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 3)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6年6月期间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CIN 3患者,按照病理切缘阳性与阴性分组,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病理切缘阳性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CIN 3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与孕次(OR=1.202,95%CI:1.025~1.409)、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学检查(HR-HPV)(OR=2.231,95%CI:1.177~4.230)、术后病检切缘病变点数(OR=1.163,95%CI:1.086~1.247)有关。结论 HR-HPV、孕次、术后病检切缘病变点数均为CIN 3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理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宫颈上皮肉瘤样变Ⅲ宫颈锥切术后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肉瘤样变(CIN)Ⅲ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发生率及再处理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因CINⅢ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37例,回顾性分析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发生率和再次手术的术式评价与复发的随诊结局。结果:CINⅢ的37例患者中,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诊断符合率为78.4%;宫颈锥切术后切缘阳性12例,阳性率为32.4%,其中3例浸润癌、3例为原位癌、3例未见病灶、1例为微小浸润癌;切缘阴性25例,失访7例,其余18例中,11例宫颈细胞学检查(LCT)均为阴性,2例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例为CINⅠ~Ⅱ,1例为CINⅡ~Ⅲ。结论: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是首选,术后切缘阳性的患者仅随诊的风险较大,宜进一步积极处理;切缘阴性有随访条件者可规范定期随访监测疾病变化,否则宜行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后切缘阳性的患者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月经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CIN,术后切缘有累及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INⅠ5例,CIN~Ⅱ22例,CINⅡ~Ⅲ7例,治疗方法分别采用LEEP锥切术(29例)、活检术(5例),对术后病变的持续存在、治疗和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4例中宫颈中度糜烂13例(38.23%),重度糜烂19例(55.88%)。术后复切13例(CINⅠ~Ⅱ16例,CINⅡ~Ⅲ7例),21例复切后病理为炎性组织,1例为CINⅠ,1例为原位癌。术后随访无一例病变复发。结论:高频电波刀治疗CIN安全、有效,切缘阳性可能与宫颈的病变范围有关,术后的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来综合评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Pub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研究CIN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危险因素的文献,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软件.结果 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10篇,病例组348例,对照组16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切缘阳性组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率明显高于切缘阴性组;宫颈腺体累及组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率是宫颈腺体未累及组的4.51倍;术后6个月HPV阳性组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率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HPV阴性组;HIV感染阳性组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率高于HIV感染阴性组;绝经组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率高于未绝经组;年龄≥50岁组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率高于年龄<50岁组.结论 切缘阳性、宫颈腺体累及、术后6个月HPV感染、HIV感染、绝经、年龄≥50岁是CIN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2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锥切术后再处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IN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或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病人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28例CIN普通电刀锥切术后再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将锥切术后的病理与进一步治疗后病理进行分析比较。28例锥切病人中切缘阳性者10例,切缘阴性者18例。再治疗者采用子宫切除术26例(92.86%),宫颈锥切2例。【结果】全组再次术后标本中无病变者16例(57.15%),降级者7例(25.0%),相符者5例(17.85%)。锥切切缘阳性和阴性再次术后的宫颈残存病灶分别为60%(6/10)和33.33%(6/1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锥切术后病理中3例浸润癌(1例腺癌,2例鳞癌),再次术后变为1例阴性,1例降级,1例腺癌深肌层漫润。锥切术后病理中发现5例微小浸润癌,再次术后2例降级,2例转阴,1例相符。20例高级别CIN(6例CIN2~3级、14例CIN3级)术后15%相符,20%降级,65%转阴。【结论】CIN锥切术后为浸润癌者,必须及时处理。术后为微小浸润癌和高级别的CIN、切缘阳性者,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颈锥形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8例经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CIN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108例(LEEP组);同期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CKC)20例(CKC组)。采用对照法,对比研究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术后HPV消退情况,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28例患者术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组比较,二者诊断完全符合74例,占68.51%;术后病理比术前CIN等级升高者15例,占13.89%,术后病理比术前CIN等级下降者19例,占17.59%;CKC组分别为14例(70%)、1例(5.0%)、5例(40%)。