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性游戏联合心理干预在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维思通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治疗性游戏联合心理干预。采用耶鲁抽动症严重程度评分量表(YGTSS)进行综合抽动严重程度的量化评分,对治疗性游戏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儿童治疗后的抽动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抽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5%、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治疗性游戏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心疏肝为治则口服中药汤剂配合心理干预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中药汤剂配合心理干预疗法;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心疏肝为治则口服中药汤剂配合心理干预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神汤配合心理干预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该院经临床诊断为多发性抽动症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静灵口服液配合心理干预疗法,治疗组采用口服调神汤加减配合心理干预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心养血、滋阴柔肝为治疗原则的调神汤配合心理干预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盐酸硫必利治疗小儿慢性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对159例慢性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盐酸硫必利联合家庭治疗组、单纯应用盐酸硫必利治疗组和单纯心理干预治疗组。结果:盐酸硫必利联合定期疾病相关知识家长培训组耶尔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的总抽动积分(运动抽动+发声抽动,Total Tic Scale,TTS)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单纯服用盐酸硫必利组和单纯心理干预治疗组耶尔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的总抽动积分(运动抽动+发声抽动,Total Tic Scale,TTS)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硫必利联合疾病相关知识家长培训治疗儿童慢性抽动障碍较单纯药物治疗依从性、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方药联合硫必利治疗儿童铅中毒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4例铅中毒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硫必利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天麻钩藤饮方药联合硫必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抽动次数、抽动强度及抽动频率评分,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与73.68%,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抽动次数、抽动强度及抽动频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抽动次数、抽动强度及抽动频率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抽动次数、抽动强度及抽动频率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方药联合硫必利治疗儿童铅中毒抽动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多发性抽动症(MT)临床特征及发病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30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儿童305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11个单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的影响儿童抽动症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和分析影响MT的独立因素。结果本次观察300例MT患儿,运动性抽动以头面部症状眨眼最为多见(271例,占90. 33%);其次为吸鼻203例,占67. 67%;躯干部耸肩症状167例,占55. 67%。发声性抽动临床特征以吭吭声最为多见,213例,占71. 00%;其次为复杂性发声抽动、秽语57例,占19. 00%。对可能影响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儿童抽症状的单因素共有6个,对6个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妇精神异常、家族抽动症史、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蛋白、黄疸史是影响儿童抽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T是小儿时期较为少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特征复杂多样,以慢性多发运动性、发声性抽动等为临床特征,易误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风湿性舞蹈病、癫痫等,临床需注意鉴别诊断。对影响MT的独立影响因素孕产妇精神异常、家族抽动症史、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蛋白、黄疸史进行早期干预和预防,可降低儿童的发病概率和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家庭沙盘游戏联合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汕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规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的难治性多发性抽动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家庭沙盘游戏联合托吡酯联合治疗,托吡酯剂量0. 5~1. 0 mg/kg开始,每周递增0. 5 mg/kg,最大剂量4 mg·kg-1·d-1;对照组采用托吡酯单独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难治性多发性抽动症患儿YGTSS评分变化情况,并分析对氟哌啶醇的依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运动抽动分数、发声抽动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运动抽动分数、发声抽动分数及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儿对药物的依赖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 05)。结论家庭沙盘游戏联合托吡酯可有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抽动症,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抽动症(multiple,tics,Mrn又称为Tourette综合征或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以慢性、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有不自主发声为特征,病程超过1年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近年来MT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2008年9月——2011年8月我院儿科对在门诊就诊的79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息儿采用经络导平联合小剂量硫必利进行治疗,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44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4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见于学龄儿童,多为短暂性抽动症,以眨眼和摇头症状为多见,多数为两个以上部位抽动,临床误诊率很高,为55.6%。对64例短暂性抽动症给予心理治疗,有效率为71.9%;对32例慢性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有效率75.00%。结论: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误诊率很高,多数患儿经心理和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70例儿童抽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采取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使用抽动问卷评价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抽动问卷调查各因子(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行为、运动不宁)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抽动问卷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啶醇结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儿童抽动症状,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氟哌啶醇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本院65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均表现为多部位肌肉抽动以及发声抽动,其中40例给予心理治疗,25例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多发于2-11岁儿童,7岁最多,男童多于女童。