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基于双性化理论的团体辅导对儿童建立性别平等概念的干预效果,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概念。方法:选取四川成都地区某小学三年级2个班,1个班为性别平等教育组(n=45),另一个班为常规教育组(n=39),对性别平等教育组实施提高性别平等概念为目标的团体辅导(共8周,每周1次,每次活动1.5 h),常规教育组处于常态。采用儿童性别平等概念测验(CGECT)对两组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前,两组CGECT的6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性别平等教育组的"认识性别角色发展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了解自我身心状况"和"适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不受性别的限制"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常规教育组[(9.3±1.5)vs.(7.8±2.3),(8.2±2.5)vs.(6.5±2.9),(8.7±1.8)vs.(7.4±2.2);均P<0.01]。除"了解家庭的特质与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维度得分外,性别平等教育组CGECT的其他5个维度后测得分均高于前测得分[如"认识性别角色发展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得分(9.3±1.5)vs.(6.9±2.4),均P<0.01或0.05]。结论:基于双性化理论的团体辅导对提高适龄儿童的性别平等概念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张国荣、崔永元、乔任梁等明星罹患"抑郁症"的爆炸性新闻不断出现,与"抑郁症"相关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地闯入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对"抑郁症"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却未曾真正地了解它,甚至有诸多的误解,不知如何有效应对与处理,致使真正患上"抑郁症"的人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学龄前儿童身高与四肢长度的关系,为体质人类学填补空白,为生长(年龄)解剖学、法医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40名(男120人、女120人)发育正常的学龄前儿童身高、上肢长度、下肢长度进行测量。结果 按年龄、性别分组将得出身高、上、下肢长度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 男女各年龄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但性别间差异不明显,据此提出下肢长度可推导身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孤独症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和语言障碍儿童早期语言表达水平的异同,探讨神经发育障碍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表征。方法:采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词汇和句子)》对比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和语言障碍儿童在词汇、语法和语用沟通范畴内的语言表达水平。结果:在匹配年龄、性别和词汇总分的前提下,三组儿童在词汇、语法和语用沟通范畴内大部分项目的表达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孤独症儿童更少使用体标记"了"或"过",也更少谈论涉及"过去"的话题。结论:孤独症儿童、发育迟缓儿童和语言障碍儿童的早期语言表达具有相似之处,符合"多维一致假说"的预测;但孤独症儿童具有语言表达的异质性特征,存在着某些语言范畴内的特定缺损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性别刻板印象对4~8岁儿童特质推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12名4~8岁儿童为被试,向其呈现性别刻板一致和性别刻板不一致特质故事,要求他们根据故事推断行为者的特质。通过比较儿童对两种故事的特质推理状况,分析性别刻板印象对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4~7岁儿童的特质推理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当故事中行为者的表现与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一致时,他们更倾向于根据行为者的行为推断特质。与4岁和5岁儿童相比,6岁和7岁儿童的特质推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8岁儿童的特质推理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论:性别刻板印象对4~8岁儿童特质推理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调查表》中的适应分量表、Ladd等编制的《学校态度问卷》以及张喜转编制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绍兴市一所流动儿童学校三至六年级的91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学校适应状况呈中等水平;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在性别、是否班干部以及年级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儿童孤独症高危因素和早期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儿童孤独症在母孕期、围产期、婴幼儿期的高危因素及该症的早期表现。方法 :对符合DSM -I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孤独症 4 9人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 32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以了解孤独症的高危因素及其早期表现。结果 :孤独症儿童较正常儿童的高危因素增多 ,孤独症早期表现明显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父母在两岁之前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存在异常之处。结论 :对高危因素在孤独症的致病作用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倡重视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信念:内隐测量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信念及其发展特点.