术后病理提示LEEP组切缘阳性6例,切缘阴性102例;CKC组术后切缘阳性1例,切缘阴性19例,各组子宫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级别再无升高病例。LEEP组、CKC组治愈率分别为94.4%(102/108)、95.0%(19/20)。术前高危型HPV阳性共101例,术后3个月复查HPV转阴86例,15例术后阳性随访3~12月,定期检查无病变发现。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宫颈锥切术在CIN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双重价值。不仅可完整切除病灶,而且能消毁切缘病灶,对消除宫颈HPV感染作用明显,疗效肯定,简便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Ial期子宫颈癌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发生残余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14例经组织学诊断为Ial期子宫颈癌并接受宫颈锥切术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病灶残余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14例患者的术后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有残余的有81例,病灶残余率为37.9%。残余病灶的分型为:GIN1有12例,CIN2—3有24例,微小浸润癌28例,浸润癌1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锥切标本的切缘状态、锥切方式、是否绝经是Ial期子宫颈癌宫颈锥切标本有病灶残余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锥切标本切缘状态是发生病灶残余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612,95%CI=4.069—33.135,P〈0.001)。结论锥切标本切缘状态是Ial期子宫颈癌宫颈锥切术术后发生病灶残余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病灶近切缘和切缘为阳性的患者需进行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宫颈锥切术用于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对75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患者行阴道镜活检和宫颈锥切术,术后标本送检,计算阴道镜活检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753例患者宫颈锥切术确诊CINⅠ级348例,CINⅡ级172例,CINⅢ级160例,浸润癌45例。阴道镜活检的诊断灵敏度94.24%(655/695),特异度为94.24%(34/58),阳性预测值为95.07%(655/689),阴性预测值为37.50%(24/64)。其中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与宫颈锥切术的符合率分别为95.98%、76.16%、63.13%。结论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CIN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漏诊较多,联合宫颈锥切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Ⅲ并接受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EEP术后标本送病检结果示CINⅢ142例(76.8%),CINⅡ4例(2.2%),CINⅠ8例(4.3%),宫颈浸润癌6例(3.2%),宫颈炎症25例(13.5%)。12例(6.5%)为切缘阳性,其中2例为CINⅢ,4例为CINⅡ,6例为CINⅠ;2例切缘CINⅢ手术治疗,4例CINⅡ及6例CINⅠ者给予观察,术后随访3~9个月CIN病灶自然消退。术后复发8例(4.3%)。16例(8.6%)发生脱痂期出血,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其他并发症。手术时间15~40min,术中出血5~20ml。术后成功妊娠21例,顺产5例,剖宫产7例,早产3例,人工流产6例。结论阴道镜联合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Ⅲ的有效方法,同时可保留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术前经液基细胞检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CINⅡ的50例患者实施宫颈锥切术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证实为CINⅠ或CINⅡ者占98%,2例为CINⅢ,其中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门诊随访1年未发现浸润癌;治愈22例,显效27例,无效1例.结论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势.因此,宫颈锥切术对各级CIN的治疗及预防宫颈浸润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宫颈锥切术治疗的CIN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术后病变残留的CIN的患者(观察组)与60例术后无病变残留的CIN患者(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吸烟史、术前病理分级、病变累及点数量、宫颈转化区分型、术后HPV持续感染均是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受到年龄、绝经、吸烟史、术前病理分级、病变累及点数量、宫颈转化区分型、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影响,易发生病变残留,建议临床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22-4723
目的探讨宫颈电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后病理报告。结果 86例宫颈锥切术患者中17例(19.5%)术后病理检查较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病变级别升高,锥切术后标本中切缘阳性2例(2.3%)均接受了再次手术。结论宫颈锥切术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级确诊手段,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不能代替宫颈锥切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及CIN手术切缘阳性患者的预后。【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262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CINⅡ/Ⅲ患者行CKC的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38例手术切缘阳性术后随访资料进一步分析。【结果】①CKC术后与术前阴道镜活检病理级别对照46.60%(122/262)完全一致,41.9%(110/262)降级,11.5%(30/262)升级,发现早期浸润癌11例,浸润癌3例。49例进一步行全子宫切除术,8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浸润癌1例,早期浸润癌3例,无1例病理升级。②CKc术后手术切缘阳性患者38例,20例选择保留子宫随访,13例本研究随访期间细胞学及HPV检测正常,3例阴道镜活检可见CINⅡ~Ⅲ行全子宫切除(2例为术后1年,1例为术后3年),4例失访;18例切缘阳性选择切除子宫,术后随访15例正常,1例术后一年为V1NⅠ,2例失访。