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IGF-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IGF-Ⅰ、IGF-Ⅱ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IGF-Ⅰ表达水平高于在位子宫内膜(P<0.05)及正常子宫内膜(P<0.01);在位内膜中IGF-Ⅰ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上未见IGF-Ⅱ表达,但正常子宫内膜IGF-Ⅱ表达高于在位内膜(P<0.05)。结论:IGF-Ⅰ、IGF一Ⅱ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证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缺乏可导致胎儿生长迟缓,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受其受体及结合蛋白所控制。还有学者提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血清浓度与胎儿宫内生长有关。本文主要对IGFBP1-3与胎儿宫内生长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许多临床资料表明,反映机体应激状态的内分泌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影响着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少数资料探讨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EH的关系,但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簇中非常重要的成员之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IGF Ⅱ)却极少论及,  相似文献   

4.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IUGR)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的关系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正常足月妊娠 2 8例 (正常组 )和足月妊娠 IUGR2 0例 (IUGR组 )的母血、脐血和羊水中 IGF- 水平。结果 :IUGR组脐血和羊水中 IGF- 显著下降 (P<0 .0 1 )。 IUGR组母血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IGF- 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一种细胞因子 ,检测羊水中 IGF- 可作为 IUGR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清IGF -Ⅱ水平的变化规律 ,并探讨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烧伤患者血中IGF -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烧伤后第 5d患者血清IGF -Ⅱ水平呈显著性升高 (P <0 0 5~ 0 0 1) ,持续至伤后3 5d ;与伤后第 1d比较 ,伤后第 14、2 1和 2 8d血清IGF -Ⅱ水平呈显著性升高 ( P <0 0 5~ 0 0 1) ;与伤后第 3、5d比较 ,伤后第 14和2 1d血清IGF -Ⅱ水平呈显著性升高 (P <0 0 5 )。感染组IGF -Ⅱ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1~ 0 0 5 )。患者血清IGF -Ⅱ水平与烧伤总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无相关 (P >0 0 5 )。结论 IGF -Ⅱ参与了烧伤的发病机制 ,并与伤后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 在先兆子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88例先兆子痫和21例正常晚孕妇女血清IGF-Ⅱ的水平。88例先兆子痫患者中15例为轻度先兆子痫, 73例为重度先兆子痫,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重度先兆子痫组IGF-Ⅱ显著高于正常晚孕组(P<0 05) 和轻度先兆子痫组(P<0 05)。结论:先兆子痫患者血清IGF-Ⅱ显著升高, 且随病情加重明显升高, IGF-Ⅱ可能是先兆子痫病理过程中主要调节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水平与病情程度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3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38例正常血压妊娠妇女的血清IGF-1、IGFBP-1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IGF-1显著低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而IGFBP-1水平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正常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组间IGF-1、IGFBP-1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GF-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而IGFBP-1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发病及严重程度与IGF-1、IGFBP-1有明显的关系,IGF-1、IGFBP-1与胎儿的发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蔡秋玲  李春灵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918-1920
生长发育是儿童期特有的生理现象,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和模式决定了成人期身体的形态功能素质水平,也反映了儿童身体健康水平.长期以来,国内在儿童生长发育研究方面手段较单一,基本都是基于形态指标的测量,只能观察到生长发育的结局,对其过程和机制的认识几十年来变化甚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研界普遍认为,大部分内分泌激素与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受体两亚基(α,β)在糖尿病足患者(DF组)足溃疡创面、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皮肤和非糖尿病患者(NC组)正常皮肤中的分布和表达特征,旨在阐明其表达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内在联系。方法 DF组30例,DM组23例,NC组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足部组织的IGF-ⅠRα、IGF-ⅠRβ的表达。结果在IGF-ⅠRα和IGF-ⅠRβ的阳性细胞率和表达强度上,DM组较NC组表达减弱(p<0.05),DF组较DM组表达进一步减弱(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足溃疡创面IGF-ⅠRα和IGF-ⅠRβ表达减少,提示IGF-ⅠRα和IGF-ⅠRβ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口恶)英(TCDD)对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IGF-II)基闪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1×10-9、1×10-8、1×10-7mol/L的TCDD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印迹杂交分析成骨细胞中IGF-II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TCDD增加了成骨细胞中IGF-II的基因表达,1×10-9、1×10-8、1×10-7mol/L TCDD组IGF-II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85±0.18、11.82±0.16、11.92±0.18,与对照组(5.06±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7 mol/L剂量的TCDD使IGF-II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分别上调130%和280%.结论 TCDD在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上正性调控成骨细胞内IGF-II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存在于正常卵巢中,在正常和肿瘤细胞生物学中起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IGF系统及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耐药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IGF-1及IGF-1R、IGFBP-2水平增高,而IGFBP-3水平降低.IGFBP-2水平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增高,并与CA125正相关,有望成为卵巢癌潜在的标志物.使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在基因水平上高度选择性地抑制IGF-1、IGF-2或IGF受体的表达均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显示抗IGF-1受体的反义策略可提供治疗卵巢癌的新方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卵巢癌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存在于正常卵巢中,在正常和肿瘤细胞生物学中起重要作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IGF系统及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耐药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IGF-1及IGF-1R、IGFBP-2水平增高,而IGFBP-3水平降低。IGFBP-2水平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增高并与CA125正相关,有望成为卵巢癌潜在的标志物。