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同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31例新鲜胸腰段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用X线及CT检查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随访全部病例X射线片提示椎体序列恢复正常,无医源性神经根受损及器械失败,获得骨性愈合。受伤后的后凸Cobb角平均为18°(6°~22°),手术后复位为3°(0°~5°),取出内固定后为3.5°(0°~6°)。神经功能均有1~3级的恢复。大部分患者重返工作。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为25例,满意为5例,不满意1例。结论:改进的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术与其他内固定方法相比较,近期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目的:评估用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同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31例新鲜胸腰段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人工骨椎体成形术,用X线及CT检查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随访全部病例X射线片提示椎体序列恢复正常,无医源性神经根受损及器械失败,获得骨性愈合。受伤后的后凸Cobb角平均为18°(6°~22°),手术后复位为3°(0°~5°),取出内固定后为3.5°(0°~6°)。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自制圆棒透视下经伤椎椎弓根撬拔复位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结果】采用Frankel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1周伤椎影像学检查,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受堵情况按wolter分类评估。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2°矫正至平均4.2°;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19mm矫正至平均36mm,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由术前的平均35.8%矫正至95.5%,术后随访测量伤椎X线片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后1周比较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植骨融合率高,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骨折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林晓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274-1275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胸腰椎骨折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或钙磷骨水泥。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切口无感染,脊髓神经症状无恶化。随访12~66个月,除2例神经功能A级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Ⅰ~Ⅲ级的恢复。3个月后腰背疼痛VAS评分2~5分(平均3.5分),术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2°(平均5.0°,矫正18.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100%,平均97.5%。随访12个月后X线摄片显示后凸Cobb角0°~18°(平均7.0°,丢失2.0°),动力位X线片显示固定段无异常活动,未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椎体高度较术后平均改变0.5%,12个月后的Franke1分级较术前平均上升2级。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或钙磷骨水泥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恢复伤椎高度纠正成角畸形的效应。 方法:选取1997-07/2004-06南海市罗村人民医院骨科、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医院外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骨科收治的外伤性胸腰段椎骨骨折患者117例。患者麻醉后常规植入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如无神经损伤直接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行后路植骨融合术。若有神经损伤,则先行椎板开窗探查,若骨折块已复位,同上行后路植骨融合。骨折块未复位或复位不理想,则需进一步减压;若经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后仍有明显压迫,则需通过咬除一侧椎弓根行骨折脊椎次环状减压术。对减压后缺损较大者,同时行椎间融合加椎体内植骨.对骨折脱位者从后路经椎管行椎间植骨融合术。测量术前、术后及术后1年伤椎椎体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的变化。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17例.全部完成1年随访而进入结果分析。与术前比较,全部患者的椎高百分比于术后即刻、术后1年均明显提高[(58.32&;#177;7.82),(96.14&;#177;9.46),(92.65&;#177;10.48)%,P均〈0.01],Cobb角均明显降低[(15.58&;#177;5.68),(4.26&;#177;2.85),(5.47&;#177;2.24)&;#176;,P均〈0.01]。 结论: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力强,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的高度并纠正成角畸形,提示在良好复位基础上的坚强固定与确实有效的植骨融合是取得理想效果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分析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纠正率及椎体后突畸形恢复度术后得以显著改善(P<0.05),术后10个月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椎弓根钉复位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背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成为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行伤椎次全切除减压椎体钛笼加自体松质骨粒植骨融合支撑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恢复胸腰椎严重骨折脱位患者的椎体高度。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严重骨折脱位患者31例,全部采用经椎弓根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笼加自体松质骨粒植骨融合支撑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椎体序列的恢复以及椎体高度、Cobb角的恢复情况,同时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30个月,所有患者椎体钛笼加自体松质骨粒植骨融合后均较好,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无松动、脱落、断裂等。复查时植骨块均已融合,畸形矫正良好,椎体高度基本恢复,Cobb角恢复良好。7例神经功能有所恢复,其中6例提高1级,1例提高2级,另外22例未恢复。病例分析和相关研究结果说明,经椎弓根行伤椎次全切除减压,椎体间钛笼加自体松质骨粒植骨融合支撑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可以减少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椎体矫正丢失,恢复椎体高度,增强椎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和(或)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应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诊23个月,98例患者椎体高度均基本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前、后比较P值<0.01)。Cobb角由术前平均40°恢复到术后平均7°。【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器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不打开椎管AF钉早期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方法和价值。方法56例新鲜胸腰椎骨折先行AF钉撑开复位,椎管内注入造影剂C臂机透视下观察突入椎管内骨块复位情况,再经伤椎椎弓根打孔植骨。结果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恢复满意,Cobb’s角平均恢复19.5&#176;,椎管面积恢复至83%以上,Frankel分级获1级以上恢复,其中17例达到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情况下,保留后柱结构不切开椎管AF钉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胸腰椎骨折精确有效的后路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疼痛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伤椎高度明显丢失现象,无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术后4~8个月伤椎植入物由骨爬行替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病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经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方法对39例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及后外侧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7—41月,平均(14.22&#177;7.41)月。