗研究的质量及其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的国内期刊,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循证医学评价。结果共获得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和4个临床对照试验(CCT)的资料提取和分析。结论针刺加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P<0.0001),但因纳入研究数量少,且方法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故其证据强度较低,需要更多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和多中心的研究以提高针刺疗效的证据强度。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观察针刺对视神经萎缩的疗效和对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比较36例视神经萎缩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视力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63只眼中视力进步46只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平均波幅增高。针刺可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 相似文献
15.
视神经损伤是眼科常见难治性眼病,针灸治疗视神经病变取得良好疗效,在临床效应的基础上,作者综述了有关针刺对视神经损伤后修复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视神经萎缩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视神经萎缩(OA)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OA患者243例(415只眼),结合病史、眼科常规和特殊检查,以及必要的全身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OA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3例患者中,男156例,女87例。视神经炎性OA患者47例(19.3%),其中特发性视神经炎性OA42例占89.0%;外伤性44例(18.1%),其中车祸伤24例占55.0%;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43例(17.7%),其中33例有全身基础病,占77.0%;青光眼性OA26例(10.7%),其中原发性22例占85.0%;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22例(9.1%),其中11778(+)13例占检查中的87.0%;压迫性13例(5.4%),视网膜色素变性11例(4.5%),视网膜动脉阻塞9例(3.7%),药物中毒4例(1.7%),其他6例(2.5%),原因不明18例(7.4%)。结论视神经炎、外伤、AION、青光眼、LHON、肿瘤压迫是OA的常见原因。眼科特殊检查、全身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OA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中医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的视神经萎缩患者66例95眼,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34例52眼)和西医治疗组(32例43眼)。中医综合治疗组予口服中药汤剂、针刺及穴位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并予肌注甲钴胺和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西医治疗组仅予肌注或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连续治疗15天,比较2组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P-VEP及症状改善情况,并随访1个月。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6.47%,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28.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综合治疗组视野平均敏感度、P-VEP及症状改善情况也好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对视神经萎缩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地改善视功能,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致盲眼病,视网膜视神经损伤为其最主要致盲原因。本文就近年来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眼周三穴(睛明、承泣、上明穴)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对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视神经萎缩患者3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31只眼,对照组19例29只眼。对照组根据辨证给予口服中药汤剂,神经营养支持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针刺睛明穴、承泣穴、上明穴、两侧风池穴,观察视觉诱发电位、视力和视野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组VEP的P100或P1波潜伏期均改善,试验组振幅N75-P100或N1-P1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综合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周三针联合风池穴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的临床疗效。针刺治疗作用的机理可能与改善视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并且增强视觉冲动的兴奋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急性视神经病变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视神经病变的方法。方法 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应用了醒脑静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静脉滴注治疗;并用了内服自拟中药方和眼部电控地塞米松离子导入疗法。观察了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视觉诱发电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野方面的变化。结果 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ll例(20只眼),治愈10例(17只眼);好转2例(3只眼)。结论 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急性视神经病变具有缩短疗程、皮质类固醇用量少及未发现全身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