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1852年 Von Rokitansky 氏首先描写此病之病理改变,1863年 Virchow 氏命名为变形动脉内膜炎(endoarteritis deforms),1866年 Kussmaul 与 Mair 二氏认为此病是一个进行性坏死性炎性全动脉炎(动脉各层炎),主要侵犯小的和中等大小的动脉,因侵犯器官不同而有不同症状。1903年 Ferra-ri 氏称为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polyarteritisnodosa)。患者除有皮肤及皮下结节外,并有发烧、苍白、虚弱、肌肉疼痛、感觉异  相似文献   

2.
自从1877年Dewar氏在人眼发現电位差以来,直到1924年Kuhn与Lowenstein二氏始将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試用于临床。以后,Karpe氏对ERG进行研究与改进。近20年来,这种工具使視网膜电生理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如原发性視网膜色素变性及視网膜循环障碍疾病的研究等。但視网膜电流图对某些疾病的診断价值尚不肯定,目前尚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Karpe氏(1944,1950)研究青光眼的ERG,认为b波高度大多正常,将其分为过高型与过低型两类,这些变化恐与眼內压所致之視网膜循环障碍的程度有关。Leydhecker氏(1950)記录了73例青光眼的ERG,証明视力、视野、眼压和b波无关,在慢性单純性青光眼与充血性青光眼之間也无显著差別。Henkes氏(1953,1954)得出类似的結論。广濑氏(1954)根据视野狹窄的程度观察168只各种类型青光眼的ERG,认为b波与视野改变无关,a、c波特別是c波有早期降低成消失的倾向。一年来,我院观察不同类型青光眼115眼的ERG,并分析其結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文献記載,只要直接观察太阳,甚至从水面上反射来的阳光射入眼内均可能发生視网膜灼伤。它也可发生于透过望远鏡来观察太阳或注視由鏡子反射出来的太阳。 St,Yves氏(1722)最早詳述因观察日蝕而造成本病。Dufour氏(1882)首先描述本病之眼底变化。此后每当日蝕之后,不断有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4.
1,本文列表报告了四例垂体肿瘤的眼部症状。 2,簡略討論了垂体肿瘤引起之眼症状,作者認为:眼科医生对垂体肿瘤之早期診断应有足够的注意。 3,視野缺損(尤其是两顳側偏盲),視力障碍、視神經萎縮和水肿以及眼外肌麻痹等是脑垂体肿瘤的主要眼部症状。  相似文献   

5.
腹主动脉缩窄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疾病,文献中多为1—2例的个案报告,至今为止,不过数10例。近年来,这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炎渐被注意,因之,报告也渐增加。1959—1962年,我们发现10例(表一)。讨论一、发病率主动脉缩窄最多见于锁骨下动脉开口处以下紧邻部位,约占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9%右左。根据国内文献报导,这一种先  相似文献   

6.
<正> 本病为瑞典眼科医师Sjgren氏在1933年首先整理报告,以后发现本病与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多发性肌炎  相似文献   

7.
大动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国外称为高安动脉炎(Takayasu’s动脉炎)。本病临床表现繁多,有时症状很不明显,可发生误诊或漏诊。少数病例因炎变破坏动脉壁,产生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与纵隔肿瘤或其他类型主动脉炎并发的动脉扩张或动脉瘤表现相似。近年来,随着尸检和动脉造影资料的积累,对大动脉炎全貌的认识已较清楚。目前,大动脉炎的概念是指动脉炎的一种类型,除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枝外,肺动脉也可受侵,引起受累血管缩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扩张。但是周围动脉受侵甚为少见。胸部平片检查在大动脉炎诊断上的意义,在文献上已有报导。为了进一步认  相似文献   

8.
肾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对移植肾功能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测量肾动脉和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观察两者能否预测无明显并发症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的肾功能。方法对100例无并发症肾移植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肾移植术后1周内,测量移植肾肾动脉和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并与术后1年的移植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周测得的肾动脉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与术后1年的GFR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与术后1年的GFR呈明显的负相关,叶间动脉阻力指数和(或)搏动指数升高,移植后1年肾功能下降,如果叶间动脉阻力指数≥0.7或者搏动指数≥1.2,移植后1年肾功能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早期多普勒彩超测量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能够预测无明显并发症的移植肾的术后1年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陣发性心动过速是心脏冲动发生在竇房結以外的一种連續而快速的异位性搏动。按冲动发生部位,可分为室上性(房性,房室結性)和室性陣发性心动过速。 1909年Lewis氏即記載本症,1922年Gallavardin氏及Scott氏分別发表了有关陣发性心动过速之报道。1937年Lyon氏报告1例新生儿患有本症,在尸检时并未发現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同年,Cambhell氏报告3例婴儿陣发性心动过速,用洋地黄治疗奏效。以后屡有报告。在国内文献中,  相似文献   

10.
雷诺氏现象可分为初期(原发期)或自发病(60%~80%)和二期(继发期,25%~30%)。二期型病可能是局部起因(轻外伤,腕管压迫,胸腔出口综合征)或有一般或全身原因(药疗法中毒,胶原病,特别是硬皮病和播散的红斑狼疮,增生的或退化的动脉病和动脉炎,内分泌或代谢病)。此病的二期型通常称为雷诺氏综合征,而一期型称为雷诺氏病。吡拉西坦已用于治疗初期和二期雷诺氏现象,进行三个连续和补充治疗研究。首次研究在20例有初期雷诺现象的病人,利用临床和超声检查,毛细血管镜和实验室试验,以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糖尿病已成为流行病。下肢动脉粥样性病变(LEAD)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动脉炎和栓塞,成为下肢坏疽的病理基础。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发生LEAD的危险性增加2倍,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本文就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孕早期母体血清PAPP-A水平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评估两者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孕11~13+6周在我院行早孕期唐氏血清学筛查或联合筛查的单胎妊娠病例共2608例,将孕期出现子痫前期的孕妇列为病例组,未出现妊娠并发症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PAPP-A水平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评估单项和两者组合的筛查效果。结果 (1)114例病例组的血清PAPP-A水平明显低于2494例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3,P 0.01)。(2)78例病例组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明显高于695例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4,P 0.01)。(3)当单独采用PAPP-A、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联合两者用于子痫前期的筛查时,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1、0.831和0.866。结论在子痫前期孕妇,其血清中PAPP-A水平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明显与正常妊娠孕妇存在差异;当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筛查标志物时,均具有良好的筛查效能,但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优于血清PAPP-A。  相似文献   

