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脑梗死后头晕、头痛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320例脑梗死后头晕、头痛伴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清脑颗粒10 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10 mg,1次/晚,睡前口服.连续给药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的VAS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头痛、头晕及失眠的整体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99、18.00,P均<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1.9%与21.3%,86.9%与77.5%;x2值分别为4.630、4.803,P均<0.05).结论 川芎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头晕、头痛伴失眠的症状,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黛力新每日2片,早晨、中午各1次;服西比灵5mg,每晚1次。对照组只服西比灵5mg,每晚1次。结果:治疗组能显著减少头痛发作次数(P<0.05),显著减轻头痛程度(P<0.05),缩短头痛发作持续时间(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西比灵,且无严重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素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成人偏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20 mg/次,2次/d;川芎素片组:给予川芎素片20 mg/次,2次/d;联合治疗组:给予川芎素片10 mg/次,尼莫地平10 mg/次,均2次/d。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川芎素片组总有效率为60.00%;尼莫地平组总有效率为73.33%;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川芎素片治疗成人偏头痛疗效良好,安全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脑心通胶囊3粒.次-1口服,3次.d^-1;西比灵每晚5 mg口服,1次.d^-1,治疗2个月。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每晚5 mg口服,1次.d^-1,治疗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EMbase(1974—2007.6)、PubMed(1966~2007.6)、VIP(1989~2007.6)、CNKI(1979~2007.6)和CBMdisc(1978~2007.6),收集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氟桂利嗪)比较治疗偏头痛的所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使用RevMan4.2.7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包括5个RCT,3个半随机对照试验。Mata分析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比较,其总有效率[RR=1.07,95%CI(1.00,1.15),P=0.06]、头痛持续时间[WMD=1.33,95%CI(-0.87,3.52),P=0.24]、头痛发作次数[WMD=0.93,95%CI(-1.00,2.86),P=0.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个研究报告,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比较,两组脑部ACA[WMD=3.70,95%CI(-3.46,10.86)]、MCA[WMD=0.60,95%CI(-10.37,11.57)]、ICA[WMD=3.40,95%C1(-4.35,11.15)]、DCA[WMD=-2.30,95%CI(-9.52,4.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有效,在总有效率、头痛持续时间、脑部血流量方面与西比灵疗效相似,但按现有证据,尚不能认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优于西比灵。由于本系统评价纳人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且例数较少,因此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2001年12月收治的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复方木尼孜其颗粒6 g,口服,3次/d;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口服,1次/d。治疗前后进行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及4级瘙痒度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6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效果优于单用西替利嗪片。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联用治疗偏头痛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跃杭 《临床荟萃》1999,14(18):844-845
近年来,笔者对本院76例偏头痛患者,在用尼莫地平治疗基础上联合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对照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6例均为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男30例.女46例,平均年龄34岁。病程1~10年。其中基底型偏头痛7例,普通型偏头痛69例。发作频率>4次/月10例,2~4次/月42例,<2次/月2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无显著差异。尼莫地平联用养血清脑颗粒组(治疗组),单用尼莫地平组(对照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35例。 1.2 诊断标准 ①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有关诊断标准及中国六城市偏头痛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确诊;②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头颅CT或MRI正常;③无高血压及甲亢病史,无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方法 选取84例偏头痛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组联合应用百乐眠胶囊.结果 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偏头痛失眠症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偏头痛失眠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联合应用百乐眠胶囊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黛力新联合西比灵与单独使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西比灵(对照组)组每晚服用西比灵5mg;黛力新联合西比灵组(治疗组)在服用西比灵基础上服黛力新每日两片,早晨、中午各一片。结果黛力新联合西比灵组能显著减少头痛发作次数(第4周P〈0.05,第8周P〈0.01),显著减轻头痛程度(第2周P〈0.05,第4周P〈0.01),缩短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第2、4、8周均P〈0.01)。结论黛力新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比灵,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天丸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其中男16例、女28例,服用正天丸(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6g,3次/日;西比灵(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10mg,每晚睡前服1次;连续服药30天。对照组45例,其中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39岁。服用西比灵10mg,每晚睡前服1次,连用30天。服药1月后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轻(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纽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5±10小时和14±15小时,治疗组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天丸与西比灵联合有协同作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头皮针、梅花针、拔罐放血并口服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64例偏头痛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梅花针加拔罐放血并口服西比灵治疗。对照组单服西比灵。结果 两组比较有极显差异,(P<0.001)。结论 采用头皮针、梅花针点刺太阳穴后拔罐放血并口服西比灵优于单服西比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托吡酯片治疗老年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1~80号,将单数归为对照组,双数归为观察组,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托吡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托吡酯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于治疗4周结束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时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4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托吡酯片治疗老年偏头痛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组及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88.6%)明显高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81.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优于单独服用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4.
养血清脑颗粒+西比灵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约为14.60%。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我院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西比灵治疗72例偏头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阚升律  田娟  方瑞忠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3):1757-1758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10mg口服,每晚1次,肠溶阿斯匹林25mg/次,3次/d,10d为1疗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情况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较对照组快,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显效快、有效率高、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川芎清脑颗粒配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对脑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后,两组的PCA、ACA、BA、MCA、VA血流速度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β-EP、5-HT、NO水平均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配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对于改善脑动脉血流情况具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阚升律  田娟  方瑞忠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57-1758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10mg口服,每晚1次,肠溶阿斯匹林25mg/次,3次/d,10d为1疗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情况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较对照组快,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显效快、有效率高、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西比灵对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15 1例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成A、B两组 ,A组 71例 ,给西比灵 5mg ,qd ;B组 80例 ,给西比灵 10mg ,q12h ,疗程 4周。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91.5 % ,B组为 92 .5 %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 ,无显著差异 ;B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A组。结论 用西比灵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效果显著 ,增加剂量似无提高疗效的作用 ,反而使副作用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5~10mg口服,每晚1次,肠溶阿斯匹林25mg/次,3次/d,10d为1疗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情况及半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高压氧治疗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较对照组快,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管性头痛显效快、有效率高、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杨树军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76-1278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经确诊的慢性紧张型头痛76例,其中轻度20例,中度47例,重度9例。伴颅周压痛44例(57.89%),伴抑郁、焦虑41例(53.95%)。同时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0 g tid,西酞普兰20 mg qd(年龄〉65岁10mg qd),治疗12周并随访2个月。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疼痛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76例治疗12周,头痛治愈28例,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74%。44例伴颅周压痛者治愈2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93.18%。41例伴抑郁者治愈8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92.68%;伴焦虑者治愈9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95.12%。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