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5ml注射器经皮穿刺,对23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闭,凝血酶浓度为200 U/ml,总量均≤500 U。结果:23例患者均1次治疗成功,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无复发。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凝血酶封闭治疗假性动脉瘤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可作为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和单纯加压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30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先行加压压迫治疗,压迫治疗力量以患者能耐受,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为标准,加压时间为48 h?压迫治疗不成功或不能耐受者18例,超声引导下采用20 G穿刺针经皮穿刺,行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闭治疗,凝血酶浓度为200 U/ml,总量均≤500 U?结果:30例患者中,1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治疗取得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18例压迫治疗不成功或不能耐受压迫治疗者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全部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如果瘤腔较小,瘤颈部较窄,可采用超声引导下单纯加压压迫治疗;如果瘤腔较大,瘤颈部较宽,复杂假性动脉瘤,患者不能耐受压迫治疗者可进一步采用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接受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局部治疗情况。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治疗,其中2例单纯压迫后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15例则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使瘤腔闭塞。结果 23例均成功闭塞,无破裂出血、动脉栓塞、血栓形成等,术后24 h、1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石岩  张炳英  陆民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5):435-437,48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引导下对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定位压迫及凝血酶注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1 例经皮穿刺介入性检查及微创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发现搏动性肿块或者听诊有血管杂音,并经超声检查确诊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压迫及注射治疗。结果 一次性压迫成功率为 54.5%(6/11),2 例重复压迫成功。其余 3 例重复压迫不成功者改为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使瘤腔闭塞。术后一个月复查均无复发,超声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总的治愈率为 100%。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定位压迫结合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简便、无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对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定位压迫及凝血酶注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例经皮穿刺介入性检查及微创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发现搏动性肿块或者听诊有血管杂音,并经超声检查确诊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压迫及注射治疗.结果 1次性压迫成功率为54.5%(6/11),2例重复压迫成功.其余3例重复压迫不成功者改为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使瘤腔闭塞.术后1个月复查均无复发,超声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总的治愈率为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定位压迫结合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简便、无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情况分析。方法:9例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造影、成形术以及股动脉插管溶栓术后穿刺部位发现搏动性肿块或者听诊有血管杂音的患者,临床诊断为假性动脉瘤并经加压治疗失败的病例,首先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股动脉及病变周围组织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动脉瘤瘤腔,向瘤腔内注射凝血酶进行治疗。结果:9例假性动脉瘤明确诊断后,再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后瘤腔内彩色血流信号消失,被类实性中等回声所充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很有临床实用性,且该微创方法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患者16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PSA瘤腔并注射200u凝血酶行封闭治疗,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24h和3~5d复查超声。结果11例患者在瘤囊内注入200u凝血酶后瘤腔即刻闭合,5例患者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指引下压迫5~10min闭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24h及3~5d后复查无复发。结论该法治疗PSA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治疗PS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33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于超声探头压迫瘤颈同时,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浓度为100 U/mL)。分析假性动脉瘤的类型、大小、瘤径长度及宽度、凝血酶用量及其疗效,观察其并发症。结果:33例患者中,单纯型25例,复杂型8例。动脉瘤平均体积为(9.0±5.0)cm3,瘤颈部宽度(2.7±0.7)mm,颈部长度(5.9±0.9)mm,平均凝血酶用量(299±110)U。30例一次成功,3例第一次注射后复发,经第二次注射后成功,其中单纯型1例,复杂型2例。未发生动脉或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与单纯型相比,复杂型动脉瘤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更多,体重指数及瘤腔体积更大,所需凝血酶剂量更多(P0.05);两者在瘤径长度及宽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并加压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例股动脉穿刺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并加压治疗。结果:6例注射凝血酶剂量300-500 U,压迫时间3-8 min,一次性栓塞成功;仅1例进行二次封堵术,栓塞治疗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瘤腔注射凝血酶并加压治疗方法相比传统的单纯超声引导下按压治疗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可作为穿刺术后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凝血酶注射剂量和注射后按压时间是减少并发症和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超声引导下对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行局部压迫或瘤内注射凝血酶,并对两种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42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和微创两组,每组21例.无创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局部压迫修复治疗,微创组行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1d、7d、30 d复查以明确疗效.结果:无创组11例病人单纯压迫治疗一次性成功;微创组20例病人一次性治疗成功.治疗后30 d内两组患者均无复发.治疗中及治疗后30 d内无创组无1例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微创组发生3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一次性治疗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瘤内凝血酶注射法治疗较局部压迫修复治疗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8例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患者在介入术中或术后1~2天股静脉(均为右侧)穿刺处出现搏动性肿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显示瘤体大小(长径×短径)为1.2 cm×0.6 cm~10.4 cm×4.8 cm.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瘤内凝血酶注射治疗.