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胶原(Ⅳ.C)、层粘蛋白(LN)、羟脯氨酸(PLD)和肝指数的影响.方法:以CCL4皮下注射加营养不良和乙醇饮用,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HA、PCⅢ、Ⅳ.C、LN、PLD的含量及实验大鼠组织形态学改变作为观察内容,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肝胶囊大剂量组、益肝胶囊小剂量组、护肝胶囊组作对比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清HA、PCⅢ、Ⅳ.C、LN、PLD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益肝胶囊大、小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肝指数(P<0.01);对肝脏组织切片的影响,益肝胶囊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减轻肝纤维化及脂肪样变程度(P<0.01);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益肝胶囊大、小剂量组可显著降低HA、Ⅳ.C、LN、PLD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PCⅢ的含量降低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肝胶囊具有明显的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针刺足三里穴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早在十几年以前已有报道。但是,将针刺足三里穴和太冲穴的两组大鼠进行对照研究,并且在测定免疫功能时,同时测定脾脏组织中的神经递质含量和5-羟色胺(5-HT)及胆碱能M受体功能,目前还没有报道。我们按照课题的设计,采用同位素掺入技术[1~3]分别测定了针刺足三里穴和太冲穴后各组大鼠脾脏中淋巴细胞DNA和RNA的掺入率及蛋白质合成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等指标,表示免疫功能。实验表明,针刺足三里穴可明显提高大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与太冲穴组比较,仅有程度上的差异,没有明显区别。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防治效应,探讨其对肝细胞膜的调节作用。方法60%乙醇灌胃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肝总磷脂、总胆固醇及磷脂组分的影响。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可提高肝细胞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降低肝细胞总胆固醇(Chol)、神经磷脂(SM)含量,降低膜老化指数C/P、SM/PC值。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为: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细胞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乐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于造模第7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疗程6周。实验结束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四型胶原(C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肝乐颗粒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PⅢNP、CⅣ和TGF-β1的含量,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肝乐颗粒能有效抑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指标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利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酶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利肝宇对猪血清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酶含量的影响,阐明对治疗慢性肝病的机理,利肝宁组成药物中大部分都有保护肝细胞,降低血清酶的作用,利肝宁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观察利肝宁对猪血清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酶含量的影响 ,阐明对治疗慢性肝病的机理。利肝宁组成药物中大部分都有保护肝细胞、降低血清酶的作用。利肝宁有较好的降酶作用 ,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试验选用健康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 +“足三里”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通过微量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实验结果如下 :电针“足三里”组大鼠T4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T8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电针非经非穴组 ,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且“足三里”组T4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非经非穴组 (P <0 0 1 )。免疫抑制组T4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T8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免疫抑制 +“足三里”组大鼠T4细胞百分率与免疫抑制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P <0 0 1 )。结果显示 ,电针“足三里”穴可明显提高正常大鼠与免疫抑制大鼠的淋巴细胞亚群。而电针非经非穴点则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影响。方法:复制脑缺血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分别于术后7天、14天、28天与药物脑健胶囊对照,并记录治疗前后大鼠Morris迷宫逃避潜伏期测定值。结果:造模致模型动物记忆力下降,表现为潜伏期缩短。并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通过电针和药物治疗后,记忆能力得到恢复,Morris迷宫成绩提高,电针组成绩优于给药组。结论: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模型动物记忆力下降有改善和提高作用,疗效优于脑健胶囊。 相似文献
9.
