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勇  曹娟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S):154-155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影像学所描述的临床综合征,最早是由加拿大神经学家Hachinski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弥漫性斑点状或斑片状改变,CT表现为低密度影,MRI 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此种影像学改变可见于多种疾病,如Alzheimer disease(AD)、脑外伤、脑炎、CO中毒、糖尿病等患者,且在正常老年人中也占有一定比例。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对LA的研究逐渐增多,现结合文献对该病的发生率、病理基础及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唐勇  曹娟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54-155
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影像学所描述的临床综合征,最早是由加拿大神经学家Hachinski[1]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于描述脑  相似文献   

3.
脑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本课题的目的是探讨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们研究了106例老年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并按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无脑白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及吸烟史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冠心病史在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分别为55.7%、38.7%、44.3%;在无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中发病率分别为34.0%、20.8%、29.2%;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高血压病、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冠心病史仍为老年脑白质疏松症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既往缺血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史是老年脑白质疏松症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汪江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6):150-151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我院于2004年5月-2007年9月查出的455例脑白质疏松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脑白质疏松症患者中,男性占66.60%,60岁以上占70.99%,吸烟者占66.37%,饮酒者占36.70%;伴随高血压病者占80.66%,糖尿病占15.16%,脑血管病占76.70%;步态异常占58.02%,尿失禁占34.73%,痴呆占8.57%,人格改变占36.26%,癫痫占7.47%,抑郁占39.12%;无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者占33.41%。结论脑白质疏松症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有明显关联,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卒中病史和高血压可以作为预测脑白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an JL  Wang SK  Peng P  Guo XJ  Gu H  Li SJ  Qin W  Hu WL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147-151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46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和38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加拿大卒中网血管性认知障碍统一标准推荐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运用Fazekas量表评价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将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分为3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比较不同程度的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在总体认知功能评分( MMSE、MoCA)上显著低于对照组(24.4±3.2比28.3±1.2,20.4±3.0比26.2±0.8)(P<0.05).此外,还在数字广度顺背(5.7±0.9比6.8±1.0)、数字广度倒背(3.5±0.7比4.1±0.7)、Stroop测验B(69±13比43±5)、Stroop测验C(141 ±42比65±10)、连线测验A型(73±15比31±7)、连线测验B型(126±18比82±6)、数字符号测验(25±6比37±5)等测验上成绩差于对照组(P<0.05),而在言语流畅性(12.7±2.5比13.4±2.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Fazekas评分与MoCA成绩呈负相关(r=-0.601,P=0.002).结论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和记忆、执行功能、信息加工速度功能受损,这可能与脑白质病变导致的前额叶-皮质下环路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35例LA伴发脑梗死患者与同期随机抽样的140例无LA的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伴发LA组年龄、高血压史≥10年、脑卒中频数等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白质疏松组卒中3个月至1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非脑白质疏松组差,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卒中急性期两组昏迷G1asgow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3个月及12个月,白质疏松组的评分差值,明显低于非白质疏松组(P<0.01)。结论:年龄和高血压是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LA合并脑梗死比单纯脑梗死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脑白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茜 《医学综述》2013,19(8):1375-1377
脑白质疏松症(LA)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影像学征像,与脑缺血损伤有关,属于脑小血管病变的一个类型。临床上可导致认知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随着CT及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和普及,LA的检出率大大增加。LA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LA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但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该文就LA的影像特点、病理学改变、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近年来研究热点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对脑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出血伴LA患者头颅核磁共振影像特点,比较脑出血组和对照组LA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脑出血组的LA发病率(80.26%)显著高于对照组(65.07%)(P=0.044);脑出血组LA严重程度(3.33±2.45)高于对照组(2.59±2.45)(P=0.028);脑出血伴LA者出血量大于非LA者(P=0.0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与LA的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LA与脑出血相互影响,脑出血为LA的危险因素,LA影响脑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伴发痴呆和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方法:LA组137例,对照组52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评分标准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参照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又分为VD、非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三组。全部病例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痴呆、VD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痴呆、VD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LA、高血压、心脏病、血糖和痴呆发生有关;高血压、脑血管病与VD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LA和高血压与痴呆发生有关;脑血管病与VD发生有关。结论:LA用高血压可能是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相关白质疏松患者的磁共振波谱表现特点。方法:选择51例白质疏松患者及21例非白质疏松者进行双侧额叶白质的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峰的浓度,并计算它们的NAA/Cr及Cho/Cr值。结果:白质疏松组与非白质疏松组双侧额叶白质的NAA/Cr及Cho/Cr值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脑白质疏松组Cho/Cr值明显高于无、轻及中度疏松组;Cho/Cr值与白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脑梗塞伴白质疏松患者双侧额叶白质区MRS改变主要为Cho/Cr值升高,并且与白质疏松程度正相关。提示白质疏松主要改变为神经纤维损害,而不是神经元细胞脱失。  相似文献   

