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7例AP患者中,重症AP(SAP)41例,轻症AP(MAP)66例。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6、PAF水平,并与对照组6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结果MAP组、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O.01);SAP组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均高于MAP组(P〈0.01);MAP组、SAP组血清TNF-α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66,P〈0.01;r=0.69,P〈0.01);两组血清TNF-α与PAP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r=0.58,P〈0.01);两组血清IL-6与PAF亦呈显著正相关(r=O.56,P〈0.01;r=0.55,P〈0.01)。结论检测AP患者血清TNF—α、IL-6、PAF水平对患者疾病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的早期救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处理对用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的救治效果。方法:杂种犬18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9)及治疗组(n=9),观察第一组存活情况,谷丙转氨酶(ALT)、血淀粉酶(AMY)、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结果:(1)治疗线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腹腔海水浸泡后两组血ALT、AMY、BUN、CK、ET、TN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术后24h治疗组水平均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海水浸泡可引起机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早期及时合理救治是提高机体伤后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患者在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以进-步探讨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本院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患者34例(肾衰组),体检健康者22例(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钾离子(K+)、二氧化碳结合力(CO。CP)及IL-6浓度,并测定患者少尿期和多尿期的24h尿量。[结果]①肾衰组少尿期血浆BUN、Cr、UA、K’、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C02C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多尿期血BUN、Cr、UA、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02C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K’浓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患者多尿期24h尿量、血COzCP浓度明显高于少尿期(均P〈0.01),血BUN、Cr、UA、K’、IL-6浓度明显低于少尿期(均P〈0.01)。③患者治疗前血浆IL_6浓度与24h尿量呈负相关(r尿量-0.616,P〈0.01),与血BUN、Cr浓度呈正相关(rBUN-0.407,P〈0.05,rCr0.637,P〈0.01)。[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浆IL~6浓度高于正常人。血浆IL-6合成分泌失调可能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5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分为3组,mAlb正常组0~30mg/L,mAlb 31~100mg/L组和mAlb〉100mg/L组。定量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CysC、肌酐(Cr)、尿素氮(BUN)、α1-MG的浓度。结果 mAlb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尿病患者的血CysC和尿α1-M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并随着mAlb的上升而升高。血CysC和尿α1-MG的阳性检出率在3组糖尿病患者中均高于BUN和Cr(P〈0.05)。血CysC和尿α1-MG联合检测,其阳性检出率在mAlb正常组中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功能早期病变(患者mAlb〈100mg/L)的糖尿病患者中,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为血CysC联合尿α1-MG〉尿α1-MG〉血CysC〉BUN〉Cr。结论血CysC和尿α1-M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较Cr和BUN更有意义,联合检测血CysC和尿α1-MG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来阐明中药方剂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1例AP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5例,B组1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内科综合治疗,A组同时加用清胰汤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AP患者血清中TNF-α、PAF的水平;并以13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TNF-α、PAF的水平作为对照。结果B组AP患者血清中TNF—α、PA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组AP患者血清中TNF-α、PAF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清胰汤可以降低AP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TNF—α、PAF水平,中和细胞因子是其治疗AP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小于胎龄儿尿微量蛋白(SGA)和血BUN、Cr的变化探讨尿微量蛋白在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肾脏损害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小于胎龄儿组新生儿40例(足月小样儿组20例,早产小样儿组20例),对照组分别为40例足月适于胎龄儿、3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于生后48h内留取新鲜尿液检测尿微量蛋白: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 D-氨基葡萄糖苷酸酶(NA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采静脉血检测血BUN、Cr.结果 足月小样儿组与足月适于胎龄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尿TRF、IgG 、血BUN、Cr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小样儿组与早产适于胎龄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TRF、IgG 、血BUN、Cr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足月小样儿组与早产小样儿组比较:尿α1-MG、β2-MG、NAG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尿TRF、IgG和血BUN、Cr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小于胎龄儿尿微量蛋白水平有明显变化,可以作为新生儿宫内发育不良肾脏损害早期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0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者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6、10d,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O.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蛋白C(PC)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后两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术后2、8、24、48和72h亚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小板计数,并留取肝、肺组织分别检测各组动物组织PC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CLP后8~72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C mRNA表达显著下调(P均〈0.01),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提高脓毒症大鼠PC mRNA表达水平(P均〈0.01)。CLP后2h模型组动物肝、肺组织TNF—α mRNA表达均迅速升高并持续至伤后24h(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肝、肺组织TNF—α mRNA水平(P〈0.05或P〈0.01),术后24h均恢复至伤前正常范围。模型组动物CLP后8~72h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减少,血必净治疗组较模型组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从基因水平影响脓毒症动物组织PC和TNF—α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9.
