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腺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术前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例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超声特点子宫腺肌瘤无包膜,内部回声多呈粗大颗粒状,后方常伴有放射状细淡声影,其内多见星点闪烁状彩色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低速高阻动脉或静脉低速血流。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反映子宫腺肌瘤的超声特征,在同子宫肌瘤的鉴别上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子宫腺肌病和43例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表现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病灶多位于后壁(占80%),病灶区呈现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病灶区见稀疏星点状血流,频谱显示阻力指数较高,RI 0.73±0.08.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肌瘤边界清楚,内部出现特有的漩涡样回声,肌瘤周围有环绕血流,频谱显示阻力指数偏低,RI 0.59±0.05.结论 TVCDS能很好的显示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特别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患者47例,观察肌瘤位置、内部回声及血流.术后6个月观察肌瘤的体积变化,分析其与术前肌瘤位置、内部回声及血流的关系.结果 术后肌瘤体积的缩小程度与术前肌瘤位置、内部回声及血流有关.术前应用三维血管透明成像技术重建子宫肌瘤供血血管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有一定指导作用.结论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清晰直观、空间关系明确、立体感强及测量瘤体体积准确,同时可以清晰显示肌瘤内外的立体血流分布情况,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能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超声显像对子宫腺肌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子宫腺肌症的超声图像(经腹部、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CDFI)特征,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通过术前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来探讨子宫腺肌症的特性、鉴别要点。结果38例子宫腺肌症超声诊断符合率81.6%,误诊为子宫肌瘤占15.8%。结论子宫腺肌症弥漫型,结合病史,多能明确诊断;局限型偏低回声病例易误诊,误诊率10.5%。鉴别要点:综合分析团块的形态、回声、与周围组织界限是否清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1例子宫肌瘤患者、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2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经阴道及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苏州明基医院诊治的150例子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不同病理类型分为子宫肌瘤组(70例)、子宫腺肌症组(51例)、腺肌瘤组(29例)三组。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经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的准确率及总诊断准确率均高于经腹部多普勒彩色超声(P<0.05);子宫肌瘤组、子宫腺肌症组、腺肌瘤组患者收缩期峰值速度(Vs)、血流阻力指数(RI)依次升高(P <0.05);子宫肌瘤组、腺肌瘤组、子宫腺肌症组舒张期峰值速度(Vd)、血流搏动指数(PI)依次升高(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经腹部超声,而且不同的病理类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患者经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妇科经病理学证实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接受阴道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两种疾病患者比较舒张期血流峰值无差异;阴道超声与联合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无差异,P>0.05;与子宫腺肌瘤患者比,子宫肌瘤患者血流灌注指数高,阻力指数低;与阴道超声检查比,联合超声检查确诊率高,P<0.05。结论:经腹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具可行性,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病理证实的60例子宫肉瘤和150例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比较二者的病变数目、位置、形态、边界、液化、结构、回声类型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等超声征象的差异.结果 子宫肉瘤和肌瘤患者的平均年龄和年龄分布特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阴道脱垂物等症状是子宫肉瘤较特异的症状.超声显示病灶体积、形态及内部结构与病理一致性好.肉瘤病灶体积显著大于肌瘤病灶(P<0.01).典型恶性病变为体积较大的蜂窝样混合回声、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或分叶状.典型良性病变、为边界清晰的圆或椭圆形漩涡状中低回声,质地均匀,液化灶少见.单发病灶、形态不规则、蜂窝状混合回声和不规则液化结构对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较大(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肉瘤病灶多血流丰富,内部及周边分布可呈"镶嵌样",肌瘤多为规则分布的点条状血流(P<0.01).部分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较好的子宫肉瘤与合并液化坏死的不典型子宫肌瘤的超声征象相互重叠,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鉴别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综合分析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征象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TVCDS)对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术前经腹超声和TVCDS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46例术前TVCDS与术后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93%,超声特点子宫腺肌瘤无包膜,内部回声多呈粗大颗粒状,后方常伴有放射状细淡声影;其内多见星点闪烁状彩色 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低速高阻动脉或静脉低速血流。结论:TVCDS能清晰地反映子宫腺肌瘤的超声特征,在同子宫肌瘤的鉴别上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内部回声、边缘轮廓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部及周围血流情况。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声像图为子宫内膜增厚、呈等回声或增强回声、轮廓不清晰、不同时期对肌层有不同程度的浸润改变。彩色多普勒测得内部点状或条索状快速低阻血流信号,与病理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率为86.7%。结论阴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符合率,可与其他子宫内膜病变作出鉴别诊断,并可判断内膜癌对肌层的浸润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仪,对45例子宫肌瘤和2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术前检查,包括灰阶图像和彩色血流成像;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共42例,子宫肌腺病34例.与病理结果对照:3例子宫肌瘤被误诊为子宫肌腺病,6例子宫肌腺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2.8%,子宫肌腺病符合率为82.5%.二维灰阶超声: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各有特点,子宫肌瘤内部血流丰富,而子宫肌腺病只有星点样血流;子宫肌瘤随着体积的增大,彩色血流的丰富程度也随之增加,而子宫肌腺病不具备上述特征.