13.
病例摘要患者张××印,男,29岁,軍人,河北省宝坻人。自1953年6月始,有間断性咳嗽,痰中带血絲,周身无力,不发烧等症状。于1954年12月住某医院接受吐根素(总量1.08克)、青霉素等治疗,症状未見好轉。当时检查两肺呼吸音粗糙,血压120/80毫米汞柱,X綫检查:右第三肋間有一直径約1厘米大小之阴影。痰浓縮检查:結核菌(-)、肺吸虫卵(-)。1955年1月4日始連續在痰中发現肺吸虫卵,乃确診为肺吸虫病。自3月8日开始氯喹啉治疗,每次0.25克,每日两次,共43日,共服20.5克。出院后,仍继續服用,每服20—30日,間隔一月,自1957年改为每日一次,直至1958年后始停药,約服250克,服药时間长达两年零10个月。患者服氯喹啉3—4个月后出現复視、怕光;1958年检查視野呈向心性縮小,症状逐漸加重。1960年8月因視力減退与夜盲而来我院就診。当时眼科检查:远視力:右0.4、左0.3;近視力两眼均为0.3,不能矫正。外眼未发现异常。两眼屈光間貭清晰,視神經乳头充血,視网膜血管无明显改变,有視网膜水肿,光反射增强并有皺褶,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見。周围視野:右眼40°、左眼30°以內。1962年8月复診,視神經乳头呈淡黄色,視网膜周边部有灰白色渗出物与散在的点状色素斑块,中心凹光反射仍可見,但不清晰。1963年3月发現視网膜动脉呈一致性变细。整个視网膜呈青灰色,乳头黄斑間可見青銅色样斑点。血压正常。經耳鼻喉科及口腔科会診,未发現病灶。  相似文献   

14.
韦格内氏(Wegener)肉芽肿是一种血管炎、肉芽种、灶性坏死综合征。1938年Wegener氏报告该病的三联征,即:上呼吸道,肺和肾小球损害,把本病与结节性多动脉炎分开。1951年Melicow对本病命名延用至今。本文报告我院经病理证实者6例:  相似文献   

15.
本病自1890年Hutchinson首次报告以来,迄今已90余年。据近年的报告,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本病颇为常见。现将文献作一复习,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一、命名本病的命名未完全统一,每一种命名均有其局限性。老年性颞动脉炎反映了本病的年龄特点,病变好发部位。然而本病亦偶见于50岁以下的病人,病变也不一定局限于颞动脉。有学者称为巨细胞动脉炎,但在组织学上见到巨细胞并非本病所独  相似文献   

16.
闌尾粘液囊肿是较少見的疾病,本症在1842年首先由Rokitauskg氏所报告,此后Virchow氏(1863),Fere氏(1877),Phemister氏(1915),MaysFausler氏(1932),Woodruff,Mc—DoHald(1940),氏(1956)續有报告,并由Fere氏正式命名为粘液囊肿。到目前为上,国外文献报占本病約500例左右,其发病率約占闌尾切除术之0.08%—0.35%,亦有高达1.6%(营野氏)。本院自1952年—1957年共行闌尾切除749例,其中有闌尾粘液囊肿一例,其发病例为0.13%。  相似文献   

17.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是一组主要侵犯中等度大小肌肉动脉和肌层小动脉的以呈节段性炎症和坏死为特征,伴受累血管的供血组织发生继发性缺血。病因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药物及病毒感染均可致病[1,2]。病变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动脉多见,特点为坏死性血管炎。随医护人员对风湿免疫疾病认  相似文献   

18.
视神经萎縮 病因学和发病机理。視神經萎縮分为两大类型:继发性(白色萎縮)者,发生在視神經炎及視乳头水肿之后,和原发性或單純性(灰色萎縮)者,其最常見原因为視神經纤维的全部外伤性損伤,中樞神經系統的梅毒性疾病,脑肿瘤。症状。中心視力降低,視野收縮。白色萎縮乳头境界不清,而灰色萎縮乳头境界清楚視网膜动脉狹窄。  相似文献   

19.
中耳原发性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自1875年 Schwartze 氏首先报告一例中耳原发性鳞状上皮癌以后,各国有许多学者相继报告。1958年В.А.Симолин氏收集全苏联医学文献共得78例,其中包括他自己的16例。国内文献先后有李氏(1952),秦氏病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04年,Donath和Landsteiner二氏在陣发性寒冷性血紅蛋白尿患者血清中发現自家溶血素;1907年,Chauffard和Widal二氏发現获得性溶血性貧血患者有自家紅細胞凝集素。直到近20年来,由于Wiener和Rose二氏对Rh血型的发現而提出了不完全抗体,自家免疫问题才被人重視。自家免疫作用在某些疾病中可能是主要的或次要的因素。最近Burnet氏提出,在临床上,如果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就应考虑为自家免疾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