12.
长学制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此分析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高等医学长学制教育的期刊论文中的关键词,在统计频次获得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根据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根据高频关键词共现次数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由此分析出目前我国关于长学制医学教育研究的主要结构和方向为:长学制教育的宏观规划、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长学制教学实践.该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
The long-year program for medical education is the major way to train the high level medical professionals.This paper colleeted the research papers on this topic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s in recent years,extracted their key words and counted the high frequent key words According to the co-occurrence of a pair of key words in one paper.these high frequent keywords were clustered into groups.The research structure and main directions of the long-year program were outlined as the study of macro-planning of long-year program,the study of teaching models and teaching system,study of teaching practice.These results could b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medical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nd managers.  相似文献   

13.
长学制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此分析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高等医学长学制教育的期刊论文中的关键词,在统计频次获得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根据高频关键词共现次数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由此分析出目前我国关于长学制医学教育研究的主要结构和方向为:长学制教育的宏观规划、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长学制教学实践。该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沈明  高旭光 《北京医学》2008,30(4):221-223
目的 以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分析伴有和不伴有脑白质疏松(LA)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探讨LA发生的机制.方法 经头颅MRI证实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68例,分为单纯腔隙性梗死组(LI组)和伴有脑白质疏松组(LA组).对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I组138例(51.5%),平均年龄(63.4±11.4)岁;LA组130例(48.5%),平均年龄(71.3±8.9)岁,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年龄、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叶酸浓度[(16.1±8.4)ng/ml,(13.1±5.9)ng/ml]和纤维蛋白原水平[(3.0±0.9)g/L,(3.4±0.8)g/L]均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人选模型的变量是年龄、既往脑梗死史、叶酸和高血压病史.结论 高龄、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和低血浆叶酸浓度对于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是否伴发LA有独立的提示作用,纤维蛋白原可能通过与其他因素一起在LA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Binswanger病患者脑白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方法:选择61例Binswanger病患者、脑白质疏松症患者53例及正常对照者41例进行双侧侧脑室体旁白质的MRS检查,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峰的浓度,并计算NAA/Cr及Cho/Cr值。结果:Binswanger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双侧侧脑室体旁白质的NAA/Cr及Cho/Cr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inswanger病组与脑白质疏松症组双侧侧脑室体旁白质的NAA/Cr及Cho/Cr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ho/Cr值与白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测定脑白质的NAA/Cr及Cho/Cr值是早期诊断Binswanger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伴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107例经CT或MRI检查发现LA的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结果,分为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46例和不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N-MCI组)61例,分析LA伴MC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组间文化程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抑郁状态、矽肺与LA伴发MCI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情况与LA伴发MCI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现文化程度低、Hhcy、抑郁状态、矽肺的LA患者更容易产生MCI.  相似文献   

17.
脑白质疏松患者动态血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节律变化与脑白质疏松发生的关系。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因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住院的87例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MRI)所见脑白质疏松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无/轻度组(0~1分)和中重度组(2~3分);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无/轻度组40例,中重度组47例。将年龄、糖尿病等纳入多因素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24h平均DBP(OR=1.077,95%CI:1.001~1.158,P=0.044)、白昼平均SBP(OR=1.091,95%CI:1.020~1.167,P=0.011)、白昼平均DBP(OR=1.176,95%CI:1.016~1.360,P=0.029)、夜间SBP下降百分比(OR=0.348,95%CI:0.180~0.673,P=0.002)是LA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白质疏松患者血压异常增高及昼夜节律消失可能参与白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的mRNA在脑组织的表达,探讨血-脑脊液屏障(BBB)损伤致脑白质疏松症(LA)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5月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为实验组,同龄7只雄性Wistar大鼠为对照组。取大鼠脑组织,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及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中丝(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取大鼠脑白质组织,使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MP-9、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SH大鼠脑白质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实验组较对照组GFAP表达增加,而MBP和NF表达减少。实验组大鼠脑白质区TIMP-1、MMP-9和MMP-2 mRNA表达水平升高。其中,TIMP-1与MMP-2 mRNA升高显著(P<0.05),而MMP-9 mRNA表达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5月龄SH大鼠可作为脑白质疏松症的实验动物模型。MMPs导致的BBB破坏可能是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勇  张晖  王哲 《医学综述》2012,18(9):1407-1409
近年来,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辅助诊断脑白质病变方面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尤其在脑白质疏松症(LA)、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等脑白质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中,相对以往的CT及常规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病灶更早,诊断病变性质更准,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对应用DTI鉴别LA及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