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矽肺的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对已诊断的2894例矽肺病例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94例矽肺主要X线表现为:全部病例均有圆形阴影,小阴影聚集846例,大阴影356例,肺门影增大668例,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267例,肺气肿704例,网状阴影721例,矽肺并发肺结核356例。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矽肺的基础,对矽肺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30例0 矽肺患者分别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与高分辨率CT(HRCT),对比研究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在矽肺小阴影影像学中差异。方法选取30例0 矽肺患者,分别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按GBZ70-2002尘肺诊断标准及尘肺诊断标准片阅片,对比观察高仟伏X线胸片与HRCT在矽肺小阴影影像上的差异。结果在摄高仟伏X线胸片诊断为0 的30例矽肺患者中,HRCT发现其中5例影像学改变符合I矽肺诊断标准。结论在中上肺区小阴影的显示上,HRCT明显高于高仟伏X线胸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本文作者收集8例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病例,其中7例为经手术证实病例,1例为典型病例,并分析其X线、CT及部分病例之支气管造影表现。结果:提出先天性肺发育不全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论:根据先天性肺发育不全的X线及CT检查表现,本病多数病例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粉尘职业病的诊断水平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已确诊的31例煤工尘肺患者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煤工尘肺患者主要X线表现为肺内小结节14例,大结节5例,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2例,肺气肿3例,并发肺结核2例,网状阴影2例。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煤工尘肺的基础,对尘肺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X线和CT诊断。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诊治的IPH15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胸片及CT常规检查。其中10例加行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X线和CT影像表现。结果 X线表现:9例表现为双肺小片状阴影或(和)磨玻璃样改变。8例表现为肺内弥漫性分布的片絮状阴影,6例表现为肺内弥漫分布网格影,4例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的粟粒状、结节状阴影。CT表现:6例表现为双肺广泛结节及小片状阴影,5例表现为双肺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 IPH的X线和CT表现多样化,不具有特征性,当l艋床具有反复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和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时,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X线、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CT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报道经支纤镜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5例,复习文献资料,对PAP的X线、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该病X线表现: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阴影,自肺门向外放射呈“蝶翼征”;其中可见弥漫结节样阴影。CT表现:1、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与磨玻璃样改变,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2、蝶翼征。3、支气管充气征。4、铺路石征(Crazy-Paving sign)。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具有上述典型的X线、CT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支纤镜检及肺泡灌洗术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执行的《矽肺X线分期诊断标准》,Ⅲ期矽肺是在Ⅱ期矽肺的基础上产生结节阴影的融合。当融合块状阴影的直径>2cm时,即诊断为Ⅲ期矽肺。以往,多注意在上中肺野外带及锁骨下的典型融合病灶,对肺门旁出现的肺门融合块影,并未引起重视。本文就52例Ⅲ期矽肺融合块影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矽肺患者450例胸部X线片及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矽肺的X线片与CT影像特点,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临床确诊矽肺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片检查,其中258例行CT检查.结果:表现为弥漫小结节影445例,大阴影(斑块)213例,肺气肿360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385例;胸膜增厚257例.结论:大部分矽肺患者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表现,诊断较易,但部分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或有并发症者诊断较为困难,需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王冬富 《临床医学》2006,26(4):51-51
目的探讨矽肺CT与X线平片分析。方法对22例接触矽尘患者进行胸部CR、CT检查。结果CT对弥散性分布矽肺小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钙化,胸膜增厚粘连,肺气肿,气胸,大结节阴影检出率高于CR片。结论在以X线胸片为依据的矽肺诊断中,CT是矽肺诊断中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2例已确诊为矽肺病人的X线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32例中20例螺旋CT显示有多发且分布密集的小矽结节(直径%10mm),而X线胸片显示12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00,P〈0.05);直径〉10mm的融合结节和团块CT共检出12例,X线胸片检出9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5.27,P〈0.05)。CT检出矽肺并发肺气肿11例,X线胸片检出6例;CT检出矽肺并发肺结核5例,X线胸片检出3例;CT检出矽肺并发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大或钙化21例,X线胸片检出15例。结论螺旋CT在矽肺大小结节的显示及并发症的检出上优于X线平片,对矽肺的正确、综合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央型肺类癌临床X线及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类癌临床、X线与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中央型肺类癌临床、X线及CT表现。