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祖国医学实践证明,头面部刺镇痛和针刺治病效果显著;近年来开展的头面部针剌麻醉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神经解剖学记载,颜面部痛、温觉是经三叉神经传入到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在此核的尾段可记录到“痛”细胞放电.可见,三叉神经和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  相似文献   

2.
<正> 祖国的医学实践表明,针刺头面部穴位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且可用于治疗某些疾思。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针刺颜面部穴位既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又能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头面部针刺麻醉还能作远隔部位的手术。神经解剖学记载:颜面部痛觉是由三叉神经传入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的。脊束核的尾段内可记录出“痛”细胞放电,这就更加说明三叉神经及其尾侧脊束核与颜面部痛觉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在颜面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钾离子皮下透入致痛,以引起家兔左前肢的运动反应为疼痛的客观指标。其实验步骤是首先测定正常组家兔,电针刺激“颊车”穴前、后疼痛的变化,然后于局麻下,部分损毁家兔左侧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于术后第9~11天之间,再测定电针刺激“颊车”穴前、后疼痛反应的变化,实验完毕,杀兔取脑做组织学定位检查。结果表明:电针刺激“颊车”穴后,正  相似文献   

4.
郑培敏  熊克仁 《针刺研究》1989,14(3):323-327
<正> 隔核包括内侧隔核(sin)、外侧隔核(sl)、斜角带核(td),三角隔核及伞隔核等。sm、sl 及 td 是其主要部分。隔核是边缘前脑的重要结构,含有大量的胆碱能细胞、密集的脑啡肽能神经未梢和细胞体以及丰富的阿片受体,与痛觉机能有密切的关系。电刺激隔区能使动物的痛阈升高以及能提高电刺激牙髓的阈值;刺激隔区对外侧核、束旁核、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痛诱发电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隔区参与痛觉的调节。对隔区已有许多形态学研究,但对隔区亚细胞群与脑内某些与疼痛有关区域的联系尚未见专门报道。我们采用 HRP、WGA-HRP 和 CB-HRP 法较详细地观察了与疼痛有关脑区至隔区主要亚细胞群 sm、sl、td 的传入联系。材料和方法实验用成年大鼠133只,选其中定位较准确,较局限的45只作为分析材料。用戊巴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随着对针刺镇痛原理的深入研究,发现海马在针刺镇痛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神经生理学实验证明:刺激大鼠背侧海马可提高针刺镇痛效应,损毁背侧海马电针镇痛效应降低;刺激双侧海马可提高痛反应域,并可加强电针效应。对于海马的传入联系前人曾用溃变方法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segal和阪中等先后用HRP逆行传递法进行了研究,但结果不尽  相似文献   

6.
内脏(胃)牵拉反应中内脏(胃)牵拉痛是胃手术时“三关”中的最主要一关,是针麻条件下胃手术成败的关键。有关此方面的理论性研究不多,其中胃牵拉痛向中枢传入途径,仅见有少数由生理和临床的报导,但还有争论;胃牵拉痛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在广泛的研究胃及胃四周神经成分的基础上,由形态学角度阐明内脏(胃)牵拉痛的产生部位、该部位神经成分、性质、来源、传入途径,并解释临床上一些反应和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在大白鼠皮下组织和骨骼肌等部位在阻力血管旁发现主要是由非特异胆碱酯酶反应的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及其终末分枝——各种形式的游离神经末梢以后,我们就把这一结果用来探讨与针刺传入的关系,由于临床针麻手术也常常把针刺入组织中,特别是切口旁针完全是在皮下组织中。我们首先实验了针剌相当于穴位的皮下组织,在动物提高痛阈生理指标的基础上,探讨与针刺镇痛有关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上,常看到手术病人的肌电反应,呼吸变化和其主观痛觉有一定的平行关系:术中病人感到疼痛时,肌电发放增强,呼吸亦加快。因此不少单位常用肌电反应和呼吸变化作为镇痛效应的客观指标之一。面针“肺”透“膺乳”,“大肠”透“胃”或“心”,“大肠”透“胃”二组穴位能使因疼痛刺激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实验针灸学中对针刺镇痛效应实验的观察,对针刺作用的特点有几点体会,现总结如下。1方法与结果1.1实验方法和步骤本实验是通过针刺大鼠足三里穴观察针刺的镇痛效应,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1)抓取大鼠(雌  相似文献   