抗纤方抗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
目的探讨抗纤方阻断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力法用CCl_4造模后灌服药物,对照观察抗纤方与秋水仙碱。大黄■虫丸组等的不同作用结果各组谷雨转氨酶均较空模组为低( P < 0. 01),,而血清蛋白较空模组副 (P < 0. 01)抗纤方大、中剂量组 HyP含量较空模组低(P < 0. 05);光镜显示:抗纤方组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减轻;电镜结果显示:抗纤方组胶原纤维生成较少结论抗纤方能促进肝细胞修复、恢复肝脏正常功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胶原纤维降解,以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皮质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Spragur-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均为10只.其中模型组和电针组以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电针患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30min,1次/天,至动物处死.蛋白免疫印记杂交(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 qPCR)检测大鼠左侧皮质PCNA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CNA蛋白和基因表达降低(P<0.05),电针组则升高(P<0.05);电针组PCNA蛋白和基因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中,电针能够上调PCNA表达,增强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绞股蓝总苷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苷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用50%四氯化碳油腹腔注射6周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用绞股蓝总苷(100-200mg/kg,ip)治疗。测定肝功能,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纤维连接素(Fn)表达。结果;绞股蓝组较模型组;肝功能明显改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酸(AST)显著降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内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内Fn表达减少。结论:绞股蓝总苷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保护肝细胞,抑制F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复方复肝宁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猪血清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70只大鼠随机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复肝宁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造模6周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10周末,处死动物,并采集肝组织标本。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通过光镜观察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P<0.01)。复肝宁高、中剂量组、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比较,HYP(P<0.01);复肝宁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HYP(P<0.05)。复肝宁能使肝纤维化大鼠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病理学观察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表现;各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特别是复肝宁高剂量治疗组(P<0.01)。结论:复肝宁对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有确切治疗作用,其机制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肝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实质损伤性纤维化模型由CCl4诱导。60只雄性Wister大鼠被随机平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马替洛酯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均给予皮下注射40?l4(每3天1次,共11周)。造模3周后同时分别给予保肝颗粒18、9.0、4.5g/(kg.d)及马洛替酯90mg/(kg.d),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8周。实验结束时检测肝功能、血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肝脏羟脯氨酸(HYP),采用光镜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保肝颗粒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高、中剂量可显著降低血清HA、LN、PCⅢ水平和肝组织中过高的HYP;病理组织学检查亦表明其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程度。结论:保肝颗粒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临床验方和合疏养方治疗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大鼠模型肝纤维化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联苯双酯,50 mg·kg-1·d-1),合疏养方组(HHSYF,83 g·kg-1·d-1)。正常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运动+饮食失节的方法造模4周后,予蒸馏水ig至8周。模型组及联苯双酯组,HHSYF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运动+饮食失节的方法同时予ip 30%CCl4花生油溶液造模4周后,模型组予蒸馏水ig至8周;阳性药物组予联苯双酯ig治疗至8周;HHSYF组ig治疗至8周。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 P)的含量,并采用苏木素-伊红(HE)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GGT活性明显升高,肝组织中MDA,Hy P含量明显升高(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损伤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HHSYF组明显降低大鼠ALT,AST,GGT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Hy P含量(P0.01),肝组织损伤明显改善。结论:和合疏养方对于改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鳖甲煎丸对白蛋白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用人血清白蛋白给大鼠皮下注射免疫4次,在大鼠明显产生抗体后分组给药,再由尾静脉注射人血清白蛋白9次,可得到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血清AST、ALT、TP、ALB、TBIL、A/C和CIV、LN、HA的含量.结果:同模型组相比,加味鳖甲煎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ST、ALT、TBIL、CIV、LN、HA含量;能显著增加TP、ALB含量和A/G比值,能显著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结论:加味鳖甲煎丸对白蛋白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天胡荽有效部位HS抗大鼠免疫型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天胡荽有效部位HS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复制猪血清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γ干扰素组,HS高剂量组(1.5g/kg)与低剂量组(0.5g/kg),观察HS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蛋白,羟脯氨酸(Hyp)的含量以及对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HS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Hyp水平;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HS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都有一定改善。结论:HS具有良好的抗免疫型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软肝宁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纤维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2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按10 mL·kg-1 sc,首剂加倍,注射1次/5 d,首次注射后,用生理盐水按10 mL·kg-1ig,1次/d,连续6周.秋水仙碱组(ig 0.1 mg· kg -1).软肝宁高、中、低剂量组(ig0.12,0.06,0.03 g·kg-1)按损伤模型组同法给予CCl4造模,然后给予软肝宁给药,1次/d,连续给药6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羟辅氨酸(HYP),并观察大鼠肝组织常规病理改变.结果:软肝宁能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具有剂量依赖性地使升高的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或P<0.01),使降低的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软肝宁高、中剂量可显著降低血清HA,LN,PCⅢ水平和肝组织中过高的HYP(P<0.05或P<0.01);同时常规病理也提示,软肝宁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减轻CCl4所致的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组织损害程度.结论:软肝宁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