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对临床工作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探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组以儿童行为问题及精神运动功能失调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1825年Itord首次报道本病。 1885年Gilles de la Tourette率先描述了本病,但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临床上以慢性多发运动性抽动伴发声抽动为特征。其临床表现早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环境及心理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70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及其父母140人作为研究对象,另抽取70名正常儿童及其父母14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父母的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家庭环境量表评分,分析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儿童精神质(P)、神经质(N)评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儿童父母N评分高于对照组,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儿童家庭环境量表中矛盾性、控制性得分高于对照组,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得分低于对照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分娩产伤、家庭对儿童管教方法严厉、家庭氛围不和睦、有家族抽动症病史为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及其父母多伴有孤独、焦虑、急躁等情绪,较内向,自信心不足。有分娩产伤、家庭对儿童管教方法严厉、家庭氛围不和睦、有家族抽动症病史为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钩藤蝉蝎饮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肺热肝风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7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自拟钩藤蝉蝎饮,免煎中药,沸水冲服,日1剂,连续治疗2个月。对照组予氟哌啶醇片,开始0.05 mg·kg-1·d-1,分2次口服;5~7 d后增至0.1 mg·kg-1·d-1,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2个月。采用美国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9,P0.05)。治疗前后两组美国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32,均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1,P0.05)。结论自拟钩藤蝉蝎饮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与西药氟哌啶醇组疗效相当,且服用安全,无氟哌啶醇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胡敏  颜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2):1326-1327
目的 研究可乐定缓释片单一治疗小儿抽动症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110例抽动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5例;治疗组:单独口服可乐定缓释片。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和同等剂量安坦。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但其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可乐定缓释片能有效改善儿童抽动症的运动,发声抽动和综合损伤,不良反应与氟哌啶醇合用等量安坦相比明显少而轻。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4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分2组,分别给予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与常规量氟哌啶醇治疗,应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16周末评价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第8周、第16周与治疗前比较YGTSS量表总运动抽动及总发声抽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总运动抽动评分治疗后第8周显著高于常规量组(P<0.01),治疗后第16周后与常规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第16周末TESS严重程度总分显著低于常规量组(P<0.01)。结论小剂量氟哌啶醇加肌苷治疗TS有效,其近期疗效较常规量氟哌啶醇差,远期疗效与常规量氟哌啶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作用较常规量氟哌啶醇轻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并归纳柴胡桂枝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硫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柴胡桂枝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使用柴胡桂枝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与血铅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180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及160例正常儿童的血铅浓度;将180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中58例铅中毒的抽动症患儿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先用鹿珠合剂进行驱铅治疗,同期B组用(谷维素+肌苷片)治疗,经一个月的治疗期后,A、B两组再交换药物治疗一个月,B组使用鹿珠合剂驱铅治疗,A组再同期使用(谷维素+肌苷片)治疗。在每个治疗期末观察两组患者的抽动类型、抽动频率、抽动强度以及对生活的影响,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在治疗期前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且测定各治疗期患者的血铅浓度。结果对180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及160例正常儿童的血铅测定中发现,抽动症患儿平均血铅浓度为84.73μg/L,正常儿童的平均血铅浓度为49.1μg/L,抽动症患儿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5)。58例铅中毒的抽动症患儿在不同顺序治疗的治疗期末,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但血铅水平仅在鹿珠合剂驱铅治疗后有明显下降。在对血铅中毒的短暂性抽动症患儿进行鹿珠合剂驱铅治疗的过程中,血铅水平下降的同时,抽动症状也得到相应的控制。结论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的孩子血铅水平高于正常儿童,且血铅中毒的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在驱铅治疗的同时抽动症状得到相应的改善,因此儿童抽动障碍与血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泰必利联合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于该院儿童体检科健康体检儿童4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心理和行为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泰必利口服联合可乐定透皮贴剂贴于两侧耳后,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评分评估观察组患儿抽动严重程度,评估疗效。ELISA法测定两组儿童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干扰素-γ(IFN-γ)、IL-4、IL-10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运动性抽动评分、发声性抽动评分和综合性损伤评分及YGTSS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注意力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及ADHD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 05),总有效率达95. 25%。治疗前,观察组IL-2、IFN-γ、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高于对照组(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IL-2、IFN-γ、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4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IL-2、IFN-γ、IL-4、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体内Th1/Th2细胞失衡。泰必利联合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疗效显著,并且提高患儿的自身免疫反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58例酒精依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再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复饮率、累加戒酒时间(CAD)、临床疗效分级标准评定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复饮率分别为53.57%、86.67%,实验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戒酒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使患者在良好的心境下接受戒酒治疗,减少了复饮率,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