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PPH结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回顺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应用PPH结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醺度混合痔1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患着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PPH结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术后出血少,使朋:垫提升复位,痔核缩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PPH结合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选择PPH结合外痔切除缝合治疗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70例,并与同期单纯行PPH治疗的Ⅲ、Ⅳ期内痔患者7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O.05)。结果表明,PPH加外痔切除缝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重度混合痔较理想的方法,可拓展PPH手术适应症范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PPH运用于直肠肛门疾病治疗并完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对68例IRP患者(其中65例合并有内痔、混合痔),41例RFP患者(其中39例合并有内痔、混合痔),93例单纯内痔、混合痔患者采用PPH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至3年,主述症状完全改善或基本改善者197例,部分改善者5例。结论运用PPH治疗IRP(或合并有混合痔、内痔)、RFP(或合并混合痔、内痔)以及单纯混合痔、内痔患者效果良好。在手术时间、操作方法、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非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方法: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的混合痔患者35例与同期单纯PPH手术35例作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没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可拓展单纯PPH术手术适应证范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6月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6例混合痔患者行PPH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206例混合痔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施行PPH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5±8)min,术后全部患者脱垂症状消失,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包括肛门疼痛206例(100.0%)、肛缘皮赘水肿63例(30.6%),尿潴留51例(24.7%),出血67例(32.5%)。2例术后2、3 d出现大出血经肛门吻合口处探查止血成功,余患者无一例出现感染、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为(6.5±2.7)d。术后随访6~8个月,患者均满意手术效果,无复发病例。结论 PPH治疗混合痔短期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短期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程勇  王辉  张涛  韩亮 《临床外科杂志》2014,(12):931-933
目的:比较PPH联合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和对照组(178例),分别采用PPH联合痔切除术和单纯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则无明显差别。其术后并发症中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痔切除术组,而术后出血、肛门狭窄程度差别不大。结论 PPH联合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出血少、疼痛水肿轻微、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对比单纯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PPH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纯PPH治疗;2014年8月—2015年7月对7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行PPH联合外痔切剥术,为试验组。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 d试验组疼痛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0 d试验组肛门瘙痒发生率(9.72%)、肛门潮湿发生率(12.5%)、肛门坠胀发生率(15.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试验组1例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试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996,P=0.014)。PPH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非环形齿线上痔及直肠黏膜部分切除钉合术(PPH术)+外痔切除术与普通PPH术+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内痔环形脱出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31医院及内蒙科尔沁右翼中旗医院收治的以内痔环形脱出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患者4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5例(行非环形PPH术+外痔切除术)和对照组224例(行PPH术+外痔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限制外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轻微并发症和需二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痔出血均无复发,但观察组有2例痔脱出复发,对照组有1例痔脱出复发。结论对混合痔内痔区的环形脱出,非环形PPH术+外痔切除术的治愈率接近普通环形PPH术+外痔切除术,但前者的需二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PPH治疗混合痔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以PPH为主要术式治疗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或环形内痔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5min。术后早期出现疼痛6例(8.82%),术后发生尿潴留8例(11.76%),术后出现大便带血10例(14.7%),无感染及复发。结论 PPH治疗Ⅲ~Ⅳ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收治的55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重度混合痔患者单纯使用PPH或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定期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结果 5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 ± 10)min,住院时间为(4.2±1.8)d.44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61%(65/445),其中肛门疼痛45例,痔复发12例,出血7例,精细排便功能障碍5例,吻合口狭窄4例,直肠肛周感染2例.12例痔复发患者中,5例经生活指导和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7例再次行PPH或痔切除术痊愈;4例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通过定期扩肛缓解,1例通过行肠镜下球囊扩张术症状缓解,1例因狭窄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术后半年行狭窄环形切开术;2例直肠肛周感染患者中,1例经静脉和局部用药后好转,1例并发单纯低位肛瘘经手术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经对症处理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痊愈.结论PPH治疗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肛门疼痛为主的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能够改善或痊愈.  相似文献   

11.
