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薜社普 《首都医药》2002,9(1):50-51
干细胞是具有全能或多能分化潜能(胚胎干细胞ES,EG)和广泛存在于成体器官组织中保留不分化和维持身体自我更新能力(组织干细胞)的特种细胞。由于这种细胞的高度可塑性和在组织修复、疾病的细胞治疗以及生殖遗传工程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年来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最热点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取材简单、增殖速度快、培养过程中始终保持多向分化的潜能等特点,已经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是最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之一,还可以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本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骨组织工程实际应用的关键是成骨细胞成骨以修补骨缺损,其前提是找到良好的种子细胞.而目前种子细胞的老化是组织工程中的一大难题,一些分化和增殖能力强的原始细胞即干细胞,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希望所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骨髓基质干细胞,但它却存在着:①相对低的产生率,大约100 000个细胞中才有1个真正的干细胞;②自我更新能力有限,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增生潜能及向特殊类型细胞转化的能力均消失殆尽的问题.因此,基于骨组织工程的目的仍需发展一种新的细胞资源.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因其具有全能性和无限增殖的能力,有望成为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4.
陈伏庭  章庆国  张娇 《江苏医药》2006,32(4):360-361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体外扩增能力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组织工程研究中重要的种子细胞和基因载体,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它具有免疫原性弱,不诱导免疫排斥反应等特点,但对于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将对问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脂肪源性干细胞又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处于未定向分化状态并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具有一般干细胞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近年来,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为多种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临床上的转化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在体外特定条件下,可特异的向某种组织类型细胞进行分化,其中包括向心肌细胞分化。目前,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虽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且其分化效率较一般成体细胞高,但是由于伦理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仅取材方便,且没有伦理争议,是最具希望的再生医学种子细胞,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对于体外诱导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的实验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化学试剂诱导和模拟体内微环境诱导两大类。该文就MSCs向心肌分化的体外诱导方法和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很强分化潜能的细胞 ,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人干细胞。干细胞分裂后 ,一个保持干细胞的全部特性 ,维持其干细胞的大小和质量 ,另一个分化为各系的祖细胞 ,即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而祖细胞是指一类由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 ,已失去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生性细胞群体 ,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单一的细胞 ,也称为定向干细胞。1 成人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特性1 1 来源 :成人干细胞分为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婴儿脐血 ,少量由骨髓释放到外周血液中 ,而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1 …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嗅球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探索新的成年神经干细胞种子来源。方法用无血清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嗅球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用克隆培养、BrdU整合的方法检验培养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BrdU、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和SOX2,分化的细胞标记物Tuj1、GFAP、NG2的表达。结果从成年大鼠嗅球能够分离、培养出具有自我更新、增殖的神经球,构成神经球的细胞呈Nestin和SOX2阳性,它们分化后产生Tuj1阳性的神经元、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NG2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结论成年大鼠嗅球存在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进行培养、增殖、分化,是神经干细胞的新的种子来源。  相似文献   

9.
肝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肝内成体干细胞,与肝脏发育和再生修复密切相关。肝干细胞所具有的无限自我更新与双向分化能力使它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及制备生物人工肝最理想的细胞来源。从肝脏中存在干细胞样细胞的提出,到动物体内卵圆细胞的分离成功,再到人成体肝源性干细胞的发现,人们对肝干细胞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人成体肝源性肝干细胞的发现,为肝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并可能为肝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因其有潜在成瘤性,制约了它的临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免疫调节功能以及低免疫原性,且仍未发现它有成瘤性,因而成为干细胞治疗颇具临床应用价值的种子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应用合适的诱导方案可以从ESCs/iPSCs获取MSCs,结合ESCs/iPSCs的无限自我更新能力,ESCs/iPSCs向MSCs转化将可能是获取MSCs的一种数量充足且稳定的新来源.本文将对目前ESCs/iPSCs向MSCs转化的方法 、机制以及新衍生的MSCs的免疫调节功能、干性特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对干细胞开始研究,至今几乎已涉及所有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增值和分化潜能的细胞类型,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干细胞在细胞治疗、组织器官修复、生育等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笔者发现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疗效显著,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分布及其功能来看,又与中医肾精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拟从以下方面作论述,为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寻找中医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MSC最初在骨髓中发现,随后还发现存在于人体发生、发育过程的多种组织中,由于骨髓是其主要来源,因此统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己经成为治疗多种组织损伤性疾病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细胞是指尚未分化的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脐带、胎盘和部分成年人细胞中,它通过分化能够产生某一组织的一种或多种特定的细胞群体,如被培育成肌肉、骨骼和神经等人体组织和器官;  相似文献   

14.
骨髓中的细胞包括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两大类,其中骨髓基质非造血细胞中含有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的特性,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类型的结缔组织,如骨、软骨、骨骼肌、肌腱、韧带、真皮、脂肪和骨髓基质,也可分化成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近年来,骨髓间质干细胞被认为是组织工程的一种理想种子细胞,在骨、软骨、肌腱组织工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颅脑损伤修复、心肌重建、创面修复、协助重建造血、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方面都已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学者对它向各种组织细胞的诱导分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5.
骨髓干细胞为多潜能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两类,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被诱导分化为包括心肌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尤其是应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衰、难治性心绞痛、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脏疾病的临床治疗。本文就临床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研究报道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龙江  郭翠霞  郭雁宾 《首都医药》2003,10(22):19-21
目的 阐述肝干细胞的特性、起源、分化和发育的特点,以及肝干细胞在治疗肝病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中外文献综述方式。结果 肝干细胞是具有双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可来源于卵圆细胞、胎肝前体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以及胰腺前体细胞。肝干细胞可通过流式细胞仪分离,可在特殊的培养条件下长期培养。结论 肝干细胞在肝细胞移植、体外人工肝、基因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它给众多的肝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成骨诱导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取6周龄大鼠双侧腹股沟处脂肪,酶鹪法分离培养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培养18d,检测细胞成骨表型转化: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以及细胞矿化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结果大鼠脂肪中能分离培养出一定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液作用下,可特异性表达成骨分化的标志: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同时也具有矿化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结论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的未分化细胞,具有向多种细胞类型分化的功能.近年来有关干细胞分化的研究备受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细胞生长微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因素的改变对干细胞分化方向有显著影响,本文简要综述微环境改变调控干细胞分化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已经引起了人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热潮,尤其是做为组织工程及心血管疾病细胞移植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方面。常规用于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补片为涤纶补片,它具有质量轻、质地薄、生物相容性较好等优点,但近几年发现,用其修补后,如若发生术后残余漏,较易引起溶血、真菌或细菌感染。因此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构建一种含有类心肌样细胞具有生物活性的补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极低,需经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并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上形成复合物,然后将其复合物植入机体组织或器官病损部位,才能达到修复缺损心肌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stem cells,SCs)通常是指具有通过复制和向特异细胞系分化而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干细胞按分化能力可分为几群.一类细胞由受精卵子代细胞进化为8分化桑葚胚而来,能分化为各种器官组织细胞,被称为"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ESCs)可生成所有胚层的细胞,包括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后天诱导产生的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SCs)就只能生成有限亚群的细胞.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基于来源细胞所处的进化阶段分类,源于胚胎的胚胎干细胞和后天诱导产生的AS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