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海南省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年3月5-6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亚市3 364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5.83%,不同学段、性别、民族、籍贯、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地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 698.81,217.66,240.29,18.76,1 255.62,924.82,45 635.89,P值均<0.05).各年级不同维度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8.06,915.00,152.72,P值均<0.05),其中一~三年级学生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46.94%),四~六年级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知晓率最低(27.83%),七~九年级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26.4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为58.24%,不同学段、民族、籍贯、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地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12.82,30.34,6.88,37.54,22.58,6.11,P值均<0.05).学生能经常做到的健康行为排在前3位的是饭前便后洗手(81.39%)、每天早晚都刷牙(70.36%)和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67.51%).82.52%的学生愿意接受健康教育,79.16%希望通过健康教育课程获取健康知识.学生最想学习的健康知识排在前3位的是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的知识和技能(79.85%)、心理健康知识(64.06%)和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57.46%).结论 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健康行为有待改善;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强.学校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2.
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信行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饮水方面的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抽取715名学生,对大学生饮水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于每天饮水量为1 500~1 700 mL知晓率为19.0%;对于饮水方式为少量多次的知晓率为95.0%,对临睡前是适宜饮水时间的知晓率为30.1%,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医学专业学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x2值分别为22.16,12.49,P值均<0.05);对饮水不足与中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3%,14.3%,2.2%,二年级学生对于饮水不足与中风之间关系知晓率高于一年级学生(x2=11.10,P<0.05).大学生理想获得饮水知识的途径比例最高为网络(60.0%),其次为校园宣传/课堂教学(48.3%).99.6%的大学生认为饮水对健康重要,98.3%愿意改变饮水习惯,93.0%愿意关注饮水宣教,女生比例均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5.46,6.49,8.01,P值均<0.05).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晨起空腹、临睡前饮水比例分别为48.4%和40.7%,45.5%想起来就喝水.结论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饮水知识不足,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学生饮水知识存在差异.大学生饮水态度较好,但饮水行为存在一定问题,相关部门需根据调查对象不同特征开展相应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腹地——万州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状况,分析农村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制定统一的"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与"农村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表",于2009年5~6月抽取万州区农村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完全小学各1所,对其中850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43人,10道健康知识总知晓率72.36%(6100/8430),其中高中生健康知识知晓率69.68%,初中生健康知识知晓率70.20%,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78.49%;10道健康行为总形成率79.28%(6683/8430),其中高中生健康行为形成率78.15%,初中生健康行为形成率79.32%,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80.67%。结论万州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健康知识知晓率,且部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低,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知识意识。  相似文献   

4.
赵宏  李斌  刘燕  肖然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5):784-786
了解在青海省藏区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的效果,为加强藏区寄宿制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县4所寄宿制学校的2 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相关问题进行基线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存在的问题制作宣传和培训资料,并开展相应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活动后,采取相同问卷对基线调查学校学生1 766名进行终末调查.结果 项目活动前后,藏区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从38.20%提高到86.23%(x2 =985.58,P<0.01),健康饮食行为总体形成率从45.48%提高到71.43%(x2 =284.85,P<0.01);大部分营养知识知晓率和饮食行为形成率较基线调查分别提高40和30百分点.项目活动后初中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饮食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小学生.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是提高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有效方式.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加强中小学生日常营养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了解西安市小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和行为形成情况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制定学生传染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安市14个区/县93所小学的4 454名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西安市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8.5%,男女生知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6,P=0.164);城区学生知晓率为54.5%,郊县学生为47.3%,农村学生为38.9%(x2=1 115.45,P<0.01).学生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8.9%,绝大多数行为形成率女生高于男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种行为形成率均为城区高于郊县、郊县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农村、主要监护人学历较低的学生,其相关知识答对题数较少(β值分别为-0.948,0.344,P值均<0.01);农村、监护人学历较低、男生及近1年患过传染病的学生,其健康行为答对题数较少(β值分别为-0.479,0.292,0.518,0.475,P值均<0.01).结论 西安市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健康相关行为有待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应主抓课堂教学,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和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6.
分析依托微信群开展大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探寻结核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潍坊医学院6个班级共307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微信组.2组在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后,传统组采用发放宣传手册和摆放展板方式、微信组依托微信群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同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2组大学生结核病各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干预后微信组结核病各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行为形成率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传统的结核病干预方式效果不明显,利用微信群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华支睾吸虫病知信行情况,为采取健康教育对策和控制华支睾吸虫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与非医学专业6 500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专业大学生对华支睾吸虫病的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均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7.321,9.759,P值均<0.01),而两者的态度持有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031,P=0.860).结论 专业知识对大学生关于华支睾吸虫病的知识、态度、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华支睾吸虫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学校落实体育锻炼制度、加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4个区县中选取16所学校,对小学三~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共6 421名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53.55%,初中(58.36%)高于小学(50.62%),郊区(56.98%)高于城区(47.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5.520,603.140,P值均<0.05);中小学生愿意每天进行lh体育锻炼活动的报告率为49.49%,喜欢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的报告率为75.11%,喜欢上课间操的报告率为60.36%;中小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lh的报告率为58.78%,课间10min能够到户外进行活动的报告率为8.72%,家庭体育锻炼能够达到≥5次/周的报告率为32.38%.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相关知识、意愿欠佳,自主体育锻炼行为及家庭体育锻炼情况严重不足,体育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镇江市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对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作用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将镇江市31所申报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作为创建组,进行学生健康素养的基线调查和1年后的效果评估。采用江苏省统一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中小学生2套问卷,进行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基线和效果评估。另外,将随机抽取的10所中小学校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创建组学生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创建组学生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基线调查时的83.21%和78.68%增至91.14%和9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学生的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由基线调查的74.28%和74.39%增至85.36%和8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建组学生的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对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具有良好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评价乡镇中小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农村地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平坝县内伤寒副伤寒高发区3个乡镇9所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伤寒副伤寒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小学生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分别为70.68%,87.95%,19.18%,初中生为73.62%,90.69%,21.7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前小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5),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和危险因素集中地区中小学生的相关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亟待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高中生性行为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状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学校中心编制的问卷,对以简单随机法抽取的西城区5所高中共976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性行为等调查.结果 高中生性行为和被迫性行为报告率分别为6.3%和1.2%,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1),职业高中学生高于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学生(P值均<0.01).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73.2%,重点高中学生高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P<0.01).部分学生对待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感染者持负面态度.结论 应积极开展学校性行为和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促进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正确态度和技能的形成,减少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2.
