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4例ACS患者、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1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血浆sP选择素和vWF浓度。结果ACS患者血浆sP选择素、vWF浓度均高于SA患者(P<001)及对照组(P<001)。结论sP选择素和vWF水平与ACS的发病过程有关,是ACS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守贵 《山东医药》2009,49(17):84-8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ACS患者(ACS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及26例正常人(对照组)sICAM-1、sVCAM-1、sP选择素水平。结果ACS组血清sICAM-1、sVCAM-1、s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1)。ACS组血清sICAM-1、sVCAM-1与sP选择素呈显著正相关(r=0.432、0.501,P均〈0.05)。结论ACS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和sP选择素共同作用促进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液中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MHR)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接受PCI的12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院内出现MACE组和正常出院组(ND组),比较2组患者的MH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ACS患者发生MACI的关系,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MHR与Gensini评分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HR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患者年龄、高血压、Gensini评分、MHR、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 、脂蛋白(LP)、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ND组(P均<0.05),MHR、LP(a)为A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MH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832,P<0. 05), MHR的预测临界值为9.45,MHR≥9.45的患者1年内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MHR<9.45的患者。结论: 血清MHR与ACS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ACS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危险层次的血浆BNP水平及其与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梗死后心绞痛、再梗塞/梗塞延展、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等)的相关性。方法ACS167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63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48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56例,另健康对照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BNP水平。按UA、NSTEMI、STEMI三个危险层次,与有或无心衰两种情况依次分组与对照组比较,并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作相关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UA组、NSTEMI组、STEMI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82,P=0.0017,P=0.0000)。且ACS三组之间血浆BNP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63)。剔除心衰病例后,不仅UA组、NSTEMI组、STEMI组与对照组相比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42,P=0.0083,P=0.0000)。UA组、NSTEMI组与STEMI组之间差异也仍存在显著性(P=0.0421)。ACS三组中BNP水平,有心衰者显著高于无心衰者(UA组P=0.0411、NSTEMI组P=0.0163、STEMI组P=0.0152)。住院期间BNP水平较高患者中院内MACE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25%vs66.7%);MACE发生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8.13,P=0.0293)。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多变量参数后血浆BNP水平仍与院内MACE独立相关(Wald=10.557,P=0.0042)。结论ACS患者血浆中BNP水平的变化提供了有关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与早期危险分层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尿肽前体(NT proBNP)联合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及3个月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 )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STEMI患者入院时血NT proBNP水平及TIMI危险评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 NT proBNP 在评分中的分值及其最佳界值,建立 NT proBNP联合TIMI危险评分的新评分系统,比较其与常规TIMI评分对STEMI患者住院期及3个月随访期 MACE发生率预测价值。结果通过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发现,NTproBNP 的 AUC 为0.732(95%CI 0.670-0.794,P〈0.01);预测MACE发生率的最佳界值为741。TIMI危险评分的AUC为0.792(95%CI0.735-0.848,P〈0.01)。NT proBNP联合TIMI危险评分的新评分系统的 AUC为0.836(95%CI 0.786-0.885,P〈0.01),经配对比较,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977,P〈0.01)。结论入院时 NTproBNP可以增强TIMI危险评分对 STEMI患者住院期及随访期 MACE发生率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4例ACS患者,随访3个月,依据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两组:MACE组(75例)和非MACE组(79例)。检测并比较两组FDP、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FDP、D-二聚体对ACS患者MACE发生的最佳预测值。结果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血浆FDP、D-二聚体水平增高(P0.05),但两组PLT、PT及INR水平均无差异(P0.05)。血浆FDP、D-二聚体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血浆FDP和D-二聚体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2和0.796(P=0.028,P=0.014)。以FDP≥2.54μg/L和D-二聚体≥0.61 mg/L为切点,AUC为0.857,对判断MACE发生的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76.5%,准确度为69.1%。结论 ACS患者血浆FDP及D-二聚体水平与发生MACE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He B  Ding S  Pu J  Liu JP  Song W  Du YP  Shen JY  Jin SX  Sun Y  Shen L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4):349-35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入选189例行PCI治疗的ACS患者。测定症状发作平均(34·2±16·3)h的血浆BNP和CRP水平,随访患者住院期间,30天,3个月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原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继发心衰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结果189例ACS患者根据血浆BNP水平分为四组:≤100ng/L组;>100~≤300ng/L组;>300~≤600ng/L组和>600ng/L组。随血浆BNP水平的升高,各组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3个月时,各组病死率分别为0%、1·4%、7·7%、48·3%;MACE发生率分别为7·9%、17·1%、57·7%、79·3%。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BNP独立于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LVEF等危险因素,预测30天(r=0·8515,P<0·01)和3个月(r=0·9201,P<0·01)病死率及30天(r=0·7066,P<0·01)和3个月(r=0·7090,P<0·01)MACE发生率。其中141例患者根据血浆CRP水平分为三组:≤8·0mg/L组;>8·0~≤32·0mg/L组;>32·0mg/L组。随着血浆CRP水平的升高,各组死亡事件及MACE发生率亦呈明显递增趋势。3个月时,病死率分别为2·7%、7·7%、28·6%;MACE发生率分别为28·4%、41·0%、60·7%。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CRP独立于年龄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30天(r=0·5882,P=0·0044)和3个月(r=0·5235,P=0·0038)病死率。经年龄因素校正后,CRP独立于性别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30天(r=0·2705,P=0·0380)和3个月(r=0·2290,P=0·0429)MACE发生率。