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PO)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83例骨感染和骨肿瘤患者影像资料,将采用CT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磁共振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两组影像进行盲法诊断。结果:两组的CPO、骨样骨瘤及骨肿瘤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非典型病例诊断准确率为96.5%,高于对照组(75.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20,P<0.05)。结论:对比于CT检查,MRI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典型CPO的诊断准确率,在与骨样骨瘤、骨肉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超声诊断的最优经济组合方法及保健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且经手术或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144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彩超、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及核磁共振检查资料完整,比较不同诊断方式及联合诊断检出率,与病理学结果对照,确立经济性最高的诊断方案,评估其在乳腺疾病保健预防中的指导价值。结果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4%、88.2%、87.5%,常规超声联合MRI诊断符合率为89.6%,其中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最高。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费用低廉,适宜在基层筛查中推广。MRI费用相对较高,经济性欠缺,但诊断符合率高,适宜于高危人群筛查。而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整体经济性高,诊断符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脑出血诊断工作中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对比该组患者单独使用CT、MRI、联合CT+MRI诊断脑出血的诊断符合率、检查费用。结果: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脑出血的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层螺旋CT+MRI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检查费用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分别单独使用诊断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在诊断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性,而CT与MRI联合应用到脑出血患者中在诊断不同部位的脑出血中可获得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在临床工作中采用CT诊断脑出血相对MRI而言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中诊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在本院2017年6月~2019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48例纳入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72h之内均进行CT检查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检查,对所有脑梗死患者的病历相关资料和影像学、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对比脑梗死患者应用核磁共振与CT检查两种不同检验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结果显示核磁共振(MRI)诊断的敏感性为95.83%、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6.15%。而CT诊断的敏感性为79.17%、特异性为33.33%、准确率为76.47%。核磁共振各项均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能够有效诊断出脑梗死患者病灶情况,弥补CT检查中存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及MRI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和MRI检查.扫描结果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判读,并且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判读结果后与病理诊断T分期进行对比,结果:CT诊断T分期符合率为59(65.56%),MRI诊断T分期符合率为80(88.89%).结论:CT和MRI两组影像学检查均能辅助诊断直肠癌分期,但MRI诊断的符合度,特别是在T1~T3分期中显著高于CT扫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腕关节损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情况,为后期相关诊断检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接受诊断治疗的68例腕关节损伤患者的具体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表现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多层螺旋CT诊断,具体分析两组患者的损伤情况。结果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下明确了患者的骨折问题,而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存在漏诊以及误诊情况,两组诊断的准确性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腕关节损伤患者来说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尤为重要,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曾志强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18):146-148+152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股骨头坏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分成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对照组采用CT扫描技术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MRI)扫描技术诊断,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探究金标准,并将两种检查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诊断后,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4.36%)(P<0.05),且观察组对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诊断符合率(81.82%、83.33%、87.50%、100.00%)均高于对照组(53.85%、66.67%、66.67%、50.00%)(P<0.05)。结论: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采取核磁共振检查效果优于CT检查,检出率较高,有助于后期进行针对性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的CT和MRI表现.结果 34例患者行CT检查,32例患者行MRI检查,其中6例患者行CT和MRI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以手术病理确诊;CT诊断中33例(97.06%)患者符合诊断标准,32例行MRI检查的患者均诊断为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符合率100%.所有患者的病灶边缘均比较光滑,而且病灶边缘与周围结构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点;18例患者病灶周围结构出现推移;5例病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是太清晰,扫描显示包膜不完整,但是与手术病理发现不一致.结论 CT和MRI检查均能够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腹部良性、单发性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波谱在脑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6年8月,医院神经外科接待的脑内肿瘤患者84例,纳入肿瘤组,同期诊断为良性病灶的疾病42例,非肿瘤组,另外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纳入对照组。结果:脑内肿瘤组Cho/Crgap与对照组、低于非肿瘤组,脑内肿瘤组NAA/Cho高于非肿瘤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颅内肿瘤以及恶性肿瘤患者NAA/Cr、Cho/Cr与低级别颅内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谱成像辅助诊断符合率(142/146),高于单纯的MRI诊断(130/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可进行鉴别诊断以及判断肿瘤分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胰头癌临床采用高场强MRI与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胰头癌患者50例,均通过手术病理确诊,根据患者诊断方法的区别,分成CT组与MRI组,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结果:数据显示,MRI组成像检查确诊率、CT组成像检查确诊率分别为80.00%、56.00%,MRI成像检查确诊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胰头癌临床采用高场强MRI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多层螺旋CT联合补充,可促进临床确诊率明显提高,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从人民医院CT室择取6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患者行以常规CT检查,研究组33例患者行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照分析临床检查结果。结果:以术后及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83.33%,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2.73%,研究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检查对于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医院治疗的87例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与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检查费用与检查时间。