评估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索该类人群有效的结核病干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大学出现结核病病例的6个班级,2个班采用学生自己制作结核病防治漫画形式,2个班采用学生动手制作结核病防治PPT形式,另2个班采用传统的健康讲座方式,对比3种健康教育方式干预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后,漫画制作组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与健康讲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76,21.11,P值均<0.01);PPT制作组学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健康讲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5.80,15.18,P值均<0.01).漫画制作组、PPT制作组干预效果优于传统的健康讲座.结论 符合学生心理及专业特点的健康教育是结核病干预的有效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控制学校结核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比较藏汉大学生结核病知信行,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学生3 032名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总体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64.8%,藏族与汉族大学生也均为64.8%,藏族与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核病正确态度持有率为93.1%,汉族大学生(94.4%)高于藏族大学生(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9,P<0.05);结核病正确行为形成率为84.3%,藏族大学生(87.7%)高于汉族大学生(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67,P<0.05).结论 藏、汉族大学生均接受过结核病相关知识教育,但深度欠缺,且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应结合学生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并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了解大一新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现状,为开展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自编的“大学新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对江苏省10所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试验高校的8 388名2013级新生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8.43%,不同性别、民族、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及省内外生源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2.192,6.909,21.574,6.072,2.642,P值均<0.01).大一新生总体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6.36%,不同性别、民族、省内外生源之间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8.653,2.649,2.779,P值均<0.01).20个健康知识点知晓率在45.39%~98.35%之间,15个健康行为形成率在38.11%~95.59%之间.结论 大一新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尚未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较为薄弱,大学生健康知识教育与健康行为的培养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钱琴  番建丽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714-1716
了解2013年常州市武进区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对中小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影响,为进行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和单纯随机抽取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中小学生5 000名,分别在申报前后进行健康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江苏省健康教育所设计的《小学生健康知识测试卷》和《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卷》,并对干预前后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小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9.80%,91.05%,中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6.65%,92.00%(x2值分别为25.265,330.187,P值均<0.01);小学生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5.30%,81.00%,中学生分别为79.00%,83.20%(x2值分别为133.189,63.296,P值均<0.01).中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提升幅度比小学生的多4.1百分点,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提升幅度比小学生的少1.5百分点.结论 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对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有明显促进作用,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是控制学校健康教育和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良好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16.
了解黑龙江省县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抽取的黑龙江省10个县(区)的中小学生共3 033名开展现况调查,内容包括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结果 学生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1.5%,小学生为64.8%,初中生为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1,P<0.05);结核病防治相关态度中,中小学生表示“会更关心结核病人”报告率为47.5%;在对待“是否愿意参加宣传”方面,小学生正向态度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6,P<0.05);学生在个人卫生习惯方面正向行为报告率均在85%以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主要受6个因素影响,其中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是促进因素,城镇户口、父亲职业非农民、学校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不希望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是阻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未达到全国防治规划要求,存在对结核病人歧视态度的现象,且主动了解和传播结核病的正性行为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了解高中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楚雄、大理的4所中学6个班级高三学生,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者分别开展以同伴教育、大型讲座2种形式为主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活动前、后用同一份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学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核心指标简称“国八条”的知晓率由83.5%提高到94.0%(P<0.01),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题目正答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1),更多学生选择远离毒品、避免性行为等正确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前汉族、白族、彝族学生“国八条”知晓率、问卷优秀率、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干预后,同伴教育组态度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大型讲座组(P<0.01).结论 对高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健康教育的形式对教育效果有一定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常规健康教育措施对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抽出西安市47所高校中的3所,陕西省其他地市23所高校中的2所,按相似条件1:1配对,随机分为2组,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对数据采用x2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前的基线调查显示,陕西省高校学生的现代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及正性行为总持有率分别为50.2%、48.5%、24.7%,获取知识的途径以电视为最高(64.0%);干预后,干预组的现代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及正性行为总持有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9%、2.4%、7.7%,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时,大学生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7个途径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常规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正性态度及正性行为的持有率,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4~5年级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卫生行为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武汉市2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中抽取1115名4~5年级学生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卫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4~5年级学生的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5.92%、92.01%、90.10%。女生的血吸虫病防治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为92.67%,高于男生的87.93%(P<0.05);城市学生的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6.91%、93.03%和91.30%,高于农村学生的47.30%、83.18%和79.7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级学生的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武汉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区4~5年级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有必要在学校开设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尤其应加强农村学校的血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山东省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行为和健康教育干预需求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2个县区1 2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知晓率为70.2%,肺结核知晓率为74.6%,流行性感冒知晓率为76.1%;除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知识2个问题,其他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初中生与高中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咳嗽/打喷嚏,怀疑得肺结核2个行为,初高中生在其他行为形成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需求上,初中生和高中生均认为医生介绍、教师讲课、现场咨询、观看录像4种方式非常有效。结论 高中生在传染病知晓率方面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在行为形成率方面要好于高中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