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舟山市定海区在基本消灭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舟山市定海区1988—2015年疟疾监测点疫情报告、传染源监测资料、流动人口监测资料,对所有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988—2015年定海区共报告5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占全部疟疾病例的87.30%。其中间日疟33例(60.00%),输入来源以安徽为主(66.67%);恶性疟22例(40.00%),输入来源以非洲国家为主(90.91%)。每年6—10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以20~50岁的男性劳务输出人员及民工为主。本地外出归国人员的疟原虫阳性检出率为6.92%,高于外来流动人员的1.54%(P0.05)。结论定海区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加强对高疟区返乡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和监测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陆川县原属疟疾高度流行区,建国初期的1953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6%,传疟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经过几十年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分别于1985年和1993年通过广西卫生厅组织的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和消灭疟疾标准,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增加,陆川县每年有大量的民工外出务工,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输入性疟疾病例,2006年6~10月发生一起输入性疟疾暴发疫情,疫情发生后,当地迅速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建德市1999—2017年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建德市1999—2017年疟疾年报表、"三热"病人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分析疟疾流行季节、地区、人群分布特征及感染来源等。结果 1999—2017年建德市共报告疟疾70例,年均发病率为0.73/10万;间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分别占81.43%、15.71%和2.86%;死亡1例,为恶性疟。本地病例40例,占57.14%,均为间日疟,发病集中在5—10月,以20~59岁农民为主;其中2004年发生一起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居民点状暴发流行,持续5年,累计报告32例,占本地病例的80.00%。输入性病例30例,占42.86%,以外出务工感染为主,2012年前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国内高疟区和东南亚,2012年后主要来自非洲。中华按蚊是建德市唯一传疟媒介,叮人率平均为11.00只/(人·夜)。结论建德市输入性疟疾病例增多,主要来源地从国内高疟区和东南亚转变为非洲;本地中华按蚊密度较高,仍需警惕本地疟疾病例的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慈溪市2001-2009年疟疾流行特征,指导疟疾防治。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慈溪市2001-2009年疟疾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全市共检出135例疟疾病例,除1例为本地人口外出输入性感染,余均为外来人口输入性病例,外来流动人口疟疾平均年发病率2.17/10万;患者年龄主要为20~39岁,职业以民工为主;病原以间日疟为主,占99.26%。结论 9年来慈溪市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流动人口带来的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疟疾防治工作仍不可松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杭州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后,1990-1999年与2000-2009年前后十年疟疾疫情的流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今后的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09年血检阳性确诊疟疾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对1990-1999年和2000-2009年的流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90-2009年平均年发病率0.2/10万,1990-1999年疟疾发病呈高度散发,2000-2009年出现疟疾局部暴发疫情;前后十年疟疾病人在不同性别、职业及年龄组中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后十年本地、外出感染、外来患者在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4,P<0.05);2000-2009年本地病人发病高峰(8~10月份)明显滞后外来病人(6~9月份);1990-2009年疟疾病人627例,其中共检出间日疟598例,恶性疟29例,分别占95.37%和4.63%,前后十年间日疟和恶性疟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4,P=0.06)。结论 2000-2009年大量外来病人的输入使杭州市疟疾发病总人数明显上升,出现局部暴发疫情,不断加强对来自高疟区流动人口的监测,提高医疗单位疟疾诊治和镜检能力,从源头上控制传染源,是今后杭州市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疟疾流行及基本消灭疟疾后的防治效果 ,为进一步巩固灭疟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历年疟疾防治资料 ,进行疟疾病原学、免疫学和昆虫学监测 ,处理疟疾疫点。结果  2 0世纪 5 0年代居民原虫率最高达83 .8% ,发病率达 82 98.92 /10万。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查治 ,疟疾年发病率逐年下降 ,1977年降至 6.3 6/10万。 1987年经湖南省卫生厅考核 ,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1987~ 2 0 0 2年发热病人血检 5 742 6例 ,查出疟原虫阳性 15 63例 ,其中间日疟 15 3 8例 ,恶性疟 2 3例 ,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 1例 ,三日疟 1例。 