椎体前缘高度与原高度比由术前平均(48.42&#177;5.38)%恢复到术后平均(92.23&#177;2.49)%;椎体后缘高度与原高度比由术前平均(74.31&#177;3.56)%恢复到术后平均(97.76&#177;1.06)%;Cobb角由术前平均(19.47&#177;3.94)。矫正到术后平均(3.96&#177;1.87)&#176;.手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62、39.40、22.24,P均〈0.05)。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较术前有0~3级的恢复。其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全部融合,术后39例CT复查显示椎管矢状径得到有效扩大.脊髓压迫解除。结论经后路椎管侧前方潜行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的胸腰椎骨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背景:传统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易发生复位角度、高度丢失,迟发性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目的:观察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60岁以上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2例.评价患者内固定置入前、后及随访时椎体高度、后凸角、椎管内占位,神经功能改变及腰背疼痛等变化.结果与结论:32例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后凸角、椎管内占位、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且椎体高度、后凸角、椎管内占位无明显再丢失.提示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能同时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棒、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与传统四钉法固定两种方法,术前、术后以椎体压缩率、Cobb角的恢复为评价指标。结果对48例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的患者椎体高度、椎体的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体压缩率、Cobb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四钉法疗效稳定,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术后的椎体高度、Cobb角(后凸畸形)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6~24个月随访,术后无继发截瘫,无内固定失败及并发症,压缩椎体高度平均恢复39.8°,畸形角较术前改善18.7°,13例神经功能恢复至D级和E级。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相对完善,有利于矫正畸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47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及植骨,其中18例行后路椎板减压。结果 4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6~24个月)。45例获得较好恢复,2例截瘫患者无明显恢复。47例患者椎体前缘、椎体后缘(中柱)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其中2例断钉。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植骨,恢复伤椎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通过椎板减压,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重要手段,但仍存在椎弓根螺钉折断、松动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等问题.本次研究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人工颗粒骨填充椎体成形术, 治疗胸腰椎骨折38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传统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易发生复位角度、高度丢失,迟发性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目的:观察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60岁以上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2例。评价患者内固定置入前、后及随访时椎体高度、后凸角、椎管内占位,神经功能改变及腰背疼痛等变化。结果与结论:32例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后凸角、椎管内占位、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且椎体高度、后凸角、椎管内占位无明显再丢失。提示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能同时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能即时增加椎体的骨容量和脊柱的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棒、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体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体植骨成形术手术前后实施系统的康复指导。结果所有病例未发生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无肺栓塞、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行X片示脊柱Cobb′s角为(6.23±3.60)°,伤椎前缘高度丢失4%-7%,平均5.3%。Frankel功能分级:1例A级恢复为C级,2例B级恢复为D级,5例C级及8例D级均恢复为E级。结论正确的围术期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成形术的效果,防止术后矫正度的丢失。【方法】对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21例(A组)与未运用该法治疗的28例(B组)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A组术后一年以上椎体高度无显著性变化,无螺钉松动及断钉。B组术后一年以上椎体高度平均丢失率8.1%。7例内固定不同程度松动,1例断钉。【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成形术能重建伤椎的功能。恢复了伤椎的高度,术后矫正度很少丢失,不会增加邻近椎体退变速度,植入骨易融合.能有效防止内固定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19.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9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采用前路进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固定术.术前重点施行心理护理、抗结核、加强营养支持;术后做好病情观察、预防各种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并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随访8~30个月,30例脊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有明显改善或消失;74例脊柱后凸恢复至5&#176;~28&#176;,平均16.2&#176;,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植骨块骨性愈合率达98.96%.96例患者术后均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现象.结论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器械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较理想的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及术后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治疗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和椎体内植骨成形术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以同期随机选择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分别测量两组病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椎管内占位百分比,以ASIA 2000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7.2个月(12 ~21个月),放射学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脊柱重建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即刻伤椎高度恢复方面疗效相当,但对照组在术后脊柱的后凸矫形和骨折块复位方面较治疗组差(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和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治疗组2例,对照组5例.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伤椎固定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提高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度,使脊柱和内固定物的载荷更合理、更稳定,降低了内固定失效和矫形丢失的发生,促进了骨折愈合,是弥补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