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CR系统自诞生以来,以清晰的图像质量,快捷的成像速度,越来越受到放射科及临床医生的青睐。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CR系统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来探讨CR系统的优越性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CR常见伪影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R系统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影像质量越来越受到影像技师的关注。我们认为,伪影是影响CR影像质量的重大因素。认识伪影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X线摄影与计算机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成像方式,是医学成像技术的重要发展,实现了X线成像的数字化处理与存储。其影像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是获得优质图像的关键,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我们根据麦盖提县人民医院多年CR应用情况,就CR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X线成像(CR)的应用改变了传统X线成像的方法,适应了图像处理、存档及传输等过程。我院于2001年7月份引进了德国AGFA公司的ADC compact CR系统,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已经深受临床医生及广大患者的欢迎,我们对ADC compact CR系统的应用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5.
CR摄影影像质量的保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计算机X线摄影(CR)的广泛引进和应用,CR摄影的影像质量越来越引起影像学界同行们的重视。最佳CR照片影像质量的获得,除了必须掌握和了解设备的性能、后处理操作技术的正确应用、恰当的摄影条件、临床知识丰富的积累外,还必须注意日常工作中易被忽略的,恰是影响CR照片影像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将我们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X线摄影术(computd.radiography.CR)简称CR。其成像技术使普通X线检查发生了重大变化,CR摄影技术是把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不仅实现了X线摄影数字化,而且提高了影像质量,同时数字化成像技术为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条件。我院自2003年11月装备了KODAK CR800CR系统至今,通过3年多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提高CR照片质量,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X线摄影术(computd.radiography,CR)简称CR。其成像技术使普通X线检查发生了重大变化,CR摄影技术是把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不仅实现了X线摄影数字化,而且提高了影像质量,同时数字化成像技术为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条件。我院自2003年11月装备了KODAKCR800CR系统至今,通过3年多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提高CR照片质量,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CR系统可和现有的X线设备直接匹配应用,使得日常工作量最大的常规X线摄影,实现了数字化,是一次较大的飞跃,但是随着CR系统及IP板使用次数的增多,如果没有对CR系统及IP板进行良好的日常维护、清洁和保养,必然会使图像质量受到影响,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R系统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使用AGFA—CR系统在各部位的应用摄影条件及其照片质量。结果:本组140例,供摄片140张,其中甲级片123张,乙级片17张,分别占87.86%和12.14%。结论:在X线摄影中,CR系统作为全新的X线成像技术,其卓越的性能与数字化影像的特征,更适合基层医院的发展和应用,是放射科实现数字化无胶片化管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院放射科于2004年2月28日开始在普放中应用由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的CR系统,CR系统由远程病人数据CR850型影像板扫描仪,GC1.0工作站,8100型干式激光成像仪,远程控制面板五个部分组成。经过9个月,5646人次的投照使用,我们认为CR系统在普放工作中具备诸多优势,给诊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影像资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数字化的日益普及,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CR)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院影像中心于2001年引进FujiFCR5000和FujiFCR5501(立式)系统,以出色的影像质量,优化的工作流程,稳定可靠的技术性能,为我院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急诊病人的X线检查是影像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片子影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诊断。本文通过CR系统在急诊摄影中的应用来探讨CR系统的优越性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逐步得到改进。本院已由钼靶乳腺机的屏.片系统摄影改为CR(computedradiographv,CR)摄影,并配有专用乳腺处理软件,其曝光条件的宽容度、密度分辨力、X线量子检出率等几项指标均高于屏一片系统。现对一组应用CR系统和屏一片系统摄影的乳腺疾病病例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CR(Computed Radiography)像系统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影像工作中,我院CR主机为Konica REGIUSmodel 150,激光相机Konica Li-2001,湿式洗片机Konica SRX-201。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系统以其曝光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强,微细结构信息检出能力高,已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通过CR与传统X线摄影进行对比,来探讨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把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是X线摄影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如何更好的利用CR摄影技术,发挥CR摄影的优势来获得清晰的影像,是CR摄影的关键。我院自2003年3月装备了KONIC A REGIUS170CR系统以来,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到CR图像质量的优劣与下面数个因素密切相关,现将影响图像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与同道探讨,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普通屏/片、CR、DR系统影像的优劣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屏/片、CR、DR系统的优缺点,以临床应用为主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分析使用普通屏/片、CR、DR系统体检的共3000例胸片,比较3种系统的摄影条件,小结节病灶检出率及工作效率的差异。结果:DR患者受检剂量(0.5-1mAs)低干普通屏/片(0.8-4mAs)和CR(5~10mAs)。三种系统对小结节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DR系统的工作效率高干CR和普通屏/片。结论:DR取代屏/片、CR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1983年日本富士率先推出了存储荧光体数字化成像系统CR,使传统X线摄影系统成功地走向数字化,实现了影像信息数字化储存和传输。我院在2006年1月份住院部引进一套多槽CR,应用至今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两种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成像剂量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研究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及计算机x射线摄影(CR)两种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方法应用DR和CR系统分别对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进行不同吸收剂量的曝光成像。记录每次曝光的体模表面吸收剂量,并将所获取的影像在图像诊断工作站显示器上由4位观片者进行观察,计算影像质量表征因子(IQF)。应用ANOVA检验法统计、比较两种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图像质量与吸收剂量的差别。结果与CR相比,DR具有更低的IQF值,对人体组织对比度和结构细节有更好的信息检出特性。两种成像技术产生相同IQF值时,DR系统在体模表面产生的表面剂量比CR系统降低了77%。结论DR技术对于低对比度组织细节的检测好于CR技术。在获得相同影像信息的前提下,与CR相比应用DR大大降低了被检者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20.
CR床旁摄影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图像数据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获得清晰度高、对比度强的图像,并储存到PACS网。我院2007年1月至同年11月利用CR床旁摄像2200例,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为阅片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