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GMFM-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穴位注射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20例。A组20例采用GM穴位注射及常规康复训练,B组20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膀胱容量(324.76 mL±24.3 mL)及残余尿量(119.0 mL±16.65 mL)与对照组(303.57 mL±12.36 mL,140.95 mL±24.60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配以GM穴位注射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疗效确切、安全,可增加膀胱容量,减少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神经节苷脂60 mg/d静滴,连用14 d后评定2组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指数评分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指数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以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和对照组相同针灸基础上,每日于患侧面部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 ml。观察指标选用Hous-Brackmann ( H-B )面神经分级量表,于疗前、疗后两次评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 -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经卡方检验,治疗前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疗前、疗后H-B分级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疗前、疗后H-B分级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后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疗效比较:观察组愈显率为70%,对照组为50%,经卡方检验,疗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的神经节苷脂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治疗组90例和常规治疗组86例。采用"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治疗后3d、7d、14d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d后神经节苷脂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C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d及14d后神经节苷脂治疗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节苷脂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神经节苷脂对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9例大面积脑梗死分为治疗组39例(治疗组又分为治疗组1 20例和治疗组2 1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M-1,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56.3%;治疗组1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23.43±2.24、14.31±1.59,BI评分分别28.10±7.55、54.18±8.32;治疗组2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20.10±3.45、16.22±2.91,BI评分分别26.10±7.79、50.98±9.76;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22.22±1.97、20.14±3.22,BI评分为27.98±6.72、39.87±5.78。结论:急性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应用GMI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对应用神经节苷脂钠与综合疗法联合治疗患有重症脑卒中疾病的老年患者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重症脑卒中疾病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综合疗法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神经节苷脂钠与综合疗法联合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重症脑卒中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钠与综合疗法联合对患有重症脑卒中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穴位注射治疗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关节松动训练、针灸、低频电疗、中药熏蒸等。对照组30例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5%葡萄糖50m L,1次/d,静滴。治疗组30例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神庭、百会、角孙两侧、脑户,4个穴位/次,快速刺入皮下,缓慢推入,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5mg/穴,1次/d。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DQ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隔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DQ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穴位注射治疗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病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儿科2007年10月-2009年1月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患儿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除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外,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40例患者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针、穴位注射及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案,每组35例。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肿分级评分、Fugl—Meyer评分(FMA)对疼痛、水肿、上肢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水肿分级评分、简式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温针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环跳、承扶穴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伸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实验组采用电针环跳、承扶穴法治疗,常规组采用临床常用针刺法治疗。两组治疗时间都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实验组与常规组的痉挛程度疗效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都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P<0.05),且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环跳、承扶穴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伸肌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5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成穴注针刺组、穴注组、针刺组,每组150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与结论穴注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8%,穴注组和针刺组分别为66%和84%。经Ridit分析,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穴注针刺组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感觉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配合刺血疗法)23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23例,两组都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法的感觉和运动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感觉障碍积分、运动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刺血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郭毅坚  吴成翰 《光明中医》2012,27(7):1385-1389
目的运用血海穴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传统针灸结合促进和加快肢体功能康复,并运用现代生物化学方法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血海穴为主,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穴位注射血海穴为空白对照,两组同时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Fugl-Meyer肢体综合功能评分表、Barthel指数量表及神经功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并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运用Fugl-Meyer肢体综合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分值及血液流变学主要检测指标对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血海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对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改善具有非常良好的疗效。可降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黄芪、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各36例。两组取穴均为气海、关元、子宫、次髎等,比较穴位注射和针刺两种疗法对月经过少患者各个治疗阶段月经量的影响,从而分析两种疗法对月经过少的不同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是100%和9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2个月后对经量的改善程度均是穴位注射组优于针刺组。结论穴位注射和针刺两种疗法均可有效治疗月经过少,但穴位注射疗法不仅起效较快,而且总体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和方法 采用温针灸配合水针治疗手腕部腱鞘炎80例,并与针刺治疗28例及温针治疗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温针灸配合水针治疗治愈率为81.2%,总有效率为100%;针刺治疗分别为32.1%、78.6%;温针治疗分别为33.3%、80.0%。温针灸配合水针治疗与针刺治疗、温针治疗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温针灸配合水针治疗手腕部腱鞘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单穴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曲垣穴为主与常规取穴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比较,客观评价二者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取曲垣穴穴位注射复方当归和维生素B12注射液,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取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复方当归和维生素B12注射液的方法,综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能力、体征积分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垣穴为主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一般常规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肌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 5 0例和对照组 30例 ,穴位注射组采用维生素 B1 2 及维生素 B1 注射液穴位注射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面部肌电图变化。结果与结论 穴位注射组治愈率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募集电位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为优 (P<0 .0 5 ,P<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