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09-5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肥胖、糖尿病、贫血、妊娠水肿、滞产、咳嗽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 针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双 《当代医学》2010,16(33):88-8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造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有妊娠水肿、贫血、滞产、肥胖以及术中操作不当等。充分切口引流,脂肪层不缝合,止血彻底,用丝线单纯缝合皮肤,用多头腹带加压包扎切口,创面内撒入糜蛋白酶粉剂等碘伏充分消毒,大黄、芒硝纱布换药,酌情应用抗生素。可以治疗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平衡营养,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是可以预防的,已经发生脂肪液化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本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33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肥胖、妊娠水肿、贫血、滞产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对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此为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抽取产科2011年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发生剖宫产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有40例,分析切口脂肪液化产生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结果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缝合技术差、血糖高、体质量高等;实施预防措施对切口脂肪液化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避免剖宫产后切口脂肪液化。结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原因,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为做好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2例,分析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法,统计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孕期合并症、高频电刀、肥胖、手术切口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对患者的影响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此外,结合理疗的方法可帮助患者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结论:为防治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应做好孕期健康教育,电刀慎用、横向切口并适当进行术后理疗,预防产妇发生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徐娜 《吉林医学》2011,32(16):3300-330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本院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应用高渗葡萄糖配伍胰岛素治疗切口脂肪液化为试验组和常规清创换药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肥胖16例,妊娠水肿11例,滞产5例,使用电刀6例,贫血5例,试产失败改为手术者4例,粪性羊水6例,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肥胖、妊娠水肿、贫血、滞产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对于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者,应用高渗葡萄糖配伍胰岛素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崇英 《当代医学》2016,(13):44-4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手术患者700例,术后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患者15例,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发生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肥胖者4例,滞产者2例,使用电刀者4例,贫血者2例,试产失败后改为剖宫产手术者1例,羊水污染严重者2例,1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肥胖、滞产、贫血、羊水污染及剖宫产术中操作不当均是导致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应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并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23例,分析总结其引起原因与治疗效果。结果:(1)引起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本研究选取的23例患者中,肥胖患者14例,占60.9%;使用电刀患者9例,占39.1%;手术时间2小时患者7例,占30.4%;有低蛋白血症患者、贫血等并发症患者5例,占21.7%。(2)治疗效果分析:本组患者脂肪液化治疗时间平均为3.2±0.6天,愈合良好患者共21例,占91.3%。结论:引起宫产患者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主要为肥胖、应用电刀、伴低血糖、贫血等并发症及手术时间过长。治疗应当个体化,根据并发液化严重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清理干净液化脂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以及对其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分析我中心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来我中心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65名患者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可能与肥胖、自身免疫力下降、妊娠合并糖尿病、切口暴露时间过长、高频电刀的使用、贫血等因素有关。结论: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提高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有10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均予以庆大霉素或利凡偌(乳酸乳酸依沙Y啶)引流或敷切口换药,TDP照射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对照分析2007-12~2010-12在本院产科实施剖宫产术的18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切口方式、肥胖、妊娠水肿、贫血、滞产以及术中操作不当均为造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重要原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以减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680例剖宫产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的48例病例,对脂肪液化原因、防治方法和伤口愈合的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手术切口的方式和肥胖、孕期合并症等均和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有很大关系(P<0.05)。剖宫产术后使用抗生素并不会取得太好的效果(P﹥0.05)。配合理疗能够加速伤口的愈合时间。结论:通过孕期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用横切口和术后理疗,可以有效防治脂肪液化。本文选择2012年6月~2014年9月间680例剖宫产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的48例病例的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原因和治疗进行分析,提高剖宫产术后腹壁伤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所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以及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手术所致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后,72例患者Ⅰ期愈合,余均Ⅱ期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过度肥胖、手术过程中频繁使用电刀以及操作不当等均会造成术后切口的脂肪液化,而在早期予以此类患者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其诱因、治疗过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及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于肥胖、术后并发症、咳嗽、缝合、手术前没有给予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相关的高危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效解决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问题,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石学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04-220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针对102例患者行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0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在精心治疗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术前合并症(如贫血、糖尿病等)、二次手术切口、术后咳嗽、妊娠水肿、滞产、羊水污染及缝合技术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应从多方面防范切1:2皮下脂肪层液化。  相似文献   

16.
王献忠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804-3805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针对3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再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结论伴有肥胖、糖尿病以及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术后没有进行微波照射理疗,是导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方法,适当和及时处理有利于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采取微波治疗,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方法 本文对1650例剖宫产患者中术后发生脂肪液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切口液化率为1.2%,与肥胖、术前合并症(如贫血、糖尿病等)、二次手术切口、术后咳嗽、羊水污染及缝合技术有关.结论 术前治疗合并症、术中操作仔细、止血彻底,缝合细致及用生理盐水冲洗皮下脂肪层,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梁秀红 《中原医刊》2011,(12):43-4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6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肥胖48例,妊娠水肿32例,滞产24例,糖尿病8例,贫血8例,咳嗽6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妊娠水肿、滞产、糖尿病、贫血、咳嗽以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青 《吉林医学》2012,33(12):2516-2517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选取45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液化产妇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切口液化产妇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肥胖、营养不良、术中使用电刀、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落实个体化治疗原则,积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术中精细操纵,能对腹部脂肪液化的防治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安仙 《大家健康》2017,(10):16-17
目的:本文就负压引流在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120例肥胖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缝合;观察组患者60例,在进行缝合之前给予负压引流,就两组患者切口的脂肪液化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率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一些体型肥胖的剖宫产产妇进行负压引流,其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患者术后的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情况,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术后愈合速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