方法:采用内隐测量的方法对166名学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对身体攻击而言,3岁、4岁和5岁组儿童身体攻击的性别分均显著低于中性性别分:4岁组男童身体攻击的性别分显著高于5岁组男童,3岁组和4岁组女童身体攻击的性别分显著高于5岁组女童.对关系攻击而言,5岁组儿童关系攻击的性别分显著低于中性性别分,而3岁和4岁组儿童关系攻击的性别分与中性性别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学前儿童身体攻击性别分与关系攻击性别分之间的相关呈边缘显著.结论:学前儿童已经拥有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的性别差异信念,并且这些信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春初期不同年龄、性别和城乡儿童的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对整体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抽样,使用儿童自我概念量表测查533名8至13岁儿童,其中城市儿童477名,农村儿童56名。结果:(1)行为要素对于儿童的自我概念影响最大(β=0.343),合群、幸福和满足要素影响最小(β=0.171,0.107);(2)智力与学校表现的影响随年龄变化,12岁最高(β=0.304,0.358);(3)躯体外貌和属性、焦虑、智力与学校情况三个要素对于城乡儿童的自我概念影响不同。结论:随年龄、性别和城乡的不同,自我概念中不同的成分对儿童总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性别苦恼(Gender dysphoria)既往称为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又称性别改变症(Transsexualism)。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或是指性别方面的心理障碍者深信称之为自己是另一性别的人,并可能考虑改变自己的性别角色,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女性化或男性化处理,以取得更大的舒适性与自我认同的性身份。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年5月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DSM-5去除"性别认同障碍"诊断名称,而改为"性别苦恼"。这等同于"性别认同"的"去病化",肯定性别认同的"多元性"。自此,性别认同的差异不再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近年来,在人类性学、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领域对性别苦恼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根据DSM-5的标准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本文对性别苦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保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2003年4月1日,张国荣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24楼一跃身亡,年仅46岁。令人唏嘘的同时,人们也不禁要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代巨星选择以这样极端的方式陨落?同事从现场发现张国荣生前留下的纸条上赫然写着的"Depression"一词,我们可以推测其生前正饱受抑郁症的折磨。那么抑郁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疾病?竟能让这样一位璀璨一生、名利兼收的天之骄子也不堪忍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童年中期儿童同伴交往过程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及性别对同伴交往与孤独感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同伴提名、朋友提名和儿童孤独感量表对武汉市某小学3-6年级共509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①童年中期的儿童,无论男女,受到来自同性别同伴的积极提名、朋友提名、互选友谊均显著高于来自异性同伴的提名数;而不同性别儿童在消极提名方面存在一致性,男生受到更多的消极提名;②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对于男生来说,孤独感的主要预测变量为来自男生的朋友提名;对于女生来说,来自女生的积极提名能更好地负向预测女生的孤独感.结论:性别隔离现象存在于我国儿童同伴交往过程中,并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孤独感体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的利他惩罚行为表现特征。方法:在广州市某小学招募正常儿童80人(男35例,女45例,年龄6~11岁)。采用最后通牒游戏(UG)范式评估儿童的利他惩罚行为,并分析年龄、性别、行为成本对儿童利他惩罚决策的影响。分别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儿童的行为反应(接受/拒绝)和反应时间进行分析。结果:63例(77.8%)儿童进行了利他性惩罚。对行为反应的分析显示,年龄(P0.05)、性别(P0.05)的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分享值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仅分享值大小影响儿童在UG中的行为决策。对反应时的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和行为反应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享值(P0.05)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即分享值大小对儿童的反应时有影响。结论:学龄期儿童已表现出利他惩罚行为倾向,并且其行为表现和反应速度均与分享值即行为成本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城市儿童对中国人的印象及其信息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国城市儿童对“中国人”的总体印象.他们关于中国人形象的主要信息来源,以及年龄、学校、性别对儿童作评价的影响。方法:抽取383名5-12岁儿童为本研究被试,每位被试接受结构性个别访谈或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儿童认为中国人是快乐的、整洁的、爱和平的、聪明的、勤劳的、善良的和讨人喜欢的,但是儿童的中国人印象有一定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正面积极评价的程度总体上有所下降;儿童关于中国人的主要信息来源依次是电视、报纸、书刊和漫画、父母、朋友和同学、老师、收音机,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不同学校的小学儿童对于中国人的印象具有一致性,儿童对中国人印象的评价没有性别差异。