【结论】CKC是宫颈病变诊断的一种简单易行、可靠的方法,对年轻有生育要求及强烈保留子宫愿望CKC手术切缘阳性也可选择保守治疗及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评估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宫颈硬度及宫颈长度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月于我院行宫颈锥切术后半年内的育龄患者50例(锥切组),选取同期确诊为高级别CIN患者50例(CIN组)及宫颈体检正常者50例(正常组),采用SWE技术分别测量各组宫颈四个位点(宫颈内口前、后唇及外口前、后唇)硬度,比较分析各组间宫颈硬度及CL的差异。结果:宫颈锥切术后半年内宫颈硬度无明显变化(P>0.05);正常组宫颈内口硬度高于宫颈外口(P<0.05);锥切组内宫颈内口后唇硬度高于外口后唇(P<0.05);锥切组宫颈四个位点的硬度均高于CIN组及正常组(均P<0.05);CIN组宫颈外口后唇硬度高于正常组(P<0.05);大锥切组宫颈内口后唇及外口后唇硬度均低于小锥切组(P<0.05);锥切组的宫颈长度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SWE技术测得CIN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宫颈硬度增高,宫颈长度缩短,SWE技术可以作为评价宫颈硬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71-1372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宫颈锥切术(包括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冷刀锥切术)治疗的258例CI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9例。对照组行冷刀锥切术,观察组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观察CIN患者手术前后术后转阴率,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宫颈锥切术治疗后,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术后转阴率分别为50.0%、50.0%及58.3%,观察组分别为54.2%、57.8%及68.4%。两组术后转阴率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3±2.2min、13.0±2.9ml、33.8±5.9d,对照组分别为22.2±5.8min、32.2±5.5ml、45.2±6.2d,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阴性转化率较高。其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其发病原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CIN分为3级,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宫颈浸润癌,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LEEP刀宫颈锥切术。术后HPV持续感染是CIN复发的主要原因。本文就40例合并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探讨锥切术后加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应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 (LEEP)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 经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初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 119例患者 ,分为两部分。CINⅠ组 80例 :行LEEP环切术 4 2例 ,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各深 4mm ;宫颈活检钳活检 38例。≥CINⅡ组 39例 :行冷刀锥切 18例 ;LEEP锥切 2 1例 ,锥切颈管组织 15~ 2 0mm ,宫颈组织深度7mm。结果 LEEP用于CINI治疗 ,3个月后细胞学检查 ,病变持续率为 4 .8% ,明显低于宫颈活检钳组 (31.6 % ) ;LEEP锥切术 ,手术时间 (12± 4 )分钟 ,较冷刀切 (35± 7.8)分钟短 ,术中出血少于冷刀切 (P <0 .0 1)。术后 3个月行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LEEP可用于CINI的活检及治疗 ,适用于CINⅡ、CINⅢ的锥切治疗。  相似文献   

18.
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最佳诊断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在我院诊断为CIN的45例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学,高危HPV检测,术前宫颈多点活检,宫颈锥切(包括传统锥切和LEEP刀切除)病理诊断,术后组织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胞学检查存在假阴性率约2.22%(1/45),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约77%(7/9)为高危HPV阳性,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约92%(25/27)为高危HPV阳性,术前宫颈多点活检的过低诊断率为20%,漏诊浸润癌5例,宫颈锥切病理诊断后过低诊断率降至0%,无浸润癌漏诊.结论 经宫颈细胞学结合高危型HPV检测的筛查指导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宫颈锥切病理诊断中减少对宫颈癌及CIN的过低诊断,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120例宫颈锥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素珍  李颖 《天津护理》2009,17(1):20-21
宫颈锥切术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已有上百年的历史。60年代后,随着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的开展,锥切术应用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越来越多,宫颈锥切术在宫颈病变的治疗及诊断中又显示重要价值,尤其对年轻患者。我病房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CIN患者1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CINⅢ级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宫颈锥切组、电刀锥切组、冷刀锥切组各6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锥切组织大小、切缘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宫颈锥切组、电刀锥切组手术时间[(19.58±3.02)、(20.98±3.58)min]低于冷刀锥切组[(31.13±5.18)min],术中出血量[(6.35±3.97)、(14.50±4.19)mL]低于冷刀锥切组[(32.72±9.73)mL],改良宫颈锥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刀锥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宫颈锥切组术后出血率(0)、宫颈粘连发生率(0)均低于电刀锥切组(13.3%、18.2%)和冷刀锥切组(31.7%、20.4%)(P0.05);3组宫颈锥切组织的锥体高度、切缘阳性率、术后发热率以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宫颈锥切术可达到与常规宫颈锥切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降低术后出血量、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