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12 0例诊断为UAP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6 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 ( 10mg/d ,Qd) ,疗程 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查血脂 ,对比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 ,并对临床心脏事件做随访登记 ,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相似 ,治疗后辛伐他汀组TC、LDL -C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 ;治疗组心绞痛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UAP患者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血脂水平 ,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患者早期使用早期受益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31-1232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稳定型心绞痛(AS)之间的临床综合征[1],又称梗死前综合征,临床表现严重,易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有效地控制UAP的发作对于患者的预后及其重要。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1月期间采用辛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U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辛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连服8周。疗程结束后观察心绞痛控制情况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后血清TC和TG明显下降,治疗组的心绞痛控制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辛伐他汀联合治疗UA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联合维利斯达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维利斯达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探索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一般疗法和一般疗法加辛伐他汀联合维利斯达治疗,连用14d,观察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辛伐他汀联合维利斯达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一般治疗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维利斯达可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观察6个月后所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QTd、心率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QT间期最大值(QTmax)、QT间期最小值(QTmim)的变化。结果:两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QTmax和QTd、QTc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辛伐他汀组减少尤其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显著QTd增加,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d,从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2组均予抗缺血、抗凝等基础治疗,从入院第1天起,治疗组予阿司匹林0.3 g/d,分早晚2次口服,辛伐他汀60 mg/d,早20 mg,晚40 mg.对照组阿司匹林75 mg/d,辛伐他汀20mg/d,均于每晚顿服.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凝血相关指标(PT、APTT、PC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后(4.9±0.3)周/次,低于治疗前(15.1±1.0)周/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22,P<0.01),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后(6.00±0.78)周/次,低于治疗前(15.1±1.3)周/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2,P<0.01),治疗前后2组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12.70±1.20)与(3.10±0.20)min]、[(12.20±1.00)与(5.20±0.30)min],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缓解状况治疗组较显著.治疗前后治疗组CRP(5.07±0.91)mg/L,明显低于治疗前(12.35±3.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28,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抗缺血、抗凝等经典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较大剂量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2次/d,辛伐他汀20mg,每晚顿服,疗程7d。结果 显效793%,有效19%,总有效率98.3%。结论 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UA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心绞痛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安慰剂组),B组(辛伐他汀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常规酶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与用药2、4和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P〈0.01,P〈0.01)。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B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浆TC含量与用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B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降低与血浆TC含量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sCD40L的水平,对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连用14 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 150 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对照组加用普通肝素维持静脉滴注,连用5 d.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片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1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曲美他嗪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片,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观察患者半年中心绞痛发作的情况以及2年内进展为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 联用曲美他嗪片治疗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进展为心肌梗死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片能对抗交感毒性作用,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维持跨膜钠-钾泵的正常转运功能,减少细胞内酸中毒以及钙超载,维持缺血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和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从而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冠心病(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1周内经2次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且运动持续时间变异低于10%的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40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曲美他唪20mg,3次/d,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行平板运动试验,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用药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②每周硝酸甘油片的用量;③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④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⑤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⑥运动持续时间;⑦总工作量。结果曲美他嗪应用12周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片的用量明显下降(P〈0.05),而对心率及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前相比,运动耐量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及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曲美他嗪能增加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心肌缺血,且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3.
