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璞 《中国医院统计》2012,19(4):269-272
目的了解我院近6年来30种常见病平均医疗费用的波动情况,分析各种费用变化的原因,为完善医疗制度和制定合理的临床路径,降低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6--2011年《政府办医院部分病种住院医疗费用》报表,用结构相对指标和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对常见疾病平均医疗费用进行构成比和动态情况分析。结果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的问题已在近年得到初步遏制,药费构成比最高,一方面说明药品仍是医院目前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时,应控制药品费用的比例。结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医院内部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实行按病种限价付费,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常见病平均医疗费用连续几年的波动情况,为加快我市医疗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加深国有化医院体制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某市一所三级甲等医院5年来《政府办医院部分病种住院医疗费用》报表资料,用结构相对指标和时问数列的速度指标,对常见疾病平均医疗费用进行构成比和动态情况分析。结果医疗费用偏高的问题在近年已初步得到遏制,但药费构成偏重。一方面说明药费仍是医院目前收入的重头;另一方面也说明要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还是要从源头到药品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说明目前我国医疗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和政府医院的体制改革仍未到位。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院降低药品收入构成比及有关的医疗经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前药品过度应用及医疗费用不合理增加的问题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合理的控制医疗保健的成本、控制药品的价格及降低医疗服务的费用,需要严格地制定标准。我们通过对①我院药品收入构成比的变化趋势分析,由2001年1~6月药品收入构成比为48.1%,到2002年同期降低到38.7%。②医院总收入结构变化的分析,2002年1~6月医院总收入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5.3%,其中药品收入降低了23.7%,而医疗收入增长了11.8%。②住院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变化分析,2002年1~6月门急诊患者及出院患者的平均费用比2001年同期均降低。我们认为药品收入构成比标准应成为评价医院综合管理的重要指标;医院收入中药品构成比标准应严格控制在40%左右;在制定医院宏观标准的同时,应合理确定不同专业科室的药品构成比标准。  相似文献   

