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病案管理在医院胃癌患者资料调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病案室留存的154份胃癌患者病案,采用前后对比的研究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06月未开展数字化病案管理的77份作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9年12月已开展数字化病案管理的77份作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案调用时间、病案归档错漏率及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病案调用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对病案调用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归档错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数字化病管理应用于胃癌患者病案资料调用管理中,可有效减少病案调用时间,降低病案归档错漏率,提高病案管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7,(5):692-694
目的研究规范化病案管理对于病案质量研究在临床病案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改正措施。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患者的病案档案资料合计3 000份,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病案1 500份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的资料管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病案1 500份作为观察组,运用规范化精益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病案缺陷程度、整改率以及住院病案评分的平均值。结果观察组住院病案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13.672,P<0.05),而住院病案缺陷程度、缺陷病案修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的病案管理有利于提高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的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对提升病案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2月医院DRG支付背景下1 000份病例资料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10月医院DRG支付背景下1 000份病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案管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质量管理。对比两组病案管理质量、医疗纠纷发生率、医务人员满意度、管理人员职能考核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病案首页质量合格率、医务人员满意度、管理人员职能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缺页缺项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G支付背景下的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能提升病案管理质量、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及管理人员职能,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在病案管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追踪方法学的效果和意义.方法:2016年1月组建病案追踪学工作小组,追踪管理病案管理中的各工作环节,分析不足之处、提出整改举措,并以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作为观察组、以为组建病案追踪学工作小组之前的2015年1月到12月这一阶段作为对照组,比较病案管理工作质量情况.结果:应用追踪方法学后,出院病案72h内回收率、病案复印满意度和首页缺陷发生率与应用前比较有明显的改进提升(P<0.05).结论: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应用追踪方法学,对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病例管理中存在的缺点,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校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患者的病例档案资料2000份为对照组,与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校附属医院实行精益管理后的患者病例档案资料1500份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档案资料的出院病案24小时内回收率、甲级病案率情况以及病案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两组病案在出院病案24小时内回收率、甲级病案率情况以及病案服务满意度方面比较的P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精益管理有利于提高病案管理效果,有助于完善医疗信息储备的缺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病案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实施病案信息化管理的患者54 151例为观察组,在医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同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未施行病案信息化管理的患者56 66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科室满意度和病案管理差错。结果相较于对照组44 778例(79.02%),观察组的病案管理总满意度为51641(95.36%),对比χ^2值为6 544.737 0,P=0.000 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2 340次(4.32%)病案管理差错,对照组6 660例次(11.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建立病案信息化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科室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降低病案管理差错,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对病案管理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病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儿童医院2020年1—12月实施传统病案管理,随机选取这期间126例住院患儿的病案作为对照组。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儿童医院2021年1—12月实施精细化病案管理,随机选取这期间126例住院患儿的病案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案采用传统病案管理制度,观察组病案采用规范化病案管理。比较2组病案甲级病案率;比较2组病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儿出院3个月时,采用自制病案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对照组病案中甲级病案97份,甲级病案率为76.98%。观察组病案中甲级病案115份,甲级病案率为91.27%。观察组甲级病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管理满意度评分为(26.52±2.34)分,高于对照组的(21.08±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有利于提升管理人员的岗位意识,提高病案管理质量与效果,降低病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  相似文献   

8.
秦秋艳 《智慧健康》2023,(4):19-22+28
目的 分析电子病历档案系统在提升医院病案管理质量机制。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2月本院12000份出院病案,2018年1月-2020年1月选取6000份出院档案,应用归档上架病案管理模式,2020年2月-2022年2月选取6000份出院档案应用电子病案档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实施前后病案复印情况、病案工作变化情况、归档质量指标情况。结果 实施电子化病案管理模式后,病案平均复印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实施前后病案复印总份数、总页数相比,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实施电子化病案管理后,档案质量错误率为0.13%,显著低于实施前的档案归档错误率0.5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电子病案档案系统的运用,既能够提升病案处理效率及质量,也能改善病案归档质量指标,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近3年我院病案服务利用情况,评价病案信息化对病案服务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三个不同阶段病案的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归类总结、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4年1-12月(部分电子病案阶段)、2015年1-12月(完全性电子病案阶段)与2016年1-12月(电子病案扫描阶段)三个阶段的病案服务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结论引入电子病案及病案扫描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大提高病案服务利用的效率,进而实现病案服务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对病案资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案无纸化对医院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方法 病案无纸化归档系统与HIS系统等20余个院内系统进行接口开发,通过接口从各系统抽取病历资料,合成PDF格式文件.