结论:中国城市儿童对“中国人”持有积极的印象,并对中国人表现出认同和偏爱。大众传媒是儿童关于中国人印象的主要信息源。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儿童家庭动力学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昆明市学校儿童家庭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昆明市盘龙区城市、农村、城郊结合部3所学校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共928名进行现场集体调查,对家庭动力学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28名学生中,男孩475人(51.296),女孩453人(48.8%).儿童的性别对家庭气氛、系统逻辑、痰病观念维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家庭的生活环境对个性化、系统逻辑维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对家庭动力学影响较小.结论 儿童的性别、家庭的生活环境对家庭动力学影响较为明显,而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对家庭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杨忠金 《医学信息》2019,(20):121-123
目的 了解临沧地区6个月~5岁健康儿童末梢血各项血细胞检测参数的参考值范围,为本地区儿童保健及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ABXPentra MS6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2018年1月~10月到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儿童进行末梢血血细胞检测,将检测的原始数据通过瑞美软件导入Excel,利用Excel筛选出6个月~5岁的儿童3356例,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男女儿童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 8个项目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①5岁以下儿童WBC、PLT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HGB、HCT、MCV、MCH 、MCHC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RBC的变化不明显;②6月~1岁时,不同性别儿童RBC、HGB、MCV、MCH、MCHC、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岁时,不同性别儿童8项指标中大多数基本一致,仅个别指标存在差异;4~5岁时,不同性别儿童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MCV、MCH在所有年龄段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性别儿童不同检测项目在相邻两个年龄段间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2~3岁与3~4岁儿童所有检测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沧地区5岁以下健康儿童血细胞检测参数因性别、年龄的不同,应该制定独立的血细胞分析医学参考值范围,为本地区的儿童保健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关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图式是否影响他们对攻击行为信息的回忆.方法:采用错误回忆范式,对189名学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儿童对女孩身体攻击者性别与攻击方式的错误回忆均显著高于男孩身体攻击者,且3岁、4岁和5岁组儿童对女孩身体攻击者的错误回忆均显著高于男孩身体攻击者;儿童对女孩关系攻击者的错误回忆显著高于男孩关系攻击者.结论:学前儿童关于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行为的性别图式影响他们对相关攻击行为信息的回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学龄前儿童同身寸与身高,四肢长度的关系,为体质人类学提供数据,为生长(年龄)解剖学,法医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40名(男120人,女120人)发育正常的学龄前儿童同身寸,身高,上肢长度,下肢长度进行测量。结果:按年龄,性别分组将得出的同身寸,身高,上肢长度,下肢长度的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总体均数估计,u检验及回归分析)结论:男,女各年龄组同身寸均值显著性检验提示男,女3-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其它各组及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并据此提出同身寸与身高,上肢长度,下肢长度推导身高简单公式。  相似文献   

19.
儿童动物绘画投射规律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我国儿童动物绘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父母角色缺失群体中的投射规律。方法:研究收集4-12岁儿童动物绘画881幅,记录性别、年龄、父母角色缺失状况。结果:不同动物选择频率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儿童动物绘画中选择兔子、蛇和蜗牛的频率下降,选择狗的频率增长。女性儿童更多画兔子、猫、蝴蝶和孔雀,而男性儿童更多画虎、蛇。绿色、紫色、长颈鹿、蝴蝶、孔雀5种绘画特征对儿童父母角色缺失状况具有预测性。结论:儿童动物绘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父母角色缺失群体中存在不同的投射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本市健康儿童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的参考范围,应用ROC曲线评价胱抑素C对小儿肾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50例健康儿童和90例三种肾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作ROC曲线处理.结果本市550例健康儿童CysC的参考区间为 0.54~1.12mg/L,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胱抑素C对三种肾病诊断的灵敏度在0.87~0.92之间,特异度在0.96~0.99之间.结论 胱抑素C对三种肾病的诊断效果良好,但儿童人群应建立相应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