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对120例环状混合痔行PPH术,同时对部分痔核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肛门形态恢复良好,术后肛门平整,无水肿、无肛门失禁、无肛门狭窄、无术后大出血、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PPH治疗混合痔1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采用PPH治疗以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2 min。术后1 d疼痛发生率22.8%,术后尿潴留8.9%,术后大便带血20.32%,术后水肿15.5%,无感染及复发。结论PPH治疗Ⅲ~Ⅳ期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128例环状混合痔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改良PPH术与传统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出血、术后肛周水肿和术中牵拉及不适感。结果与传统组相比,PPH组患者手术时间(24.65±2.61)分钟、术后住院时间(9.49±1.23)天、术后创面愈合时间(6.60±0.49)天明显短于传统组,术中牵拉及不适感出现率(23/72,31.9%)明显高于传统组(8/56,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患者的术后出现及术后肛周水肿出现率差异无显著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PH术可作为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常规手术,术后疗效明显较好,但应重视术中的牵拉及不适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PPH术治疗54例重度混合痔(Ⅲ、Ⅳ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0~30min,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发生尿潴留6例,术后肛门疼痛7例,术后出血4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本组病例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改良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较传统PPH术更简单易学,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5.
PPH治疗混合痔1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单纯采用PPH治疗以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2 min。术后1 d疼痛发生率22.8%,术后尿潴留8.9%,术后大便带血20.32%,术后水肿15.5%,无感染及复发。结论PPH治疗Ⅲ~Ⅳ期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PPH1组34例、PPH2组36例、剥扎组42例,PPH1组采用单纯PPH术,PPH2组采用PPH加外痔切除术,剥扎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术后24h疼痛程度及术后排便疼痛指数、出血、伤口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肛门控便能力、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肛肠测压仪检测手术前后3组患者肛管动力学变化指标;随访0.5。1年并记录痔复发或发生血栓外痔情况。结果PPHl组术后24h疼痛指数低于另外2组(P〈0.05):3组患者在出血、肛门坠胀、肛门控便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排便疼痛、伤口水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PPHl组和PPH2组优于剥扎组(P〈0.05):在术后尿潴留、费用方面剥扎组处于优势(P〈0.05)。手术前后剥扎组肛管静息压变化值小于另外2组(P〈0.05),手术前后3组患者直肠感觉阈和直肠耐受量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至1年,PPH1组无复发患者,有3例发生血栓外痔;PPH2组无复发患者;剥扎组复发2例,发生血栓外痔1例。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是治疗混合痔的安全有效术式,适合外痔严重的混合痔。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行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试验组,83例)和单纯行PPH治疗的Ⅱ、Ⅲ期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对照组,61例)患者资料,并对术后水肿、出血、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肛门创口渗血、疼痛、尿潴留、肛门狭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试验组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O.05。结果表明,PPH联合外痔分段环切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能够达到单纯行PPH治疗Ⅱ、Ⅲ期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的疗效,且并发症能够控制在理想范围,疗效满意。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PPH的适用范围,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行TST,对照组行PPH,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术后出血、尿潴留和肛门狭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治疗重度混合痔总体疗效与PPH相当,但TST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PPH。  相似文献   

19.
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痔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8年应用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15~30min,平均2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术后患者创口疼痛轻微,5例需口服去痛片缓解。50例患者内痔完全回缩肛管内,无便血,治愈率100%。随访1年至1年6个月,50例患者均无复发,无排便困难、肛门狭窄、出血等,肛门外观平整光滑。结论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符合肛门生理,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我院2002年12月至2003年8月对25例环状混合痔并血栓形成患者成功实施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forprolapseandhemorrhoids,PPH)并辅以血栓剥离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治疗组为25例环状混合痔并血栓形成患者,均施行PPH辅以血栓剥离治疗。对照组为2002年3月至11月行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29例患者。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从消毒后扩肛开始至完成操作、肛部包扎完毕。(2)术后疼痛评分: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评分等级从0到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