1987~ 2 0 0 2年疟疾年发病率 0 .0 4/10万~6.72 /10万 ,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输入性疟疾占总病例数的 94.2 8% (15 15 /160 7)。通过对现症病人根治 ,结合流行季节周围人群预防服药和灭蚊工作 ,未发现二代病例和健康带虫者。结论 郴州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病例以输入性为主 ,但不能排除本地还有疟疾传播。在今后的疟疾防治工作中 ,应加强对进入高疟区回归人群的监测 ,巩固灭疟成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山市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疟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中山市2010—2016年确诊的疟疾病例个案资料,对病例分布、感染来源等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62例疟疾确诊病例中,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其中国外输入54例,外省输入7例,广东省其他市1例。恶性疟46例,间日疟13例,三日疟1例,卵形疟1例,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1例。除3月份外其余各月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4~12月份,共56例(90.3%)。62例确诊病例中,男51例,女11例,男女比为4.64∶1;发病年龄以30~49岁最多,占80.6%。职业以外出务工和经商为主,共61例,占全部职业的98.4%。62例确诊病例主要分布于中山市24镇区中的11个镇区,镇区覆盖率45.8%。结论近7年来中山市疟疾输入性病例占主导地位,病例职业特点集中为外出在非洲务工和经商的青壮年男性,病例感染来源地主要为非洲疟疾高发区,加强疟疾输入性病例的监测与控制,是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眉山市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后期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眉山市2006-2011年疟疾疫情报告和防治工作年报表材料;对全市发热居民进行疟原虫血检;监测点采用IFA检测人群疟疾抗体水平和媒介按蚊密度监测.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2006-2011年血检发热居民320 948人,检出疟疾患者130例,年发病率为0.01% ~0.06%.46例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以东坡区最多,占全市的80.43%,彭山和洪雅县无本地感染病例,全市已连续2年未检出本地感染病例;84例输人性病例,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分别为38、44和2例,以青神县最多,占全市的48.81%.外出人员以到云南省疟区的感染数最高.监测点人群抗体水平均为阴性;中华按蚊为当地传疟媒介的优势蚊种.结论 眉山市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对降低本地疟疾发病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疫情逐步稳定和得到有效控制.应继续加强疟疾监测,特别是外出返乡人员的管理和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是今后疟防工作的重点.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湖北省枣阳市1999~2006年疟疾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枣阳市1999~2006年疟疾疫情报表,进行季节、地域、人群分布分析。结果枣阳市1999~2006年报告疟疾病例9499例,2006年比2001年下降了63.41%,73.42%的病例集中在中华按蚊疟区,4~9月为疟疾发病高峰,7~8月最高,主要以农民(69.49%)、小学文化(48.72%)、30岁以上(63.18%)、男性(62.88%)人群为主。结论枣阳市中华按蚊疟区为主要疟疾流行区。加强疫情报告,实施及控制传染源,降低发病率为主的综合措施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江苏省仪征地区疟疾流行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仪征市2006--2012年疟疾疫情报表及疟疾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诊断标准为WS259—2006疟疾诊断标准;人口资源来源于仪征统计年鉴。结果仪征市2006--2012年共发生疟疾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60/10万。间日疟20例,恶性疟3例,三日疟1例。2006--2009年全是间日疟的病例,2010年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的病例,2011年出现1例输入性的三日疟病例。该地病例2例,输入性病例22例,其中国外输入性病例为7例。结论该市疟疾处于稳定态势,病例以输入性为主,2008年以来国外输入性病例呈上升趋势,且以恶性疟为主,还出现了1例三日疟病例。提示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及出国务工人员的管理,开展疟疾监测,以防发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郴州市 1996~ 2 0 0 1年疟疾流行规律。 方法 对发热病人和重点人群采血检查疟原虫 ;对 7~ 14岁儿童采血进行疟疾 IFAT;分析各县、市、区上报的各种疟疾统计报表。 结果 郴州市 1996~ 2 0 0 1年疟疾年平均总发病率为 0 .62 / 10万 ,输入性疟疾占 92 .77% ( 15 4/ 166) ;健康人群未发现带虫者 ;儿童疟疾 IFAT抗体阳性率为 0 .3 3 %。 结论 郴州市疟疾以输入性为主 ,虽然有低水平的本地感染 ,但未引起流行 ,今后防治疟疾的重点对象应为往来高疟区的流动人员  相似文献   

12.
1994~2007年宾阳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宾阳县基本消灭疟疾后14年来疟疾流行态势,掌握流行分布及变化,评价近年来疟防措施效果并为今后防治提供根据。方法收集1994~2007年全县疟疾监测与防治资料,分析疟防措施执行效果。结果1994~2007年宾阳县共监测发现疟疾病人193例,输入性疟疾病人186例(血检疟原虫阳性181例,临床诊断5例),占病例总数的96.37%。有82.80%的疟疾病人是从海南省输入。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特别是往返于海南省的男青壮年农民疟疾的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3.