卢思稼 《临床医学》2011,31(2):12-13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22例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而葛根素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观察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病情加重进展为心肌梗死的病例数。结果加用葛根素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两组进展为心肌梗死的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P〉0.05)。结论葛根素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故有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改善患者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运动诱导型心肌缺血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药物治疗或外科治疗后仍有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在原有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加用EECP治疗,30个小节为1疗程,每个治疗小节持续1小时,每天1个治疗小节。每疗程前、后分别做平板运动试验。观察EECP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基准期和治疗结束时的心绞痛次数;②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③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④运动后ST段下降0.1mv所需的时间;⑤运动持续的时间。结果 患者每天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明显降低(P〈0.01);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乘积轻度变化(P〉0.05);明显延长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的时问、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时间及运动持续的时间(P〈0.05)。结论 EECP治疗可以减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绞痛次数,延长其园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肝素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将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两组进行比较分析。A组:肝素加运动,共10例患者,按标准方法进行20次踏车运动试验,每次踏车运动前20分钟静脉注射肝素钠5000U;B组:单独肝素组,共10例患者,进行皮下注射10次,每次肝素钠10000U,试验期间不做运动试验。全部患者在第1次应用肝素前24小时和最后1次应用肝素后24小时均行症状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在A组,运动总时间从7.13±0.89分钟(x±sx,下同)增加到11.67±1.04分钟(P<0.001),最大血压心率乘积从2404.00±312.00kPa/min增加到3182.00±495.00kPa/min(P<0.001),而B组上述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肝素配合运动能够加速侧枝循环的建立,而单独应用肝素则无此作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可始动肝素再生血管的作用。本试验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新的、有效的、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Myocardial ischemia is a metabolic problem involving reduced delivery of oxygen to cardiac mitochondria, resulting in less ATP formation, acceleration of glycolysis and production of lactate and H+ by the cell. Traditional therapies for ischemia aim at restoring the balance between mitochondrial ATP production and breakdown by reducing the need for ATP via suppression of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contractility, or by increasing oxygen delivery via increased myocardial blood flow. Despite optimal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hemodynamically oriented drugs (β-adrenergic receptor antagonist, Ca2+ channel antagonist and nitrates), many patients continue to suffer from angina. Thus, there is a need for anti-anginal drugs that act directly on cardiomyocytes to lessen the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duced by ischemia and reduce the symptoms (chest pain and exercise intolerance). Ranolazin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improve exercise time to angina or 1 mm of ST-segment depression in a manner similar to currently approved drugs, but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heart rate or blood pressure at rest or during exercise. In two Phase III trials, ranolazine improved exercise tolerance and reduced the frequency of angina attacks in chronic severe angina patients when administered either as monotherapy or on a background of atenolol, amlodinine or diltiazem. At present, ranolazine is under review for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pproval and, if approved, it will represent the first drug of its class in the USA.  相似文献   

17.
赵强  陈国伟 《新医学》2004,35(8):461-463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MMP) 2和 9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2 5例稳定型心绞痛 (stableanginapectoris,SAP)患者、 4 5例UAP患者发病第 1、 3、 5、 7、 10日血清MMP 2 ,MMP 9水平 ,并对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AP患者起病 1~ 7日 ,血清MMP 2 [(4 13± 5 1) ,(4 85± 5 2 ) ,(4 5 6± 4 3) ,(4 33± 5 0 ) μg/L],MMP 9[(818± 16 6 ) ,(771± 182 ) ,(72 9± 2 2 ) ,(70 3± 180 ) μg/L]持续维持在高水平 ,与SAP患者 [(36 9± 4 2 ) ,(6 31± 12 7) 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为P <0 0 1)。UAP患者的MMP 2、MMP 9的峰值浓度分别在第 3日、第 1日 [(4 85± 5 2 ) μg/L ,(818± 16 6 ) μg/L],两者自第 7日开始下降 ,至第 10日降至SAP患者水平。UAP组的血清MMP 2、MMP 9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 (r =0 6 3,r =0 6 2 ,均为P <0 0 1)。结论 :血清MMP 2、MMP 9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判断指标 ,有助于UA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远期心脏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7例,分别检测血浆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2年,观察不同血浆MPO水平患者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5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247例患者按血浆MPO水平行二分位数法分组分为MPO> 320 mg/L组84例和MPO≤320 mg/L组163例,血浆MPO> 320 mg/L者MACES发生风险明显增加(HR=1.67,95% CI:1.32~2.57,P<0.05).血浆MPO与hs-CRP浓度成正相关(r=0.132,P<0.05).结论 血浆MPO浓度能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独立预测长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子中,hs-CRP与血浆MPO浓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胡丽  张雅丽  王娜  余敏 《护士进修杂志》2016,(24):2212-2215
目的探讨舒心养气功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2例伴有焦虑症状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舒心养气功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绞痛症状评分量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焦虑症状、心绞痛症状和满意度等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症状评分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心养气功能有效缓解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与常规护理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