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程冉冉  李焰  周燕  刘凤丽 《职业与健康》2012,28(8):1021-1022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各40例,均常规使用脱水剂、降压药、调血脂药及神经营养药物。在此基础上B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C组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D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14 d为1疗程,4组患者均分别于治疗前、用药后第14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 B、C、D组显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A组,D组用药后评分低于B、C组。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效果明显更加,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62%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6天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16天的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分别为89.36%和70.2%,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都要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功能评分为10.68±4.32,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血尿,2例出现血肌酐,3例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对照组中2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呕吐。结论:通过试验比较我们认为依达拉奉虽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其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较好的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安军涛 《中国校医》2020,34(4):282-283,314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1月于某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54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8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8.93±2.36)分、(7.28±3.38)mg/L、(44.08±6.41)pg/mL、(17.41±1.34)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2.28±3.32)分、(15.22±4.85)mg/L、(52.24±7.65)pg/mL、(20.30±2.2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调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降压、调脂等药物联合依达拉奉、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转归率;病情好转时间、患者自诉自我感觉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哈佛残障量表评分、功能独立程度;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转归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哈佛残障量表评分、功能独立程度优于对照组;病情好转时间、患者自诉自我感觉好转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调脂等药物联合依达拉奉、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独立性,降低残障率,加速病情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究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高于对照组的91.43%,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15±1.8)低于对照组(15.67±1.9),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8.5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用丁苯酞100ml、q12、14d,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250ml、1次/d、14d。对照组采用血塞通针400mg+生理盐水250ml、1次/d、14d。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纳入107例自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急性脑梗死诊治的患者,按照治方式的异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对比组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应用依拉达奉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比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1735,P=0.6770).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疗程14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13±1.15)分比(17.16±1.08)分](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83±10.14)分比(58.02±9.99)分](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 ADL评分及IL-1、 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61.11%(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1、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疗效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28例为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同时期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26例为对照组,应用小牛血去蛋白血清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8%,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于治疗2周后其下降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法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剂,是治疗急性脑梗塞很有效的药物。其对脑神经有修复保护作用。另外依达拉奉具有抑制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且于临床应用中未见有不良反应,症明其中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许培 《工企医刊》2014,27(5):987-988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n=52)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n=55)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间比较以观察组的疗效更佳,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36%,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5%,数据差异也具显著性(P<0.01).结论 依达拉奉应用于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3月接收住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84例,其中并发外伤性脑梗塞患者45例,按入院先后次序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两次,14天为一疗程,分别计算入院后第14天,第28天ADL及ESS评分,疗效判定采用ESS的增分率来判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4d、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判定: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开联 《现代医院》2005,5(9):60-6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55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B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9%和55%,显著高于A组的20%和44%(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分析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32例,132例患者均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患者66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66例。试验组66例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而参考组66例患者应用小牛血去蛋白血清治疗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高于参考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参考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也低于参考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比应用小牛血去蛋白血清治疗的治疗效果更佳,并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也具有显著下降的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也具有显著下降的状况,在临床中更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胶囊联合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和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25.3±1.4)、(62.1±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4±1.7)、(58.6±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5、10.02,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对照组为52.5%(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联合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昝立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66-1168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在3~6h内的脑梗塞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尿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3组同时给予控制脑水肿、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尿激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滴注完,联合用药组在尿激酶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滴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统计再灌注发生率。[结果]经溶栓治疗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与尿激酶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SOD水平显著提高,MDA水平和再灌注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尿激酶与依达拉奉合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可有效防治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8例,按照随机、平行的原则将这78例脑梗塞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9例患者接受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的3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3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92%(30/39);观察组39例患者在接受之后两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56±3.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9例患者在接受之后两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1 7±3.59)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亚低温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治疗;治疗组给予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并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于治疗后神经功能均较前治疗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给予亚低温结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