使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在基因水平上高度选择性地抑制IGF-1、IGF-2或IGF受体的表达均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显示抗IGF-1受体的反义策略可提供治疗卵巢癌的新方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卵巢癌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与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由两个生长因子 ,两类受体和六种结合蛋白组成。近年来有新的资料表明它们在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中起着广泛而重要的调节作用。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其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旨在为预防和治疗宫内发育迟缓 ,侏儒症等生长障碍性疾病提供参考。本文着重综述目前有关上述问题的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锌对慢性应激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孕期接受21 d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小鼠所生的雄性仔鼠设为模型组,模型+锌组仔鼠在模型组的基础上每天按0.1 mL/10 g体重给予4.55 mg/kg的ZnSO4灌胃,孕期不给任何刺激小鼠所生的雄性仔鼠设为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受孕与自然受孕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的表达,了解IVF-ET受孕对IGF-Ⅰ、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不孕因素均为输卵管因素,辅助生育技术方法为IVF-ET的49例产妇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9例健康的自然受孕孕妇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IGF-I mR-NA、IGF-Ⅱ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者胎盘组织中IGF-Ⅰ、IGF-Ⅱ蛋白含量.结果 研究组胎盘中IGF-Ⅰ mRNA、IGF-Ⅱ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为0.30±0.13、0.28 ± 0.04;对照组胎盘中IGF-Ⅰ mRNA、IGF-ⅡmRNA表达量为0.65 ± 0.10、0.91 ± 0.26,研究组IGF-Ⅰ、IGF-Ⅱ平均光密度为0.26± 0.04、0.29 ±0.05;对照组IGF-Ⅰ、IGF-Ⅱ平均光密度为0.32±0.07、0.34± 0.04.研究组胎盘中IGF-Ⅰ mRNA、IGF-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8.16%,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孕妇胎盘中IGF-Ⅰ及IGF-Ⅱ表达水平低于自然受孕孕妇,但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体重相近,且低出生体重儿比例相当,提示IGF-Ⅰ、Ⅱ有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的作用,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对人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取卵时的颗粒细胞作体外培养,在有或无尿促性腺激素(hMG)作用下,以不同浓度的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rhIGF-Ⅱ)作用于颗粒细胞,48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雌二醇(E2)、孕酮(P),观察rhIGF-Ⅱ对体外培养的颗粒细胞分泌E2、P的影响。结果:在无hMG作用下,rhIGF-Ⅱ能够刺激颗粒细胞分泌E2增加(P<0.05);加入hMG后,rhIGF-Ⅱ与hMG协同作用能够显著增加颗粒细胞分泌E2的量(P<0.05);但不论有无hMG,rhIGF-Ⅱ对P分泌的影响均不明显(P>0.05)。结论:IGF-Ⅱ可单独或协同hMG刺激颗粒细胞甾体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0例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合并脑外伤组)、40例单纯骨折患者(单纯骨折组)伤后1、3、7、14d血清中IGF-Ⅱ水平,并与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患者伤后4、8、12周骨痂形成率.结果 合并脑外伤组患者伤后1、3、7、14d血清IGF-Ⅱ水平分别为(4.15±1.38)、(7.69±2.40)、(11.97±3.74)、(14.08±4.69) μg/L,单纯骨折组分别为(2.56±0.85)、(3.70±1.16)、(4.96±1.55)、(7.52±2.51)μg/L,对照组为(2.10±0.70) μg/L,合并脑外伤组和单纯骨折组患者伤后l、3、7、14d血清IGF-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3、14.121、16.403、15.968;2.636、7.495、10.635、13.171,P<0.05);且合并脑外伤组患者血清IGF-Ⅱ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7、9.449、10.950、7.799,P< 0.05).伤后4、8、12周合并脑外伤组骨痂形成率分别为22.5%(9/40)、77.5%(31/40)、l00.0%(40/40),单纯骨折组分别为5.0%(2/40)、27.5%(11/40)、47.5%(19/40),合并脑外伤组患者骨痂形成率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x2=5.165、29.463、28.475,P< 0.05).结论 IGF-Ⅱ可能成为促进骨折愈合的新途径,为骨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及骨骼肌IGF-1受体(IGF-1R)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71只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腹腔感染及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将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10)、PN组(n=10)及IGF-1组(n=10),另设正常组(n=10)。正常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生理盐水,PN组给予营养支持,IGF-1组为PN+IGF-1静脉注射,连续5天。第6天行颈动脉置管,开腹取门静脉血测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IGF-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和骨骼肌IGF-1R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IGF-1显著下降(P〈0.01);IGF-1组前5项指标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显著降低,IGF-1则显著升高(P〈0.05,P〈0.01)。脓毒症组肝脏和骨骼肌IGF-1R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P〈0.01);IGF-1组的IGF-1R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IGF-1可改善应激激素之间的平衡,降低脓毒血症大鼠IGF-1R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和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的差异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FIGO(2009年)病理分期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n=40)、Ⅰ期组(n=15)、Ⅱ期组(n=10)、Ⅲ期组(n=8)和Ⅳ期组(n=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Leptin和IGFⅡ的表达(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血清Leptin和IGFⅡ的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ptin和IGFⅡ的表达随着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升高而明显上升.Leptin和IGFⅡ的表达显著上调可能是促进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Leptin和IGFⅡ及其参与的各种反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瘦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PMOP患者根据是否伴随骨折分为无骨折组(34例)和伴骨折组(26例),同期选择40例未发生PMOP的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瘦素、IGF-1、IGFBP-3表达水平,采用骨密度(BMD)仪检测各组腰椎(L1~L4)、股骨颈、Wards三角部位的BMD,比较各组差异性并分析血清瘦素、IGF-1、IGFBP-3与BMD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瘦素、IGF-1和IGFBP-3表达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MOP伴骨折组患者血清瘦素、IGF-1、IGFBP-3表达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PMOP无骨折组(P0.05);血清瘦素、IGF-1、IGFBP-3三者之间,及其与BMD均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血清瘦素、IGF-1、IGFBP-3可作为早期诊断PMOP和评估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