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以"眩晕、全身麻木3 d"于2012年9月21日入院。3 d前出现眩晕、全身麻木,眩晕为发作性,伴恶心,行走时有肢体无力感,外院行头颅MRI及颈椎CT检查未见异常。既往体健。体检:体温36.4℃,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60 mmH g(1 mmH g=0.133 k Pa),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 mm,眼底正常,向左注视时可见水平眼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于2000年12月8日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右侧为主,呈持续性胀痛并逐渐加重。第2天开始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并感右侧肢体麻木,可活动。无发热、抽搐、昏迷及大小便失禁。在当地医院予脱水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查头部MRI发现延髓占位性病变。12月15日开始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2月16日转入我科后确诊为延髓脓肿。12月24日在全麻下行延髓脓肿穿刺、后颅窝减压术。术后经有效地治疗及精心的护理,于2001年1月20日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或转移性孤立性纤维瘤(SFT)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9例复发或转移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局部治疗及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10例患者复发或转移后再次行手术治疗;未手术的患者中,4例采用放射治疗,2例采用介入治疗,3例广泛转移者采用药物治疗(其中1例联合介入治疗)。19例患者随访7~79个月,中位随访43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94.7%(18/19),2年总生存率为73.7%(14/19)。结论:复发或转移性孤立性纤维瘤进展缓慢,以局部复发多见,也可出现远处转移;再次手术疗效可靠,不可切除的患者可采用局部治疗(介入或放疗)联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罕见 ,又因蝶窦解剖位置深在、部位隐蔽及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非特异性 ,故临床上常易漏诊、误诊。作者对本科1999~2002年3月间收治的8例孤立性蝶窦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例中 ,男6例 ,女2例 ;年龄19~64岁 ,病程3个月~2年。其中2例首诊于耳鼻喉科 ,1例误诊鼻咽癌 ;4例首诊于神经内科 ,误诊偏头痛1例 ,脑供血不足3例 ;2例首诊于眼科 ,误诊球后视神经炎。误诊时间最短2周 ,最长1年零2个月。1.28例均采用经鼻腔进路直达蝶筛隐窝和蝶窦前壁的内窥镜鼻窦手术。表麻 +局麻成功后 ,切除患侧部分中鼻甲…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病患进行临床诊治,并研究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治特点。50例患者中经确诊为胸部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经治疗后无复发与并发症发生现象。切除胸部孤立性纤维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孤立性蝶窦病变由于历来被认为是一少见疾病 ,位置深在 ,解剖复杂 ,常缺乏专科症状 ,在临床工作中易漏诊 ,且在处理上也有一定困难。随着近年来鼻内窥镜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有关蝶窦病变的报道增多 ,近5年来作者共诊治本病患者4例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 ,42岁。顶枕部头痛3年 ,左眼视力急速下降1周入院。检查双鼻腔( -) ,鼻窦无压痛 ,眼球无移位 ,左眼视力 ;眼前手动。鼻窦CT示左蝶窦占位性病变 ,表麻下鼻内窥镜检查 ,见左蝶窦前壁膨隆明显 ,窦口阻塞 ,穿刺抽得粘稠脓性液 ,确诊为“蝶窦脓囊肿”。切除中鼻甲后部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76例,通过完善CT、PET-CT、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胸腔镜等检查方法,尽可能达到早期诊断.患者行常规切口或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术前诊断不明确者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 全组病例预后良好,无重大并发症,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提示良性肿瘤52例、恶性肿瘤24例.结论 对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诊断较困难,作者认为CT表现结合PET-CT的检查结果能显著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对初步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应进一步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经支气管穿刺活检、胸腔镜检查等以获得明确诊断,对于恶性肿瘤鉴别是原发性和继发性有重要意义.孤立性肺结节早期外科手术切除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细胞性肝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5例,误诊31例。保守治疗2例,穿刺抽脓或导管引流7例,切开引流83例,肝叶切除4例。治愈90例(93.8%),死亡6例。结论:由于本病症状不典型,诊断较困难,但手术效果尚满意。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科在结、直肠粘膜活检中发现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rectalulcersyndrome,SRUS)22例,根据病理特点,结合临床,简要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22例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4~81(平均46)岁,病程一月余至4年,平均2.5年,临床表现为血便13例,粘液便7例,个别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或秘结,排便困难,肛门下坠感或会阴部疼痛等。内镜检查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前壁,其中溃疡型10例,隆起型6例,狭窄型4例,轻型即不典型2例(仅见直肠粘膜充血水肿伴有较多粘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髓血管母细胞瘤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延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观察和护理的重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突发呼吸骤停者2例,行气管切开者29例,球麻痹者15例,呼吸机辅助呼吸者5例,肺部感染者4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治愈23例,好转8例,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积极有效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7岁,主因口角歪斜3个月,行颅脑MR检查,采用GE公司Signa Excite HD3.0TMR扫描仪,应用标准头部8通道线圈,扫描包括轴位及矢状位T1-FLAIR、轴位T2-FSE、轴位T2-FLAIR序列和扩散张量成像(DWI)。