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本科护生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91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量表得分为(0.54±0.42)分;年级较高、是独生子女、居住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亲人朋友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防控志愿者、亲人朋友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一线工作者、非常担心疫情爆发影响学习的护生,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得分更高(P<0.05);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对支持利用度维度呈负相关(P<0.05).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居住地是否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亲人朋友是否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防控志愿者、担心疫情爆发影响学习以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科护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实施个体化干预,从而改善护生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湖北省5所三甲医院342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心理资本量表》《家庭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心理状态总分为(19.01±6.68)分,心理资本总分为(100.97±18.69)分,家庭支持总分为(21.66±5.40)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工作年限后,心理资本和家庭支持均可负向预测护士心理状态(P<0.05),可以解释心理状态变异的31.80%。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调动护士自我效能,加强组织与家庭支持,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70例,记录其临床资料和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得分情况。由经统一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发放问卷,用统一指导语向其讲明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填写问卷方法,由患者独立完成填写,当场回收问卷。结果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总分(61.47±12.02)分,应对方式总分(34.50±6.64)分,社会支持总分(58.98±7.22)分;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P<0.05),和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和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临床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以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32名PKU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PKU患儿家长的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5,P<0.01);PKU患儿家长的SCL总分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表明,以PKU患儿家长的SCL总分为因变量,进入方程的变量是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社会支持总分。结论:PKU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必须通过改变其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等多种途径给予理解、支持和疏导,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市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的一线护士在疫情初期急性应激反应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市级医院157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总分33.0(13.5,55.0)分,有分离症状者139人(88.5%),有再体验症状者108人(68.8%),有激惹症状者105人(66.9%),有回避症状者98人(62.4%),有功能损害者53人(3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情况在低急性应激反应风险组护士与中高急性应激反应风险组护士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r=-0.259~-0.493,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32~0.320,P<0.01),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总分及各维度(除功能损害外)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177~-0.272,P<0.05)。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心理弹性及消极应对方式共解释总变异的27.5%。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期护士存在较明显的急性应激反应症状,与心理弹性水平及消极应对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组织心理支持感提升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7月31日医院20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组织心理支持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组织支持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问卷调查两组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观察组织心理支持感提升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影响。结果:干预后,两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组织支持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组织心理支持感的提升,引导医务人员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从而有利于增强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弹性,增强员工职业认同感、总体幸福感及对医院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李雪芬 《全科护理》2020,18(10):1203-1206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erth希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213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与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焦虑与是否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抑郁与积极应对、性别、管理者有关(P<0.05)。[结论]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的希望水平、心理健康状态,依据影响因素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引导护理人员积极应对,保持家庭和社会良好支持度,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做好心理防护,保持战斗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急诊一线护士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方法于2020年2月3日至11日,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广州市COVID-19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急诊科为疑似或确诊的COVID-19患者提供护理的护士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心理健康状况、领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工作年限、领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共同作用。 结果共263例急诊一线护士参与调查,其中66例(25.10%)具有心理健康风险(GHQ-12>3分);领悟社会支持为59.00(49.00,69.00)分,积极应对为1.67(1.17,2.08)分,消极应对为1.00(0.63,1.25)分。积极应对与社会支持存在较强的正相关(r=0.48,P<0.01),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负相关(r=-0.12,P<0.05);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负相关(r=-0.24,P<0.01);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正相关(r=0.1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69,95%CI:1.79~3.61),更长的工作年限(OR=1.53,95%CI:1.09~2.14),消极应对(OR=2.27,95%CI:1.27~4.05)以及较低的领悟社会支持(OR=0.95,95%CI:0.93~0.97)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领悟社会支持为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的完全中介因素。 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风险较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领悟社会支持较低,建议可通过减少一线护士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社会支持降低一线护士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应激反应,提出减轻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应激反应程度的应对策略。方法应用自制的压力来源问卷与中文版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 IES-R)对45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应激反应的来源,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 IES-R量表总分为(50.73±17.61)分,82.22%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存在重度创伤事件反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知识缺乏、工作强度、工作环境、职业暴露、家属感染与一线医务人员应激反应相关(P0.05)。