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神经无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就诊于本院的9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为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分析3组血清SCC、NSE、CEA及CYFRA21-1水平差异和各指标阳性性率,比较不同病理分型肺癌患者血清SCC、NSE、CEA及CYFRA21-1阳性率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SCC、NSE、CEA及CYFRA21-1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3组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血清SCC、NSE、CEA及CYFRA21-1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理分型肺癌患者血清SCC、NSE、CEA及CYFRA21-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SCC、NSE、CEA及CYFRA21-1在肺癌的诊断和分型中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6月本院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作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健康良性肝病组,运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血清CEA、AFP、CA15-3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健康对照组(P<0.05),CA19-9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健康对照组(P<0.05),CA-125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肝病组患者的血清CEA、AFP、CA15-3、CA19-9、CA-12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血清AFP阳性率、CEA阳性率、CA15-3阳性率、CA19-9阳性率高于良性肝病组、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CA-125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肝病组患者的血清CA-125阳性率、CA19-9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钙黏附蛋白-E(Ecad)、β-连接素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宫颈癌的104例治疗前患者为宫颈癌组,选取同期因子宫良性疾病而行子宫全切术的1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CC、CEA、CA125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cad、β-连接素异常表达率。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CEA、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E-cad、β-连接素异常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检测时,E-cad、β-连接素的灵敏度较高,SCC、CEA的特异度较高。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结论SCC-Ag、CEA、CA125、E-cad、β-连接素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时各指标间具有协同、互补性,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诊断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 (CA125)水平联合检测对宫颈癌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该院57例宫颈癌患者设为观察组,59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设为良性病变组,另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或体检当日抽取静脉血,离心取血清以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SCC-Ag、CEA、CA125水平。对比各组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及不同肿瘤分期患者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并分析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与宫颈癌分期相关性,对比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观察组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良性病变组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肿瘤分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宫颈癌Ⅰ期/Ⅱ期患者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低于Ⅲ期/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分期相关性: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与宫颈癌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 05);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效能:血清SCC-Ag、CEA、CA125水平联合检测宫颈宫灵敏度80. 70%(46/57)、特异度93. 22%(55/59)及准确度87. 07%(101/116)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清SCC-Ag、CEA、CA125可作为诊断宫颈癌、辨别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度,能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 157例宫颈肿瘤患者为宫颈肿瘤疾病组,其中宫颈良性疾病患者841例、宫颈癌患者316例,选择1 204例健康女性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铁蛋白(FER)、鳞癌相关抗原(SCC)。结果与对照组、宫颈良性疾病组比较,宫颈癌组CEA、CA125、CA19-9、CA15-3、FER、SCC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宫颈良性疾病组CA125、CA15-3、FER、SCC略微升高;SCC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在宫颈良性疾病组、宫颈癌组患者中,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宫颈癌组高于宫颈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对宫颈癌患者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诊疗及预防宫颈癌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CA125、CEA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CA125、CEA水平,同时对比其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结果观察组CEA、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CA125、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期患者CA125、CEA均低于Ⅰb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0,t2=1.368,P0.05);Ⅰb期患者CA125、CEA均低于Ⅱa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34,t2=5.468,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CEA、CA125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和CEA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疾病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为临床宫颈癌诊断、预防、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铁蛋白(Fer)5项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舒城县人民医院及部分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的卵巢癌患者33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疾病患者60例(卵巢良性疾病组)以及54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人群的CA125、CEA、AFP及Fer水平,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β_2-M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临床诊断价值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卵巢癌组CA125、CEA、β_2-MG及Fer水平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疾病组CA125和Fe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CA125、CEA、β_2-MG及Fer阳性率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良性疾病组CA125和Fer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CA125和Fer卵巢癌组的阳性率可高达95%左右,卵巢良性疾病组的阳性率为27.1%,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CA125联合Fer诊断卵巢癌的效能最高,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90%以上。