4.
运用病例分型系统对医院2002年出院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医疗质量呈优良水平,医疗质量平均分92.94分;CD率为60.3%,比国内同类医院均值高8个百分点;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40.5%,比“百佳医院”标准低近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医疗保险正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和经济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为适应这种影响带来的变化,医院寻求降低医保病人费用、争取更多病源则显得尤为重要.现统计我院1年收治医保病人所发生的平均人次费用、平均病人自付金额及药品费用占总费用比这三项指标,并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加强医保工作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 政策对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样本医院集采药品的完成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落实政策前后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数据,对患者医疗费用的结构变化进行统计,以使用集采药品的首日时间为断点,构建精确断点回归模型,比较不同费用类别的变化情况。结果:样本医院部分集采药品的使用情况还存在进步空间,使用集采药品后,除综合服务类费用及耗材类费用分别上升了1.01和3.07个百分点外,其余各类别费用均呈现下降趋势,住院患者人均医疗总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了644.58元和300.19元。断点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集采政策显著降低了样本医院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药品费用及西药费。此外,患者平均住院日得到有效缩短。结论:国家集采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需要制定更合理的采购量指标,同时综合调整控费措施,进一步优化医疗费用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我院药品收入的变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以及医院服务的低效率已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提高医院运作效率对于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和控制医疗费用至关重要.为此对我院1998~2002年影响药品收入变动因素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以配合社会医疗改革,降低药品费用,促进医院的合理创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取消药品加成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特选取药品零加成后(2018年第一季度)及药品零加成前(2017年第一季度)医院住院病例中的8个病种,对之进行费用分析。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费用构成变化情况;使用SAS 8.0统计软件和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利用复利系数计算法,减少时间因素对费用的影响。结果药品零加成后,8个病种的平均住院费用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药费因素贡献程度最大。费用结构中,药费比重大幅度下降,治疗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病种手术费用均有一定程度上升,平均住院日有不同程度缩短;平均住院床日费用有不同程度下降。药品零加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问题。结论取消药品加成对降低患者药品费用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和成本核算,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探讨药品费用在医院整个医疗收入中所占比例及药品费用在患者医疗费用中所占比例。我院2009年医疗收入整体提高,同时药品费用总数及门诊、住院药品费用总收入均有所增长,但总体药品费用占医疗总收入比例及住院药品收入占住院医疗总收入比例均有所下降;门诊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下降,但住院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有所上升。现将我院2009年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的增长变化以及患者的医疗费用的负担情况做如下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CHS-DRG政策实施前后北京X医院出院结算纳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病组的患者费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政策实施前后(2019年、2021年)该院出院结算纳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病组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政策实施后,冠脉支架植入患者的住院例均费用平均降低了18,944.73元,例均个人负担平均降低了9172.37元,患者例均自付比例降低了7.86%。费用构成方面,耗材费用占比下降了21.56%。体现临床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了20.97%。医院例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9357.19元。[结论]DRGs付费改革有利于不断规范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参保人的就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用综合指数分析我院业务收入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医院业务收入的影响因素,辅助医院决策。方法应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对我院2004年和2005年的业务收入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影响业务收入的工作量、单位平均费用变动的分析,进一步观察各因素对总量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我院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作量的增长,住院疗程的缩短。门诊平均费用的降低,减少了医院的业务收入,但工作量大幅度的增加,使医院的业务收入仍然呈上升趋势。结论医院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是相当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树立成本意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是医院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沙井医院围绕控制药品费用的目的,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药品招标采购,将药品构成比的控制落实到目标管理合约中,加强药房管理,杜绝临床用药中药品促销现象,加大药品使用的监督力度,大大降低医药费用水平,减轻病人负担,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合理调整医院收入结构,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医疗业务最显著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实施住院药品费用控制举措的效应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有效的控制药费占住院医疗费用的比重。方法增加相关的中医特色服务.尽量使用同等有效的国产药品和中成药药品,根据病人、病种、病情限量限类用药。结果通过3年的前10位病种平均住院费用类别构成可控性分析,2001---2003年前10位病种采取控制药品费用举措后,药品费比前3年平均下降了4.29%,检查、治疗费平均上升了10.70%。结论药品费用控制举措,为控制医院各类费用无限增长提供了初步定量认识.可为各类医疗保险病种的住院费用提供可控性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
蔡艳  王艳  赵霞 《中国医院统计》2007,14(4):362-363
目的遏制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种阑尾炎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卫生统计学中平均增长速度这一指标,对我院近10年住院费用中,各项费用构成比对总费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阑尾炎病人不同年龄的平均住院费不同、公费医疗和自费的平均住院费不同。结论通过病种医疗费用的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合理安排卫生资源,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规范》(C-DRG)收付费改革对三明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和住院费用等的影响。方法 对三明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的医疗运行情况报表进行整理与分析,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改革前后各指标趋势的变化。结果 与改革前相比,C-DRG收付费政策实施后,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增长速度放缓,床位使用率逐渐降低(P<0.05),每床日平均费用缓慢增长(P<0.05),出院患者平均费用呈上升趋势,出院者药品费用占比缓慢增长(P<0.05),检验检查费用占比每月降低放缓(P<0.05),医疗服务费用占比有所下降(P<0.05)。结论 C-DRG收付费改革政策的实施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次均费用影响不大,费用结构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精神科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以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方法对2003~2005年出院的7 074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费用构成分析,并对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住院费用构成中,药品费比例逐年上升,住院床日费亦呈上升趋势。影响平均床日费的主要因素,按其对床日费作用由大渐小依次为:住院日、出院原因、入院病情、支付方式、年龄和疾病分类。不同支付方式对床日费的影响作用不同。结论建议住院床日费的核定标准应结合住院日核定综合制定。同时,建议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临床药品使用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遏止药品费用的过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医院业务收入升降原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医院病人医药费用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某医院5年以来的主要经济指标,从某医院1997—2001年度医疗统计资料中选出较有代表性的5项指标,即: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一出院者平均收费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以上指标的走势,分析这5项指标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统计和信息管理的角度,做些有益的探索。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某医院1997—2001年医院统计工作报表其中5项指标: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每一出院者平均费用均为完整数据。1…  相似文献   

18.
医院内病种费用控制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医院内病种费用的控制标准.方法:对医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3年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贴现,根据病例分型的思想,按照病人入院状态分为4种类型。对每一类型的平均住院日、医疗总费用和药品费用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计算每一类型的平均住院日、医疗总费用和药品费用的均数和上、下限。再采用Delphi法对初步筛选结果由临床医学专家进行评价与筛选。结果:以中位数作为平均住院日、医疗总费用和药品费用的均值,以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作为控制的上限和下限,确定759个病种、136种类型作为医院费用控制的常见病种。并可根据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的增长幅度确定每年度医疗总费用和药品费用的控制标准和上下限。结论:为保证样本含量,医院内宜采取病种分型的方法确定病种,以中位数作均数,以上、下四分位数作为控制的上、下限。  相似文献   

19.
药品收入与医药费用的相关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医院在“以药养医”运行机制的主导下,药品收入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药品费用增长又是构成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笔者以杭州地区8家医院(三级、二级医院各4家)为调查样本,通过对样本医院2003-2005年药品收入与医药费用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与阐明其间的相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10年药品收入比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1998--2007年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结构比例的变化趋势。方法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历年度药品收入比例变化趋势预测。结果10年来我院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我院药品费用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控制药品费用是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