MRA采用3D-TOF法。经静脉注射马根维显15ml行对比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腹膜后间隙化脓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了1990—2005年间的38例腹膜后间隙化脓性感染的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发病原因、病原菌分布和治疗情况的分析。结果发病原因:发生腹膜后间隙化脓性感染的病例中包括原发性1例,继发性37例,分剐继发于腹膜后脏器的爽性疾病及损伤,主要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胰腺损伤、十二指肠损伤及溃疡穿孔、腹膜后位阑尾炎穿孔、肾结石等。病原菌:以单菌感染为主。治疗方法:非手术治愈2例;超声引导下脓腔穿刺引流治愈3例;采取手术引流33例。疗效:死亡2例,总体治愈率94.74%。结论及时明确诊断并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局部处理以通畅引流为主,同时加强营养和治疗原发病及其它并发症,是治疗腹膜后间隙化脓性感染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脑内小脓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内小脓肿的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近5年来诊治的52例脑内直径2.0cm以下小脓肿资料,对病史特征、CT及MRI表现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无感染史,45例以癫痫发作起病并为主要症状,通常没有局部神经受损体征。单纯抗菌疗法治愈50例,手术治疗2例,其中1例术后留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脑内小脓肿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癫痫发作,CT和MRI是诊断的关键手段,治疗上应首选非手术疗法,仅个别对抗菌疗法不敏感者才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与脑脓肿的CT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易混淆的脑胶质瘤与脑脓肿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0例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和20例脑脓肿的CT表现。 结果 两者病灶均呈环状强化 ,胶质瘤的环状强化壁厚簿不匀 ,都在近脑中线侧较厚 ;可见壁结节 ,在环内侧及壁结节内有斑状及毛细血管纹状强化 ,这一征象具有特征 ;脑脓肿环状强化壁完整 ,厚簿均一 ,在环状强化边缘部位和相邻层面出现小结节性强化灶 ,这一征象有鉴别意义。 结论 只要掌握脑胶质瘤与脑脓肿两者的CT特征 ,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7.
延髓脑梗塞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03,18(2):174-175
目的:探讨延髓脑梗塞MRI特点,材料和方法,搜集具有延髓及其后组颅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MRI资料26例,采用Elscint Gyrex Ⅴ型磁共振机,0.5T,超导型。SE,横断位,T1WI(400/25ms),T2WI(2200/90ms),计26例,其中5例加扫冠状位,T1WI(400/25ms);2例进行了MR增扫。结果:(1)延髓脑梗塞常偏侧发生,左12例,右11例,中央3例,(2)病灶最小3mm,最大22mm,平均10.5mm,占69%(18/26);(3)病灶呈类圆形7例,斑片状12例,小点状7例;(4)病灶边缘清楚5例,不清楚21例;(5)例灶区T1WI呈低信号20例,等信号6例,T2WI呈高信号26例,(6)延髓外形无肿大19例,局限肿胀5例,局限萎缩2例。(7)MR增扫2例均无强化;(8)其综改变,伴桥脑梗塞5例,小脑梗塞3例,大脑半球及底节梗塞例,额顶叶脑白质脱髓鞘病变6例。结论:延髓脑梗塞MRI具有以局限一侧或一部分损害为主,居中央或弥漫者少见,以横断位T2WI最敏感,据此可提示其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范围等,冠状位可显示病灶的上下范围,补充横断位不足;病灶MRI表现与临床症状的轻重具有相关性,故MRI是一种诊断延髓脑梗塞及其鉴别诊断的准确和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8.
Over a period of 3 years, 68 intrahepatic abscesses in 48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ultrasonography at our institution in New Delhi, India. Our experiences with the sonography and management of this entity are presented. Multiple abscesses were present in 14 patients; the rest had a single abscess. The most common location was the right lobe of the liver. The sonographic morphology of the abscess was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echo pattern of the wall and contents of the abscess. These were later correlated with the duration of illness. An attempt was made to assess healing and thereby the age of the abscess. Follow-up ultrasound scans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in sonographic appearance lags behind clinical improvement by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延髓呼吸性神经元向脊髓膈运动神经元的直接投射。方法 2 5只Wistar大鼠分为 3组 :脊髓定位组(5只 )、延髓投射组 (15只 )和对照组 (5只 )。运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追踪法 ,于脊髓定位组膈神经干注入HRP ,确定膈运动神经元在脊髓中的位置 ,然后延髓投射组于逆行性标记细胞位置 ,对照组于脊髓后角分别注入HRP ,观察延髓呼吸性神经元的标记情况。结果在脊髓定位组的注射同侧观察到 ,C3 —C5节段的前角中间部出现逆行性标记细胞 ,为典型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延髓投射组观察到 ,逆行性标识神经元出现在延髓疑后核和面后核的腹内侧部。对照组在上述位置未见标识神经元。结论大鼠膈运动神经元位于C3 -C5节段 ,其投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以延髓疑后核和面后核区为主轴的一个长的细胞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