当将CRP、BNP和年龄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放入同一模型预测ACS的预后时,血浆CRP水平失去了预测效能,而血浆BNP水平升高独立于各因素预测30天和3个月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结论BNP和CRP能够很好地对ACS患者行PCI治疗后进行危险分层,预测近期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BNP可能是较CRP更好的预测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h—CRP)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酶(vWF-cp)水平,探讨它们在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方法:研究对象分UAP组和AMI组(入院即刻采血),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对照组(于入院次日空腹采血),各组均17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vWF浓度和hs-CRP含量,以残余胶原结合力试验测定血浆vWF-cp活性水平。所有入选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果:①UAP组和AMI组血浆hs-CRP与vWF水平均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②UAP组和AMI组血浆vWF—cp活性水平均低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③ACS患者血浆hs—CRP与vWF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1),而血浆vWF-cp与vWF、hs—CRP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①血浆hs—CRP、vWF水平升高可能是预测ACS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指标;②血浆vWF—cp活性降低在ACS血栓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 TNFR1)联合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注册(GRACE)评分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评估ACS患者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断为ACS的住院患者101例。依据随访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n=10)和非MACE组(n=91)。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浆s TNFR1水平,同时进行入院GRACE评分。出院后对患者进行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随访,随访终点事件是MACE。结果平均随访(183±15)d,共发生MACE 10例,发生率为9.9%。MACE组患者的血浆s TNFR1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的患者(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浆s TNFR1水平和GRACE评分是ACS患者1~6个月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在预测ACS患者1~6个月MACE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血浆s TNFR1水平的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21~0.950,P0.01),GRACE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691(95%CI:0.590~0.780,P0.05),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95%CI:0.834~0.958,P0.01)。当血浆s TNFR1水平、GRACE评分和联合预测因子取得最佳界值点时,对ACS患者1~6个月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达到最大(灵敏度分别为100%、100%和94.5%,特异度分别为67%,40.3%和80%)。结论血浆s TNFR1水平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浆s TNFR1水平联合GRACE评分进一步提高其评估ACS患者预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共5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单支病变33例,多支病变24例。同时选择2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HMGB1;并同时测定hs-CRP。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MGB1及hs-CR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与UA两组间HMGB1浓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清HMGB1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γ=0.343,P〈0.05);多支病变组HMGB1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发生MACE的患者HMGB1及hs-CRP浓度均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0.05)。结论 1、ACS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2、ACS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3、ACS患者多支病变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4、血清HMGB1水平及hs-CRP水平可能是预测AMI组患者MACE的危险因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判定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以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127例,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同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住院期间及发病30、90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采用直线相关及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血浆BNP水平与LV、LVEF及MACE的相关性。结果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年龄、L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5);BNP水平是独立于年龄、LVEF等危险因素之外的心功能不全预后因素,其与30d和90d的MACE发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674、0.787,P〈0.01)。结论根据血浆BNP水平可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IM I风险积分对介入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作用及比较不同积分组血浆脑钠尿肽(BNP)水平。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 I)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 I)治疗者75例,因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 I)在我院行PC I治疗者47例,入院时对入选患者进行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 I)风险积分。采用荧光免疫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在STEM I患者组,根据TIM I风险积分分为04分,59分,1014分3组。随着TIM I风险积分升高,各组病死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TIM I风险积分能够独立预测住院期间、1个月和3个月病死率及住院期间、1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均P<0.01)。不同的TIM I风险积分各组间血浆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TIM I风险积分分组不受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而与血浆BNP水平呈独立正相关(r=0.52,P<0.01)。在UAP/NSTEM I患者组,根据TIM I风险积分分为02分,35分,57分3组。随着TIM I风险积分升高,各组病死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TIM I风险积分能够独立预测3个月病死率及1个月和3个月MACE发生率(均P<0.01)。各组间血浆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TIM I风险积分分组经年龄、性别、高胆固醇血症因素校正后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41,P<0.01)。结论TIM I风险积分能够较好地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短期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ACS患者按TIM I风险积分递增分组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TIM I风险积分越高组血浆BNP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肪素(apelin)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PCI的22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后1年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63)和非MACE组(n=16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aspin、apelin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vaspin、apelin水平预测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 MACE组ACS患者血清vaspin、apelin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5),NYHA分级中Ⅱ~Ⅲ级比例明显高于非MACE组(P0.05);血清vaspin、apelin预测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8、0.857,截断值分别为0.57 ng/ml、42.68 ng/L,相应敏感度分别为88.9%、87.3%,特异性分别为80.0%、78.2%,两者联合预测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AUC为0.943,其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5.7%、91.5%;NYHA分级是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LVEF、vaspin、apelin是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PCI后发生MACE的ACS患者血清vaspin、apelin水平较低,vaspin、apelin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判断ACS患者PCI后是否发生MACE。