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和用于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和"金标准",但是由于冠状动脉造影仅显示被对比剂充填的管腔轮廓,通过管腔形态的改变间接反应位于管壁上的粥样硬化病变,因而在评价冠脉病变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1993年Pijls等提出了通过压力测量推算冠脉血流的新指标—血流储备分数(FFR)以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近年在临床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对39例冠心病患者行FFR指导的PCI护理过程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钙化(CAC)在很多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中都有所涉及,使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难度大大增加,给心脏介入临床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预先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的钙化病变对于后续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临床中可以通过许多其他针对冠脉的检查,来帮助完成对钙化病变的预先评估,从而规避了介入治疗的风险,改善了介入治疗的预后。本文分别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及光学相干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4种临床常用辅助检查的角度,详细分析各种技术手段所存在优势与不足,并强调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将无创手段与冠状动脉造影相结合完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发展成严重狭窄病变的终未阶段,通常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超过3个月以上。闭塞的冠状动脉无前向血流通过(TIMI血流0级)或仅有少量血流通过(TIMI血流Ⅰ级)。对CTO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随着CTO专用器械的研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介入医师经验的积累,CTO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也在提高。  相似文献   

4.
刘刚 《当代医学》2011,17(31):78-7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介入治疗的40例老年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和股动脉组(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操作,成功率为100.0%。20例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2例(10.0%)心脏不良事件;20例股动脉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出现2例(10.0%)心脏不良事件,1例(5.0%)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孙辉  韩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55-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161例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两组:合并糖尿病组(Ⅰ组)和非合并糖尿病组(Ⅱ组),对比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结果。结果:合并T2DM的冠心病患者较不合并T2DM者冠状动脉C型、B型病变的比例明显增高,适合通过PCI治疗的病变数量以及置入支架的数量大,不适合PCI治疗(建议CABG)的比例也高。结论:合并T2DM的冠心痛患者较不合并T2DM者冠脉病变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比例高,PCI手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同期AMI患者按性别进行临床资料、部分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病例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病例的对比分析。结果女性AMI组年龄大,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为其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大。结论年龄大、糖尿病为女性AMI患者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行PCI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在无创性冠状动脉显像方面的应用及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厦增强扫描,以对比剂增强图像行三维重建,其中39例患者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对照。结果122例受检者中冠状动脉CTA(angiography with CT)正常者58例;25例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CTA发现再狭窄8例;39例CTA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者,进一步于DSA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8例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另11例正常(即为冠状动脉CTA的假阳性部分)。结论冠状动脉CTA是冠状动脉无创性检查的有效手段,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璁冠脉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03月~2011年10月期间住院的360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血肌酐为标准,测定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分析发生对比剂肾病危险因素。结果:360例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28例,发生率7.71%(28/36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支年、对比剂用量、遗传、高血压病、糖尿病、干预方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上述因素与CIN的发病密切相关。而性别、病变支数、LDL、尿酸与CIN的发病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CIN的发生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支年、对比剂用量、遗传、高血压病、糖尿病、干预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不断进展,病变处理越来越复杂,对比剂的危害也得到了更多重视.对比剂在一些高危人群如合并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中的有害作用尤其显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心病发生率增加,病变也更为复杂,对比剂用量也更高,从而导致对比剂急性肾损害(AKI)发生率大增.  相似文献   

10.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肖践明 《医学综述》2009,15(5):720-722
冠状动脉搭桥术曾被认为是左主干病变治疗的首选,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和操作技巧、器械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具有完全可行的疗效。现在左主干病变不再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本文从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的适应证,药物洗脱支架及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对比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移植桥血管严重狭窄和(或)闭塞患者原位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CABG术后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和移植桥血管造影,对其中移植桥血管严重狭窄和(或)闭塞的8例患者原位冠状动脉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结果28例均完成了冠状动脉和移植桥血管造影,移植血管共83支。其中8例有明显缺血症状,移植桥血管严重狭窄和(或)完全闭塞,共闭塞16支,其中左内乳(LIMA)闭塞1支,大隐静脉桥闭塞15支,对这8例患者的原发冠状动脉血管进行了介入治疗,共对15处靶血管病变(为B2及c型病变)进行PCI,成功率86.7%,均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术中血管出现慢血流3例,无复流1例,2处原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未开通。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4个月,心绞痛复发l例,再次行PCI成功。术后22个月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结论对CABG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原位冠状动脉行PCI治疗成功率、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原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作为CABG术后移植桥血管病变再发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中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如今临床上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成为了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CBL)占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0%[1]。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的进步,使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支架治疗,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n,DCB)已经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分叉病变治疗中,但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处理依旧充满了挑战,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患者的首选血运重建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腔内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型支架的研发和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通畅率有一定的提高,靶血管再血管化率有所降低,成为冠心病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总结冠心病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血运重建方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文军  严激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43-344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79例。根据是否行FFR,将其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50)。对照组参照《2006欧洲心脏病协会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决定是否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试验组患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FFR测定,根据FFR决定是否进行PCI术。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所见血管病变数目、1年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随机血糖、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中的血管病变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再次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指导介入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的MACE发生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就是经皮穿刺周围动脉,将球囊导管及(或)支架等治疗器械送至冠状动脉,扩张、疏通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一种心脏导管治疗技术。从1977年,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实施至今已30余年。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挽救冠心病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仍有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的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以及计算机断层摄影技术的普遍应用,含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即对比剂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肾功能情况、年龄、心功能、糖尿病、高血压、冠脉血管病变等与CIN的相关性,并记录CIN的发生情况。结果:CIN的发生率为14%,对CIN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基础肌酐值〉309.4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45 mL/min、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不全等与CIN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高血压和单纯糖尿病与CIN发生未见相关(P〉0.05)。结论:高龄、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多支病变等可能是CIN发生的高危因素。高血压和单纯糖尿病未能证实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钊  阿德力江  李国庆  雷建新  戴晓燕  阿木提  赵熹 《西部医学》2011,23(11):2152-2153,2155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31例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96例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12小时内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进行评价,观察住院及随诊期间的情况,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维族组231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46例(63%),多支病变85例(37%),汉族组196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20例(61%),多支病变76例(39%),两组病例基本临床特征及手术并发症比较:再次PCI、急诊搭桥、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病死率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维吾尔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仅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在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入选141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DM)分为DM组(38例)和非DM组(103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即刻手术成功率和近远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与非DM组相比,DM组平均冠状动脉病变处数、长病变、分叉病变和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之间的PC I操作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支架内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支架内再狭窄和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需强化血运重建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扣P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266例(99.20%),桡动脉插管成功260例(97.01%)。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5例,单支病变21例,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4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扣穿刺相关的死亡。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