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腮腺混合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表现为边缘清楚的肿块,圆形、卵圆形16例,分叶7例,密度高于腮腺,较均匀14例,不均匀9例。结论:边缘清楚,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是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特点,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形态圆形或卵圆形13例,结节状浅分叶8例。密度高于腮腺,较均匀17例,不均匀4例,均未见钙化。结论边界清楚,密度高于腮腺,均匀或不均匀的肿块是腮腺混合瘤CT表现特点,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睾丸精原细胞瘤CT特点.结果:12例精原细胞瘤均表现为单侧睾丸增大,大部分边界清楚,呈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6例见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有分隔样强化.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腮腺Warthin瘤CT、MRI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攀  李鹏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64-1366
【目的】探讨腮腺Warthin瘤(Warthin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8例腮腺Warthin瘤的CT、MRI的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腮腺Warthin瘤中,9侧腮腺发病,6例为单侧单发,1例为单侧多发,1例为双侧多发,共11个病灶,其中10个(90.9%)病灶位于腮腺浅叶。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囊变区呈类圆形液性密度灶,病灶不均匀强化;MRIT1WI病灶呈等、低信号,T1WI大部分呈高信号,裳变区呈更长T1、长T2信号,表现为早期轻中度强化。【结论】腮腺Warthin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有助于腮腺Warthin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其认识及影像诊断正确率。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30例临床及CT影像资料,常规进行腮腺区的CT平扫及增强检查,总结其术前CT表现并对照病理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CT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形态较规则,密度大多数均匀,呈稍高于腮腺组织密度,5例可见囊变或钙化影;CT增强表现为25例肿块均匀轻度至中度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8例可见强化的包膜影。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具有一定的CT影像特点,但也要注意与腮腺其它良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良性10例,恶性5例,交界性1例。位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回肠2例;肿瘤位于腔内5例,腔外11例,均为单发肿瘤。CT表现:良性GIST(含交界性1例)肿瘤最大径均小于4cm;恶性GIST肿瘤最大径均大于5cm。(1)平扫:良性GIST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密度较均匀;恶性GIST呈分叶状,部分边缘不清,瘤内密度不均,呈囊实性改变;1列回肠恶性GIST显示肿瘤细蒂与肠管壁相连,2例见点状及小斑片钙化。(2)增强:良性GIST多呈均匀性强化;恶性GIST呈不均匀性强化,实性部分强化,瘤内见不规则无强化坏死区,瘤内可见不规则扭曲异常强化血管影。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及肿瘤良恶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胸腺瘤的CT征象分析,探讨胸腺瘤CT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CT诊断为良性胸腺瘤22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良性胸腺瘤19例,3例为恶性,符合率为86.3%;术前CT诊断恶性胸腺瘤7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恶性,符合率为100%。良性胸腺瘤平均直径为4.5cm,类圆形17例,分叶状3例,不规则形2例;肿瘤均表现为密度均匀,包膜完整,与周围纵隔大血管界限清楚。恶性胸腺瘤平均直径为9.6cm,5例呈分叶状,1例呈类圆形,1例呈不规则浸润性生长;5例包膜不完整,2例无包膜;肿瘤密度不均匀,合并有其他侵袭征象:纵隔胸膜受累、瘤体邻近心包受累和通过种植播散而致心包积液、胸膜种植、侵及大血管、胸腔受侵(胸腔积液)。结论 CT对胸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颌下腺和颌下腺中块的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颌下腺的正常CT表现,评价CT对颌下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7例正常颌下腺的CT表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颌下腺肿块的CT表现。结果正常颌下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两侧大小、CT值无明显差别(P>0.05)。颌下腺肿块均表现为腺体增大,恶性肿瘤9例均表现为边缘不清,良性肿瘤6例均表现为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混合瘤表现为分叶状。非肿瘤性疾病15例,边缘清楚者8例,7例边缘不清者均为慢性炎症。结论CT可以明确颌下腺的解剖,有助于颌下腺肿块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纵隔原发非畸胎瘤类生殖细胞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原发非畸胎瘤类生殖细胞瘤14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均为单发包块,10例位于前上纵隔左侧,4例位于前上纵隔右侧。9例呈分叶状,边缘不清楚;5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肿瘤最大直径5~16cm。11例CT平扫密度不均匀,其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粗斑点状钙化,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精原细胞瘤CT平扫密度均匀,CT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6例见心包积液,5例显示胸腔积液,10例累及邻近的大血管。3例见肺转移。结论 CT对原发非畸胎瘤类生殖细胞瘤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腮腺恶性肿瘤CT误诊原因。方法:分析8例CT误诊腮腺恶性肿瘤的病理分型及CT表现。结果:8例中腺泡细胞癌4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腺样囊性癌1例,腺癌1例。CT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平扫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强化3例,有浅分叶6例,4例部分边缘模糊,1例合并淋巴结肿大。结论:分化较好或病灶较小的腮腺恶性肿,CT定性诊断困难。肿块有浅分叶或部分区域轮廓模糊时,提示有恶性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11.
