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邹桂舟  郜玉峰  叶珺 《安徽医药》2012,16(4):519-520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治疗组:继续接受拉米夫定100mg·d-1治疗,全程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1;对照组:拉米夫定100 mg·d-1和阿德福韦酯10 mg·d-1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阿德福韦酯10 mg·d-1,疗程96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48周,96周时肝功能ALT、AST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对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拉米夫定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用阿德福韦酯或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45例:阿德福韦酯10mg/d,拉米夫定100mg,1次/d,连续服用48周;B组35例:阿德福韦酯10mg,1次/d,连续服用48周。动态观察2组患者血清HBV DNA、HBeAg/HBeAb和肝功能(ALT、TBiL)的变化。结果 A组在12周时ALT、TBiL的复常率明显高于B组,而24周、48周两组ALT、TBiL复常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48周时HBeAg转阴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给予阿德福韦酯或联合拉米夫定均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疗效,但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0~12周:实验组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d,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13周~48周:两组均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后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DNA水平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时,试验组HBVDNA下降水平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12周、24周时,试验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8周时,两组HBVDNA、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ADV安全性好,可有效抑制HBVDNA复制。  相似文献   

4.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3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耐药情况。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mg,对照组32例给予拉米夫定片0.1g,两组均为1次/d,服用48周。治疗24周和48周后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的阴转率及血清学转换率、HBV—DNA定量、HBV—YMDD变异株。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肝功能再次异常,无耐药情况发生;对照组在治疗24周后肝功能轻度反弹,且出现病毒变异株。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耐药率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干扰素组和替比夫定组,干扰素组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观察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和正常化率及血清HBsAg、HBeAg和乙肝病毒(HBV) DNA的含量及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24周和48周ALT和AST的含量及血清HBsAg、 HBeAg和HBV DN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P <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降低量更显著;ALT和AST正常化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显著增加( P <0.01),而替比夫定组治疗后的增加量更显著。结论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比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捷  曾友志  龙云  夏小燕 《医药导报》2009,28(3):332-333
[摘要]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给予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8226;d 1,对照组70例,给予进口阿德福韦酯片10 mg&;#8226;d 1,qd,po;疗程均为104周。定期检测两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聚合酶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12,24,52,78,104周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国产与进口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成本间差异有显著性。国产阿德福韦酯是较为经济、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阿德福韦酯联合天晴复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新途径,选用阿德福韦酯与天晴复欣联合应用,把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阿德福韦酯和天晴复欣联合治疗,另一组仅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率和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乙型肝炎病毒氧核糖核酸(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德福韦酯联合天晴复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8.
郑为旺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05-180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单药治疗失败的CHB改用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阿德福韦无效或复发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3例,HBV DNA≥105 copyies/ml,血清ALT升高,血清总胆红素<66μmol/L,改服替比夫定600 mg,每日1次.结果:服用24周后,肝功能明显好转,换用替比夫定后的24周平均下降(2.2±0.22)Log10;HBV DNA阴转率63.7%,HBeAg阴转率30.3%,HBeAg血清转换率15.2%,ALT复常率75.8%.治疗过程中除1例男性患者出现一过性的CK升高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比夫定对于服用阿德福韦无效或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每周1次皮下注射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和AS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HBV DNA、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的临床试验,选择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各53例.完成24周和48周治疗时,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评价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4周时,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组血清HBV DNA水平,平均下降2.39 lg拷贝/mL,病毒应答率为5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为55%,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治疗48周时,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组血清HBV DNA水平平均下降2.71 lg拷贝/mL,病毒应答率为66%,ALT复常率为54%,显著优于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组治疗后血清HBeAg阴转率、 HBeAg血清转换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拉米夫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拉米夫定耐药的HBAeg(+) 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可在病毒学及生物化学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3组,ADV+LAM组(A组)38例,给予ADV 10 mg/d联合LAM 100 mg/d口服;ADV组(B组)42例,ADV 10 mg/d口服;LAM组(C组)22例,LAM 100 mg/d口服,分别于完成24、48和72周治疗时,观察血清HBV 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48、72周A、B组HBV DNA水平较C组均显著下降(P<0.01),HBV DNA阴转率较C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治疗24、48、72周A组和72周B组ALT复常率较C组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48、72周A组HBV DN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72周HBV 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1)。三组血清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新的变异率低于C组(P<0.05),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与换用恩替卡韦(ETV)挽救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拉米夫定治疗失败的CHB患者52例分为两组,31例接受ADV(10mg/d)联合LAM(100mg/d)治疗(ADV联合组),21例给予ETV(1mg/d)治疗(ETV组),治疗至72周,观察24、48、72周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V DNA载量、血清学标志及病毒学突破情况。结果①ADV联合组和ETV组治疗24周时的生化学应答率分别为61.3%和57.1%,治疗48周时分别为74.2%和66.7%,治疗72周时分别为80.6%和76.2%。两组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72周时两组HBV DNA阴转率分别是71.0%和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48周时,ADV联合组和ETV组的血清HBV DNA较基线下降的平均水平相似(分别为-2.0、-2.1,-2.4、-2.3log10copies/mL),治疗72周时,ADV联合组的HBV DNA下降更加明显(-4.4、-2.4log10copies/mL,P<0.05)。治疗72周时两组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发生病毒学突破。③治疗72周时两组有5例HBeAg阴转,其中2例HBeAg血清转换,3例HBeAb阴性。两组的血清学转换率均较低。结论在拉米夫定耐药CHB患者中,ADV联合组和ETV组治疗72周,两组生化学应答及24、48周的抗病毒效果相似,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至72周,ADV联合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ETV组,且ADV联合组治疗的患者病毒学突破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14.
