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择期手术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70例,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患者采取靶控静脉麻醉,B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老年患者在术前24 h和术后24 h、48 h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影响.结果 靶控静脉麻醉对患者术后24 h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且在术后48 h认知功能较快恢复,对血压、心血管抑制发生率的影响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与靶控静脉麻醉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靶控静脉麻醉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对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异氟醚与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静脉组(A组n=30)、静吸复合组(B组n=30)。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0.2mg/kg、阿曲库铵0.5mg/kg诱导插管,分别以瑞芬太尼5~8μg/kg和丙泊酚6~8mg/kg、1.0MAC的异氟醚和丙泊酚6~8mg/kg维持麻醉,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6,12,24,48h认知功能MMS值的变化。结果全静脉组在术后1~12h三个时间点MMS值降低(p<0.05),24h及48h与术前无差异(p>0.05);静吸复合组在术后1~24h四个时间点MMS值降低(p<0.05),48h与术前无差异(p>0.05);在术后1,6h两个时间点静吸复合组相比全静脉组MMS值降低(p<0.05)。结论在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方面,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于老年病人麻醉较异氟醚与丙泊酚更优。  相似文献   

3.
黄炎 《现代医院》2008,8(7):36-38
目的围手术期进行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患者分为2组,20例ANIH组围手术期进行ANIH,2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为常规处理。检测所有患者稀释前、稀释后1h和术后24h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如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在1min、5min时聚集力PAG(1)、PAG(5)和最大聚集力PAG(M)及聚集力达到最大值的时间T(M),凝血活酶时问(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结果①ANIH组术前,术中与术后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功能与凝血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②ANIH组与对照组患者稀释后1h或术后24h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功能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除PT外)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③ANIH组稀释后1h相对对照组,血小板数量,PAG(5),PAG(M),T(M),FIB显著减少(p<0.05),APTT显著延长(p<0.05),PT,PAG(1)影响不大(p>0.05)。而术后24h,ANIH患者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功能与凝血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已不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进行ANIH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的减少异体输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硬外麻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连硬外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标准Ⅰ~Ⅲ级上腹部手术患者 2 0 1例 ,随机分为A组 :连硬外麻组 ;B组 :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 ;C组 :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硬外麻组。每组 6 7例 ,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别 ;术前 30min常规麻醉前用药。A、C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 ,选胸椎第八、九棘突间隙 (T8- 9)穿刺 ,穿刺成功后 ,头向置管 3 5cm ,固定保留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5)。研究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显著优于手术结束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3h的MMSE评分为(26.34±1.53)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全凭静脉麻醉来说,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围术期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与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70例,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35例)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给予自控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清应激激素水平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切皮2h至术后24h,观察组的CD4+高于对照组,术后24h—48h,观察组的CD4+/CD8+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切皮2h至术后48h,观察组的PRL高于对照组,血清IL—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食管癌手术患者接受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有利于使其应激反应减轻,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案法将8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全麻)42例与研究组(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40例。通过Prince-Henry疼痛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6h、12h、18h、24h、48h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6h、12h、18h、24h、48h时Prince-Henry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有效降低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是十分理想的胃癌根治术麻醉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莫桂熙 《智慧健康》2023,(16):258-261
目的 探讨和评价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联合预防性麻醉管理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240例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ERAS理念联合预防性麻醉管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比较分析患者术后指标(IL-6、CRP和Cor水平),运用MMSE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2h及24 h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手术中相关指标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24h的血清指标IL-6、CRP和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12h及24h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及24h干预组患者MMSE评分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永康市妇幼保健院200例妇科住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采用全麻,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后5 min (T1)、手术开始后30 min (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后5 min (T4)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维持麻醉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价患者早期恢复质量,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48 h QoR-40评分;比较两组术前2 h、手术结束时、术后48 h血糖、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结果观察组T2、T3、T4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丙泊酚用量、顺阿曲库铵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术后48 h QoR-40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48 h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妇科手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小,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用量,促进术后苏醒及早期恢复,还能缓解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全麻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TAP组和对照组各20例。TAP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分别注入0.33%盐酸罗哌卡因30ml;对照组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及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评估并记录术后2h、12h、24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TAP组术中芬太尼用量(253.6±72.8μg)、自主呼吸恢复时间(9.3±1.7min)、术后苏醒时间(6.3±0.9min)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5.0%)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h、12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h及48h两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TAP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静脉全麻比较,TAP阻滞复合全麻明显减少术中芬太尼用量,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提高镇痛效果,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和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陈全福  余龙君 《现代养生》2022,(23):2007-200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全麻对糖尿病行下肢手术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6例糖尿病行下肢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均使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使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h心肌损伤标志物、胰岛素相关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术前和术后24 h的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表达水平。