CT增强扫描对腮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CT增强扫描在腮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病变的增强CT表现,并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3例良性病变中,25例良性肿瘤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5例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清楚或不清楚;3例炎症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29例恶性肿瘤中,26例为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楚,3例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楚。结论 CT增强扫描对腮腺病变的定性诊断,特别是良恶性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腮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诊断腮腺肿瘤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CT表现。统计术前CT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符合率,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 50例中良性肿瘤35例,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晰、密度均匀33例;密度不均,边缘不清2例。15例恶性肿瘤CT表现为病灶较大,血缘不清,密度不均。结论 CT能对大多数良恶性腮腺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对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评价其影像学表现特征。 结果 30例患者中,多形性腺瘤16例,腺淋巴瘤10例,基底细胞腺瘤4例。多形性腺瘤表现为特征性的渐进性强化;腺淋巴瘤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基底细胞腺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强化。3者增强方式不同,其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附84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回顾分析84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MSCT扫描影像特征,探讨MS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的MSCT检查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影像评价:病灶数目、位置,密度、双期增强程度和方式;静脉期与动脉期相比,增强动态变化程度:增高、无变化、减低和混合型,双期增强方式:均匀、不均匀,是否存在不强化的囊变坏死区。结果单发混合瘤40例;腺淋巴瘤29例(6例多发,2例为双侧多发病灶);基底细胞瘤10例(1例为单侧两个病灶);肌上皮瘤5例。肿瘤平扫都表现为大小约1~5cm的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部分病例有囊变。增强方式显著不同:腮腺混合瘤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静脉期呈轻度强化,较动脉期略明显,CT值约升高20Hu;腮腺腺淋巴瘤绝大多数病灶位于浅叶后下极,动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呈轻度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减低;腮腺基底细胞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较显著强化,两者无显著差别,CT值约升高40Hu;腮腺肌上皮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有轻度强化,两者无显著差别,CT值约升高20Hu。结论不同类型的腮腺良性肿瘤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增强检查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有更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关系,评价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学资料,将CT表现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36例GIST发生于胃24例,小肠7例,大肠4例,肠系膜1例。高度危险7例,中度危险12例,低度危险11例,极低危险6例。②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与局部管壁分界不清。12例向腔内生长,24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③15例肿瘤最长径≥50mm,21例肿瘤最长径〈50mm,肿块形状规则19例,不规则17例,肿瘤大小及形态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例边界清楚,15例边界不清,肿瘤边缘情况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生长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密度均匀15例,不均匀21例,增强均匀强化14例,不均匀为22例,肿瘤密度和强化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最长径≥50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多为中、高度危险性:最长径〈50mm、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均匀强化的病灶多为中度以下危险性。结论MSCTCT能准确判断GIST的危险程度,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26例卵巢肿瘤的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26例卵巢肿块的CT表现。良性病变:绝大部分为囊性,密度均匀,边界清,囊壁以及分隔薄而规则,无壁结节;少部分为实性、均匀密度的软组织肿块。恶性病变:一般为实性或囊实性,密度不均匀,实性部分可见不规则坏死灶;少部分为囊性,密度不均匀,囊壁以及分隔厚而不规则,并见软组织结节。结合文献分析了CT对卵巢肿块的诊断价值和限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CT表现及MS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P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例SFTP中,10例为良性,2例为交界性。10例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12例病灶均呈膨胀性或铸型生长,边界较清。1例肿块造成肋骨轻微压迫性骨吸收,1例病灶局部侵犯胸壁软组织。9例病灶平扫密度不均匀,1例伴多发小结节状钙化。9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轻至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7例可见明显强化血管影;静脉期各例呈中度至明显持续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改变。5例病灶可见坏死囊变区。结论 SF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重建对其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腮腺Warthin瘤的CT影像特征及其与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要点,以提高影像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率。方法收集有完整手术或穿刺病理记录的17例患者的资料,其中14例为腮腺Warthin瘤,3例影像报告Warthin瘤但病理证实为混合瘤病例。患者均采用常规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数目、形态特征、密度、强化特征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对所有病灶平扫、动脉期、延迟期CT值进行详细测量,并对病灶所在腮腺腺体CT值进行测量。结果14例Warthin瘤中,男11例,女3例;中位年龄64岁。单侧单发病例7例,单侧或双侧多发病例7例;位于浅叶后下部11例;边缘清晰13例;病灶最大径>3 cm 7例。平扫均为高密度病灶。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8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2例,延迟廓清11例。结论腮腺Warthin瘤是腮腺较常见肿瘤,其CT表现具有良性肿瘤的特征,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易出现单或双侧多发病灶,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出的延迟廓清有一定的特异性,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多可于术前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