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网膜素-1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探讨血浆网膜素-1对冠状动脉(冠脉)血管病变不稳定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入选ACS组74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66例,对照组60例为健康体检中心或同时期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网膜素-1水平,比较三组血浆网膜素-1、hs-CRP水平和临床特点的差异,分析血浆网膜素-1与hs-CRP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和SAP组相比,ACS组血浆网膜素-1水平显著降低、hs-CRP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2)相关性研究显示,ACS组血浆网膜素-1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显著正相关(r=0.262,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hs-CRP呈显著负相关(r=-0.25,P0.05;r=-0.285,P0.05;r=-0.278,P0.05)。(3)回归分析表明hs-CRP为影响血浆网膜素-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t=-3.137,P0.05),而血浆网膜素-1(HR=-3.653,95%CI:-1.157~-8.218,P0.001)和hs-CRP(HR=4.552,95%CI:1.918~9.674,P0.001)均为A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调整hs-CRP后,低血浆网膜素-1水平预测ACS的危险比从-3.653下降至-2.374。结论:老年ACS患者血浆网膜素-1与hs-CRP浓度具有相关性,两者均为A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网膜素-1可能通过hs-CRP的介导影响ACS的发生,提示血浆网膜素-1可能作为保护性因子参与了ACS发生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5.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中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水平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既往无房颤病史4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mg/d持续口服,LDL-C分别降至80-99、60-79mg/dl,随访3年,记录各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新发房颤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LDL-C水平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A、B组新发房颤发生率分别为6.50%、1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4,P=0.02);A组MACE发生率18.50%与B组MACE发生率15.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713,P=0.4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水平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中过度降低LDL-C水平,不能降低MACE发生率,新发房颤发生率可能增加,LDL-C水平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探讨BNP和vWF联合检测对老年ACS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68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2例,同时选择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清BNP、vWF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各组患者进行Killip分级。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ACS患者各组血清BNP、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UAP组、AMI组依次呈增高趋势,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NP与vWF、cTnI及Killip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BNP>532 pg/ml组随访期间出现MACE的例数明显高于BNP≤532 pg/ml组。BNP及vWF水平均升高的患者,MA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NP或vWF升高者。结论 BNP和vWF水平与老年ACS患者危险分层相关,联合检测BNP及vWF水平对老年ACS患者MACE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尹浩晔  马梅  周馨 《山东医药》2009,49(41):48-4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采用Leaman积分法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BNP、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及冠脉造影Leaman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ACS各组hs-CRP、BNP值、冠脉Leaman积分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ACS各组LVEF低于SA组,AMI组hs-CRP、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ACS组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9 0,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47 0,P〈0.05),与冠脉积分呈正相关(r=0.798 4,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BNP、hs-CRP水平可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预后结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48例就诊的ACS合并T2DM患者的随访资料,应用NT-proBNP数值四分位数法分成四组,为Q1~Q4组,比较四组间的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随访6月,依据预后结局不同分为:对照组116例,未发生MACE;研究组132例,发生MACE。比较两组间NT-proBNP、HbA1c、FBG、PBG及GRACE评分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上述指标及HR、SBP、Killip分级、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与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NT-proBNP的最佳预测值。结果 Q1~Q4组GRACE分值及高危百分比顺序为 Q4>Q3>Q2>Q1(P<0.05),且MACE发生率顺序也为:Q4>Q3>Q2>Q1 (P<0.05)。随访6月,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NT-proBNP与GRACE分值均显著升高,而HbA1c、FBG、PB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及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与MACE发生率相关,但HbA1c、FBG、PBG、HR、SBP、Killip分级水平则无相关性。ROC分析基线NT-proBNP对患者短期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血浆NT-proBNP≤210 ng/L MACE发生率高于NT-proBNP>210 ng/L(P0.026)。结论 NT-proBNP能独立预测ACS合并T2DM患者的短期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预测因子。方法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接受临床路径管理、吸烟史、Killip分级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Killip分级越高,发生MACE的风险越高,接受中西医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较没有接受路径管理的患者要低。结论高龄、高Killip分级、没有接受中西医临床路径管理是AMI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f)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激活和内皮损伤,探讨其对评价Af血栓栓塞危险性的价值。方法:Af患者共89例,按是否接受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分为两个亚组:①TEE检查亚组:35例,发现左心房和(或)左心耳有血栓者10例,有明确外周动脉血栓栓塞并发症者8例,无血栓者17例;②未检查亚组:54例。另选33例非Af者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f患者血浆sP选择素、vWF、MPV、DD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血浆sP选择素、DD、MPV水平在血栓和无血栓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选择素与DD水平呈正相关(r=0.311,P<0.05)。结论:Af患者存在有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与其血栓形成及栓塞并发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