结论 Fer也是诊断卵巢癌的较好指标,联合检测CA125和Fer可提高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在宫颈癌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61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50例宫颈良性疾病患者为良性组,5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白介素-2 (IL-2)、白介素-4 (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 (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EGF和MMP-9含量。结果宫颈癌组血清IL-2含量低于良性组和对照组而IL-4和TNF-α含量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宫颈癌组血清CEA、CA125和SCCA含量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宫颈癌组血清VEGF和MMP-9含量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血清IL-4、TNF-α、CEA、CA125、SCCA、VEGF和MMP-9水平在宫颈癌中呈高表达,而IL-2呈低表达,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 (CA125)、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相关抗原(SCC-Ag)在宫颈病变不同程度检测及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为宫颈癌诊断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在建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450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42例为宫颈癌组,其他宫颈病变患者408例(宫颈熬赘生物16例、宫颈良性肿瘤19例、宫颈炎373例)为宫颈癌前病变组,以同期健康检查者100例作为对照为健康组。比较3组患者HPV分型检测及CA125、CEA和SCC-Ag指标阳性检出率,并比较不同程度癌前病变HPV亚型及CA125、CEA和SCC-Ag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 23种HPV分型中HPV16、HPV18、HPV31、HPV58为阳性,其中HPV16、HPV18阳性率宫颈癌组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PV31、HPV58阳性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HPV16、HPV18检出率较高的亚型随着癌前病变程度加深其阳性检出率显著增高(P0. 05)。宫颈癌组SCC-Ag、CA125和CEA含量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健康组,宫颈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癌组患者CA125、CEA和SCC-A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HPV感染亚型检测及CA125、CEA和SCC-Ag血清指标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宫颈癌诊断,还有助于癌前病变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链抗原199(Ca199)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健康女性的CEA、SCC、Ca125和Ca199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颈癌组患者CEA、SCC、Ca125和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CIN组患者SC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分期越高、肿瘤≥4 cm和分化程度越低,宫颈癌患者SCC水平越高;肿瘤≥4 cm,Ca199水平越高;宫颈腺癌患者的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患者,宫颈鳞癌患者的SCC水平明显高于宫颈腺癌患者。结论综合分析CEA、SCC、Ca125和Ca199水平可以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并可进行病情评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联合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7例设为研究组,予以GP化疗方案治疗6 w,化疗前后行肿瘤三维成像及胸部CT检查,依据影像学结果进行分组,其中有效亚组56例、无效亚组31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血清TGF-β1、CEA、CA125检测,分析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TGF-β1、CEA、CA125水平,对比研究组各亚组化疗前后血清TGF-β1、CEA、CA125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TGF-β1、CEA、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两亚组化疗前血清TGF-β1、CEA、CA125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两亚组血清TGF-β1、CEA、CA125水平较本组化疗前均有所降低,但有效亚组明显低于无效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清TGF-β1、CEA、CA125表达高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NSCLC诊断、临床控制及化疗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45~60岁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筛查结果。方法选取成都地区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45~60岁健康体检者226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CA-153、CA-125、CA-199、CEA水平,统计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恶性肿瘤确诊情况,将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者记为阳性组,阴性者记为阴性组,比较其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筛查结果,分析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2268例健康体检者中,CA-724、CA-153、CA-125、CA-199、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5%、4.98%、1.10%、7.01%、4.76%,总共72例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3.17%(72/2268),其中12例经病理学、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早期或中期肿瘤,肿瘤总检出率为0.53%(12/2268),其中恶性肿瘤8例,检出率为0.35%(8/2268),肿瘤标志物阳性组的CA-724、CA-153、CA-125、CA-199、CEA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男性CA-125、CA-199阳性率低于女性,而CEA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人群CA-153、CA-199、CE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都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CA-153及CA-199阳性表达集中在51~60岁,CEA阳性表达集中在45~50岁;ROC曲线分析显示,CA-724、CA-153、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预测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65。结论成都地区45~60岁健康体检人群肿瘤标志物CA-724、CA-153、CA-125、CA-199、CEA均呈高表达,其中CA-724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有差异,联合检测各项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减少疾病恶化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CEA、AFP、CA199、CA125、CA153等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女性乳腺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罗氏检测系统测定65例乳腺癌患者、9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75例健康女性血清中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结果乳腺癌组患者中血清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乳腺良性疾病组患者血清中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乳腺癌组中五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任何一项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乳腺良性疾病组五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项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正常对照组五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项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五项联合检测对乳腺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EA、AFP、CA199、CA125、CA153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五项联合检测对乳腺诊断的准确率也高于