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翼  吕新生  李小荣  陈道瑾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061-1063,1067
【目的】探讨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为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将3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甘遂组和对照组,观测和对比两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临床指数、APACHE Ⅱ和Balthazar CT评分。【结果】①血清TNF-α、IL-6入院时两组无明显差别;入院后d3,d7,d14甘遂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正常时间、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甘遂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③APACHE 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评分:入院时两组无明显差别;甘遂组入院后d3,d7,d14 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入院后14 d Baltharzar CT分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甘遂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⑤中转手术率、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遂对TNF-α、IL-6水平的过度升高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甘遂治疗sAP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宁银河 《临床医学》2013,33(8):96-97
目的 研究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近年收治的窒息合并肾损害的新生儿90例,其中研究组45例给予降颅内压、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吸氧等积极对症治疗,研究组4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小剂量多巴胺,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Cr和血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及治疗7 d后,研究组血BUN水平和血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上,研究组有效率(62.2%)及总有效率(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17.8%)(P〈0.01).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肾损害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缺血、缺氧状况,促进肾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是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维东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14-101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炎性反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诊断为室间隔缺损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28)。实验组用乌司他丁按1.2万U/kg计算用药量,一次性加入预充液中;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结束后1h(T2)、4h(T3),24h(T4)等时点采集血样,检测炎性介质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CPB前炎性介质和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炎性介质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CPB后各时点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T3时点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T4时点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T1相比,两组T4BUN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4BUN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术后IL-6、TNF-α、IL-8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同时对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免疫调理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治疗,而治疗组(1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疗程为7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Marshall标准的MODS评分(Marshall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统计患者ICU住院天数以及28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与Marsha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d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arshall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d后,治疗组血清TNF-α与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7d后,治疗组CD14^+单核细胞HIA—DR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病死率对照组为40%,治疗组为37.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改善MODS患者的免疫机能,缩短ICU的住院时间,但研究结果显示未能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干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重度AOPP引发MODS患者46例,临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4)、乌司他丁干预组(n=22),同步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n=2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治疗组与乌司他丁干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乌司他丁干预组血清TNF-α、IL-6的降低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1),而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乌司他丁干预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痊愈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结论TNF-α、IL-6及IL-10等细胞因子参与重度AOPP引发MODS患者的病理过程;乌司他丁干预能明显降低重度AOPP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降低并发MODS的重度AOPP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SR)预后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重症感染合并SI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30万U微泵静脉注射,每12h1次,连续应用7d。比较2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和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d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病死率显著降低(均P〈0.05)。血清hs—CRP、TNF—α含量: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人重症感染合并SISR患者机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减少炎症介质对机体的侵袭,改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02-1104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治疗组(A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C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B组则40mg/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FBG、SCR、BUN及TC、TG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B组TNFld、SCR、BUN及TC、TG均低于C组(P〈0.05或P〈0.01),且B组TNF-α、SCR及BUN优于A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DN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达到对DN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7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8例,采用SSC经典治疗;治疗组84例,在SSC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TNF-α,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观察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感染病程和ICU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上述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①2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治疗后外周静脉血HLA-DR表达率明显升高,血清IL-6、IL-10、TNF-α含量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感染病程及ICU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的免疫调节治疗能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免疫失衡状态,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并降低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及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但对感染病程及ICU住院天数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韩娟  付永萍  封志纯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646-3648
目的:评价大黄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保护作用,通过检测肠黏膜组织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探讨大黄的保护作用是否与降低肠组织PAF、TNF-α浓度有关,为应用大黄防治NE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新生2d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NEC模型+大黄煎剂)、B组(NEC模型+生理盐水)、C组(正常对照)3组,均行母乳喂养。制模成功后A组连喂3d大黄煎剂,B组喂等量生理盐水,5d后所有新生鼠处死,取肠组织作病理评分检查,并检测肠组织中PAF、TNF-α含量。结果:A组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轻,病理评分低于B组(P〈0.01)。A组PAF、TNF-α含量低于B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煎液对新生鼠NEC有非常显著的防治作用,能明显减轻缺氧肠组织的损伤程度,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因其价廉易得,且已经在新生几临床有广泛应用,故可作为临床防治NEC的新手段。[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胸腹重症创伤后凝血功能紊乱发生的相关性与其作用。方法:收集2009-01-2011-12在我院就诊的62例胸腹联合重症创伤患者,对创伤指数≥17分的患者,在就诊同时抽血检查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监测结果相关性分析:D-D与TNF-α之间比较:r=-0.8590,P<0.01;D-D与IL-6之间比较:r=-0.8031,P<0.01;D-D与PAF之间比较:r=-0.8970,P<0.01。PT与TNF-α之间比较:r=0.8852,P<0.01;PT与IL-6之间比较:r=0.8612,P<0.01;PT与PAF之间比较:r=0.9054,P<0.01。TNF-α与IL-6之间比较:r=0.9012,P<0.01;TNF-α与PAF之间比较:r=0.9137,P<0.01。IL-6与PAF之间比较:r=0.9162,P<0.01。结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活化因子均参与了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机制障碍的发生,肿瘤坏死因子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6促进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与活化,进而导致血小板的激活、释放、聚集与大量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针对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活化因子进行早期干预,有可能改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加5%葡萄糖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每日静脉滴注2次,疗程为6 d.分别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1、3、5天检测患者血浆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第1天乌司他丁组的ALT、TBiL和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4、2.02、2.37,P均<0.05),术后第3天乌司他丁组的ALT、ALB和BU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5、2.47、2.57,P均<0.05),术后第5天乌司他丁组的ALT、ALB、Scr和BU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1、2.39、2.82、2.86,P均<0.05).术后第1、3、5天乌司他丁组TNF-a低于对照组,IL-6在术后第1、3天、IL-8水平在术后第3、5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57、2.83、3.02、2.92、2.97、2.87、2.99,P均< 0.05).乌司他丁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t=3.65,P均<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患者术后的肝肾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