重新构建病案无纸化归档管理流程,解决医患双方在病历资料中的数字化签名问题.结果 本院病案无纸化已归档病案159375份,病案无纸化率为90%左右,7日归档率8...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错位病案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不断整改病案管理整个环节,探讨降低错位病案发生率的对策。方法收集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无意中或需要提供病案时发现的错位病案177份,对发生原因进行整理分析,采用电子签名检测系统、色标、条码管理病案。结果 177份病案中142份因看错号码放错位置;15份因再次住院归档时放错病案袋;20份因两本病案叠在一起归档放错位置。在实施整改后,2010~2013年病案错位率分别为0.44%、0.27%、0.11%、0.01%。2010年1月~2014年1月共有病案89108例,发现错位病案177份,错位病案发生率为0.20%。2010~2013年病案错位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导致病案错位的原因很多,只有在病案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病案管理零差错,最大效率地发挥病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妇产科住院病案质量缺陷并寻求有效的管理对策,为妇产科病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实施品管圈病案质量管理前的妇产科住院病案600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实施品管圈病案质量管理后的妇产科住院病案600份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案质量缺陷情况,分析病案质量缺陷(细化到医疗制度落实、诊疗质量、病历书写3方面)。结果两组病案涵盖的疾病范围、医护人员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医疗制度落实缺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体现在审签、会诊内容缺陷。两组诊疗质量缺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诊疗质量缺陷主要为诊断依据不充分、阳性检查结果无处理说明。观察组病历书写缺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体现在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内容缺陷。结论妇产科住院病案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品管圈病案质量管理规范了工作步骤、提升了病案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减少病案质量缺陷内容,进而提高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6,(11):1696-1698
通过采取抽样法对2014年1月-9月的病案1 836份进行终末质控,缺陷病案共383份,缺陷率为20.9%,对手工录入住院病历首页中患者基本信息容易出现错漏、工作效率低、病人办理资料时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分析。进而采取利用医院信息化手段,将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应用到病历首页中,采取抽样法对2015年1月-9月的病案1 836份进行终末质控,缺陷病案共23份,缺陷率为1.2%。使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制度和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某院在2015年1月开始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将改进前一年(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与改进后一年(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莱院西药房购买药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中的患者满意度与药房的差错率,从而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制度和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意义.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满意度为95.4%,药房差错率为0.7%;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82.5%,药房差错率2.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药品实施严格和合理的分类制度和药品监督制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药房的差错率.值得在各大医院的西药房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根因分析法管理措施对电子病案首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选择2018年3—9月,实施根因分析法管理前半年的5020份电子病案设置为对照组,研究组为实施根因分析法管理后半年的5020份病案。分析对照组病案首页问题,统计对照组所有超期未归档的原因,比较实施根因分析法管理前后,两组在病案的归档率情况。结果对照组病案超期未归档的原因中占比最大为:病理报告单延迟归档占比26.97%;因患者转科,科室病案信息不完善占比22.53%;检验报告单延迟归档占比14.43%。实施根因分析法管理后,研究组的普通的病案3 d归档率为(8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病案3 d归档率(6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病案7 d归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 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根因分析法管理措施对电子病案首页管理,可显著提高电子病案的回收率,降低电子病案的缺陷,显著提升电子病案首页的质量,值得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加强医院病案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病案管理工作在医院实行现代化管理中已成为医疗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强化病案管理 ,从 1997年开始 ,我们连续 3年对 2 7所医院开展病案管理质量调研 ;1998年 11月 ,又组织有关人员检查了 2 7所医院、疗养院 1995年1月~ 1997年 12月的 5 6 42份住院死亡病人病案 ,检查结果如下 :实际检查率99.14% (应查死亡病人病案 5 6 91份 ,实查 5 6 42份 ) ,病案技术管理合格率 72 .45 % ,病案首页填写合格率 88.2 1% ,录入上报符合率 94.14%。笔者结合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从信息角度出发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品管圈在医院病案信息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该院2018年1-12月期间的病案信息服务质量管理情况为例,随机选取其中的280份病案资料,根据其管理时间不同分为两个组别,每组有病案资料140份。其中,观察组为实施品管圈管理时期,对照组为未实施品管圈管理时期,对两组病案资料中的病案首页信息上传报错率以及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错误率、病案复印服务不满意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案首页信息上传报错率以及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错误率、病案复印服务不满意率分别为1(0.71%)、2(1.43%)、3(2.14%),对照组分别为15(10.71%)、18(12.86%)、22(15.7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信息服务质量管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医院病案信息服务质量管理中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病案质量控制方法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为病案书写质控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普外科2014年1月~10月间实施终末病历质控351份和2014年11月-2015年9月间实施联合病历质控的病历资料403份,评价分析包括甲级病历率?病历缺陷率及主要病历缺陷在内的两组病历的质量变化?比较各种病案质量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实现联合质量控制在甲级病历率有明显提高,病历缺陷率出现了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联合质量控制可以更好的保障病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运用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的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n=200),而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运用目标管理理论为观察组(n=250),比较分析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疾: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病管理中错位病案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病案室错位病案共计25份进行分析,归纳发生的原因,同时探讨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几点方法.结果:从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共计有病案40294份,发生错位份数为25份,错位发生率为0.062%,病案错位发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错位发生原因有包括:看错号码放错位置、不连号的两个病案簿叠在一起上架、病案太薄摞在一起.结论:病案管理中为降低病案错位发生率,应积极采取完善的管理举措、保证病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