结论大部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需根据其压力来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其心理压力,确保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震后2a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述情障碍以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对174名灾区医务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特质应对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灾区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与消极应对评分呈正显著相关(P<0.01);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消极应对分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述情障碍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地震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消极应对方式在述情障碍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2018年10-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381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总分及除偏执外的各因子分呈负相关(r=-0.20^-0.10,均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负相关(r=-0.32^-0.19,均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r=0.19~0.26,均P<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路径系数β=0.45,P<0.01),对SCL-90总分的直接效应不明显(路径系数β=-0.04);积极应对方式对SCL-90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路径系数β=-0.31,P<0.01),消极应对方式对SCL-90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路径系数β=0.28,P<0.01)。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促进积极应对方式来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魏丽丽  孙黎惠  陈良英  魏巧凤 《护理研究》2007,21(20):1803-1805
[目的]了解护患纠纷事件中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4所医院62名护士在发生护患纠纷1周内进行测试。[结果]护患纠纷事件中护士SCL-90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护患纠纷事件中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显著相关。[结论]护患纠纷事件中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低,管理者应注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护士应对护患纠纷的积极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最大限度地减轻护士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晖  谢小华  何琼  王玉芝  宋意  杨嘉慧 《护理研究》2012,26(15):1357-1359
[目的]调查难愈创面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难愈创面病人77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病人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情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难愈创面病人的焦虑和恐惧水平与面对、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 5),与客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病人抑郁和躯体症状水平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焦虑、抑郁、恐惧和躯体症状是难愈创面病人常见的心理障碍,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难愈创面病人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医护人员应采用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方式,指导病人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网络,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比较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度与健康对照组的异同,并且探讨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预测度。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积差相关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则高于对照组。其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度总得分、主观社会支持度以及客观支持度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相关。同时两种应对方式和主观社会支持度被纳入多重回归。结论患者较健康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下,具体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度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感知歧视度现状,分析其与抑郁、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60例艾滋病患者,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知歧视度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并分析AIDS患者感知歧视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160例AID...  相似文献   

16.
不同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描述不同应对方式与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康奈尔健康问卷对5家综合医院急诊科12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①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急诊护士最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适应。③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结论:应对方式对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积极应对方式为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方式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军校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心理应激,若采取不良的应付方式,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可能还与社会支持和人格有关。目的:探讨军医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人格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设计: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教学实验中心和预防医学系及西安运动创伤医院。对象:于2004/10整群抽取某校一年级军医大学生352人作为观察对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受试者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共10个因子。社会支持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以及社会支持总分项目。应付方式问卷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6个因子。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主要包括内外向、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4个维度。所得资料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军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的各因子得分比较。②不同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人格与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的相关性。③不同社会支持情况下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人格的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发放问卷352份,全部收回并合格,有效率100%。①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分组指标,将被试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25%抽出,分别作为高症状组和低症状组,两组相比,低症状组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分值都高于高症状组学生,客观支持无差异;高症状组学生选择自责、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应付方式分值高于低症状组,求助的选择分值低于低症状组;高症状组内外向评分低于低症状组,而情绪稳定性分则高于低症状组。②心理健康各因子与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求助、内外向和掩饰性具有负相关(r=-0.131~-0.306,P<0.05或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情绪稳定性具有正相关(r=0.141~0.450,P<0.05或P<0.01)。③以支持总分为分组指标,将被试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27%分别作为高支持组和低支持组,两组比较,高支持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低支持组;高支持组学生多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低支持组更倾向于选择消极的应付方式;高支持组内外向评分高于低支持组,而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分显著低于低支持组穴P<0.05雪。结论: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和艾森克人格问卷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军机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空军机务人员230名,以不同中队为单位集中进行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回收有效问卷216份。结果(1)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各因子显著相关(P〈0.01),且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其余4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2)心理异常者除解决问题与求助因子外,应对方式的其余4个因子均高于心理健康者;(3)军龄较长、级别较高、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机务人员主要采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结论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机务人员的应对方式,且不同军龄、级别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机务人员应对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