海盐县原属疟疾流行区,中华按蚊为该地唯一的传疟媒介,1962年年平均发病率为45.995/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0%以上,流行疟种以间日疟为主。经过几十年持续的以根治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1987年经浙江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自1988年起进入疟疾监测巩固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时常有输入性疟疾发生。特别是国际化的劳务输出,非流行疟种的输入严重威胁海盐县的疟疾防治成果。2009年4月4日发生输入性恶性疟1例,现将病例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3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波市原是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经过积极防治于1989年全市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0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迄今20多年未发生疟疾流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自疫区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宁波,输入性传染源时有发现,疟疾随时可死灰复燃,已对全市的疟疾防治成果构成严重威胁。现对2000~2003年发现的131例输入性疟疾病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淮安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9-2013年淮安区上报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淮安区共报告53例境外输入性病例,输入地为7个非洲国家,其中间日疟2例、恶性疟48例、卵形疟3例,全年各月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均为男性,年龄分布在22~53岁之间,以40~49岁为主,占67.92%。结论 2009-2013年淮安区上报的疟疾病例均为到非洲地区务工感染后的返乡人员,以恶性疟为主,应特别加强对恶性疟疾高流行区归国人员的监测、管理、宣教工作,并提高医务人员诊断及镜检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县是以中华按蚊为唯一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1975年疟疾发病率高达11.18%。自1976年起,由于采取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到1985年疟疾发病率降至0.77/万。为了消除残余病例,防止疟疾病输入,我们全面开展了疟疾后管工作,1988年疟疾年带虫发病率降为0.04/万,连续4年稳定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日照市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该市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8年日照市疟疾疫情资料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对疟疾流行特征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日照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3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输入地为非洲的61例,占96.83%;实验室确诊病例为63例(100.00%);恶性疟49例(77.78%),间日疟7例(11.11%),卵形疟5例(7.94%),三日疟2例(3.17%);2016年发病数最高,为14例;病例以30~50岁青壮年男性为主(79.37%),男女比例为62∶1;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从发病到就诊的中位时间为1 d,7 d以上就诊者6.35%,从就诊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2 d,7 d以上确诊者9.52%。结论 2010~2018年日照市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是当前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2011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合管理广西区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收集联防区2011年广西区8市县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广西区共报告疟疾17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均为到非洲、东南亚务工返乡人员。其中间日疟3例,恶性疟13例,混合感染1例,年发病率为0.02/万。未发现本地疟疾病例。2011年广西区疟疾发病率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呈增多趋势,加强对外出非洲、东南亚务工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是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2013年广西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探讨针对性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3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数据,对输入性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虫种、感染来源、病例三间分布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年广西共报告疟疾病例1 251例,年发病率为2.37/10万,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虫种以恶性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8.33%,间日疟次之,占病例总数的8.55%,三日疟、卵形疟均有发现;病例分布于区内13个地市45个县市(区),其中上林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83.53%;病例以男性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8.88%,发病人群中20~49岁青壮年占病例总数的90.97%;病例感染地来自非洲的16个国家和东南亚的4个国家,在非洲感染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6.88%,在东南亚感染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12%;病例在国外所从事职业主要为淘金,占病例总数的93.37%;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6、7月份,占病例总数的68.90%。2013年广西无疟疾死亡病例及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结论 广西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严峻,加强多部门合作、多途径摸排流动人口相关信息,加强业务培训、加大对出国返乡人员疟疾监测力度,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群疟防治知识健康宣教是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菏泽市地处黄淮平原 ,易发生疟疾暴发流行 ,经过 3 0多年的大力防治 ,于 1988年实现了基本消灭疟疾。为巩固灭疟成果 ,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的疟疾传播控制工作 ,现将 10余年来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结果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  ( 1)资料来源 :每年全市各县区疟区流动人口调查、发热病人血检情况统计报表与疟疾个案病例调查卡片。 ( 2 )监测方法 :①每年 6月份对外地疟区进行人员和本地人员到外地疟区返回者逐一进行调查登记。近 2年有疟史者采用氯、伯 4日 (伯喹每日 2 2 5mg基质 ,首日加服氯喹 0 6g ,第 2、3日各服 0 3g基质 )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