CEA、AFP、CA199、CA125、CA153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但五项联合检测对乳腺诊断的特异度与CEA、AFP、CA199、CA125、CA153的单项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Ⅲ、Ⅳ期乳癌患者的CEA、AFP、CA199、CA125、CA153和五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癌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在乳腺癌Ⅰ、Ⅱ期中五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任何一项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血清中CEA、AFP、CA199、CA125、CA153等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女性乳腺癌筛查具有明显作用,对于临床上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纳入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5例纳入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Ki6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血清VEGF和宫颈组织中Ki67、PD-L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宫颈癌组血清VEGF及宫颈组织中Ki67、PD-L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VEGF及Ki67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VEGF及PD-L1、Ki67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例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66.00%(33/50);血清VEGF及Ki67、PD-L1表达与宫颈癌患者预后水平明显相关(均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PD-L1、Ki67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3年生存率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焦路阳  郭庆合  鲁广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692-4693,4695
目的 探讨血清TSGF、CA153、CA125、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分别采用生化比色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2例乳腺癌患者、5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SGF、CA153、CA125、CEA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TSGF、CA153、CA125和CEA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良性疾病组血清TS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CA153、CA125和CEA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GF、CA153、CA125和CEA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SGF、CA153、CA 125和CEA单独检测(P<0.05),但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GF、CA153、CA125和CEA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四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或ECLIA法检测SCC、HE4、CA125、CA19-9和CEA在88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1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良性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进一步联合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HE4、CA125、CA19-9和CEA的表达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均较良性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时SCC诊断宫颈癌的AUC(0.858)高于其余标志物,而5项联合诊断宫颈癌的AUC(0.910)高于各单项检测的AUC。其中SCC、CEA和HE4联合检测的AUC(0.903)值接近于5项指标联合检测。结论 SCC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SCC、CEA和HE4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相比于5项联合检测,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为判别良性、恶性宫颈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9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血清CYFRA21-1、CA125、SCCA与TCT检测,分析比较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SCCA表达水平,分析血清CYFRA21-1、CA125、SCCA与TCT单独及联合检测宫颈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结果研究组血清CYFRA21-1、CA125、SCC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YFRA21-1、CA125、SCCA与TCT联合检测宫颈癌的特异度为90.80%、灵敏度为85.39%、准确度为88.07%,均高于各项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CYFRA21-1、CA125、SCCA与TC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对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素片断抗原(CYFRA21-1)在良恶性胸水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7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CEA、CA-125、CA15-3、SCC、NSE、CYFRA21-1的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EA、CA-125、CA15-3、SCC、NSE、CYFRA21-1对恶性胸水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5.0%、81.6%、43.4%、59.2%、53.9%、46.1%;特异性为84.5%、46.4%、88.1%、80.9%、83.3%、86.9%;准确性为80.0%、63.1%、66.9%、70.6%、69.4%、67.5%。与CEA单项检测比较6项指标联合检测,以任意一项阳性为阳性判断,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P0.01),而诊断准确性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CEA可作为临床鉴别良恶性胸水的首选指标。CEA、CA-125、CA15-3、SCC、NSE、CYFRA21-1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恶性胸水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大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大肠癌患者(研究组)和66例大肠息肉患者(观察组),另外选取65例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按照临床分期将研究组患者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每期17例;按照病理分型将研究组患者分为低分化癌20例、中分化癌24例、高分化癌24例。检测各组血清CEA、CA125、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CA125、AFP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研究组血清CEA、CA125、AFP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临床分期进展,患者血清CEA、CA125、AFP水平显著增加,与上一期比较,下一期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低分化癌比较,中分化癌血清CEA、CA125、AFP水平显著降低;与中分化癌比较,高分化癌血清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EA、CA125、AF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AUC面积显著均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结论血清CEA、CA125、AFP联合检测大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51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50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比较3组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和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乳腺癌组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组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对照组,且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AFP、CA199、CA125、CA153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能够作为筛查乳腺癌较为便捷且微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