赵文莉  贺新祥  胡勤明 《中国药师》2014,(10):1741-174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挽救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1例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以ADV 10 mg·d^-1+LAM 100 mg·d^-1联合治疗48周;对照组采用ADV 10 mg·d^-1+LAM 100 mg·d^-1联合治疗4周,后单用ADV 10 mg·d^-1治疗4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载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肝功能及基因型耐药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4周、48周HBV DNA水平和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2周和24周 HBV DNA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36周和48周HBV DNA转阴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和48周时,观察组血清HBeAg阴转率为26.1%、33.3%,血清HBeAg/抗-HBeAb转换率为8.7%、17.4%,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线水平≥105拷贝/ml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0和2.2%(1/45),对照组1例耐药,患者为rtN236T变异。结论: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ADV和LAM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3种方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YMDD变异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YMDD变异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10mg·d^-1)治疗48周,B组采用ADV(10mg·d^-1)与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100mg·d^-1)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ADV(10mg·d^-1)治疗36周;C组采用ADV(10mg·d^-1)与LAM(100mg·d^-1)联合治疗48周。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其成本-效果。结果 A,B,C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721.8,16922.6,15140.6;以A组为参照,B,C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9064.4,14412.1。A,B,C组HBV-DNA转阴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125.5,15384.2,14334.5;以A组为参照,B,C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61580.0,16400.0。A,B,C组HBeAg/HBeAb转换率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092.8,4943.5,57873.8;以A组为参照,B,C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08992.0,108991.7。A组出现rtA181V和rtN236T各1例,B组rtN236T变异1例。结论 ADV联合LAM治疗方案为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YMDD变异患者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观察。方法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阿德福韦酯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及联合组,对比分析在治疗24、36、48周时各组HBV-DNA转阴率、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sAg转阴率差别。结果在治疗第24周,联合组患者HBV-DNA下降幅度log(3.56±1.16)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在36、48周时,联合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s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对比另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发生YMDD自然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HBVYMDD自然变异发生的可能机理,为CHB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144例HBVDNA阳性、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其YMDD基因序列突变;同时对其进行HBVDNA定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乙肝两对半等相关指标检测,并对患者性别、年龄及上述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4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中,有30例出现YMDD自然变异,变异检出率为20.8%,其中YIDD阳性19例(占63.3%),YVDD阳性8例(占26.7%),YIDD+YVDD同时阳性3例(占10%)。YMDD自然变异组CHB患者年龄明显小于未变异组;HBVDNA定量值在105copies/ml以上的CHB患者易发生YMDD自然变异,而HBVDNA定量低于105copies/ml的CHB患者不易发生YMDD自然变异。CHB患者的性别、HBeAg和抗一HBe状态及肝功能损害程度与YMDD自然变异无关。结论CHB患者中存在HBVYMDD自然变异,低龄和HBVDNA高值的患者易发生YMDD自然变异;自然变异与患者性别、HBeAg和抗一HBe状态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与单用拉米夫定进行比较 ,探讨其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6 8例 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两组分别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 ,30例单用拉米夫定 1 0 0mg,每日 1次 ,共 4 8周 ;38例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联合治疗 ,其中拉米夫定 1 0 0 m g,每日 1次 ,泛昔洛韦 5 0 0 m g,每日3次 ,8周后改为 2 5 0 mg,每日 3次 ,共 2 4周 ,观察至 4 8周。每例病例均有治疗前后系列血清标本检测肝功能、HBVDNA和 HBV标志物 ,分析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明显副反应。联合治疗组 AL T复常时间 (从 1 8周下降 ,2 4周复常 )较单用拉米夫定组 (6周下降 ,1 8周复常 )慢 ,正常 AL T水平两组均持续至 4 8周。联合治疗组 HBV DNA阴转率 85 .6 %好于单用组 77.8% (P<0 .0 5 ) ,HBe Ag/抗 - HBe血清转换率联合组 2 8.9%高于单用组 3.3% (P<0 .0 1 ) ,且可维持至 4 8周。单用组有 6例 YMDD阳性 ,联合治疗组无。结论 与单用组比较 ,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可提高 HBV DNA的阴转率、HBe Ag/抗 - HBe的血清转换率 ,且可维持一段时间 ,减少 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P区基因直接测序方法,进一步了解口服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区发生YMDD变异的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DNAP基因区,通过直接测序方法与Genebank标准序列对比,对107例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进行P区测序。结果:107例慢性乙肝患者YMDD变异率为32.7%,其中YIDD变异17例,YVDD变异15例,混合变异3例。YMDD未变异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变异者;而YMDD变异组治疗前HBVDNA含量显著高于未变异组;YMDD未变异组与变异组之间治疗前的患者性别、年龄和HBeAg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YMDD变异可能与患者治疗前ALT水平和HBVDNA含量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血清HBeAg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