11.
针刺“足三里”:肠运动效应传入途径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针刺“足三里”引起肠运动效应的传入通路中,除了认为神经纤维的传导外,血管因素的作用亦可能参与。为了进一步观察这一效应的传导途径,我们在先前的实验基础上,作了以下的一些实验,进一步探索这一效应的传导途径中血管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大白鼠脑干中央上核传入纤维的来源。将3%WGA-NRP0.05~0.10μl注入11只大白鼠的中央上核内。标记细胞出现于缰外侧核内侧部、下丘脑后区、脚间核外侧亚核、中缝背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舌下神经前置核、背侧旁正中核、背侧旁巨细胞网状核、中缝大核和小脑顶核。为研究中央上核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刺镇痛传八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敬师  袁斌 《针刺研究》1989,14(1):135-137
本总结了我们研究室自一九七九年以来关于针刺镇痛传入纤维的一系列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三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一、应用成年猫20只,在硬脑膜外分别切断三叉神经根和三又神经三大分支的神经根,藉神经纤维的溃变,观察三叉神经及其分支与中枢神经系的联系。二、三叉神经三大分支的纤维,在脑干内均分布于三叉神经主感觉核,脊束核和第一、二段颈髓的后角灰质内。此外,上、下颌神经的纤维还在脑干的某些平面,分布于  相似文献   

15.
关于针刺镇痛信息(AAI)传入神经纤维类别的问题存在三种观点;以最粗的Ⅰ类纤维为主;以细的Ⅲ、Ⅳ类纤维为主;以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为主。迄今仍有争议。澄清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有关研究进展,对此进行了讨论。Ⅰ类纤维传导AAI的作用七十年代初,有人以人小腿三头肌的H反射为指标,在连续刺激胫神经不断兴奋Ⅰ类纤维的条件下,观察到全身各处皮肤痛阈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从而,认为AAI可能主要由Ⅰ类纤维传入。但是,吕国蔚等在猫、兔足三里穴的研究表明:仅兴奋Ⅰ类纤维大都无镇痛效应。用仅能兴奋Ⅰ类纤维的弱电针刺激,也不能影响脊髓背角或丘脑内侧核群的痛敏细胞放电。晚近仍可见到一些认为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93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 min、10 min、20 min、30 min 及起针后30 min、60 min、1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原发性痛经患者从针刺5 min至起针后120 min与针刺前即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 min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等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的病人为对象,观察到面针穴(肝透胆穴)有明显的促使肝胆汁泌泄的作用,与其它三组体针穴位相比,尤为不同的是面针刺激有非常明显的效应,后效应长达50分钟以上;在经腹结扎输卵管术和胃大部切除等手术中,观察到面针麻醉的优良率明显优于体针麻醉。上述临床观察的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以家犬为实验动物的面针镇痛效应的观察中,只获得86.5%的优良率,而面针的镇痛效应,可以被2%普鲁卡因封闭两侧三叉神经节节后纤维而消失,提示三叉神经是面针刺激信息传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 引言我国独创的针麻已经成为一种麻醉办法在临床中应用。针麻效果确有能达到象科教电影和示范表演那样的优秀的麻醉水平.可是,总的说来现在针麻的镇痛效果,还不够满意,影响着针麻的进一步普及推广. 尽管针麻镇痛不全,但是针麻的诞生促进了人们对疼痛的研究兴趣,促进了人们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以大鼠和家兔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气功师及气功信息治疗仪对大鼠及兔的镇痛效应。结果表明,对动物的镇痛效应,似与动物的外气接受部位有关;且不同气功师发放的外气在性质、功能及镇痛机理上亦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20.
针灸的发展取决于临床疗效,据不完全统计,针灸对300余种病证,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100余种病症有较高的疗效。从60年代开始,针灸技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为主要特徽。近十年来在针灸效应的实验研究中,又有新的进展。一、在消化系疾病的实验研究中,已普遍的应用X线、胃肠电图、超声波等方法,对胃肠形态蠕动进行观察,认为针刺对消化道的蠕动有调整作用,当消化道处于紧张状态可使之缓解,处于松弛状态可使之收缩。对胃,肠等各种分泌机能也有良性调整作用。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液酸度下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