结果 5例接受超声定位下加压治疗者,时间持续20~40 min,瘤颈闭合和瘤体内血栓形成;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瘤内凝血酶注射术(瘤体大小为2.5 cm×1.6 cm、3.8 cm×2.1 cm和10.4 cm×4.8 cm),其中1例1次成功封闭瘤腔,2例行2次凝血酶注射并持续压迫瘤腔直至愈合,总剂量分别为200 U、300 U和800 U,术后未发生远端动脉栓塞、过敏等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超声引导下加压、瘤体内注射凝血酶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压迫封闭瘤腔与载瘤动脉间的通道,同时保证栽瘤动脉远端血运通畅。超声监示下使用22G或20G细针徒手穿刺进入假性动脉瘤残腔,注入凝血酶。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瘤体内血栓形成情况。血栓充分形成后观察载瘤动脉及其远端动脉,确定其通畅。结果32例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均获成功,封闭成功率达100%,无中转外科治疗患者,无动脉栓塞、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术后第三天复发,再次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后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联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安全、实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FAP)合并动静脉瘘。方法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IFAP患者32例,其中9例合并动静脉瘘。所有患者均接受UGTI治疗,并于术后3、14和30d定期进行超声复查。结果 31例患者一次治疗成功,1例失败转行外科手术治疗。31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无IFAP复发以及栓塞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UGTI治疗IFA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合并动静脉瘘者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彩超引导下医源性股动脉复杂假性动脉瘤(IFACP)腔内经皮凝血酶注射治疗(UGTI)方法学及可行性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股动脉径路进行介入操作术后并发IFACP患者接受经皮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瘤腔数目为2腔23例,3腔8例,4腔1例;局部麻醉后彩超持续引导下动脉穿刺针依次进入各瘤腔进行凝血酶注射,动态观察瘤腔内血栓形成完成封堵,24 h,7d后分别彩超随访.结果 23例2腔全部一次性成功,2例3腔24 h后复查部分再通,再次行UGTI封堵失败,1例4腔封堵失败,均无血栓形成、栓塞、感染、过敏等并发症.结论 彩超引导下UGTI是治疗股IFACP首选术式,精准定位穿刺可提高复杂假性动脉瘤治疗成功率,避免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T1T2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3例行TURBT术,对照组4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a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2.7±5.8)min,术中出血量(51.9±11.2)mL,导尿管留置时间(2.2±0.4)d,住院时间(5.6±1.1)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8.9±6.5)min,(98.6±30.3)mL,(4.8±0.9)d,(11.7±1.2)d,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a复发率为27.9%,对照组患者5a复发率为28.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a复发率相当,但TURBT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动脉血流量(Qh)与门静脉血流量(Qp)变化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者43例、术后未复发者38例、同期无肝脏疾病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超声诊断仪分别测定3组的Qh及Qh/Q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组Qh及Qh/Qp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反映的组织微血管分布情况,鉴别经过手术的脑胶质瘤患者放疗后的复发与放射性损伤。方法选取60例临床确诊为脑胶质瘤且放疗后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PWI图像及手术、随访结果,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最终经手术和随访证实30例复发,12例放射性脑损伤,复发组的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比值明显高于放射性损伤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I技术对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期复发与放射性损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将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小肝癌患者116例分为两组,分别行RFA和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年两组肿瘤复发率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RFA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两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及1、2、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小肝癌,肝功能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肿瘤实质位于靠近主要血管、胆管,切除困难的患者,RFA治疗具有与手术相同的效果,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患有肿瘤的患者在经过肿瘤切除术治疗后体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8名患有肿瘤的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8名肿瘤妇科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时又以128名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对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和D - 二聚体( D - dimer) 水平以及肿瘤妇科患者与正常女性之间进行监测比较.结果 对比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和D - 二聚体( D - dimer)水平,可以明显发现手术前,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高,在手术完成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的各项指标都低.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在手术之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FIB)和D - 二聚体( D - dimer)水平高,妇科患者的凝血功能亢进,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通过监测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可以降低妇科患者在完成手术切除术发生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模式对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晚期HCC患者74例,根据首次TACE术后的情况分为肿瘤消失组(46例)和非肿瘤消失组(28例)。前者每3~4个月复查CT,有肿瘤复发迹象时再次行TACE,后者间隔1~2个月继续接受介入治疗。随访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结果 74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3个月~38个月)。全体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第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2%、38.9%和31.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供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消失组第1、2、3年复发率分别为56.5%、76.1%和80.4%,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只有肿瘤血供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消失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第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1.3%和34.8%;非肿瘤消失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第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4.6%和26.9%,两组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2,P=0.392)。结论多次进行TACE治疗并不能提高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应根据术后影像学资料确定治疗次数和间隔,同时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供和Child-Pugh分级影响HCC预后,而肿瘤血供与TCAE术后复发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