结果 CT检查诊断总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良性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恶性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略均高于X线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费用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但其检查费用高于X线检查,临床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对应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研究比较CT与磁共振成像(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于脊柱外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脊柱外伤患者资料根据影像学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螺旋CT机对脊柱外伤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MRI进行脊柱外伤诊断。结果:两种脊柱外伤的检查方法在韧带损伤检查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P〈0.05)。结论: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柱外伤诊断各有利弊,但实验组对于整体脊柱外伤的判断更加准确。因此,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联合使用,能有效的减少脊柱外伤检查错误诊断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4,(6):80-82
目的探讨超声新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全部病例术前均应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多平面成像等超声新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深度评估(3-DTVS组);其中,45例经核磁共振(MRI)检查(MRI组),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两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肌层浸润情况的符合率。另选经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者作三维能量多普勒血管成像(3D-CPA)对照(对照组)。结果经3-DTV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90.7%,判断肌层浸润的符合率为78.3%。应用3-DTVS与MRI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准确率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良恶性组比较,3-DTVS组血管成像表现为癌灶区血管异常丰富,不规则,走行紊乱,呈线球样或草团征。VI值在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FI、VFI值在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有差异,(均p<0.05)。结论超声新技术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肌层浸润深度有重要临床价值,3D-CPA是一项无创的、定量的检查病灶血管的新方法和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确诊的7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35例),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对照组(35例)采用CT进行诊断,综合比较两组在经过诊断后的检出率。结果:对照组诊断结果为:确诊21例,总检出率为60.00%,而实验组的采用CT诊断结果为:确诊34例,总检出率达到97.14%。在P0.01下,核磁共振组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核磁共振与CT检查应用在股骨头坏死患者诊断中效果均比较显著,但是核磁共振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5,(8):76-78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使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术前诊断和两者联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技术对我院临床触及乳腺肿块的116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手术后的组织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116例患者乳腺病变手术病理诊断良性42例,恶性74例。1术前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41例,恶性病变65例,超声显示良性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内未见明显微小钙化;乳腺癌恶性征象为毛刺征(87.84%,65/74),病变内多见微小钙化(62.16%,46/74)。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38%(106/116)。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性病变39例,恶性病变66例,良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1~2分(92.86%,39/42);恶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3~5分(89.19%,66/74);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前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0.51%(105/116)。3术前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检查诊断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68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82%(110/11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检查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术前诊断符合率,可在基层医院作为乳腺癌术前诊断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腕关节损伤患者99例,随机分为MSCT组、MRI组和联合组,MSCT组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治疗,MRI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治疗,联合组采用多层螺旋CT与合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治疗腕关节损伤,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把检出率为100%的联合组作为基准,MSCT组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18.75%,移位碎骨折片的检出率为85.71%,关节脱位的检出率为90.32%,骨折的检出率为91.18%,骨挫伤和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为0.00%;MRI组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87.50%,移位碎骨折片的检出率为7.14%,关节脱位的检出率为58.06%,骨折的检出率为50.00%,骨挫伤的检出率为75.00%,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为73.68%。联合组明显优于MSCT组和MRI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CT扫描检查方式,实验组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方式,观察对比两组的确诊率。结果: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实验组膝关节确诊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CT扫描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膝关节损伤的确诊率更高,值得在各级医院检查领域进行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疑似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92例患者,临床采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诊断,统计联合诊断效能。方法:自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本院所收患者中选取92例疑似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均行MRI、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结果,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诊断结果。结果:92例疑似病例经病理检出阳性51例、阴性41例;CT检出阳性45例(真阳性42例),阴性47例(真阴性38例);MRI检出阳性46例(真阳性44例),阴性46例(真阴性39例);MRI+CT检出阳性51例(真阳性50例),阴性41例(真阴性40例)。MRI+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符合率(97.83%)、灵敏度(98.04%)相对单独诊断均较高(P<0.05)。结论:MRI联合CT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符合率高,灵敏度高,可减少漏诊,可被临床治疗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47-848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前列腺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比较超声弹性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与病理证实组相比,超声弹性组的良性符合率为85.7%,恶性符合率为83.3%,有8例患者疾病性质待定,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分级结果可知良性者主要以Ⅰ、Ⅱ级弹性分级为主,而恶性者则以Ⅲ~Ⅴ级弹性分级为主,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满意率为88.5%。结论在对前列腺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不但能达到与病理诊断相当的诊断效能,还可依据病变的弹性程度分级对病变进行初步的评估及治疗指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