结论 应用TVCDU二维灰阶成像可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二者的诊断正确率均较高;联合应用灰阶图像及彩色图像,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鉴别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n=245)和子宫腺肌瘤患者(n=105),均在本院进行经腹部超声(TAS)和经阴道超声(TVS)检查,扫查子宫以及肿块的形态、大小、回声等情况,并观察肌层、内膜血流分布情况。以手术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TAS、TVS以及两者联合鉴别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度,并分析两者声图像表现,比较两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结果TAS联合TVS诊断的准确度为96.57%、敏感度为96.19%、特异度为96.73%,均高于单纯TAS或TVS诊断(P < 0.05);子宫肌瘤大部分病灶较为清晰,且有假包膜,病灶回声以低回声为主,病灶部位血流较为丰富,呈环形或半环形;子宫腺肌瘤子宫形态较为正常,病灶部位模糊不清,且无假包膜,内部回声多见强回声,病灶部位周围血流不丰富;子宫肌瘤患者阻力指数、血流搏动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水平均低于子宫腺肌瘤患者(P < 0.05)。结论TVS联合TAS检查可提高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现象,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探讨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1998年11月1日~2002年1月1日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共92例,经阴道超声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果:二维图像上均呈特征性改变;CDFI示子宫肌瘤周边血流丰富,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为0.58±0.16,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RI为0.74±0.07;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腺肌症符合率分别是93.1%,76.4%。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腔内残留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腔内残留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78例流产后阴道流血超过2周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宫内异常团状回声,观察其二维声像图和团块内、子宫肌壁的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根据清宫组织病理结果分为绒毛组织、变性的绒毛织组和蜕膜组织,共3组。结果残留绒毛组织为不均匀低回声,变性绒毛组织和脱膜组织为不均匀高回声;残留绒毛组织内部及相邻的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变性绒毛组织内部少血流信号,相邻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蜕膜组织内部和相邻子宫肌壁少或无血流信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频谱多普勒显示频谱形态以及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频谱为类滋养血流频谱,阻力指数在0.37~0.4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早孕流产后的宫内残留物可以做出比较明确的诊断,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术后动态观察孕囊变化。结果 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均为胎囊型,孕囊形态结构完整,孕囊前有子宫壁肌层完整覆盖,彩色多普勒示孕囊周边呈较丰富环状血流信号;15例确诊后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注射甲氨蝶呤均一次性成功,治愈率为100%;穿刺治疗后孕囊逐渐变小,随后脱落或被吸收,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确诊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还可行超声引导下孕囊穿刺治疗及术后动态观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CSP)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4例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病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处肌层缺损或中断,局部探及1.6~5.3 cm的妊娠物包块,包块表现为高回声型7例(占50.00%),无回声型4例(占28.57%),孕囊型3例(占21.43%)。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周围见环状彩色血流或局部血供增多,呈高速低阻型频谱。结论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具有特征性的声图像表现,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准确地诊断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至 2 0 0 1年 4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86例子宫内膜癌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为 87.2 1% ,子宫动脉血流频谱RI平均 0 .79± 0 .0 8,病灶内血流频谱RI平均 0 .43± 0 .14。结论 术前经阴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大量信息 ,是较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0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180例,对两组患者联合经阴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CDFI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病灶周围血流情况,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联合经阴和经腹CDF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CDFI多表现为边界清,均匀、低回声,肌瘤周围伴有声晕,子宫增大,多伴形态改变,肌瘤发生部位和数目不一,而子宫腺肌瘤CDFI多表现为边界不清,回声多不均,子宫弥漫性增大,多不伴形态改变;内膜多移位,病灶多发生于子宫后壁。子宫肌瘤组患者病灶周围环状血流检出率为73.67%(442/600),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瘤组[15.00%(27/180)],子宫肌瘤组RI、PI均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瘤组(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对二者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子宫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19例子宫假性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18例,漏诊1例。具体表现:子宫肌层或子宫体边缘见混合性包块,包块边缘为稍强或弱回声,内部为无回声区,瘤腔内见旋涡状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可探及双期双向血流频谱。栓塞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动脉瘤腔内异常无回声区回声增强,瘤腔内血流信号及血流频谱消失或血流明显变慢。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假性动脉瘤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患者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结果:超声诊断22例,误诊2例。声像图特征:子宫峡部前壁原手术切口四周呈椭圆形孕囊状回声或混合性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向子宫浆膜面隆起,妊娠物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分界不清,局部血流丰富,呈低速低阻型血流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超有助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