结果 相较于术前,术后12h两组血清肌钙蛋白I、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空腹血糖、胰岛素、TNF-α、IL-6、IL-1β水平及术后24h的TLR4、NF-κB、MyD88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2h的血清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全麻可有效阻碍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机体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瓣膜置换术后延续使用血液回收机对患者血细胞分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12月瓣膜置换术后未使用血液回收机93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10月开展瓣膜置换术后继续使用血液回收机88例患者为实验组。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24 h血细胞分析和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实验组88例患者术后回收血液总量为38 920 m L,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后用血量、引流量均减少,而实验组的术后24 h血细胞分析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凝血四项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后延续使用血液回收机不但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无影响,而且减少术后异体血的输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腹部手术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合并轻、中度COPD腹部手术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全麻麻醉方式,试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毕p H、PaO_2、PaCO_2、Sa O_2、BE等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毕的各项血气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各项血气指标与术前各项血清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拔管后收缩压及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轻、中度COPD患者腹部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无明显影响,但能提高术后拔管后收缩压及心率,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医院外科收治的76例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患者46例和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静吸复合全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术后肺部感染率等,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1h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2、12、24、72h后CD3+、CD4+、CD8+、CD4+/CD8+的水平与麻醉之前相比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手术后3d内,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老年患者容易清醒,并且对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肺部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效应与术后效果。方法:选择开胸手术60例,ASA 2-3级,年龄35~70岁病人,分为E、C二组,E组采用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30例;C组(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30例。两组全麻诱导相同。观察术期及恢复期的心血管反应,苏醒拔管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显示:E组术中心血管反应BP,HR比C组低(P<0.05): 术毕苏醒拔管率,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围术期心血管反应小,术后早期拔管率高,术后镇痛效果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具有安全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静吸复合麻醉对高龄妇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2年4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92例高龄患者纳入研究,依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应用静吸复合麻醉者为复合组,应用单纯静脉麻醉者为单一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h、6 h、24 h认知功能水平变化,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应激反应变化,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合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13.46±16.72)min、恢复定向力时间(14.36±18.42)min、苏醒时间(24.53±27.62)min及手术时间(80.11±83.42)min均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及6 h复合组认知功能(24.32±22.43)分、(27.63±25.63)分均明显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应激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40例,术前患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无明显异常,意识状态、认知功能及疼痛感觉等无明显异常,随机分为靶控静脉(TCI,A)组和静吸复合(B)组,每组各20例。2组麻醉维持:靶控静脉(A)组采用靶控输注系统持续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采用按需分次静脉推注芬太尼复合吸入1%~2.5%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患者血压波动范围在基础血压20%以内。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法评估患者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神经功能。结果:2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小时认知功能障碍者;观察组11例(55%),对照组13例(65%)(P〉0.05);术后48小时:观察组5例(25%),对照组9例(45%)(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短期内均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但靶控静脉麻醉较静吸复合麻醉恢复更快,诱导平稳且苏醒质量上更优良,靶控输注能够很好的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异氟烷用于全麻手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进行上腹部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异氟烷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h、6h、12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7.1%,28.6%,17.1%;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1.4%,14.3%,2.9%.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6h、12h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全麻手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可快速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医院外科收治的76例老年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患者46例和对照组患者30例,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静吸复合全麻,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术后肺部感染率等,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1h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2、12、24、72h后CD3+、CD4+、CD8+、CD4+/CD8+的水平与麻醉之前相比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手术后3d内,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老年患者容易清醒,并且对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肺部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李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51-3453
目的比较异丙酚-舒芬太尼与异氟烷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某院行LC老年患者66例,随机分成异丙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组和异氟烷吸静复合全身麻醉组,每组33例。入手术室、术毕、术后24h和术后48h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变化,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时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入手术室、术后24h和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静脉麻醉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吸静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静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6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舒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异氟烷吸静复合全身麻醉,是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