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20例,痰中带血丝或咯血8例,胸闷11例,胸痛6例,发热12例。胸部平片肿瘤位于右肺14例,左肺7例;阻塞性炎症13例,肺不张5例。12例经CT扫描,支气管狭窄伴肺门区肿块12例,CT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强化。结论:中央型肺类癌影像学缺乏特征性,X线与CT表现仅能提示诊断,术前确诊需经支气管内窥镜活检或经皮肺穿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以下简称IPH)X线征象的认识,减少误诊。材料与方法:对痰或胃液内查到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的22例患者X线表现进行分析。讨论X线表现、临床症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急性肺出血期表现为两肺中下野斑片状、云絮状影,肺门不清晰;肺出血吸收期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隐约可见细网状影;慢性反复发作期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网粒状,毛玻璃状阴影,可发生肺心病。结论:追踪观察X线胸片,多次痰或胃液检查,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可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的胸部影像检查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X线、CT及高分辨率CT(HRCT)资料。结果 773例患者均接受胸部X线检查,78例接受CT检查,2例接受HRCT检查。胸部X线表现未见明显异常685例,占88.62%(685/773);双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等肺间质改变45例,占5.82%(45/773);肺间质改变伴肺门结构模糊28例,占3.62%(28/773);双肺间质改变合并多发斑片状渗出灶15例,占1.94%(15/773)。5例合并胸膜炎(5/773,0.6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轻症患者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及CT动态复查是了解病情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艾滋病(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55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及X线胸片表现。【结果155例来源于AIDS高危人群,有HIV传播途径历史,并有相应的全身及肺部的临床表现,HIV抗体检测均阳性。X线表现为:肺结核24例(43%),其中小片状融合的渗出性病灶及条索影12例,两肺弥漫性小结节影7例,胸内淋巴结肿大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18例(33%),其中两侧肺门及中下肺野网眼状、小片状或斑片状影10例,两肺弥漫性或局限性毛玻璃影8例;细菌性感染7例(13%),其中片状实变影4例,段或叶分布的局灶性实变2例,空洞1例;真菌性感染6例(11%),其中肺间质网状影3例,胸腔积液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的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其高危人群有久治难愈的肺部症状,应首先考虑肺部机会性感染,确断还必须结合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和HIv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出血肾炎综合症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肺出血肾炎综合症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结果 病变时期不同导致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肺门向肺内散在分布的斑点状或片状阴影5例.占83.33%;多发的团状阴影1例,占16.67%;网纹影2例,占33、33%;粟粒阴影1例,占16.67%及其克氏B线2例,占33.33%。结论 本病具有典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认识其影像学表现,熟悉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1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支气管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和CT影像学主要表现分为炎性浸润阴影(5例)、不规则团块影(3例)、实性球形影(8例)及分支管状阴影(5例).其中18例支气管肺囊肿进行了平扫及增强扫描.炎性浸润性肺囊肿影像学无特征性,以病灶实质无强化,临床上反复感染为特点;不规则团块影、实性球形影及分支管状支气管肺囊肿以病灶无强化,病灶周围肺野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条索为主要表现;分支管状肺囊肿以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为特征.结论反复发生的感染灶、病灶周围有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状、条索状影,病灶实质无强化或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的管状病灶应考虑支气管肺囊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性块影的X线表现及其它病变的X线鉴别。材料和方法:收集了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块影,并对其X线表现及病理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球形肺炎18例(20%),机化性肺炎12例(13%),炎性假瘤62例(67%),一般X线表现:炎性块影密度均匀,呈椭圆形或圆形,轻度分叶或局部凸出,也可表现为边缘清楚或部分模糊。结论:通过肺炎性块影的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分析,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炎性块影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胸片在矽肺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职业病防治所确诊为矽肺的X线资料。结果矽肺胸部X线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斑点、小结节影,其特征性改变为矽结节。矽结节常融合成块,易合并结核、肺气肿、气胸、胸膜炎等。结论胸部X线片对矽肺的并发症及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其对NCP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目前收治已确诊NCP的30例患者完整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有无胸部CT异常,并对胸部CT异常阴影的病变分布、形态、密度、位置、分期进行分析。结果:胸部CT扫描发现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阴影。病变分布:单侧单叶(右肺中叶)病变2例(7.14%),单肺多叶病变1例(3.57%),双肺多叶病变20例(71.43%),双下肺病变2例(7.14%),双中下肺3例(10.72%);病变位置:病灶远离肺门,位于周边部位15例(53.47%),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心13例(46.43%);病变形态:病灶表现为斑片状、部分融合呈大片状12例(42.85%),球形11例(39.29%),两者都有5例(17.86%);病灶密度:磨玻璃样改变11例(39.29%),实变11例(39.29%),两者均有6例(21.42%);病变分期:早期11例(39.29%),进展期13例(46.43%),重症4例(14.28%)。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胸部CT影像表现;CT扫描及影像分期有助于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动态评估,可用于临床治疗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