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11间周口豫东医院骨二科行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60例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双钢板固定方式分为垂直组和平行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8个月,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使用垂直双钢板或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40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垂直双钢板固定组(A组)和平行双钢板固定组(B组)。A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8~56岁,平均(37.56±9.24)岁;B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0~53岁,平均(41.35±9.03)岁;两组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血管及神经损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影像学变化、肘关节活动范围、Mayo肘关节评分、肘关节屈伸肌肌肉力量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切口愈合良好,两组术后各出现1例骨化性肌炎;A组2例、B组1例出现肘关节僵硬,术后骨折均获骨性愈合。A组随访20~36个月,平均(25.2±7.1)个月,B组随访18~35个月,平均(24.3±6.0)个月。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手术切口、住院天数、肌肉力量、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范围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Mayo肘关节评分为82.27±10.43,优6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B组为81.94±12.02,优5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垂直双钢板与平行双钢板对中青年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具体术式的选择仍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以及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与制动体位对AO-C型肱骨远端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疼痛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4—2018-04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26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A组42例术后未制动并即刻进行功能锻炼,B组42例术后屈肘90°位石膏外固定制动1周后进行功能锻炼,C组42例术后伸肘30°位石膏外固定制动1周后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1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6~13)个月。A组术后2周及3个月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A组术后2周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C组,A组与C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O-C型肱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即刻进行功能锻炼能够缓解患者早期疼痛,并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相对于屈肘90°位石膏外固定制动,术后即刻功能锻炼与伸肘30°位石膏外固定制动1周后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提高术后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平行放置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26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平行放置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分型,C1型12例,C2型8例,C3型6例.术后1周开始功能锻炼.根据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及Aitken-Rorabeek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平均8.3个月(6~12个月),结果显示骨折均愈合,且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Aitken-Rorabeek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8.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内固定失败等.结论 平行放置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满意,其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及分析我院1988年2月~2004年1月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7例,骨折按AO/ASIF分型,A 2型3例,A 3型5例,C1型4例,C 2型5例.结果: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1个月.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8.2%.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适应症广及固定牢靠的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1998年4月~2002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24例。根据AO分型,其中A型2例,B型8例,C型14例。结果术后随访13~32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Cassebaum评分,结果优7例,良12例,中4例,差1例。根据Morrey-Chao评分,结果优10例(41.67%),良14例(58.33%)。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0周。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1998年4月~2002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2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9.4岁(65~72岁).根据AO分型,其中A型2例,B型8例,C型14例.结果术后随访13~32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Cassebaum评分,结果优7例、良好12例、中4例、差1例.根据Morrey-Chao评分,结果优10例(41.67%),良14例(58.33%).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0周.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2):1068-1071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Y型钢板及双锁定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2010年7月2013年8月,用Y型钢板及双锁定钢板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每组26人,术后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52013年8月,用Y型钢板及双锁定钢板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每组26人,术后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52.5年,平均2年。骨折愈合时间32.5年,平均2年。骨折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8个月。骨折(包括鹰嘴截骨)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1例出现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疗效评价参照Mayo肘关节评分,双锁定钢板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Y型钢板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预后佳,并发症少,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9年1月,收治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9~70岁,平均43.3岁。致伤原因:摔伤7例,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击伤4例,机器伤1例。开放骨折1例,闭合骨折31例。骨折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C1型9例,C2型16例,C3型7例。合并尺神经损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 h~7 d,平均3.3 d。8例采用后正中切口,24例采用内外侧双切口入路;均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固定骨折。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肘关节功能按Aitken等的功能评定标准,获优22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术前合并尺神经损伤者,4例于6个月内完全恢复;1例1年后仍遗留部分症状。结论内外侧双钢板能有效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相似文献
11.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远端C型骨折28例,按AO/ASIF分类:C1型10例,C2型15例,C3型3例;均采用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8 d(2 h~10 d)。结果术后28例均获随访,平均20(2~30)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5(2~10)个月。根据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8.6%,结论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早期切开解剖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及早期有计划地康复训练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复杂的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35例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骨折,分别采用双张力带内固定29例和“Y形”钢板内固定6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12例,C2型14例,C3型9例,术后1周开始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3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7个月,平均13个月,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17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2.9%,结论:双张力带法是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比较好的选择,“Y”形钢板较适用于C1型骨折和简单的C2型骨折。 相似文献
13.
14.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1例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平均随访6个月(4-14个月)。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2.5~6.1个月。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功能优9例,良18例,中4例,优良率87.1%。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老年胧骨外科颈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具有防止复位丢失、保护板下血运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AO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使用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9~58岁,平均32.7岁;按照AO分型,A型4例,B型6例,C型5例。均使用双侧AO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14~28 d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2、6、12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年,平均1年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86.7%。术后出现异位骨化1例,尺神经牵拉损伤1例,经神经营养药治疗后恢复。结论双侧AO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AO分型:A型19例,B型5例,C型10例。股骨髁间骨折12例,股骨髁上骨折22例,均行LISS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术后发生深部感染1例,经切开引流、抗感染及再次钢板固定治愈;并发膝外翻1例,于术后4个月进行翻修治愈。本组均获随访,平均15(10~3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5(3~10)个月。疗效评价按HSS膝关节评分:优26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8.2%。结论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60例闭合桡骨远端骨折,平均年龄59岁。均由双能X线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患者。按照AO骨折分型,C1型10例,C2型33例,C3型17例。手术均采用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术后进行影像学评价及DASH(disability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评分、PRWE(patient-reled wirst evaluation)评分、Greenand O'Brien评分。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17例失访,共43例进行统计。平均术后第5天患者进行主动腕关节活动锻炼。6个月后腕关节活动度平均为掌屈62°,背伸40°,尺偏28°,桡偏20°,旋前70°,旋后67°。最近一次随访X线片与术前比较,桡骨茎突平均增加5 mm,平均掌倾角自术前—18°(—43°~12°)增加至12°(—3°~20°)。平均尺偏角从11°(—6°~20°)增加至20°(10°~25°)。距关节面最远骨折块与关节线位移从10 mm(1~16 mm)减少至0.3 mmnm(0~3 mm)。术侧握力为健侧的83%(62%~100%)。DASH评分平均11.1(0~17.2),PRWE评分平均9.6(0~12.5),Green and O'Brien评分优27例,良8例,一般5例,差3例。结论对于AO分型为C型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可以稳定的维持骨折复位,允许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Four cases of flexor tendon problems which developed after volar plate 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re presented.
All cases were associated with close contact of the screws or distal edge of the plate with the flexor tendons. Poor bone
stock or multiple bone fragments allowing loosening of the plate or non-locking screws cause the hardware to irritate the
flexor tendons and ultimately lead to rupture. The flexor tendons involved include the flexor carpi radialis, flexor pollicis
longus and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and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to the index and long fing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